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8/02/13
乾貨之所以被製作成乾貨的原因,除了能增進食品本身的風味以外、還能降低食物中的微生物可利用的水分、以抑制微生物生長。但只有減少水活性這招是不夠的!乾貨再怎麼「乾」,都還是會含有些許的水分,再加上儲存在臺灣如此潮濕的環境,這都讓微生物有了可趁之機。所以還需要有其他的招式,於是苯甲酸就出現了!苯甲酸進入細胞後,在細胞內中性的環境會解離、並酸化細胞質,進而影響微生物的代謝功能,也藉此抑制了細菌或真菌的代謝與生長。受惠於食品保存技術的發達,我們的飲食不太受限於季節因素,只要想要就可以品嘗各式的山珍海味。而時常使用苯甲酸做為防腐劑的乾貨、醬料正是跨越季節,點綴年節的餐桌好夥伴。適當使用防腐劑如苯甲酸,可以大量減少錯誤保存、細菌孳生帶來的風險,讓大家在感受年味的同時沒有後顧之憂啦!
・2016/12/02
「方便又美味,一晚吃不夠、為何不每晚吃呢?」對於泡麵,想必許多人腦海裡浮現的就是木乃伊故事,防腐劑的詛咒讓許多人對泡麵敬而遠之,但許多泡麵包裝上都標示「不含防腐劑」,難道是我的眼睛業障重?透過滅菌密封降低微生物繁衍的可能,其實泡麵並不需要再另外放置防腐劑,而你知道除了泡麵,罐頭也是「防腐劑絕緣體」嗎?
・2016/08/03
我們所吃的食物中,常常避免不了食品添加劑的參與,食品添加劑可以從最初調味用鹽巴香料,到現今以化學合成的防腐、調色劑,正確認識各類食品添加劑的種類和功能,讓自己更用判斷食物的知識本錢。
・2016/08/01
身為台灣大學食品科學研究所副教授的許庭禎,同時也是食品化工原料業的一員。食品添加物到底是什麼、食品又到底為何需要添加物、添加物在人類飲食生活中扮演著什麼角色?許庭禎在這場 PanSci TALK:「天然ㄟ尚好?添加物都是商人的陰謀?」,拋出了許多添加物的「身世問題」。
・2016/02/12
最近某知名指甲油品牌驗出甲醛超標82倍,「甲醛」是什麼?想必很多人馬上聯想到嶄新的裝潢、家具、汽車等等散發出的刺鼻味,以及新聞偶有報導衣物、化妝品、黑心食品等等含有過量甲醛。到底甲醛是何方神聖,為何能夠像齊天大聖一樣無所不在呢?對於甲醛超標,我們是否應該擔心呢?
・2013/06/28
需要強調一下:「食物沒有腐壞」跟「食物沒有變質」是不同的概念。「腐壞」通常是指長了細菌或者黴菌,而「變質」還包括其他的導致食物品質下降的情況,比如油脂氧化、失去固有風味、口感變差等等。因為腐壞跟食用安全密切相關,所以更受關注,這裡也只討論這一變化。
・2012/11/09
一項 Michigan 大學的研究發現,Nisin(乳酸鏈球菌素,一種常見的食物防腐劑)可能減緩或停止頭頸部鱗狀上皮細胞(squamous cell)癌。
・2012/05/18
自從台美重啓美國牛進口談判之後,這議題充斥了許多我發現尚未清楚釐清的問題。我想從最近大家關心的「學術自由」開始談起。學術自由的爭議從未停過,包含最近柏克萊大學 John Yoo 教授過去任布希政府司法部官員時寫出針對恐怖份子刑求合理化的「酷刑手冊(Torture memos)」的適宜性,以及今年初關於當美國歐巴馬政府降低政府科學家對外發言的限制,而鄰居加拿大政府卻提高此限制的新聞。對於美國牛議題,我想提的是關於後者的例子,是否我們的政府也在限制了專業人士的發言?而專業人士是否提供足夠的專業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