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5/03/26
科學家道金斯認為:生物其實只是基因的載具,作為基因的生存機器,一切行為只為了讓基因得以代代相傳、永垂不朽。所以,生物所做出的一切選擇、犧牲,實際上都是基因在作祟。此論一出,引起各界嘩然,而道金斯更以他的科學觀點挑戰原屬宗教與道德的領域,或許樹敵無數,但也引發人們思考與爭辯。
・2015/03/26
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是 108 新課綱的一大重點,但文章來源紛雜,到底要怎麼挑選適合的文章,又該怎麼在課堂上進行科普閱讀教學呢?
・2015/03/25
1655 年的今天,荷蘭天文學家惠更斯用他自製的望遠鏡在土星旁發現一顆衛星。這是繼伽利略發現木星的四顆衛星後,相隔四十五年再度有人發現太陽系行星的衛星。
・2015/03/24
自古早以前即給人類帶來巨大的致命威脅肺結核,雖然肺結核不像瘟疫那般來勢洶洶,卻更令人防不勝防,以致於到了十九世紀,大部分罹病的人仍只能聽天由命。這一切,直到 1882 年的今天,才由德國生物學家柯霍揭開謎底,宣布找到病原體──結核桿菌。
・2015/03/23
伴隨人類發展而導致的氣候惡性變遷與全球暖化等問題,在今日已然是刻不容緩的待解難題。而除了從能源的供給面來思索低碳能源的運用以外,在能源的需求面所能發展的節能技術,更是一個值得投入的研究領域。今日,開始備受矚目的「綠建築」,就是在每一個人都一定會有的居住需求上,試圖達到更高效率的資源利用,同時更友善的對待環境。
・2015/03/23
喇叭形狀的台灣海峽,讓台灣西部沿海具有良好離岸風場,深具離岸風力發電發展潛力,不過要建置離岸風機,海上工程需要完善的海洋環境監控儀器,即時掌握海象水文變化。船舶與海洋產業研發中心因應離岸風機產業需求,開發水下監控系統,預計明年裝設在第一座海氣象觀測塔。
・2015/03/23
能源和環境無疑是近年來大家最關注的話題之一,電動車更是其中常常被拿出來討論的選項,然而,這類電力產品長久以來無法普及的ㄧ大困難點,就在於充電時間太長,想像一部車開進充電站,卻要花上半小時時間充飽電才能再上路(而且還沒辦法像用油一樣開那麼遠,很快又得找站充電),簡直讓人受不了。針對這樣的問題,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開發的「超級電容」,不但能夠滿足快速充放電的需求,更可以和紡織技術結合,開創出全新的市場!
・2015/03/23
法國數學家暨天文學家拉普拉斯是因果決定論的忠實信徒,他開創性的研究為後世留下了許多以他為名的數學名詞,甚至現在一般人也略知一二的「機率」,也都是拉普拉斯奠基出來的。視宇宙萬物如機械鐘錶的拉普拉斯,出生與逝世都在三月,更特別的是,也有幾個與他相關的科學大事發生在三月。
・2015/03/22
國研院海洋科技研究中心歷時6年,環著台灣1200公里長的海岸線建造17座雷達測站,完成「環台岸基海洋雷達系統」(Taiwan Ocean Radar Observing System, TOROS),全天候偵測環台海域1至2公尺深的表層海流資訊,觀測距離則達150~200公里,涵蓋的海域大小相當於5.4倍的台灣島面積。
・2015/03/22
1908 年,出生於 1868 年 3 月 22 日、邁入不惑之年的美國物理學家密立根(Robert Millikan)望著窗外的校園,檢視目前還算令人稱羨的生活:美滿的婚姻、三個小孩、在芝加哥大學任教,而且還是個頗有名聲的教科書作家。然而,有件事他始終耿耿於懷,那就是他還沒有足以名留青史的研究成果。仔細思考後,他決定挑戰至今眾人仍束手無策的難題:測定電子的基本電荷。只是他沒料到,當名聲如願以償時,伴隨而來的,卻是難以抹平的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