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21/11/04
多頻譜影像處理演算法應用在各式對地、對空及對海飛彈,以及各式影像偵蒐系統的 ATR 設計開發上,成為新一代的鷹眼。
・2015/12/02
從客觀的統計數據來看,人們實在稱不上是好駕駛。美國每年平均有三萬人死於車禍事件,而台灣每年則約有三千多人死於交通事故。與人類相比,機器至少不會酒駕、不會邊開車邊講電話,也能在短時間內處理更多的訊息並作出反應。Google 在 2008 年提出發展無人駕駛車輛的構想,以過去 6 年實際上路測試的統計數據來看,一共發生過 11 起事故,不過全部都是人類駕駛開車去撞無人駕駛車,諸如追撞或闖紅燈撞上等。
・2015/11/15
國家實驗研究院台灣颱風洪水研究中心發展「雷達資料同化」技術,將氣象雷達的觀測資料整合進數值預報模式,更精準的推估未來6小時逐時雨量,此技術可協助公路總局等單位因應防災。
・2015/10/08
1945年初夏,美國雷神公司的磁控管部門主管史賓塞忙著測試一台雷達設備,做完測試後,史賓塞發現口袋中的巧克力竟然融化了,唯一能想到的可能性就只有磁控管發射出的微波所造成的。他再拿玉米、雞蛋來做實驗,發現磁控管的微波加熱食物的效率極佳,於是他進一步做了個鐵箱子將磁控管包圍起來,並加了可調整功率大小的開關,史上第一台微波爐於焉誕生。
・2015/04/13
「死光?!」華生-瓦特不禁懷疑自己是不是聽錯了。1935年元月,擔任英國國家物理實驗室無線電所所長的他,原以為空軍部找他來是有關通訊方面的事,他壓根兒也沒想到會聽見這個科幻小說中的名詞。
・2015/03/22
國研院海洋科技研究中心歷時6年,環著台灣1200公里長的海岸線建造17座雷達測站,完成「環台岸基海洋雷達系統」(Taiwan Ocean Radar Observing System, TOROS),全天候偵測環台海域1至2公尺深的表層海流資訊,觀測距離則達150~200公里,涵蓋的海域大小相當於5.4倍的台灣島面積。
・2015/02/10
1958 年的今天,麻省理工學院林肯實驗室的普萊斯與格林偷偷地將位於麻州石磨山上的雷達天線轉向金星。這座 27 公尺高,直徑 26 米的碟型天線是由美國空軍出資建造,林肯實驗室只是負責管理操作。軍方的目的在克服各種干擾因素──包括自然現象與蘇聯故意「蓋台」,維持通信暢通;因此林肯實驗室也可以順便用來研究極光、電離層等天文。那麼,普萊斯與格林兩人究竟是打什麼算盤?其實這只是源於午餐時的閒聊......
・2014/01/03
美國萊斯大學的研究人員將汽車塗料用的聚胺酯接在石墨烯奈米帶上,能幫助軍用雷達天線罩除冰。
・2013/11/13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與美國國土安全部最近合作開發了FINDER,一套能迅速找出受困於瓦礫堆中生還者的救災工具。從原先的太空應用至地表搜救,希望能在災害黃金救援時間中搶救更多寶貴生命。
・2013/05/26
Google Earth的空照圖可以看到你家的屋頂?聽起來很厲害,但以後你可能會發現在便利商店買的自家附近的地圖上,竟然可以數得出來你家的屋頂上正有幾隻貓咪在做日光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