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6/10/14
宇宙間各個天體有著不同的質量與重力,以跳高為例,在不同質量重力的地方以同樣的力道跳高,高度的結果便會有所不同,那麼,若以在地球上跳高 0.5 公尺的力道在不同的天體上跳躍,分別會是多高的高度呢?
・2016/10/12
人類在 1968 年完成登上月球的壯舉,而阿姆斯壯留下了「我的一小步,是人類的一大步。」這句曠世名言;但你知道,其實人類並非唯一、甚至不是第一個登入太空的地球物種嗎?
・2016/10/10
人類第一次上太空由蘇聯太空人尤里.加加林(Yuri Gagarin)在 1961 年實現。隨後第一位女性在 1963 年升空──蘇聯的范倫蒂娜.泰勒斯可娃(Valentina Tereshkova)。阿波羅時代登上太空的人數還完全稱不上高峰,到了和平號太空站與太空梭計畫時期,這個數字在 1980 和 1990 年代仍然逐步攀升。自從 2000 年 10 月 31 日起,人類就持續待在太空,棲身永久有人值班的國際太空站。
・2016/10/08
柳田理科雄在寫《空想科學讀本:超級英雄也有職業傷害》台灣版後記時,嘗試問了台灣的出版社:「有沒有空想科學相關的問題想要提出?例如關於台灣民間故事情節等等的……。」然而他們送來的問題卻是「請務必解明寶可夢的神奇寶貝球之謎!」神奇寶貝球可以裝入各種大小、重量、特性的寶可夢,柳田理科雄會如何用他的科學觀點,解開這個謎團呢?
・2016/10/06
具有飛行能力者,飛行速度無一不超過音速,這是空想科學世界的常識。這些超乎常理的超音速之所以會隨意被拿來用,唯一的原因就在於現實世界中真的存在許多能以超音速飛行的飛行器,例如噴射戰鬥機。可是,事情真的這麼單純嗎?其實,他們都忘了一個重要的問題。完全忘記以超音速運動時會產生衝擊波(能量震波)這回事了!
・2016/10/05
在空想科學世界中,正義的英雄必須能瞬間變身或改變形貌,否則就算不上一號人物。能變身的可不限於改造人或外星人。不但人造人類機械者(機械人超金剛)可以變身,連普通的人類也能用換衣服的方法來變身。但是,改變形貌真有那麼簡單嗎?能在瞬間改變形貌的系統到底能實現到何等程度呢?
・2016/10/01
在閱讀過許多音響空間的文章,跟許多高手討教以後,你終於下定決心要為自己打造一間完美的音響室了,從這一刻起,你進入另一個世界,有更多探索不完的新知。明明已經對於吸音板、擴散板、低頻陷阱這些名詞不再陌生,但真要動手去搬動擺設、請師傅來施工,手上的設計圖畫了又畫,卻總會有一些東西不知道該擺哪裡才好?
・2016/10/01
在隨處可接觸到資訊的年代,科學新聞是民眾獲取科學議題的便捷管道,但是科學新聞如果沒有好的判讀力是會造成很大的後果的,除了本身內容可能不夠嚴謹外,記者可能也未受過專業的訓練,因此唯有自己培養好的判讀力,才不會在這個世代失足。
・2016/09/28
在操作上,不論是從電腦或 CD 播放器將數位訊號輸出至 DAC,均需透過「數位傳輸介面」傳輸,常見的有以下幾種:S / PDIF、USB、Firewire、AES / EBU、HDMI、乙太網路線等,其中又以「S / PDIF」及「USB」在家用音響界最為普遍,以下將簡單介紹這兩種介面的應用。
・2016/09/27
DAC又稱為數位類比轉換器,是數位播放系統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它能將數位訊號還原回類比訊號。不論以 CD、電腦或手機播放數位音訊檔案,都必須經由 DAC 的處理,才能將訊號送至擴大機進行放大,再透過喇叭將美妙的音樂播放出來。「類比訊號」與「數位訊號」的原理是什麼,彼此之間又有哪些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