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3/01/02
這是『科學怎麼搞』專欄的楔子,希望能在『觀察->提出問題->假說->實驗->結果』的老生常談中,說出一點不一樣的科學方法和科學態度。
・2012/12/27
總之,來看看現狀吧:這個收發器已經連到我的視神經上了,就在我左眼後面。收發器打開以後,就會抓取我視網膜放出的信號,然後把這些信號傳回某個小小外接的電腦組件上,我得隨身攜帶這玩意兒,直到永遠;我稱之為我的eyePod,至少這個笑話有逗笑黑田博士。無論如何,eyePod會重新處理這些信號,矯正錯誤的編碼,然後把矯正過的版本送回植入體裡,植入體就會把訊息傳回視神經,訊息就可以繼續進入那個神祕的領域,我們稱之為——恐怖片配樂下——微積芬的大腦!
・2012/12/27
回頭看看這本科幻小說,是的,當然他是一本科幻小說,但是令我驚訝的是,文中的科學研究都是曾經出現過或是出現過類似的計劃,作者也在序文中一一致謝,相當敬佩作者在考究上的用心,而全球網路硬體架構下因為不同演算法的搜尋引擎而產生的智慧,雖然是杜撰的,但是這個智慧的形成就類似在電影阿凡達中的家園樹一樣,令人感到好奇,像是人腦班錯綜複雜的系統,是不是也會和人類一樣,產生了自我意識?
・2012/12/27
這本《思考的藝術:52個非受迫性思考錯誤》(Die Kunst des klaren Denkens: 52
・2012/12/25
瑞德里在《世界,沒你想的那麼糟》的 前言中指出,以他在北岩銀行的慘痛經驗,他主強資本、資產市場,由於容易泡沫化和炒作,因為需要政府的管制。可是財貨、服務市場因為運作得很有效率,所以 只要較少的管制。這點值得台灣政府大力參考,因為台灣是一整個反過來,政府放任資本和資產市場炒作,卻三不五時自以為是地介入財貨、服務市場去主導產業發 展,這樣的本末倒置難怪會讓台灣經濟停止起飛而且還可能會越搞越糟!
・2012/12/25
相對論中的E=mc^2 可以說是現代物理中最重要的方程式不為過,它的應用從最微小,像是核反應和原子的光譜修正,到巨觀的宇宙的起源等等領域,都可以看到它的蹤跡。從這些方面延伸對現代人的生活產生極大的影響,包括:能源、通訊、航太科技等等。當然,它也成為了科幻片最經典的題材之一。
・2012/12/24
又一本解說相對論的書?為什麼還有人要寫這種主題的科普書呢? 在科普書的出版傳統裡,公式一向是編輯最忌諱的東西。當年天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出版經典名作《時間簡史》,就在自序裡爆料說他的編輯警告他,只要多一個公式,買書的讀者就會少一半。
・2012/12/22
還記得小時候每天的晚餐後是固定的遛狗時間,如果天空沒有烏雲,在郊區的山坡上抬頭總是可以看到很多的星星,而凝視著滿天的星空則變成了我的餐後甜點。從那時後開始就一直有一個疑問,在我的有生之年人類有沒有可能飛上太空?有沒有可能飛到眼前其中的一顆星星,下去探索一番,再像「星艦迷航」中的寇克艦長一般很帥的對太空船內的夥伴說:「把我傳輸上去!(Beam me up!)」
・2012/12/18
《Four Fish 人.魚.海的兩種未來》作者保羅.葛林伯格(Paul Greenberg)僅僅談到了四種西方人較為熟知的魚-鮭魚、海鱸、鱈魚和鮪魚,用四種漁業的興衰結合生物學、歷史、採訪紀實、人物故事,一步步進入從海洋到餐桌的旅程。
・2012/12/18
雖然我本身物理很差,但也因為興趣常買一些關於宇宙學與物理學的書來看,看不看得懂是一回事,但能悠游其間,飽嚐一些不曾或難以接觸的新事物與新知識總是令人渴望;我認為一本好的科普書,能將科學知識的傳達分為兩個層面,且兩個層面都能顧到,分別是:科學的概念(通常文字敘述便能達成,且不容易忘掉),以及其延伸後的細項機制(數學為主),即使後者難以消化,只要前者能成功地進入讀者腦袋,那也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