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2jax.js
PanSci 特約記者。大學時期主修新聞,嚮往能上山下海跑採訪,因緣際會接觸科學新聞後就不想離開了。生活總是在熬夜,不是趕稿就是在屋頂看星星,一邊想像是否有外星人也朝著地球方向看過來。
常用關鍵字
劉珈均
・2015/07/07
「真相達文西」近日開展,多幅文藝復興至20世紀的大師畫作首度來台,其中前幾年才被鑑定為達文西真跡的自畫像是一大亮點。而畫作表層之下透漏更多訊息,畫作的各種痕跡在科學鑑定之下一覽無遺。義大利藝術研究團隊科學鑑定師安德烈˙羅西(Andrea Rossi)接受泛科學專訪,分享科學鑑定達文西自畫像的過程。
劉珈均
・2015/07/27
這是一個關於祖先有保佑而作出厲害研究的故事,製程是夢到的、氧化物是意外合成出來、該氧化物目前找不到五篇相關文獻(甚至資料庫裡沒有資料可比對),但可能是用途廣泛的材料。此材料為「錫鐵氧化物(SnFe2O4)」,清大化工系博士後研究員李冠廷研究其應用,發現它能快速分解污水中的有機物,論文並刊登於今年五月的國際學術期刊「材料化學期刊」。
劉珈均
・2015/08/12
林芳儀和陳毅翰,由學者轉行為農夫,到宜蘭種田。「科學魂」不減的他們,在農田裡實行一系列科學試驗,今年首先發起「福壽螺退散計畫」,鎖定農夫的頭號公敵!他們強調,生態不只存於人跡罕至的山林,與人類關係最密切的是農田,他們把眼光放在十年後,打算一年執行一個計畫,逐步累積出資料庫,並拉攏更多農民加入。
劉珈均
・2015/08/12
讓福壽螺有效率的退散、觀察紅冠水雞為何拔秧苗……這些只是林芳儀和陳毅翰計畫的一小塊,他們心中有個更大的展望──生態系農村。一般人常以為「生態」只存於杳無人跡的山林,不過,與人類關係最密切的是農田。
劉珈均
・2015/08/25
「真相達文西」特展裡,一位孩童在23日下午不慎絆倒而破壞了保羅˙波爾波拉(Paolo Porpora)的巨幅油彩畫作品〈花〉(Flowers),畫作上出現破洞,主辦單位緊急請來現任亞洲現代美術館副館長、文物修復師蔡舜任為畫作「動手術」,經過半天一夜的時間,畫作修復已告一段落,接下來靜置觀察,看局部修復與原作的差異。
劉珈均
・2015/09/18
民國66年七月底、八月初,中颱賽洛瑪和強颱薇拉相繼過境基隆和台北。颱風災情景況震懾了當時年僅十歲的呂權恩,從此對變幻莫測的氣象深深著迷,一頭栽入就超過30年,他在自家房子屋頂架設儀器,成立氣象站。他的「銀星氣象站」曾是彰化雲林一帶唯一的「氣象站」,曾因故暫停觀測十年,儀器也難以堪用,他希望能募資重建像樣的觀測站,成為推廣氣象知識的據點。
劉珈均
・2015/09/21
「2015抗震盃:地震工程模型製作國際競賽」昨天落幕,高中、大專與研究生共95支隊伍參賽,自製建築模型,置於振動平台,測試各種耐震設計,勝出的模型多能和地震「一起搖擺」。
劉珈均
・2015/10/02
台灣每年平均受3~4個颱風侵襲,颱風幾乎是台灣對夏天的共同記憶之一,颱風增強或減弱與海洋上層一兩百公尺厚的水溫結構相當密切,但在颱風來襲前開著研究船到海上觀測太瘋狂了,衛星遙測又只能觀測海洋表層一兩公尺,因此,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自力研發海上氣象浮標,蒐集颱風過境時的氣象資訊。
劉珈均
・2015/10/07
台灣珍稀保育動物食蛇龜因嚴重盜獵、走私而面臨生存危機,中興大學食蛇龜保育團隊走出實驗室,本月1日開始為期十天的單車環島活動,打扮為吉祥物大使「阿食」和各地民眾互動,希望讓大眾認識這台灣原生龜。
劉珈均
・2015/10/15
國家實驗研究院六個中心共同研發了全球首個斷橋預警系統,「斷橋預警─雲端防災互連網」可全天候監測橋梁安全,特別是颱風洪水時影響橋樑安全甚劇的「沖刷深度」,並可在橋梁發生斷橋危機前提前六小時預警,供當局做封橋決策依據,平時則做為橋梁保養維護之用。
[LOG] 16:11:54:234 MobileLogger initialized
[DEBUG] 16:11:54:241 [
"Breaktime au.js ver: v20250413.2 Copyright © 2025 Break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
[WARN] 16:11:54:320 [
"displayAd not find positional element #pansc-content-p4"
]
[WARN] 16:11:54:321 [
"displayAd not find positional element #pansc-content-p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