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2jax.js
科學月刊_96
科學月刊
249 篇文章・ 3735 位粉絲
非營利性質的《科學月刊》創刊於1970年,自創刊以來始終致力於科學普及工作;我們相信,提供一份正確而完整的科學知識,就是回饋給讀者最好的品質保證。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時間篩選:12月 重設

・2021/12/06
聆聽某些音樂時,你曾體驗過一種喪失自我感受,無法妥善控制思想或行為的狀況嗎?這種感受被心理學家稱為「出神」。今年一群加拿大認知神經科學家們發現,當音樂導致出神狀態時,身體感覺的改變可能跟右腦角回的活化有關。
・2020/12/30
許多科學獎項,往往只頒發給特定幾位研究者,但在這些研究人員背後,其實也都有個默默努力的團隊。而今(2020)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發給了三位發現C肝病毒的學者,其中獲獎的英國生物化學家霍頓(Michael Houghton)認為,自己能獲得此殊榮靠的是研究團隊中每位科學家的努力與幫忙,團隊中的郭勁宏與朱桂林也功不可沒。
・2019/12/11
科研新知應受商業行為的制約,還是開放給人們閱讀討論?學術商業出版商看似維持學術文章品質,實則為牟財利使科學裹足不前。唯有打破商業高牆,才能增加學術文章的能見度。臺灣,作為國際學術出版的小眾,若能關切學術文章開放取用運動,想必能提升臺灣學術研究成果的國際影響力,更是不被國際學界邊緣化的學術戰略!
・2018/12/26
科學研究的成效是什麼?是得到諾貝爾獎的光環加持,學術期刊發表數,全民素質的提升,抑或是科研活動所產生的產業技術推動力?一直以來就是科學界爭論的議題。
・2018/12/26
對於學術期刊數據造假的情形,到底在什麼情況下應該要撤搞,什麼情況下則是用勘誤處理?本篇文章提出了作者的觀點。
・2018/12/12
過去面對癌症,大多是採取消滅癌症的策略。然而,隨著醫學的進展,近年來,免疫治療的概念隨著成功案例的出現,逐漸被學界所重視,也許在未來,和癌症共存會是癌症治療的發展趨勢。
・2017/12/11
一如許多人事前的預期,重力波研究毫無懸念的拿下了今年的諾貝爾物理獎,但這將只是一連串大發現的開端。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10 月16 日在華府與重力波研究團隊大陣仗的召開記者會,宣布了人類首度透過各個電磁波段確認重力波來源,並詳細觀測爆發後的餘暉,這場碰撞不僅實際上使全球振動,也讓許多地面和軌道上的大望遠鏡轉向同樣的目標。重力波獲獎的獨白甫落幕,但多角觀測才正要閃亮登場呢!
・2016/12/25
人工智慧勢必會帶給人類很大的衝擊,各國都在思索發展的同時也要避免它失控,因為它發展的太快了。然而人類也不用因此感到害怕,人工智慧運用得當,有機會帶社會走向更美好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