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波_96
寒波
193 篇文章・ 1084 位粉絲
生命科學碩士、文學與電影愛好者、戳樂黨員,主要興趣為演化,希望把好東西介紹給大家。部落格《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同名粉絲團《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9/11/13
大家都認識的 Nature 期刊,第一期於 1869 年 11 月 4 日出版,因此今年 2019 年 11 月 7 日這一期,就是 Nature 期刊第 150 歲的大日子。何其諷刺,如此值得紀念的這一期中刊出的〈Human origins in a southern African palaeo-wetland and first migrations〉,這篇論文竟然引發罕見的劣評潮。根據粒線體DNA 和氣候模型,發現人類的原鄉位於南非南部某處。即使不涉及仍然高度爭議的討論方向,這麼直接的論點也很明顯是錯誤的,由一些訪問來看,論文作者們或許是由於所知太少,而過於自信,他們的知識水平無能駕馭這麼複雜的議題。
・2019/10/25
10 月 12 日「哥倫布日」是美國的國定節日,這天的紀念對象是探險家克里斯多福.哥倫布(Christopher Columbus)。哥倫布無疑是一位歷史名人,連台灣科技部的年輕學者養成計畫,也有以他命名的「 哥倫布計畫」。卻有不少現代人認為哥倫布啟發的歐洲殖民潮,帶來奴役、剝削、萬般罪孽,簡直是美洲第一罪人(台灣的哥倫布計畫也收到過這類抗議)。然而,歷史上那位想瘋了希望出名、發大財的哥倫布,與這些現代的爭議十分遙遠。
・2019/08/13
最近幾年人類演化學界可謂突飛猛進,許多新發現、論點不斷推陳出新,《進擊的智人》大部分資料跟得上學術界的最新進展,而且資訊整合得宜,讓讀者容易吸收,相當難能可貴。更多關於此書的書評,點進來看就知道了。
・2019/07/10
魚住在水裡,卻不是隨便的水都能住。以居住環境來看,有些魚是淡水魚,也有些魚是海水魚,除了少數例外以外,多數魚類無法任意在淡水海水間切換。即使是經過較為長期的演化,順利由海水轉換為淡水魚也不是那麼容易。 魚類若是能由海洋前進陸地的淡水水域,擴大棲地,將相當有利,不過轉換環境往往不是那麼容易。一個原因是,比起海洋,淡水環境太沒有營養,例如海洋中豐富的 DHA,淡水水域通常比較缺乏。最近一項研究發現,營養不足的限制,有時候可以透過增加特定基因的數目來克服。
・2019/05/01
從模擬測試等分析看來,「飲食改變促使唇齒音出現」應該大致是正確的,唇齒音存在與否,確實和嘴型與咬合有關。但是農業、畜牧、遊牧這些生產方式的誕生,和唇齒音的普及未必有很密切的關係。不同時空背景的「農牧業」差異很大,食物處理方法也不一樣,更何況歷史記錄顯示,唇齒音開始流行的年代,似乎比農牧誕生更晚很久。反過來解讀應該比較沒有問題:非農牧業族群的語言中,不容易留下唇齒音。
・2019/04/04
如今常用的模式生物:秀麗隱桿線蟲(Caenorhabditis elegans),最早慧眼識線蟲的是法國生物學家 Victor Nigon。在 1949 年時,他還記錄了一種土壤中的線蟲 Mesorhabditis belari,這種線蟲只有少量男生,男生會和女生交配,卻很少將 DNA 遺傳給後代。 而最近的新研究也發現,這種線蟲的生殖方式真的十分特殊,且相當巧妙。
・2019/02/26
最近發表的論文,從澳洲、法國、英國取得許多陳年兔子樣本,比較被病毒感染以前與之後,兔子族群的遺傳差異,結果發現不少 DNA 變化是共通的,展示出演化的重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