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_96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96 篇文章・ 3646 位粉絲
研之有物,取諧音自「言之有物」,出處為《周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恆」。探索具體研究案例、直擊研究員生活,成為串聯您與中研院的橋梁,通往博大精深的知識世界。 網頁:研之有物 臉書:研之有物@Facebook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時間篩選:1月 重設

・2022/01/25
中央研究院生物化學研究所徐尚德副研究員,帶領團隊陸續解析各種新冠病毒變異株的棘蛋白結構,釐清新突變帶來的威脅,後續也可作為研發人造抗體的指引。
・2022/01/20
2021 年,台灣的生育率全球倒數第一,每位女性平均生育 1.07 個孩子。中研院鄭雁馨副研究員發現,女性生育意願會受到家務分工影響,尤其丈夫是否分攤育兒工作更是關鍵。
・2022/01/19
為什麼台語歌都有濃厚的哭腔呢?中研院陳培豐研究員發現,這種日式演歌的唱腔風格,是在二戰後,臺灣人主動傾靠日本文化的結果。
・2021/01/27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持續延燒,各國科學家陸續發現突變的病毒株。 在 2020年11月,發表在著名學術期刊《科學》的論文中提到,新冠病毒會經由人傳給水貂,且會再回傳給人類,這似乎暗示突變會開啟病毒株更多特殊功能,中研院團隊也持續著手分析這些變異的樣本,發現他們全都屬於第六型。
・2021/01/25
中研院化研所陳所長領導「臺灣癌症登月計畫」,團隊深入分析臺灣肺癌病人的基因體與蛋白體,找到了致病的關鍵成因!論文於 2020 年 7 月刊登在國際頂尖期刊《細胞》(Cell),並榮登當期封面。
・2021/01/22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洪志銘副研究員、端木茂甯助研究員與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碩士生方怡婷,統整全世界五千多種鳥巢,推算鳥巢的演化史,發現鳥巢與鳥類的演化歷程息息相關,研究成果刊登在《自然通訊》。
・2020/01/13
現代科技日新月異,其中當紅炸子雞當然少不了量子電腦的出現啦!量子電腦的運算速度遠超於傳統電腦,其性能指日可待,但同時,量子電腦是否能夠破解當今嚴謹的加密系統,使個資曝於危險之中也是令人細思極恐的事。雖然量子電腦的研發目前仍在「幼兒階段」,但全世界的密碼學家及資訊學家已經開始嚴陣以待這場終極密碼戰囉!
・2019/01/29
像是 DNA、自白、證人指認等等「重量級」的證據一上台,就會像是一顆巨大的保齡球壓在法官的內在決策環境之中,形成一個「證據重力場」,製造出在心理上的「凹陷」,進而影響法官對於其他個別證據的評價和詮釋,甚至左右了最終審判的方向。
・2019/01/29
從性觀念來說,歐美民眾對性抱持相對開放的態度;臺灣在儒家傳統思想的影響下,性觀念則比較保守,連談論都有很多忌諱。因此在臺灣我們較常知道的是言語或肢體動作上面佔些便宜、或類似偷拍的行為,但對於更嚴重的性騷擾事件的揭發或報導相對較少。「總之就性騷擾來說,目前沒有聽過哪個國家狀況比較好的。」張晉芬解釋。
・2019/01/22
荷蘭商船通常是從東南亞載來香料,到日本換銀子,再用銀子跟明朝交換絲綢,也就是拿各地特產相互交換。荷蘭東印度公司高層就能參考這些水文探測資料,謹慎區別不同船隻適合的港灣與航道,並規劃這一個航道應該載運什麼商品,以及擬定後續的造船計畫,藉此減低「船亡人亡」的海運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