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2jax.js
linjunJR
33 篇文章・
913 位粉絲
清大理工男。不喜歡算數學。喜歡電影、龐克、和翻譯小說。不知道該把科普當興趣還是專長,但總之先做再說。
常用關鍵字
linjunJR
・2020/04/10
沙丘像是成群結隊的草原動物一樣,在沙漠中遷徙、互動,形成獨特的群體模式。他們是如何互相吸引、排斥,形成壯觀的沙丘群?
linjunJR
・2020/12/08
在今年十月 Nature 期刊的一篇最新研究中,一個跨國研究團隊利用改良過的電子束與分析軟體,成功達到了 1.25 埃以上的解析率,足以清楚標示出每顆原子的位置。我們現在能夠清楚的看見蛋白質這類複雜的分子機械如何運作,清楚到每顆原子的動態都盡收眼底。毫無疑問地,這樣的技術將為分子與結構生物學帶來重要的進展。
linjunJR
・2022/12/28
傳統的烹飪智慧告訴我們,要判別油鍋的溫度不需要溫度計。
只要插入油鍋的竹筷周圍開始浮現細小的氣泡,便表示油鍋溫度已達,可以開始放入食材。
linjunJR
・2020/09/01
「就是個彈簧,很重要嗎?」
當你第一次學到有關彈簧的虎克定律可能會有點困惑它為何出現會在課本,到底有什麼用途。在國中出現第一次後,虎克定律會不斷出現,高中再教一次,大學普物再教好幾次。了解小小的彈簧對於我們的物理課程有這麼重要呢?
linjunJR
・2021/04/12
隨機性,在許多領域都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例如電腦信息的加密,還有模擬複雜物理系統等技術,都需要用到巨量的亂數資料。不過,這些隨機是怎麼來的呢?
linjunJR
・2021/03/12
1952 年 11 月 1 日,美軍在太平洋中央的一座小島上,進行第一次大規模氫彈試爆,猛烈的核融合反應留下了許多難得一見的超重元素。加州的柏克萊實驗室就是在這次的爆炸殘骸中發現了第 99 號元素「鑀」(Einsteinium)。70 年後的今天,同樣來自柏克萊的實驗室團隊首次成功量測到鑀元素,發表在 Nature 期刊。
linjunJR
・2020/11/24
超導體的神奇性質,一向只有在零下數十或數百度才會現身。就在今年十月,科學家首次在攝氏 15 度的環境下觀察到超導現象,打破了先前的紀錄(零下 23℃)。在尋求室溫超導的世紀大業中,寫下新的篇章。
linjunJR
・2020/08/18
來自麻州大學的研究團隊,日前打造了 Air-gen 空氣發電機。這種發電機和一般印象中的發電機不太一樣,沒有巨大的渦輪或複雜的動力系統,而是由區區一片薄膜和兩個電極組成。除了 Air-gen 之外,Jun Yao的實驗室也積極開發蛋白質奈米線的其他應用。Yao信心滿滿的說道:「全新的時代正要開始,以蛋白質材料為基礎的電子產品即將到來。」
linjunJR
・2020/11/05
在學校時我們都學過水有固、液、氣三種型態,不過其實冰在不同條件下,有二十幾種不同的面貌喔!有看過零度以下也不結冰的水嗎?科學家最近發現了過冷水的秘密,竟然藏在密度裡!本文將揭開你所不知道的冰與水神秘面貌。
linjunJR
・2022/02/26
冰層會隨著溫度而融化或擴張,冰跟水之間的界線也不斷變化,形成各種奇形怪狀的冰山。關於冰的形狀與溫度如何互相影響,科學家有了新的見解......。
[LOG] 19:21:21:245 MobileLogger initialized
[LOG] 19:21:21:252 [
"Breaktime au.js ver: v20250218 Copyright © 2025 Break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
[WARN] 19:21:21:738 [
"displayAd not find positional element #pansc-content-p4"
]
[WARN] 19:21:21:739 [
"displayAd not find positional element #pansc-content-p4"
]
[ERROR] 19:21:21:914 [
"getGtmTags error",
{}
]
[ERROR] 19:21:21:915 [
"executeGtm erro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