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2jax.js
linjunJR_96
linjunJR
33 篇文章・ 913 位粉絲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熱門文章

・2022/01/20
近期有一國際研究團隊宣稱,水熊有著出乎意料的能耐:可以和超導量子位元進行量子糾纏。用生物體做量子糾纏可是前所未聞,這則消息讓大家都嚇壞了……。
・2021/07/07
大—象——大—象——的鼻子不只是長,還擁有超强超高速的真空吸力!象鼻的靈巧與威力背後,其實藏著不為人知的複雜機制。科學家最近在實驗中發現,象鼻的吸氣速度快得驚人,是人類打噴嚏飛沫速度的 30 倍!
・2020/09/15
常見的肥料如何瞬間成為能炸出蘑菇雲的爆裂物?若不幸遇到大爆炸時,哪些小動作能自救,提高存活率呢?日前(8/4)黎巴嫩貝魯特港口發生的大爆炸案,造成100多人死亡,以及數千人受傷,港口幾乎被夷為平地,慘重的死傷以及爆炸引發的巨大蘑菇雲,引起全世界的關注。目前的調查將爆炸源頭指向堆積於港口的硝酸銨,總重約2700多公噸。
・2020/02/26
現在連最微小、最難以捉摸的量子現象,也透過成像技術呈現在我們眼前。而量子纏結的照片,其實便是貝爾不等式被打破時的成像。
・2022/12/30
怎麼樣的材料能導電?這個問題的答案或許將永遠改寫。 有研究團隊發現了一種新的合成材料,擁有塑膠般柔軟的非晶體結構,同時又有金屬般的導電性質。
・2020/05/29
兩年前,台鹽的低鈉鹽曾爆發輻射鹽風波。最近,類似爭議又再度浮上檯面,商品面臨標示不清、隱瞞消費者等等指控。在新聞中,我們可以看到低鈉鹽的輻射量「毫西佛」高得驚人。根據原能會公布的《游離輻射安全標準》,把鉀-40 吃進肚子裡造成的影響是每貝克 0.0062 微西弗,也就是每克低鈉鹽大約帶來 0.055 微西弗的風險。就算你每天都吃輻射低鈉鹽,一年下來累積的量還是離標準值 1,000 微西弗非常遠。因此,任何外界訊息勿盲目相信,應以科學邏輯求證,才能看出真相。
・2020/07/15
公尺是大家經常使用的長度單位,不過它到底是多長呢?準確的測量光速可不容易,一般人家裡並不會有測光速的實驗設備,為什麼要選擇這麼不親民的定義呢?而且這個定義可是在 1983 年才終於定案,那麼在那之前的人們是怎麼測量長度的?我們來看看法國人的作法。
・2022/02/03
2021 年底,麻省理工學院的航太工程師開發出嶄新的懸浮技術,能夠讓飛行器在外星球表面懸浮並騰空移動,為外星探險技術帶來許多新的想像。
・2022/09/07
作為夜空中最明亮的一盞燈,月亮自古以來便讓人類心生著迷。可是,月亮究竟為什麼會出現在那裡呢?
・2022/09/09
月球白天夜晚的氣溫差異巨大,月球基地往往需要花費大量的能源將室內維持在適居的溫度。但現在科學家發現月球上某些坑洞中的陰影處,氣溫可以常年維持在涼爽的 17 度,很有潛力成為人類前進月球的理想橋頭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