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2jax.js
知識大圖解_96
知識大圖解
76 篇文章・ 12 位粉絲
How It Works擅長將複雜的知識轉化為活潑有趣的圖解知識,編輯方式以圖像化百科呈現,精簡易懂、精采動人、深入淺出的圖文編排,讓各年齡層的讀者們都能輕鬆閱讀。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時間篩選:8月 重設

・2018/08/03
過去幾十年來,從能抵抗細菌感染的抗生素,到不須動刀就能檢查患者體內的影像技術,醫學已為不少棘手病症提供了出色的解決之道。雖然我們難以預測接下來的醫學發展,但科學近來已為醫療的未來開啟了不少振奮人心的可能性。
・2017/08/31
雖然壓力可能使人感覺不快,但它能幫助我們面對生活中的挑戰。相信自己的身體,並在無法負荷時求援,便能與壓力和平共處。
・2016/08/20
提款機的發明,讓你我無時無刻都可以方便的提領現金,但是,一台儲存著大量鈔票的機台,要如何能夠安全的將正確的錢吐給正確的人呢?
・2015/08/31
史蒂芬.霍金二十一歲的時候被診斷出罹患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ALS是一種運動神經元疾病,會導致控制肌肉的神經逐漸壞死。絕大多數患者會在五年內死亡,但幸運的是,霍金教授病情惡化的速度相當緩慢。即使如此,霍金也僅能做出極少數肌肉運動,而且主要集中在臉部肌肉。他與世界連結的方式,所仰賴的是他輪椅裡的電腦科技。不可置信的是,霍金教授只須用一個按鈕,就能操作他輪椅上平板電腦的所有功能!
・2015/08/25
燃燒化石燃料會加劇溫室效應,且很可能有耗盡的一天;再生能源如太陽能、風能和水力發電等雖都已在使用,但卻各有其問題,無法完全取代火力發電。現在,科學家決定師法恆星的核融合反應,積極開發乾淨、又有效率的未來新能源,期待能夠取代對化石燃料的需求。若開發順利,地球或許很快就能成為一個綠色、自我提供動力的機器。
・2015/08/18
睡眠占了我們一生中三分之一的時間,攸關我們的生存,然而經過多年研究,科學家仍不完全知道我們為什麼要睡覺。睡眠的衝動能吞噬一切,如果我們被剝奪了睡眠,儘管處在可能危及生命的情勢下,最終還是會陷入沉睡當中。然而,即使睡眠會妨礙我們執行進食、生殖及哺育幼體等任務,卻還是在演化中被保留了下來。這是因為睡眠和維持生命的食物一樣重要;沒有它,大鼠在兩三個星期之內就會死亡──和餓死所需的時間相同。有很多理論試圖解釋我們為何要睡覺,但這些理論幾乎瑕疵。但無疑的是,少了睡眠,我們的大腦根本無法正常工作。
・2015/08/13
鑿穿山脈只靠幾把十字鍬絕對不夠力,本專題深入檢視隧道中的巨獸──潛盾機。有時業界稱潛盾機為「大鼴鼠」,其用途為挖掘長距離隧道。潛盾機能採用不同的配置,以鑽鑿各式各樣的材質:沙子、泥土,甚至是堅硬的岩石。潛盾機有三個關鍵組件:鑽頭、液壓支撐系統與挖掘輸送帶,此外還有許多配件。
・2015/08/10
虛擬實境技術已有數十年的進展,新技術更讓電腦繪圖技術達到前所未見地擬真。本篇《知識大圖解》將解析Oculus Rift 虛擬實境顯示器,它價格親民的頭戴顯示器,將開啟探索虛擬世界的新紀元。
・2015/08/06
沒有幾個人能名符其實地使用「領先時代之人」這個目前已經遭到濫用的稱號,但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絕對具備這樣的資格。他的心思似乎完全屬於另一個時代,研發出各式各樣劃時代的發明,許多概念都洞燭機先,或是成為現代相同發明物的基礎。在他超越時空的傑作中,也許最重要的一項是他極富遠見的飛行器撲翼機(ornithopter)。
・2015/08/03
儘管許多人到現在還無法使用4G行動網路,研發5G的競賽卻已經開始了。大眾對行動數據的需求年年倍增,因此就會需要第五代行動網路技術,才能滿足日益增加的需求,讓我們可以在行動裝置上盡情瀏覽網路,或在線上串流服務中即時觀看影片。我們更須利用5G來連結未來的新科技,例如無人駕駛的汽車、智慧城市,以及「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這種網路可以連接日常生活中的各種電子物件,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