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21/12/29
看到名人的婚姻感情風波,就會想到牛頓、愛因斯坦跟霍金,他們雖然都是貢獻超卓的物理學家,但從現在的標準來看,他們似乎都能被稱為渣男。
・2019/03/12
對一顆正常的恆星而言,壽命可以有數十億年以上,在這段生命裡,絕大多數的歲月,它都是藉由把氫轉換為氦的核融合過程所產生的熱壓力,來對抗因自身質量所產生的重力。然而,氫燃料終有燃燒殆盡的一天。此後,恆星便會開始收縮。在某些情況下,它能承受得住自身的重力崩陷,只是變成密度很大的一個星核,稱為白矮星。然而印裔美籍物理學家錢卓塞卡(Subrahmanyan Chandrasekhar, 1910-1995)在 1930 年證得,白矮星的最大質量約為太陽的一點四倍。蘇俄物理學家蘭道(Lev Landau, 1908-1968)也獨立計算出相似的數值,並把這個完全由中子組成的緻密星體,命名為中子星。對於另外無數個質量大於白矮星或中子星的恆星,當它們在核燃料耗盡之後,命運將會如何呢?稍後以研發原子彈而著名的歐本海默(Robert Oppenheimer, 1904-1967)曾對此做了一番研究。1939 年,歐本海默與沃科夫(GeorgeVolkoff, 1914-2000)、史耐德(Hartland Snyder, 1913-1962)共同計算出:這樣的大恆星,熱壓力將無法與自身的重力相抗衡。再者,如果忽略這個熱壓力,一顆均勻球形對稱的星體將會收縮成一個密度無限大的點,稱為奇異點。然而,我們所有關於空間的理論,都是構築在「時空是平坦的」假設上,因此,這些理論都無法適用於奇異點上,因為奇異點在時空曲面上的曲率為無限大。事實上,奇異點標誌著空間與時間的終點。這就是愛因斯坦覺得非常反感的東西。
・2019/03/12
當我們順著時間的軌跡往回走,回到大霹靂的那一瞬間,過程中,宇宙的尺寸會愈來愈小,小到最終變成一個點;整個宇宙變成單一的一個在空間上無限小、密度卻無限大的黑洞,就和目前飄浮在太空中的許多黑洞一樣,也都必須遵守自然律來行事。其中最特別的是,無論是大霹靂那一瞬間的這個黑洞,或是目前飄浮在太空中的眾多黑洞,時間都必須是靜止的。也就是說,你無法得知大霹靂之前的時間為何,因為時間在大霹靂之前根本就不存在。
・2018/11/22
剛逝世不久的霍金竟出現在〈世界盃神算子 章魚哥的接班人是?〉這篇報導之中,並且與高盛人工智慧 [1]、章魚保羅、俄羅斯神貓、比利等並列在一起作為「神算子」的一份子,這是怎麼回事?難道霍金想從科學家轉職為預言家嗎?
・2018/07/30
常常出現在科普文章和科幻小說中的黑洞,是大家相當熟悉的名詞,但是黑洞到底是什麼?黑洞在最近幾年變得很熱門,2016 年科學家公布發現兩顆黑洞相撞產生重力波,2017 年研究黑洞相撞產生重力波的科學家得到諾貝爾獎,而 2018 年科學家可能公布黑洞的影子影像!
・2018/05/25
天文物理探索的核心題目之一「黑洞」,從 1915 年愛因斯坦發表了時空會因重力而變形的普遍相對論(general theory of relativity)之後,在學界的討論就從未停歇,儘管 1915 年當時「黑洞」的概念與名稱都還未成形。而當代科學巨擘霍金的研究,也一直在探討黑洞能量的問題,想了解霍金看到的宇宙,從「黑洞」開始認識是條不錯的途徑。
・2018/03/14
1992 年秋季,熱愛歌劇的霍金發現自己成為紐約市大都會歌劇院的舞台角色,講明白點就是成為一個稍微吊離舞台的人物。這是他成為影劇角色的開始。1993 年他更在一次聚會中,因緣際會地成為自己喜愛的影集《星艦迷航》的客串演員,而飾演的角色就是「史蒂芬 ‧ 霍金」!從此霍金成為媒體新寵,這些影劇中的演出甚至為他贏來比起寫出《時間簡史》更廣的名聲。霍金更藉此發揮他的公眾人物影響力,持續為身障人士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