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第 56 屆科展在桃園 科普推廣活動 TED短講培訓營

PanSci_96
・2016/05/01 ・7254字 ・閱讀時間約 15 分鐘 ・SR值 494 ・六年級
相關標籤:

6月19日,第56屆全國科展的科普推廣系列活動「TED短講培訓營」在南崁高中舉辦短講決賽,19組參賽團隊上台展示自4月26日來的訓練成果,於10分鐘內講解生硬的科學內容主題,實際體現科展強調的「科普精神」。

為培養學子們清晰科學邏輯及資訊篩選傳播能力,以提升科普文化,桃園市政府教育局委由桃園市立南崁高中與全臺最大科普社群網站泛科學合作,規劃一系列「TED短講培訓營」課程,致力於培養同學們「一氣呵成」的規劃架構能力以及適合自己的短講風格,並在短短10分鐘內引起聽眾共鳴、傳達解釋科學內容。

「TED短講培訓營」系列課程,邀請科學節目主持人、以及物理、心理、生物等各領域科普專家,分享短講經驗、簡報結構安排與設計等技巧,並由助教群帶領團隊實際練習短講、檢討,並在最後以短講競賽作結,每隊各派出一名同學上台進行科學分享科學知識,並接受評審的提問及挑戰,各團隊都使出渾身解數,甚至帶著蓮花葉、馬鈴薯等輔助道具上台,短講內容多元精采。比賽最後由南崁高中主講「火星/絕地救援」的黃胤中、薛陸清、薛峰旭同學奪得冠軍,獲得4000元禮券,兩位第二名分別為以「睡眠」、「蓮花效應」的團隊,「最佳潛力獎」則由新興國中主講「植物工廠」的組別抱走,三隊各獲3000元禮券作為獎勵。

桃園市政府教育局代表黃寒楨校長蒞臨現場參與,表示同學們經過了重重難關,除了跟著老師、助教們一次次學習、練習短講外,私下也付出許多心力,積極追求知識的態度十分值得鼓勵。黃寒楨校長並勉勵同學在經過本次「TED短講培訓營」,真正成為「能講、敢講、精彩講」的科普家!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課程影片:

TED短講培訓 0426

TED短講培訓 0503

TED短講培訓 0510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TED短講培訓 0517

TED短講培訓 教師研習

決賽影片:

第 1 組「VR 虛擬實境」南崁高中 黃子豪(一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學校老師的鼓勵下來參加,覺得《TED 短講培訓營》是一次難得在桃園舉辦的短講培訓活動。幾堂課下來,學到各種短講應注意的細節和執行技巧,其中對海苔熊(程威銓)老師帶領的課程印象深刻,認為這樣幽默、互動性的講演方式很值得學習。而這次選擇以「VR虛擬實境」為參賽主題,原本只計畫介紹這款眼鏡,但在助教的提示、調整方向後,融入更多資訊與探討層面,黃子豪說:「身為第一個上台、又是一人單獨參賽有些緊張,不過仍然很高興擁有這個經驗。」

2 組「睡眠」南崁高中 邱韋傑、梁佑達、周哲均(二年級)

由三個二類男生組成的團隊,邱韋傑表示想藉由本次培訓營鍛練自己的口才跟台風,同時也增加科學方面的知識。從培訓營中,三人了解每個人短講該有自己的風格,而他們選擇大家都十分熟悉的「睡眠」為短講主題,介紹包含睡眠的週期、夢,還有紀錄睡眠品質的小米手環及背後的使用方式與研究原理。準備過程中碰上最大的困難是整理資料時,必須花心思確認、分辨正確的來源與內容。「這次短講我們採用心理學家聊天的感覺,盡量不要太嚴肅,希望能引起觀眾的興趣。」三位同學並認為最大的收穫是口才訓練、以及資料處理和製作簡報的實際技巧。

第 3 組「外骨骼/鋼鐵人」南崁高中 李嘉軒、周岷璁、陳宇慶(二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曾參與過科展的三人對科學、科普知識原本就很有興趣,這次在短講營中看見更多不同領域的專家老師,也學習到準備科學短講時,資料正確性和完整性的重要性。他們認為每位講者都有自己的風格、帶來各種有趣的課程,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把光劍帶來現場的許經夌老師。「學到最重要的事情,是如何透過圖片、摘要或舉例的方式精簡將自己想講的內容;另外助教也給了很多幫助,例如協助我們確定短講的方向,條列出大綱並做修改。」

第 4 組「巴納姆效應」光明國中 邵暐潔、段生洲、王述槐(二年級

三人的緣分從國小科展就開始,七年級時第二次「合體」做科展,現在更一起來參加短講培訓營。選擇心理學領域中常見的「巴納姆效應」為主題,邵暐潔說,自己本來就對心理學特別好奇,相當喜歡海苔熊(程威銓)老師準備的心理學相關課程,準備過程中遇到困難也會另外詢問學校老師。段生洲與王述槐則說,開始準備發現,要看懂網路上深奧的資訊十分困難,另外必須在時間內完成簡報、講稿也是一項挑戰。「參加這次的培訓營讓我們了解,科學資料的準確度非常重要,另外在引用文獻或圖片時也要以正確標註來源,才是適當的科普傳播方式。」

第 5 組「植物工廠」新興國中 王薇妮(二年級) 王子恆(一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兩人曾一起參與科展,並認為兩人的組別能夠互相給意見、討論速度也比較快。過去在科展曾選擇與「光」有關的題目,探討植物的種子與光的關聯;這次他們也延伸這樣的脈絡,介紹植物工廠的原理、特別之處以及現在的應用。王子恆說對在課堂中老師提到的「圓周運動」印象深刻,王薇妮則認為老師協助歸納了 TED 短講的特色之處,令她收穫豐富。「有了這樣的訓練,以後不管是在學校做報告或其他地方跟別人溝通時,都更知道該怎麼做,科學知識也更加豐富了!」

第 6 組「基因工程」南崁高中 鄒硯謙、江玲、徐至芃(三年級)

已經考完學測、也都有學校念的三人帶著「多學一項技能」的心情相約參加本次培訓營,並一口同聲認為活動與課程安排十分有趣。「每個講師都有自己特別,我們也各自找到適合自己在台上講的方式。另外,除了講話與台風表現,這次培訓營也學到沒接觸過的知識,例如以前看到一篇報導不會想太多,現在會延伸思考這樣的資料來源可不可信,透過自己實際研究才會知道資料有什麼問題,開始注重正確性。」江玲並提到,要如何把想法描述出來是準備過程中最困難的事,一開始很難下手,不過在助教協助提出問題點、修改細項之後,便逐漸完成屬於自己的短講。

第 7 組 「火星 絕地救援(馬鈴薯)」南崁高中 黃胤中、薛陸清、薛峰旭(三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三人對科學都很有興趣,高中的最後一個學期看到在自己學校舉辦的科普短講訓練,便相約來參加。「每位老師都有自己的短講風格,也都帶來很多有趣的科學知識。我們最喜歡英凱老師的課程,他的分享不太像一般的演講,例如會放很多圖片在簡報中,並且挑選適合那場觀眾的範例說明。從這次的培訓營,我們學到怎麼吸引觀眾目光,還有站上舞台討論自己的研究需要勇氣,另外像是時間控制、和台下產生共鳴等,都是很實用的技巧。」

第 8 組「飢餓行銷」南崁高中 涂華倩(一年級)

問到一個人參加比賽辛不辛苦,涂華倩說因為整個報告都自己來,反而會學習很多,而本來甚至不敢拿麥克風講話的他,現在也上台了。「當初是想鍛鍊自己的表達能力來報名培訓營,老師們在課程中和大家分享很多做簡報、短講的技巧,例如怎麼排版、挑選圖片,統整資料與重點等。另外,把這些實際運用在短講中,在十分鐘之內安排架構自己的想法也很有趣,是一次很棒的經驗。」

第 9 組「時間」南崁高中 鄭友齊(二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對 TED 很有興趣的鄭友齊,想在本次培訓營中鍛鍊自己走到台上,和大家分享自己的研究內容。他表示,邀請來的講師都各有風格,尤其對第一次上課的何佩玲老師印象深刻,當天下課後也上前去跟老師聊天。「這次挑選『時間』作為短講主題,因為我本身對沒辦法被限制的東西很有興趣。討論時,廖英凱老師有說這個題目很困難,要充分思考如何去理解和表達,而且因為無法分工合作,準備時間的掌控也很重要。當然,助教也在簡報部分給了很多協助。」鄭友齊說,這次的培訓營不僅接觸許多科學、科普知識,並且學到如何真正準備一場比賽,甚至還有「見到高僧(許多厲害的老師)」的感覺。

第 10 組「」南崁高中 曾愷翊、鍾智宇、黎易宣(二年級)

因為對科學有興趣而由老師推薦來參加的三人說,在培訓營的課程中學到很多,包含考量聽者的偏好、共鳴與反應,以及各種製作簡報、編排短講的技巧,並從定義開始認識「短講」,也對把光劍帶來現場的老師印象深刻。「因為資料真的很多、很複雜,在決定主題、收集完資料之後大概就只剩一個禮拜可以練習了。開始練習我們也發現,可能是因為上台會緊張,講出來的往往跟準備好的不一樣。雖然真正上台的時候還是有一點『脫稿演出』的部分,但真的是一次鍛鍊自己的經驗!」

第 11 組「複製人」新興高中 涂瑞麒、劉政漢、呂日新(二年級)

之後在面試、求學路上都有幫助。印象深刻與收穫>排版、簡報呈現的方式,資料的收集、分辨來源以及圖片的使用,把大量的資料做分類、取出自己需要使用的部分。喜歡英凱「選擇做複製人、基因的主題的過程中,查到大部分的資料幾乎都在討論道德層面的問題,技術方面的資料比較少也更深奧,在收集和分析時比較困難,最後我們決定在兩種領域間取一個平衡點,盡量都進行討論。」

第 12 組 「白努力」南崁高中 張曉亮、洪嘉志、許耀中(二年級)

以「白努力定律」為主題的三人說,在準備過程中,要收集資料推出結論是最困難的部分,加上一開始沒有詢問老師,因此格外辛苦。他們也表示,這次TED短講培訓營邀請的的講者老師們都有各自的特色,其中對第一堂課來分享的何佩玲老師印象特別深刻。「何佩玲老師分享了如何做一個好的短講,包含文字的選擇、圖片的調配等技巧,還有怎麼吸引觀眾目光,例如不能一直看著投影片、要和台下的人有互動等,都是能應用在未來的知識!」

第 13 組 「蓮花效應」南崁高中 范莛威、林以珊(三年級)

因在教務處打工的范莛威看到培訓營資訊而來參加的兩人,以「蓮花效應」為主題,當場帶著一大片蓮花葉上台示範,令評審與觀眾們相當驚豔。林以珊說,當初會做這個主題是因為自己想買防水噴霧劑,思考背後的原理後決定來研究有相似效果的蓮花。「實際準備時,覺得要在短時間內把想介紹的原理講清楚、並讓大家產生興趣其實蠻困難的。」經由英凱老師建議可以把實驗帶上舞台,而范莛威家中剛好有種花,便在當天早上採了大片的蓮花葉來,效果也相當不錯。

第 15 組「腦的奧秘」南崁高中 莊子葳、林瑜婷、張子容(二年級)

問到覺得準備過程中什麼最困難,三個女生調皮地搶著回答:「溝通很難!」負責短講的莊子葳笑到:「她做的都不是我想講的!」「我做的都被刪掉了啦。」另外兩位組員也開玩笑反擊。她們表示,因為希望能累積一個好的經驗、並認為這樣的培訓在未來求學中也有幫助,因此相約來參加。在課程中也學會了簡報呈現、短講等技巧,其中尤其喜歡許經夌老師的活潑短講風格。在設計短講方面,一開始想講「記憶」的三人還特別去買雜誌查資料,後來發現主題太大,才精煉為「腦的奧秘」,而除了自己找影片觀摩科普講演、也跟有相關經驗的爸媽學習,收穫良多。

第 16 組「記憶」南崁高中 朱英綺、翁子婷、劉語婕 

以「記憶」為短講主題的三人說,一開始想研究「阿茲海默症」,後來希望能讓短講內容更加生活化,因此融入許多高中生讀書、背書的範例來討論記憶,內容中也包含自己的親身經驗。「查血清素的時候有遇到瓶頸,尤其是一直找不到運動可以幫助記憶提升多少作用的正確數據,另外,很多英文文獻也很難閱讀,放入專有名詞會不會為短講加分等,我們都考慮、討論很久。」她們也表示對課程邀請到的講師印象都十分深刻,如海苔熊(程威銓)老師以大家會感興趣的「戀愛」來討論艱澀的心理學、何佩玲老師則教大家怎麼用簡單的方式表達困難的內容等。

第 17 組「多巴胺」南崁高中 黃胤心、向宇晴、陳玥琪(一年級)

「我們一開始想討論『壓力』這件事,後來發現主題太大,經過助教幫忙調整,決定做『多巴胺』。在整理資料的時候也很猶豫,不曉得該放入多少大家能夠吸收、並且產生共鳴,要把內容濃縮在十分鐘之內,如何取捨素材還蠻困難的。」對於TED短講培訓營的課程內容,三人表示很喜歡許經夌老師的幽默與活力,另外也對海苔熊(程威銓)老師印象深刻,以獨特的風格、輕鬆的題材帶大家進入心理學的世界。

第 18 組「蜜蜂」南崁高中 洪于雰、戴渝璇 (三年級)

兩位三年級的同學笑說,繁星放榜確定自己有學校之後,就來參加培訓營充實自己了。她們取自宮崎駿電影諧音,以「蜂起」為主題研究蜜蜂,並表示做完這次的短講,本身也對這個主題更加理解了。「真正開始準備之後,我們發現查資料很困難,擬稿時又發現內容太長、需要刪減,可是想介紹的事情有好多又不太想刪。怎麼把一個主題濃縮在十分鐘之內,真的是一門學問。」兩人並說課程中的每位老師都有自己的短講風格,這是很值得學習的事情,而除了老師們的精采分享,製作簡報、篩選資料來源的方式也都是相當重要的收穫。

第 19 組「單擺」山腳國中 鄭家宏、劉虹汝、林楷城

第 20 組 「綠建築」南崁高中 許洺瑜、白謦瑀、何沛縈(一年級)

對科學、科普有興趣,三位要升二年級的同學相約來參加這次的短講培訓營,她們表示十分喜歡英凱老師和大家的互動方式,以及他帶來的有趣分享。另外,三人更換了三次之後,終於選定「綠建築」這個時常看見外界推崇、宣導的主題。在準備短講內容時助教也給了很多幫忙,不論簡報或短講在與助教討論之後都獲得了許多意見。「過程中我們覺得查資料很難,要怎麼分析、擷取需要的資訊並且編排進短講當中,是一個浩大的工程。另外上台也很可怕,再一次次練習之後才比較不怯場,不過的確從這次經驗學到了很多。」

活動宗旨:

科技、科學人才一直以來都是台灣的重要資產以及競爭力來源。從50年代開始的經濟奇蹟、加工出口區、全球代工製造到現在的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建立了很強大的科技體系。但是面對全球產業轉型以及瞬息萬變的資訊流通時代—科學教育需要提供更多元的思考以及獨立自主的科學素養,才能幫助新一代提昇台灣環境的電腦化、數位化、與智慧化及競爭力。

因應今年第56屆全國科展在桃園市中央大學舉辦,台灣以科技立國,科學教育為重要國本,全國科展向來是融合課程內容及實作精神的重要展現。為培養科學傳播人才、提升科普文化,舉辦本次《TED短講培訓營》,以10分鐘內的精華短講為培訓目標,以期學生擁有清晰科學邏輯及資訊篩選傳播能力。

為什麼選擇短講:

短講不同於一般演講,10分鐘的短講需要用更精確的方式引起共鳴,並且傳達解釋科學內容。除了內容精簡外,在情境鋪陳則需要輕易令人「頓悟」的境界。大部分在準備這類「超短講」的講者,都是透過大量搜索資料的同時,找尋靈感及敘事風格,一氣呵成短講的規劃,而非一般演講訓練拆解成「制定主題」「規劃大綱」「製作簡報」等等單一能力課程。遂安排6名講者各自提供各自的短講準備心得、多元科學領域,以及短講風格參考,其能培育參加者成為年輕的《精彩講》科普傳播者。

活動日期及地點:

4月26日、5月3日、5月10日、5月17日、5月24日、5月31日、6月14日,共6次,每次17:00至19:00於桃園市立南崁高中博學講堂。
4月26日、5月3日、5月10日、5月17日、5月24日、5月31日、6月14日,共6次,每次17:00至19:00於桃園市立南崁高中博學講堂。
6月18日13:00-16:30彩排,於桃園市立南崁高中演藝廳。
6月18日13:00-16:30彩排,於桃園市立南崁高中演藝廳。
螢幕快照 2016-04-20 下午3.10.39
6月19日09:30-16:30正式短講錄影,於桃園市立南崁高中演藝廳。(備午餐)

我該如何報名?

參加資格:桃園市高中職、國中在學學生,邏輯清晰,以參加過全國科展為優先。

報名人數:每隊1~3人(其中一人擔任主講,成員需就讀同一所學校),錄取20隊參加培訓。

報名時間及方式:4/20前請完成紙本及Email報名流程:

  1. 下載並填寫報名表單(本頁最底),並完成校內核可流程,以郵戳為憑,掛號寄至南崁高中教務處(註明「參加科普推廣活動—TED短講培訓營報名表」),地址:桃園市蘆竹區仁愛路二段1號。
  2. 寄送報名表原始word檔至收件信箱,(yingtso@panmedia.asia),主旨:【報名TED短講培訓營】學校姓名(如:【報名TED短講培訓營】南崁高中王小明);待收到收件回覆後完成。

錄取篩選:若報名超過20隊,按報名時繳交之短講企畫書內容擇優錄取。

錄取公告:4/22錄取公告於網站(http://pansci.asia/tedcampintaoyuan),並以電子郵件寄發通知錄取。

錄取名單:螢幕快照 2016-04-22 下午2.59.43


其他注意事項:

  • 報名表上須載明主講者,培訓過程中不得更換。
  • 為求培訓之完整性與成果之完美性,參加者須全程配合上課時間,缺席不予補課。
  • 參加者往來交通自負,並請注意自身安全。
  • 活動聯絡人:桃園市立南崁高中許瑞卿老師,聯絡電話03-3525580分機215 。
  • 泛科知識股份有限公司林英佐先生,聯絡電話02-23620699分機616。
  • 活動內容、詳細辦法與報名表如附件一。

獎勵:

  • 冠軍:1名(隊),4000元禮卷。
  • 亞軍:2名(隊),3000元禮卷。
  • 活動全程進行時,執行單位將以攝錄影紀錄活動,並剪輯後上傳至相關網站。

評比辦法:

  • 正式講演:6月19日09:30-16:30,南崁高中演藝廳。
  • 活動流程:上下午各10名參加者依序上台(上台序號於6月14日抽籤),各完成10分鐘短講,當天結算並公布成績。
  • 時間控制:每位參加者須於10分鐘內完成短講,現場將會提供倒數計時引導,參加者需要自行控制短講時間,超過10分將予以扣分,超過10分30秒將強制停止
  • 短講形式:會場僅備有耳麥收(擴)音設備、投影機、電腦。短講過程中所需道具或其他輔助工具由參加者自行準備。
  • 評比依據:知識內涵35%,規劃技巧35%,肢體表現10%,口語表達10%,台風10%。

報名表下載點我!

主辦單位:桃園市政府教育局 承辦單位:桃園市立南崁高中 指導單位: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PanSci_96
1249 篇文章 ・ 2380 位粉絲
PanSci的編輯部帳號,會發自產內容跟各種消息喔。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人與 AI 的關係是什麼?走進「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透過藝術創作尋找解答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10/24 ・3176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本文與財團法人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合作。 

AI 有可能造成人們失業嗎?還是 AI 會成為個人專屬的超級助理?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AI 與人類之間的關係,成為社會大眾目前最熱烈討論的話題之一,究竟,AI 會成為人類的取代者或是協作者?決定關鍵就在於人們對 AI 的了解和運用能力,唯有人們清楚了解如何使用 AI,才能化 AI 為助力,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與生活品質。

有鑑於此,目前正於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 展出的「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特別將展覽主題定調為奇異點(Singularity),透過多重視角探討人工智慧與人類的共生關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C-LAB 策展人吳達坤進一步說明,本次展覽規劃了 4 大章節,共集結來自 9 個國家 23 組藝術家團隊的 26 件作品,帶領觀眾從了解 AI 發展歷史開始,到欣賞各種結合科技的藝術創作,再到與藝術一同探索 AI 未來發展,希望觀眾能從中感受科技如何重塑藝術的創造範式,進而更清楚未來該如何與科技共生與共創。

從歷史看未來:AI 技術發展的 3 個高峰

其中,展覽第一章「流動的錨點」邀請了自牧文化 2 名研究者李佳霖和蔡侑霖,從軟體與演算法發展、硬體發展與世界史、文化與藝術三條軸線,平行梳理 AI 技術發展過程。

圖一、1956 年達特茅斯會議提出「人工智慧」一詞

藉由李佳霖和蔡侑霖長達近半年的調查研究,觀眾對 AI 發展有了清楚的輪廓。自 1956 年達特茅斯會議提出「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一詞,並明確定出 AI 的任務,例如:自然語言處理、神經網路、計算學理論、隨機性與創造性等,就開啟了全球 AI 研究浪潮,至今將近 70 年的過程間,共迎來三波發展高峰。

第一波技術爆發期確立了自然語言與機器語言的轉換機制,科學家將任務文字化、建立推理規則,再換成機器語言讓機器執行,然而受到演算法及硬體資源限制,使得 AI 只能解決小問題,也因此進入了第一次發展寒冬。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二、1957-1970 年迎來 AI 第一次爆發

之後隨著專家系統的興起,讓 AI 突破技術瓶頸,進入第二次發展高峰期。專家系統是由邏輯推理系統、資料庫、操作介面三者共載而成,由於部份應用領域的邏輯推理方式是相似的,因此只要搭載不同資料庫,就能解決各種問題,克服過去規則設定無窮盡的挑戰。此外,機器學習、類神經網路等技術也在同一時期誕生,雖然是 AI 技術上的一大創新突破,但最終同樣受到硬體限制、技術成熟度等因素影響,導致 AI 再次進入發展寒冬。

走出第二次寒冬的關鍵在於,IBM 超級電腦深藍(Deep Blue)戰勝了西洋棋世界冠軍 Garry Kasparov,加上美國學者 Geoffrey Hinton 推出了新的類神經網路算法,並使用 GPU 進行模型訓練,不只奠定了 NVIDIA 在 AI 中的地位, 自此之後的 AI 研究也大多聚焦在類神經網路上,不斷的追求創新和突破。

圖三、1980 年專家系統的興起,進入第二次高峰

從現在看未來:AI 不僅是工具,也是創作者

隨著時間軸繼續向前推進,如今的 AI 技術不僅深植於類神經網路應用中,更在藝術、創意和日常生活中發揮重要作用,而「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第二章「創造力的轉變」及第三章「創作者的洞見」,便邀請各國藝術家展出運用 AI 與科技的作品。

圖四、2010 年發展至今,高性能電腦與大數據助力讓 AI 技術應用更強

例如,超現代映畫展出的作品《無限共作 3.0》,乃是由來自創意科技、建築師、動畫與互動媒體等不同領域的藝術家,運用 AI 和新科技共同創作的作品。「人們來到此展區,就像走進一間新科技的實驗室,」吳達坤形容,觀眾在此不僅是被動的觀察者,更是主動的參與者,可以親身感受創作方式的轉移,以及 AI 如何幫助藝術家創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五、「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展出現場,圖為超現代映畫的作品《無限共作3.0》。圖/C-LAB 提供

而第四章「未完的篇章」則邀請觀眾一起思考未來與 AI 共生的方式。臺灣新媒體創作團隊貳進 2ENTER 展出的作品《虛擬尋根-臺灣》,將 AI 人物化,採用與 AI 對話記錄的方法,探討網路發展的歷史和哲學,並專注於臺灣和全球兩個場景。又如國際非營利創作組織戰略技術展出的作品《無時無刻,無所不在》,則是一套協助青少年數位排毒、數位識毒的方法論,使其更清楚在面對網路資訊時,該如何識別何者為真何者為假,更自信地穿梭在數位世界裡。

透過歷史解析引起共鳴

在「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規劃的 4 大章節裡,第一章回顧 AI 發展史的內容設計,可說是臺灣近年來科技或 AI 相關展覽的一大創舉。

過去,這些展覽多半以藝術家的創作為展出重點,很少看到結合 AI 發展歷程、大眾文明演變及流行文化三大領域的展出內容,但李佳霖和蔡侑霖從大量資料中篩選出重點內容並儘可能完整呈現,讓「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觀眾可以清楚 AI 技術於不同階段的演進變化,及各發展階段背後的全球政治經濟與文化狀態,才能在接下來欣賞展區其他藝術創作時有更多共鳴。

圖六、「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分成四個章節探究 AI 人工智慧時代的演變與社會議題,圖為第一章「流動的錨點」由自牧文化整理 AI 發展歷程的年表。圖/C-LAB 提供

「畢竟展區空間有限,而科技發展史的資訊量又很龐大,在評估哪些事件適合放入展區時,我們常常在心中上演拉鋸戰,」李佳霖笑著分享進行史料研究時的心路歷程。除了從技術的重要性及代表性去評估應該呈現哪些事件,還要兼顧詞條不能太長、資料量不能太多、確保內容正確性及讓觀眾有感等原則,「不過,歷史事件與展覽主題的關聯性,還是最主要的決定因素,」蔡侑霖補充指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舉例來說,Google 旗下人工智慧實驗室(DeepMind)開發出的 AI 軟體「AlphaFold」,可以準確預測蛋白質的 3D 立體結構,解決科學家長達 50 年都無法突破的難題,雖然是製藥或疾病學領域相當大的技術突破,但因為與本次展覽主題的關聯性較低,故最終沒有列入此次展出內容中。

除了內容篩選外,在呈現方式上,2位研究者也儘量使用淺顯易懂的方式來呈現某些較為深奧難懂的技術內容,蔡侑霖舉例說明,像某些比較艱深的 AI 概念,便改以視覺化的方式來呈現,為此上網搜尋很多與 AI 相關的影片或圖解內容,從中找尋靈感,最後製作成簡單易懂的動畫,希望幫助觀眾輕鬆快速的理解新科技。

吳達坤最後指出,「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除了展出藝術創作,也跟上國際展會發展趨勢,於展覽期間規劃共 10 幾場不同形式的活動,包括藝術家座談、講座、工作坊及專家導覽,例如:由策展人與專家進行現場導覽、邀請臺灣 AI 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以「人工智慧與未來藝術」為題舉辦講座,希望透過帶狀活動創造更多話題,也讓展覽效益不斷發酵,讓更多觀眾都能前來體驗由 AI 驅動的未來創新世界,展望 AI 在藝術與生活中的無限潛力。

展覽資訊:「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2024 Future Media FEST-Singularity 
展期 ▎2024.10.04 ( Fri. ) – 12.15 ( Sun. ) 週二至週日12:00-19:00,週一休館
地點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圖書館展演空間、北草坪、聯合餐廳展演空間、通信分隊展演空間
指導單位 ▎文化部
主辦單位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10 篇文章 ・ 312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解開夢境的奧秘:腦電活動如何塑造我們的做夢能力?——《我們為何會做夢》
PanSci_96
・2024/11/04 ・2465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清醒開顱揭開夢的產地

我在手術室進行清醒開顱手術時,會使用像筆一樣的設備,直接以微電流刺激測試患者的大腦。那暴露在外、皺摺起伏的大腦表面閃爍著乳白色的微光,布滿了動脈與靜脈。而患者意識清醒、機敏,但感覺不到疼痛,因為腦部沒有痛覺受器,但會對電流刺激產生反應。每個人的大腦都是獨一無二的,有些區域一旦被觸碰,就會受到刺激活化。有時,我觸碰一處,患者會說出童年記憶;刺激另一處時,患者會聞到檸檬的味道;再碰另一處,患者也許會感到悲傷、尷尬,甚至是慾望。

清醒開顱手術的目的,是為了找出不受微電流影響的精確位置,如此一來,我便可從此處安全地下刀,切開表面組織以觸及下方的腫瘤。若微電流刺激未產生任何反應,我便清楚割除此處不會造成任何功能受損。

進行清醒開顱手術時,我以幾毫米的距離有條不紊地逐一刺激患者腦部最外層的大腦皮質(cerebral cortex),這會為患者帶來奇異且深刻的體驗,有時感覺甚至強烈到患者要求我停手,此時,我便必須暫停手術。儘管大腦皮質只有薄薄一層,厚度不超過六毫米,卻主導了我們大半的個人能力,包含語言、感知、記憶和思想。那嘶嘶作響、微弱的電流,能引發患者各種反應,例如聽見聲音、回憶起創傷事件、體驗深刻的情感──甚至做夢。

事實上,惡夢可透過電刺激(electrical stimulation)誘發,只要將電極探頭從大腦表面某個隆起處移開,惡夢就會終止;一旦用電極刺激同一處,惡夢就會再度出現。現今認為,反覆出現的惡夢是自行維持的神經元電活動循環,重現我們恐懼的經歷。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惡夢可由電刺激誘發,反覆惡夢源於恐懼記憶的神經循環。 圖/unsplash

夢境背後的生理奧秘

無庸置疑地,我的專業回答了人類其中一項最原始的疑問:夢從何而來?對此,我可以斷言,夢境源自於我們的大腦,尤其是腦部的電活動(electrical activity)。

從古至今,夢真正的起源一直令人困惑,我們也缺乏基本的了解。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夢多半意味著來自神靈、魔鬼或祖先的訊息,或是靈魂夜半出竅所搜集到的資訊。我們頭顱內看似毫無活動的一坨組織,是人最難以想像的夢的來源。大家普遍認為,人入睡時,頭腦處於休眠狀態,只是被動的容器,因此,夢不可能是睡眠的產物。怎麼可能是呢?我們的大腦與外界的訊號隔絕,在此情況下,它如何能成為這種夜間奇觀的來源?夢的起源肯定來自遠比我們自己更偉大、超然的力量。

當然,現今已知,所有意識都源於腦電活動,包含做夢在內。事實證明,做夢的腦和清醒的腦一樣活躍。而且,部分睡眠階段所測到的腦電強度和模式,看來與我們清醒時幾乎並無二致。此外,人在做夢時,某些腦部區域消耗的能量可能超過清醒時,尤其是情緒和視覺中樞。我們清醒時,大腦通常會將情緒和邊緣系統(與情緒、本能、學習記憶有關的大腦區塊)的代謝活動上調或下調 3% 至 4%,但做夢時的腦可將邊緣系統的代謝活動提高至 15%,十分驚人。這表示做夢時,可達到人清醒時生理上難以達到的情緒強度。換言之,你在做夢時,最是「生氣勃勃」。

夢境時腦活動與清醒時相似,情緒強度甚至高於清醒狀態。圖/unsplash

人在做夢時,大腦活動十分活躍,我們視線清晰、感受深刻,還能自由移動。夢之所以對我們影響深重,是因為我們將夢境的體驗視為真實。從生理上而言,我們在夢裡感受到的快樂與清醒時無異,恐怖、沮喪、性興奮、憤怒和懼怕等情緒亦是如此。同理,我們在夢中的身體經歷感覺也很真實。在夢裡奔跑時,運動皮質(motor cortex)會被啟動,與我們真正在跑步時所使用的腦部區域相同;當我們在夢裡感受到愛撫,就如同人在清醒時一樣,感覺皮質(sensory cortex)會受到刺激;回想自己過往住處的回憶,會使負責視覺感知的枕葉被活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有些人聲稱,他們從不做夢。但實際上,幾乎人人都會做夢,只是並不是每個人都會記得自己的夢。人做夢並非出於選擇,而是生存所需。我們睡眠不足時,入睡後最先發生的事就是做夢;倘若睡眠充足,但做夢不足,一睡著後也會立刻開始做夢。即便無法入睡,人也會產生生動的夢。世上有一種罕見且致命的遺傳疾病,名為「致死性家族失眠症」(Fatal Familial Insomnia),罹患此疾的患者幾乎無法睡眠,但對他們而言,做夢的需求十分強烈,以致於白天會出現做夢般的狀態。做夢對人類而言不可或缺。

快速動眼期之外的夢境

過去數十年來,關於夢的研究多半著眼於特定的睡眠階段,即快速動眼期(rapid eye movement,REM)睡眠。研究人員歸納的結論是,我們每晚大約會花兩小時做夢。換算下來,這表示人的一生中,約有十二分之一的時間沉浸在夢中,相當於我們每年有一個月的時間在做夢。夢顯然在我們生活中佔據了重要的地位和時間。而且,這個數據也許大大受到低估。睡眠實驗室的研究者在整晚不同時間點喚醒受試者,而不限於快速動眼睡眠期間;結果發現,人在任何睡眠階段都可能會做夢,這意味著我們一生中,也許有近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做夢。

現今,睡眠對健康的重要性受到高度關注,但這些研究發現讓我不禁心想:也許我們真正需要的不是睡眠,而是夢。

——本文摘自《我們為何會做夢:睡夢中的大腦如何激發創造力,以及更好地改善清醒時的生活》,2024 年 11 月,悅知文化出版,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討論功能關閉中。

PanSci_96
1249 篇文章 ・ 2380 位粉絲
PanSci的編輯部帳號,會發自產內容跟各種消息喔。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創意藏在夢裡?引導夢境助你突破創作瓶頸,解決生活難題——《我們為何會做夢》
PanSci_96
・2024/11/03 ・2262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從惡夢到創意靈感的奇妙旅程

1987 年,美國塔夫茨大學醫學院(TuftsUniversitySchoolofMedicine)的恩尼斯特・哈特曼(ErnestHartmann)帶領了一項深入研究,比較了十二名終身受惡夢所擾的人、十二名夢境生動的人,和十二名既非惡夢受害者也不是夢境生動的人。每位受試者均接受了結構式訪談、心理測驗和其他措施,以評估他們的性格。研究人員發現,受惡夢困擾的人比起其他兩組受試者,具有更強烈的藝術和創作傾向。換言之,在夢中想像邪惡或危險力量的心智,清醒時也可用其豐富的想像力發揮創意。

惡夢曾為許多知名作家的作品提供靈感。聞名全球的恐怖小說作家史蒂芬・金(StephenKing)在飛機上睡著,夢見了一名瘋狂女子囚禁並殘害了她最喜愛的作家,結果成了《戰慄遊戲》(Misery)一書的靈感來源。

《鬼店》(TheShining)的構思也來自於一個夢。史蒂芬・金和妻子是一山中度假飯店僅有的兩位客人,當時飯店由於季節即將關閉。他在夜裡夢見自己三歲的兒子尖叫著跑過大廳,被消防水管追趕。他從惡夢中驚醒,滿頭大汗。史蒂芬・金回憶,當時他點了一支菸,望向窗外:「菸抽完時,這本書的架構已經在我的腦海裡成形。」

傑克·尼克遜(Jack Nicholson)名場面之一,即出自於《鬼店》(TheShining)。圖/wikimedia

我們如何看待法國和其他處的史前洞穴壁畫及其他古代文物?世界各地所描繪的許多生物,都是人獸混合的動物形象,使得考古學家不禁心想,這些奇特的圖像是否可能是受到了夢境的啟發?惡夢既是人最容易記住的夢境,這些會不會是最早對惡夢的藝術描繪?我同意此種看法。我們有理由認為,說故事本身也許源自於分享夢和惡夢的渴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何引導夢境來激發創意?

古埃及人建造了睡眠神廟,讓人可以在此處睡覺,希望能誘發夢境,幫助他們治癒疾病或做出重要決定。古希臘人也會去特殊的神殿祈禱,希望做一個能解決問題的夢。希臘人稱此作法為「孵夢」。現今研究顯示,孵夢不僅僅是建立在信仰上的古老方法,它背後有真正的科學依據。

研究人員發現,做夢的人可以透過暗示來影響夢境發展。雖說這不是萬無一失的過程,但他們發現,光是表達你想夢見某個人或特定主題的意圖,通常就能將夢境推向此方向。透過此種方式,我們也許能引導自己的夢境,來幫助激發創意、思考社交難題和考慮重大決定。哈佛大學夢境心理學家芭瑞特要求她的學生在睡前十五分鐘思考一個情感相關的問題。結果,半數學生表示,他們做了與此問題有關的夢。

由於夢境如此視覺化,所以,入睡時在腦海裡設想某個人、想法、地點或問題,將有助於你孵夢成功的機率。正如我們在關於惡夢的章節中所了解,我們可以運用意象預演療法改寫反覆出現的惡夢,重新編排夢境情節,使其變得無害,甚至給它更好的結局。這種方法聽來雖然簡單,但相信你也記得,研究也證明此法常常能成功幫助人們擺脫惡夢。孵夢也一樣,聽來雖像是一廂情願的想法,但嚴謹的研究已證實了此種方法引導夢境的效用。

入睡時設想特定情境有助於引導夢境,研究證實了這種方法的效用。 圖/unsplash

MIT 前沿科技助力夢境設計

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MediaLab)的研究人員,一直致力於開發睡眠和夢境設計技術,希望藉此大幅提升創造力。研究裝置會感知受試者進入睡眠的情況,並提供口頭提示,詢問受試對象在想什麼,然後記錄對方的反應。如我們將在第8章所見,現今還有其他方法可利用感官來設計夢境內容。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正如我們探討如何減輕惡夢時的方法,你也可以在紙上寫下自己的意圖,放在床邊,或將希望夢見的事物相關圖片、物件放在床邊。這不僅僅是某種象徵儀式,而是人們見證能啟發他們夢境的有效方法,就好比我們將原料放進鍋裡,等待夢境以全新、意想不到的方式將它們混合。

當解決方案能在腦海以視覺呈現時,孵夢最容易成功,原因是視覺皮質在快速動眼睡眠期間十分活躍。睡前請回顧一下你想夢見的問題或主題,想像自己夢見了這個問題後醒來,然後在床邊的紙上寫下夢境。

芭瑞特的學生選擇了學術、醫療和個人方面的問題,並記錄哪些夢境為他們的問題提供了潛在的解決辦法。其中一名學生搬到了一間較小的公寓,無法找到不顯雜亂的家具擺放方式,結果他夢見將五斗櫃搬到客廳,這名學生實際嘗試了一下,果真有效。另一名學生在選擇麻州或其他地方的學術課程時陷入兩難,他夢見自己乘坐的飛機需要緊急降落,夢裡飛行員說降落在麻州太過危險,做夢的學生一想到這個夢,便意識到了選擇其他地方課程的決定。

即便不記得自己的夢,它們也能影響你清醒時的想法。你也許會突然靈光一閃、腦海瞬間蹦出想法或沒來由地想到解決辦法,這些靈感很可能來自於我們的夢境。不論記不記得,我們每晚都會做夢,而我們的夢夜夜都在為我們從事創意工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摘自《我們為何會做夢:睡夢中的大腦如何激發創造力,以及更好地改善清醒時的生活》,2024 年 11 月,悅知文化出版,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討論功能關閉中。

PanSci_96
1249 篇文章 ・ 2380 位粉絲
PanSci的編輯部帳號,會發自產內容跟各種消息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