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之傑,科學史家,為中央研究院科學史委員會委員、中國(大陸)科學史學會理事、中華科技史學會創始人;另研究科普學、辭書學、民間宗教、民間文學、西藏文學等。
二十世紀曾發生四次流感大流行,都是A型病毒惹得禍,其中 1918 至 1919 年的西班牙流感橫掃全球,死亡人數達兩千萬至五千萬!較一次世界大戰的死亡人數還多!這場大瘟疫來無影、去無蹤,沒人知道它是怎麼引起的?它到底屬於哪一亞型?它的基因序列是什麼?幾十年來,許多科學家想解開這謎題,但一直摸不著頭緒。
揭開西班牙流感病毒的秘密,可不是件簡單的事。西班牙流感病毒早已銷聲匿迹,疫情盛行時人們還沒有能力保存病毒。因此,想瞭解西班牙流感,只有兩個辦法,其一,取得當年死者的病理組織;其二,取得當年患者的屍體。
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美國陸軍病理研究所的陶本伯格(Jeffery Taubenberger)的研究團隊完成的。他們在一處庫房,找到一位死於西班牙流感的士兵的肺部樣本,儘管病毒已經支離破碎,但利用生物科技,仍找到九段病毒的 RNA「碎片」,根據這些碎片分離出的五個基因(流感病毒有八個基因)。他們的論文發表在 1997 年 3 月出版的Science上。美國的 Science 和英國的 Nature 是最具權威的科學期刊,全球科學家莫不以在這兩份刊物上發表論文為榮。
「八十多年前的兇手還沒接受正義的審判,」陶本伯格說:「我們要把它找出來。」這篇論文被退休病理學家哈爾丁(Johan Hultin)看到了,不禁想起當研究生時的一段往事。…… 1951 年,哈爾丁曾經到阿拉斯加的布瑞維格米申(Brevig Mission)凍土地帶挖掘過屍體,但以當時的技術,只能做點病理切片,不可能有什麼重大的收穫。
72 歲的哈爾丁和陶本伯格聯絡後,隻身來到當年他挖掘墳墓的村落。這個村落位於白令海峽附近,居民是紐因特人(愛斯基摩人的一支),西班牙流感大流行時,村裡的 72 名成年人,只有 5 名倖存。
起初村民不准哈爾丁挖墳,所幸村裡的女長老還記得他,在女長老的勸導下,哈爾丁在墓穴中發現了一具冰凍得相當完好的女屍,取出肺部組織,交給陶本伯格。新獲得的樣本補足了士兵肺部組織樣本缺失的部分,經過幾年的「拼圖」,研究人員終於將各個片段拼合成完整的基因序列。西班牙流感病毒現形了!
陶本伯格等的論文發表在 2005年 10 月 7 日出版的 Nature 上,西班牙流感屬於 H1N1 亞型,研究報告說,西班牙流感病毒的基因組有些和禽流感病毒接近,它的八個基因和人流感病毒存在著顯著的差異,這表明它是從禽流感病毒、而不是從人流感病毒演變來的。用陶本伯格的話說:「它是所有哺乳類流感病毒中最像禽流感病毒的。」這一科學發現告訴我們,從禽流感病毒過度到人流感病毒,並非遙不可及的事。
同一期的 Nature 上,還刊出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CDC)的坦培(Terrence Tumpey)等的一篇論文,坦培等將西班牙流感病毒的八個基因注入人或動物的細胞內,經過病毒的繁殖過程,竟然使西班牙流感病毒復原了!
您或許會問:坦培復原的西班牙流感病毒會不會使人感染?當然會!復原的病毒「關」在防護重重的實驗室裡,除非有人有意使壞,或是研究人員疏忽,正常情形下是不會讓它跑出來的。2014 年 7 月間媒體報導,過去十年美國 CDC 曾發生五起安全疏失,包括不慎將 H5N1 混入普通流感病毒,送至不知情的其他實驗室。這五起疏失雖未造成禍害,但卻告訴我們:人的因素有很多變數,什麼事都有可能發生。
(摘自〈與您談流感〉,原刊《白話科學——原來科學可以這樣談》,開學文化,2015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