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 2013年的婚姻殺手、2014年的春節恐慌症,敝熊今年此篇賀歲鉅獻(?)文章,將利用這些電影扼要介紹 11個學派的核心理論,並輔以 14部電影,這片單讓大家過年不孤單,從初一看到初五都看不完(光速逃)。
這學期的「諮商理論」課程很特別,我們用14部電影,去體驗、去詮釋、去練習與碰觸劇內、劇外的人,我覺得是一個很棒的體會,也想分享給大家。(猴年變得猴急的人,可以直接跳到好遠的下一篇爬片單)!
老實說,這些理論實在是非~常多(畢竟是一學期的課阿!),我僅挑選自己有興趣的部份分享,獻給想對諮商臨床等治療理論有初步了解的朋友淺嚐(要考諮商所的人千萬不要只看這篇啊!),不過因為敝熊才疏學淺,還有賴各位補充指教。
- (本文特別感謝學弟阿恆、學妹阿便整理片單,與43位準心理師的影片篩選)
一、古典精神分析
「性與攻擊,是生命的兩大驅力。」
《理論簡介》
現在的科學心理學家大多不太喜歡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因為他總是把所有事情都跟「性」掛勾在一起,而且他的潛意識理論幾乎可以解釋所有東西,包括正的反的,甚至可以對相反的行為做出同一的解釋。例如:
- 你那天之所以「遲到」,是因為你不想要變成第一個到,卻又要等大家的人,晚到,其實是一種童年被母親丟下的恐懼
- 你那天之所以「早到」,是因為你想抗拒心中對母親的懷念,所以藉由提早半小時到,你終於可以不去想起當年母親是如何把你丟下。
||影片推薦01《瑪麗公主》 :這是一部會讓你對佛洛依德改觀的電影!
「孩子們對我來說,一半是我自己,一半是枷鎖。」──瑪麗公主《瑪麗公主》
「有一個角色我們永遠也扮演不好,那就是為人父母。」──佛洛依德《瑪麗公主》
不過,如果你仔細看完《瑪麗公主》這部電影,你會發現」佛洛依德並沒有你想像中那麼「固執」。這部片主要描述佛洛依德與個案瑪麗公主進行精神分析的過程,很多畫面流露出佛洛依德的真感情,更多的對話會讓你倒吸一口氣。
分享我自己倒吸一口氣的經歷,一個按摩師曾經跟我說「如果你仔細看那些所謂的『不良少年』,他們多半也都會有混亂的戀愛、性愛關係。我把它稱為『早秋症候群』,不過這是我的觀察啦!」我一開始以為他是隨便講的,但後來我回去翻個案記錄,發現那些俗稱偏差行為的孩子,其實大多也伴隨著複雜的情感關係、性平案件,而類似的觀點也可以在近期的青少年研究中看見[1]──而一轉身我才發現,其實佛洛依德早就有開示了:「性與攻擊,是人的兩大驅力。」
有一天你會了解到,那些我們生命中的愛恨情仇,不過是早期與父母經驗的再現,你對父母的愛與恨,也會轉移到自己的伴侶與治療師身上(當代的依戀理論某種程度上也是在談這個議題[2, 3])。想知道為什麼嗎?請繼續往下讀客體關係與克萊恩學派。
二、自我心理學、人際精神分析、當代克萊恩學派
「那個佔據你心中最多恨的人,往往也夾雜著你最多的愛。」
《理論簡介》
讀到這裡,你有沒有發現一件很弔詭的事情:既然佛洛依德說我們是「驅樂避苦」的,為什麼我們會傷害自己?從克萊恩(Melanie Klein)的客體關係(object relations)的角度來看[4-6],不論你的人生經驗多複雜,生命中第一段人際關係一定是母親。小時候我們對媽媽形成了兩種印象「好媽媽」與「壞媽媽」,其實這兩個媽媽也會住進我們的心裡,所以你內在也有一個「好的」與「壞的」自己。當你乖乖不哭、考試都考一百分的時候,媽媽鼓勵你,這時候就是「好媽媽─好我」的連結;當你大哭大鬧、破壞東西、搶兄弟姊妹玩具、表現不好的時候、媽媽責罵你,這就是「壞媽媽─壞我」的連結。
如果你小時候總是充滿各種「壞媽媽─壞我」的經驗,你也很容易「處罰自己」。藉由傷害自己去消除一些不可以被那個「內在媽媽」接受的部份,藉由讓自己流血,切割掉不好的部份、不讓它感染到你身上其他好的部份<2>。甚至,你對母親會有一些隱藏的怨恨,心想:如果媽媽是「好」的,她為什麼沒有把這些「好」傳給我?如果媽媽是「不好」的,又為什麼要把這個「不好」傳給我?
「有的人雖然離開了父母,卻一直渴求一個能替代父母的人。」──岡田尊司《母親這種病》。
母親,究竟是什麼?其實,我們對於母親有很多「看不見的擔心」,一方面害怕她會丟下我們離自己而去,另一方面又不能忍受世界上竟然有一個如此強大的存在(畢竟她支配著年幼的我們的生死),而這些擔心,也變成日後你戀愛或生活的無形阻礙。換言之,憂鬱、上癮症、自殘、繭居、虐待、離婚、完美主義等諸多問題,其實都與母親的態度或相處模式有關[7]──甚至,與你的伴侶選擇有關。
||影片推薦02《鋼琴教師》:沒有鬼、沒有殺人魔,但堪稱 是14部影片中最讓人屏息戰慄的電影!
你有一個不想被看見的、傷害自己的壞習慣嗎?你曾經摳掉傷口的結痂、咬手指到流血、用指甲刀剪腳皮嗎?如果你曾經有「讓自己流血的經驗」,那些你所壓抑的自己,究竟代表那些慾望呢<1>?
《鋼琴教師》(La Pianiste)描述一位將近 40歲的女鋼琴老師 Erika與男學生 Klemmer的師生戀<4>,整部片描述 Erika與母親支配─服從的關係,母女間對話與行為間的不一致,並將這樣的關係,複製到她與學生 Klemmer的關係裡。一幕幕的自我傷害,或是攻擊別人、其實只是一種慾望的宣洩,同時也是對自己的攻擊。
三、英國客體關係學派、身分心理學、自體心理學
「有些人之所以你受傷難過,卻又難以讓你放下,是因為他們提供的那些負面安撫,讓你感到安心與熟悉。」
《理論簡介》
為什麼你總是愛上某種「型」的人[8]?可能是外表、個性、對待你的方式等等。或者,那些「曾經是你最愛的特質」,到後來都變成你最討厭的特質?為什麼會這樣(海苔熊自選同場加映:愛情心理學告訴你:為什麼,總是遇不到對的人?)?
關於愛與被愛,另一個弔詭的問題是──既然佛洛依德說我們是「驅樂避苦」的,可是為什麼我們常常自討苦吃<3>?英國客體關係學者費爾貝恩(William Ronald Dodds Fairbairn)[9, 10]可能會跟你說:「因為我們在感情裡面索求的從來不是『愛』或『快樂』本身,而是尋求『客體』。這個客體可能會讓你痛苦(負面安撫),但有安撫總比沒有安撫好,所以我們會飛蛾撲火、把受虐當成愉快。」
||影片推薦03《雙面誘惑》:推薦給童年總是被忽略、總是活在別人期待下的你!
《雙面誘惑》描述一個表現差強人意的戲劇系女孩約瑟芬,有一個身心障礙、需要照顧的妹妹,也因為這樣母親都把注意力放在妹妹身上,忽略了約瑟芬其實也要被照顧、被在乎。約瑟芬透過傷害自己讓母親在乎,透過在現實生活中去扮演浪蕩女「卡蜜兒」來獲得導演對他的青睞、勾搭上一位隧道工程師。其實,那些她對愛的渴求、對於被關注的期待、為了戲的犧牲與改變,都是因為她想要被看見、被珍惜。你心裡,是否也有一個想要被好好珍惜的自己?
四、新精神分析理論評述
「有時候你將一個人推開,是因為你無法接受或相信他對你的好是『真的』。」[11]
《理論反思》
什麼是瘋狂?心理治療真的有用嗎?在精神分析與客體關係等相關理論告一段落之前,老師預留了一堂課讓我們回顧這些理論的學者與相關的個案。例如,有個個孩子在遊戲治療時一直攻擊治療師,治療師只是跟他說「如果你選擇繼續攻擊我,你就會選擇停止遊戲喔。」但是治療師還是忍耐他攻擊直達18次之後,孩子才終於停下來,靜靜坐在一個娃娃旁邊。因為他只知道用攻擊的方式,來和世界互動。每次他只要攻擊別人,別人都離開(並驗證他的假設:你看吧!果然連你都會離開我。)可是治療師這樣的等待,反而讓他失去控制感(怎麼不靈了?)
只是,不是所有的治療都會帶來「改變」。
「……你的個案走多深,絕對跟你自己曾經走過的路有關係啦,因為沒有走過的人來看,就算走到了你也看不到啦……但是這件事絕對不是只有時間的問題啦。」一個資深心理分析師曾這樣說[12],這讓我開始反省到治療師的有限性,而且是「很大」的有限性。因為改變本就是困難的,它意味著你必須放棄那些你所熟悉和擁有的一切[13]──退一步來說,或許我們某種程度上都是有「有病」的、渴望改變的,只是我們還沒有勇氣,那這樣的我們,又何德何能去「治療」個案?
||影片推薦04《女生向前走》:14部影片中我最愛的一部!
「發瘋並不是一時失常,或是嚥下一個黑暗的秘密,而是你我的人格鮮明化。」──蘇珊娜《女生向前走》
我們真的比「精神病院」裡面的人「正常」嗎?《女生向前走》嘗試挑戰與顛覆這個問題,主角蘇珊娜因為自傷、大量吞安眠藥、和朋友的父親發生關係<4>被診斷出邊緣性人格疾患(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送進精神病院,試圖逃跑、目睹病友Daisy自殺、被病友背叛等等的過程。出院的那些病友不見得真正好了,留在病院裡面的也不見得比外面的人糟糕,就像是長期住院、語言刻薄的Lisa所說的:「我有說錯什麼嗎?我只是比外面的人誠實而已,不像他們一樣虛偽!」
「世上一觸即發的事情實在太多了,真的太多了。那些事情都等著被引爆,等著我們去引爆。你知道嗎?那些都等著我們去引爆。不禁讓我覺得奇怪,這我他媽的摸不找頭腦⋯⋯為什麼沒有人來引爆我的炸彈?為什麼大家都忽略我?為什麼沒有人勇敢的說出我的真面目,說我是個該死的婊子,說我父母希望我死?」──Lisa《女生向前走》
「因為你早就死了,Lisa!沒有人在乎你死不死,因為你早就死了。你的心早就冷了!所以你才會一而再再而三地回來(療養院),你才不自由。你需要這裡,你就回來才會覺得自己活著,真可悲。」
蘇珊娜反擊,對她來說,她寧可選擇虛偽但是情緒起伏較少的院外生活,也不願意真實與殘酷地與Lisa一起度過餘生。
五、榮格心理分析治療
「我寧可成為一個完整的人,而不是一個好人。」──Carl Jung
「我很抱歉對妳施行如此殘忍又殘酷的詛咒,我當時被偌大的恨意給沖昏了頭,我發誓只要妳還活著,我一定會好好守護著妳,不讓任何人傷害妳;妳偷走了我僅剩不多的感情,而我如今永遠失去了妳。」──梅菲瑟《黑魔女:沉睡魔咒》
《理論簡介》
你心裡面有沒有一塊發臭的、灰暗的、潮溼的、被你遺忘又不願意去面對的地方?在前面許多的學派都要我們去看見、辨識自己陰暗的一面之時,榮格(Carl Jung)要我們把那些好的、壞的、自私的、溫暖的、光明的、黑暗的、接納的、抗拒的都「認」回來,因為它們都是自己的一部分。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往往會遇到自己討厭,但又深愛的人──因為在他們身上,你看見那些不願意承認,卻又百般渴望的自己。
很多人看見自己的傷痛之後都想要逃跑。但是我們真的可以逃走嗎?有的人花一輩子去想盡辦法逃跑,卻還是同樣活在他的迴圈當中,遇到類似的爛人、在差不多的地方跌倒<5>。榮格認為,這些你想逃走的部份,都是不想接納的陰影(Shadow)、黑暗中的自我、不允許成為的「那個人」。像是《哈利波特》中的佛地魔、《神隱少女》中的錢婆婆[14]、《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中》的老虎[15],其實都是主角的陰影。為了不變成這樣的人,我們很努力地讓自己戴上面具(Persona),不去碰觸黑暗的那塊,就像是戴上面具就變得威猛的《蘭陵王》一樣,讓大家忘記他面具下的柔弱與纖細。
||影片推薦05《黑魔女:沉睡魔咒》:搞笑歡樂又寓意深長的動畫片,閤家適宜,大小朋友一起看!
所有的光明都是伴隨黑暗而存在的。在《黑魔女:沉睡魔咒》中,男子史蒂芬為了王位奪走魔女梅菲瑟的翅膀,還娶了漂亮的公主、生下奧蘿拉公主。梅菲瑟被背叛後由悲轉恨,於是詛咒奧蘿拉公主在16歲成年之時會陷入長眠,除非得到真愛之吻,不然世界上沒有任何力量可以喚醒她。沒想到,魔女梅菲瑟卻在最後顯露出母性溫柔的一面……。
走過灰暗的精神分析與客體關係之後,榮格提供一個更完整的觀點,讓我們看到一個「全部的人」。就像是前面所說的,那些讓你最恨的人,也曾經負載著很大的愛;而那些「曾經覺得已經跌到谷地無法再去愛的自己」,可能仍然有再愛、再擁抱的能力。
六、阿德勒心理治療
《理論簡介》
2015上半年掀起阿德勒(Alfred Adler)風潮,光是阿德勒的書就出了5本以上,不過,你真的了解阿德勒嗎?
你之所以會是現在的你,其實都是早期經驗(Early Recollection,ERs)在你身上留下的「生活風格」(Life Style),所以阿德勒要大家去想想:小時候印象最深的3個記憶是什麼?你在家中的手足排行是什麼(家庭星座 Family constellation)<6>?小時候你跟誰最好?爸爸比較疼誰?媽媽又跟誰比較親呢?
這些過去的經驗形塑現在的你,你身邊那些靠撒嬌來獲得別人幫助的人,或許是因為小時候他在家裡面就是透過這種方式,來從父母身上討愛的;那些厭惡跟別人太過親近的人,或許是因為父母比較照顧弟妹,而訓練成「獨立」的技能所留下來的「副作用」;而你之所以會非常在意別人的看法,可能是因為小時候吃飯你都吃很慢、或是在家裡面總是被罵、被打,所以你習得了「察顏觀色」的能力,免去皮肉之苦。套句電玩用語:在人際關係中,所有不需要CD時間的自動化「技能」,都是你小時候學會的!
||影片推薦06《心中的小星星》:給心裡面住著一個不被看好又從不屈服的你!
「關心啊,是真的非常重要,它擁有治療的力量,是痛苦的慰藉,讓孩子覺得是被需要的。」──尼康。《心中的小星星》
我們雖然知道教養很重要,但很多人都是第一次當父母,我們又要如何陪伴孩子,尤其是你的孩子和別人「很不一樣」的時候?《心中的小星星》描述八歲有學習障礙的伊翔,數學算一題好多遍都算不對(嗯,這個經驗我也有),花了一整節課很努力地用「想像力」解數學才解出一題。調皮的他喝奶茶、走路甚至連罰站都可以和牆上的海報玩,和品學兼優的哥哥相較之下,他更顯得「異常」。在家人老師的辱罵、轉到高壓的私立小學之下,他漸漸失去了自信、變得鬱鬱寡歡,直到美術老師尼康(三個傻瓜裡面的主角飾演)出現與鼓勵,才讓他漸漸找回自己。
不過,如果阿德勒只講到這裡大概也和佛洛依德差不了多少,又是一個只負責解釋不負責解決的人阿(遠目)!幸好,《被討厭的勇氣》裡面有個核心概念「虛構的目的論」把阿德勒從「過去」帶向「未來」:你的不幸,是自己選擇的。與其被過去的悲傷、與父母的關係、與舊愛的糾葛綁住,阿德勒更相信我們不但要回顧過去,更展望未來。
問題是,如果你和伊翔一樣缺乏自信(例如數學從來沒考超過60分),覺得自己什麼都不好,「展望未來」會不會只是一種口號?正因為這樣,他人的陪伴與鼓勵就更為重要,像是尼康與予伊翔的關係,就是一種對他的「接納」。當你不再希望從別人身上獲得評價,而是看見「自己的存在」本來就有意義,自信也會慢慢長出來。
七、存在主義心理治療
「最害怕死亡的人,是那些從來沒有好好活著的人。」
《理論簡介》
「他們要你做什麼就做,只要活著就有希望!」當年納粹把傅蘭柯(Viktor E. Frankl)和老婆抓進集中營,這是傅蘭柯和老婆分開之前說的最後一句話。傅蘭柯每天著生不如死的生活,好幾次都到崩潰邊緣很想乾脆自我了結死死免了米,但想到要活著出去和老婆重逢,就咬著牙撐下來──但等到他重獲自由之後,他老婆並沒有挺過來……你可以想見這樣的失落與絕望有多大?不過,在朋友的協助下,他又重回醫院工作,利用心理治療協助其他人,並在他建構的理論中重新找到生命的意義[17]。
如果你有過像傅蘭柯一樣跌落生命低谷的經驗,你一定問過自己這幾個問題: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我為什麼要活著?如果我們終將一死,如果每段關係、每件事情都不是永久的,那還有什麼事情是有意義的?
總有一天你會明白一件殘酷的事實:孤獨是無所不在的,不論是誰的手臂緊擁、不論是誰用雙唇溫熱你的寂寞、不論是誰的胸膛讓你倚靠失落,你終將無法逃脫生命的牢籠。當寂寞亮了你[18],你終於要面對存在本身就是孤獨的課題。但也正因為這樣,你才可以自由選擇如何生活、為你的生命與選擇負責。如果你在孤獨的時候都無法容忍自己,又如何期待別人會因為我們的相伴而感到充實?
存在主義嘗試去碰觸上述自由、死亡、責任、意義、孤獨等等「魔王級」的問題[19],當你看到這些威脅之後你會發現,活著本身就充滿焦慮,而焦慮同時也是前進的動力。其中,激起我們最大焦慮的就是,死亡。
||影片推薦07《一路玩到掛》:笑中帶淚,推薦給曾經失落、結束、告別一段關係的你[20]!
「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問題是:你有沒有找到在生命中的喜悅?你的生命中有沒有為別人帶來喜悅?」──艾德華‧柯爾( Edward Cole)
你一定被問過這個問題:如果只剩下一個月的時間可以活,那你最想要做的一件事是什麼?
如果我問的是30件事呢?你真的會有勇氣拋下家人、拔掉管子去實踐它們嗎?《一路玩到掛》描述兩個加起來超過一百歲男人,為了夢想在死前完成他們「願望清單」的過程,整部影片真的是讓人又哭又笑,面臨著老男人的執拗、心中過不去的結、個性迥異的相處方式,他們要怎麼在生命的最後冒險看看那些即將來不及看的世界?又要如何去修復與重要的人的關係?
我們經常把死亡想得很遙遠,轉身才發現,原來它就在最近的「不要搔還不會癢的地方」──Adolph Meyer。其實面對死亡,也就是面對生命意義的過程。當你願意去想想死亡對你來說是什麼的時候,你也可以去看見生命對你來說是什麼,什麼是你最重要、最在乎的東西。
另外是哪七部電影呢?請看:這14部電影,帶你無痛搞懂11個心理治療學派!(下)
- 本文感謝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研究所碩士班《諮商理論》修課的所有組員提供片單。
延伸閱讀:
- <1>對於「自我傷害」有興趣的,可以讀 有些厭惡,是你放逐出去的陰影
- <2>關於切割、淨化、好我、壞我等等概念,可以參考精神科醫師的這篇 淺談「憂鬱心理位置」(Depressive Position),一篇讓你搞懂克萊恩到底在想什麼。
- <3>關於自討苦吃的問題與客體關係理論回顧,可以閱讀 愛情裡的「強迫性重複」:為什麼你老是自討苦吃?
- <4>關於不倫、禁忌的關係,如果14部片你只有時間看一部,請看這部同場再加映的《危險療程》,描述佛洛依德、榮格與女個案Sabina Spielrein之間的性虐關係。由真實故事改編,看這部電影請一樣自備氧氣筒,因為你會倒吸好幾口氣!
- <5>關於「強迫性重複」可參考此文,或是許皓宜心理師的新書《如果,愛能不寂寞》
- <6>關於家庭星座,如果你想知道自己的手足對自己的影響是什麼,可以參考此文。
參考文獻:
- Steinberg, L., Age of opportunity(不是青春惹的禍). 2015, 台灣: 天下雜誌.
- Shaver, P.R. and M. Mikulincer, New directions in attachment theory and research.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7(2): p. 163-172.
- Hazan, C. and P. Shaver, Romantic love conceptualized as an attachment proc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7. 52(3): p. 511-524.
- 李文瑄, 客體關係理論在團體心理治療之運用. 北市醫學雜誌, 2005. 2(9): p. 833-843.
- King, P. and R. Steiner, 佛洛伊德: 克萊恩論戰. 1941-1945. 2013: 聯經出版.
- 林克明, 淒涼絢麗的人生-梅蘭妮.克萊恩精神分析師. 當代醫學, 2013(474): p. 268-274.
- 岡田尊司, 母親這種病. 2015, 台灣: 時報出版.
- Andersen, S.M. and M.S. Berk, The social-cognitive model of transference: Experiencing past relationships in the present.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998: p. 109-115.
- 伍育英, 費爾本的客體關係理論在心理治療上的意義與運用(下). 諮商與輔導, 2011(307): p. 25-30.
- 伍育英, 費爾本的客體關係理論在心理治療上的意義與運用(上). 諮商與輔導, 2011(305): p. 2-6+9.
- Lemay, E.P. and M.S. Clark, “Walking on Eggshells”: How expressing relationship insecurities perpetuates them.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8. 95(2): p. 420-441.
- 黃淑清 and 陳秉華, 心理動力取向治療的知識獲得初探研究. 中華輔導學報, 2005(17): p. 173-212.
- Grosz, S., 說不出的故事,最想被聽見. 2014, 台灣: 圓神
- 吳國葆, 《神隱少女》中「湯婆婆與錢婆婆」之隱喻-以榮格「陰影」與「人格面具」原型初探. 諮商與輔導, 2015(353): p. 31-34.
- 莊硯涵, 面對陰影的個體化旅程:榮格心理學在電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之實踐與啟發. 輔導季刊, 2015. 51(2): p. 53-61.
- 岸見一郎 and 古賀史健, 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教導. 2015, 台北: 究竟出版.
- Frankl, V.E., 活出意義來:從集中營說到存在主義. 2012, 台北: 光啟.
- 肆一, 寂寞太近,而你太遠. 2015, 台灣: 麥田.
- Sharf, R.S., 存在主義治療, in 諮商與心理治療, 馬長齡, Editor. 2013, 心理: 台灣. p. 634.
- 林冠宇, 從存在主義治療法的觀點看《P.S.我愛你》電影中的關係失落與適應障礙. 諮商與輔導, 2010(296): p. 5-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