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生理與昆蟲學獎,頒給了具有如神農嘗百草般的鋼鐵意志力的兩位研究員施密特(Justin Schmidt)與史密斯(Michael Smith)。就像體育界有極限運動員那樣,科學界的「極限研究員」我想非這兩位老兄莫屬了。
在介紹他們的研究之前,請各位來做個思考實驗:如果今天有隻蜜蜂叮到你,你覺得叮哪裡最痛?
- 嘴唇
- 鼻孔
- 乳頭
- 老二 (抱歉…這個選項有性別限定……)
有答案了嗎?讓我們繼續看下去,謎底稍後揭曉。
這個故事要從三十年前左右說起。喜愛會叮人的昆蟲的專家施密特有一次在野外被蜜蜂叮了之後,突發奇想的策畫了一個實驗,並召集其他兩位志同道合的瘋狂夥伴來一起執行。這個實驗非常的簡單但嚴酷:作者群先收集許多會螫人或叮人的昆蟲,然後再親身測試哪一種昆蟲叮起來比較痛。
經過只以三人為樣本的嚴謹測試,他們把所有的昆蟲叮咬的疼痛程度由輕至重分成 1 到 4 級[1][7],這個量尺經過幾十年的演變,逐漸成為現在所知的施密特指數(Schmidt Index)。(更多施密特指數,請參考這篇文章:施密特刺痛指數:被昆蟲叮咬有多疼?)
舉個例子,在原本 1986 年的論文中,只有一種生物被劃成 4 級,也就是生存在南美洲的子彈蟻(Bullet ant)。顧名思義,被叮到的話據說就像是被子彈打到一樣的痛,而且還會持續一天以上。
施密特出席頒獎典禮的時候,還饒富興味的念了一首詩,翻譯成中文大概就像這樣:
然後就被小蘿莉趕下台了。小蘿莉真是沒有同情心啊。
另外一位共享此獎的得獎人則是康乃爾大學的研究生史密斯,這位瘋狂的老兄也是勇氣十足,在 2012 年 8 月 20 號到 9 月 26 號之前,整整不間斷的被蜜蜂螫了 36 天,目的是要找出身體各部位被蜜蜂叮的疼痛程度的差異[3]。這可不是隨便說做就做的,研究方法可是非常的嚴謹:
- 因為受試者想必非常難找,為了遵守赫爾辛基宣言[4],史密斯只能下海當唯一的受試者。
- 蜜蜂使用施密特指數為中等值的歐洲蜜蜂(European honey bee)。好家在你沒有選子彈蟻。
- 在全身上下選擇了 25 個測試點,並以前臂當成疼痛程度的「基準」。作者每天在上午 9 點到 10 點之間要被叮 5 次,其中第一次和最後一次都要叮在前臂上,當作每天疼痛程度的「校正值」,也就是說,只有中間的 3 次叮咬才會被納入參考。
- 每天被叮的部位是隨機選擇的,身體的左右對稱部位也隨機選擇(作者假設左半身與右半身並不會有顯著差異)。
- 作者從籠子中隨意挑起一隻蜜蜂,放到特定部位給蜜蜂叮 5 秒,確保針有穿透皮膚後把蜜蜂拿起來,留在皮膚上的針則是過了 1 分鐘後才會移除。
- 每個部位都要被叮 3 輪,以確保一致性。為了謹慎起見,作者打分數時不能參考前一次的評分。
- 為了確保神經和免疫系統靈敏度的一致性,在 8 月 20 號之前的三個月間,史密斯讓自己每天都差不多被叮 5 針,實在具有是驚人的耐力!
上圖就是史密斯的疼痛地圖。由於他是男生,因此老二自然的也在測試區域之中。不過很可惜的,全身上下被叮最痛的地方不是下體,而是鼻孔(第二名是上唇,第三名才是陰莖)。
據史密斯自己的形容:「被叮鼻孔就像是電流通過全身,你整個身體都會震顫起來,然後接著就是噴嚏、氣喘和鼻水連發。」[5]
雖然史密斯犧牲小我完成了以上豐功偉業,但樣本數(N = 1)實在是少得可憐,例如連他自己在論文中都說「研究成果的解讀是受到限制的,…… (例如)我們知道男性和女性在生理構造和痛覺程度的門檻上都不一樣。這個指數只代表著一份不同人體部位對蜂螫的程度反映的粗略估計。」[3]
儘管如此,得到搞笑諾貝爾獎仍然實至名歸,我想說不定他再過不久就可以找到新的受試者,而且還有獎金──十兆辛巴威元──可以支付他們實驗酬勞,不知道你有沒有興趣參與?
參考連結
- “Hemolytic Activities of Stinging Insect Venoms,” Justin O. Schmidt, Murray S. Blum, and William L. Overal, Archives of Insect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 vol. 1, no. 2, 1983, pp. 155-160.
- 2015搞笑諾貝爾獎頒獎典禮
- “Honey Bee Sting Pain Index by Body Location,” Michael L. Smith, PeerJ, 2014, 2:e338.
- 闡述在人體上的醫學試驗應有的規範。
- The Worst Places To Get Stung By A Bee: Nostril, Lip, Penis, National Geographic website
- Michael Smith, left, accepts his trophy from Dudley Herschbach, the 1986 Nobel Laureate in Chemistry. (AP Photo/Charles Krupa)
- 果殼網對於本獎項,尤其是施密特指數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