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人類白天我們醒著時會因吃到美食產生小確幸,會因想起過往記憶而五味雜陳;到了夜晚,即使睡著了還是能在夢境裡繼續體會人生;這背後並不是腦袋中有甚麼神秘外星人在操縱著,而是大腦小劇場正在上演著……
蔡宇哲老師:小劇場的幕後–夢的科學
請問各位昨天有做夢嗎?
夢是在睡眠當中所發生,但其發生的時期多是出現在睡眠中的速眼動期(REM)。說到速眼動時期發現的背後有著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1953年有一位博士生阿瑟林斯基(Aserinsky)想研究睡眠但不知道做什麼才好,因此決定直接整晚坐在兒子旁邊觀察他睡覺,結果發現約每隔一小時兒子的眼球就會快速轉動。後來進一步發現,如果把人從速眼動期叫起來問他剛剛發生什麼事,此時有很高的機率會回答說是在作夢喲。(睡眠的故事-速眼動睡眠的發現 http://ppt.cc/ZHcyi)
發現了速眼動期之後,科學家好奇那眼球轉動是否跟夢境情節有關係?他們研究的做法是在受試者眼球開始轉動時,立刻將其喚醒並詢問他剛剛的夢境為何。但這做法有其偏誤那便是醒來立刻回憶的答案,雖然說可能是剛剛發生的夢境,但也有可能是前好幾段夢境的記憶,而非眼球轉動時的夢中情境,因此以眼球轉動研究夢境的準確度一直受到質疑。
直到2015年開始有研究,將夢境時的腦神經活動量當作是參考依據,雖然還是無法百分之百肯定眼球轉動方向與夢境是否有關係,卻也算是在該領域研究上的突破。(研究新聞 http://ppt.cc/1OVln)
為什麼我們常常不記得自己的夢境?
大腦運作分成三階段:1.清醒 2.n-REM 3.REM,當人進入睡眠時後兩狀態會輪流切換(如下圖)。
通常我們只記得醒來前最後一段REM所做的夢境情節,那是因為在更前面REM階段所產生的夢境記憶因狀態的轉換,導致只要一切換夢境被蓋過無法形成記憶。醒來後,最後一個夢境也要趕快寫下來否則很容易遺忘,這也是夢境研究難以執行的地方。
為什麼我們做夢?
神經科學有研究發現夢境有幫助白天所累積情緒的處理。另外夢境也對靈感啟發有幫助,知名例子如苯環的發現便是其一,那要如何證明夢境對靈感有幫助呢?
首先心理學家找一群人來,讓其中一部分醒著不睡覺,另一組睡覺但不進入速眼動,第三組人則是睡覺也有速眼動;接著在三組醒來後讓其做遠距聯想力測驗(測靈感的方法),結果發現第三組有睡覺且允許產生速眼動睡眠者表現比較好。
另外有一群研究者好奇夢境的發生是否會受到外界訊息所影響?研究者同樣找一群人來睡覺,分別在其睡著時灑水、打光線、製造聲音給刺激,接著將做夢者叫醒詢問其夢境是否跟這些外在刺激有關聯。有趣的是發現當給聲音在受試者回應夢境中有爆炸聲,給光線在夢境中有火災,灑水在夢境中常會由晴轉雨。但時至今日21世紀有app的協助,有一群人利用手機來研究外在刺激如何影響夢境…..不過真的有效果嗎我們先欣賞娛樂就好XD
夢遊跟夢境關嗎?
其實夢遊跟夢境沒有關係,若用簡單概念來解釋的話,大腦進入非速眼動期(NREM)時理應不會有任何動作的執行,但有時候我們的腦中機制出現異常,導致本該不反應的時期卻出現了動作,引此才有夢遊而非因為夢境情節導致。
清明夢(Lucid Dream)
所謂的清明夢簡單來說—你知道自己正在做夢甚至能夠控制夢中情節。
研究者好奇為何有人比較容易做清明夢,就邀請了那些會人來實驗室睡覺給他們看。那要如何確定對方是真的有能力做清明夢呢?有趣的研究方法是,研究者告訴睡覺者如果你知道自己正在做夢時,那就做個訊號讓我知道好比讓眼球上上下下轉動兩次;除了行為觀察外,還將其放入fMRI中記錄其做清明夢時腦中反應有何不同,發現做清明夢者大腦中的前額葉自我控制監控區,及枕頂葉交接處與第一人稱感受有關的腦區比較活躍。
在清明夢中有辦法學習嗎?有研究者讓會做清明夢者在夢中練習投硬幣的動作訓練,找了20個清明夢者其中有7人還真有在夢中有練習投硬幣動作,醒來之後發現這七人醒後動作確實進步了,雖然比不上沒睡覺但持續練習的那組人,但確實夢中可以有簡單的動作學習。
聽起來這麼酷,要如何訓練自己做清明夢呢?有些科學家給了些建議方法(不知道有沒有效就是啦),若白天時候多看錶且仔細觀察時間的流動,在夢中比較容易進入清明夢,另一方法是在早上清晨定鬧鐘,強迫自己先別進入最後一個REM時期,醒來後先整理思緒冷靜一段時間後再回去睡覺比較容易做清明夢。
但是呢,這些方法蔡宇哲老師都沒試過…..即使知道這些有趣小方法但身為一個科學的睡眠專家,我們並不確定這樣的清明夢訓練是否會干擾做夢休息的機會,又或者會干擾睡眠運作,因此還是就先讓腦袋好好休息做個夢吧!
黃揚名老師:你以為你懂情緒嗎?(資源—–> 講座投影片)
說到情緒會想到甚麼?
第一個很直觀的是從表情觀察,有時不由自主在喜歡女生前會充滿愛意,遇到討厭的人就充滿恨意。另外一個方法透過聲音也能夠感受到情緒,日常生活中的對話可能會因語調不同而表達迥異的內涵。
肢體動作也能夠當作是情緒表達的管道之一,比起聲音或表情肢體更容易出賣我們。除此之外,描述心情感受也是談到情緒時最常想到的,以及生理反應好比緊張時手掌會冒汗。
講這麼多情緒到底是什麼呢?
學者百科(scholar pedia):「情緒是由一個特定的刺激所誘發的複雜反應,這個刺激可能是來自外在或內在。」因此簡單來說情緒可能是受到生理、心理想法等等內外在刺激所誘發的複雜反應。
從最近很紅的電影《腦筋急轉彎》中的例子,我們來更進一步認識何謂情緒;根據電影的版本基本上有五種基本情緒,看哪個情緒控制主控版就會產生該種情緒,不過這樣看來似乎不需要外在的刺激就能有情緒?聽起來怎麼怪怪的……
・爭議一:到底有幾種情緒只有五個類別嗎?
若把這問題拿去問心理學家,他們可會有很多種說法。根據Paule Ekman的情緒類別分類,多數的研究者會認為其實有六個類別電影中少了「驚訝」。但將情緒給壁壘分明地分類真的合適嗎?
・爭議二:情緒真的是有內在精靈所引起嗎?
先想想一個情境當你在荒郊野外聽到熊吼,是先有生理反應才察覺恐懼情緒,又或者是你先感到恐懼才拔腿跑呢?另外,生理回饋對情緒的影響超乎想像,好比生氣時為什麼要深呼吸;難過時為什麼要大聲吶喊?
到底情緒怎麼來,一派說法是先有外在刺激引發情緒而後做反應,另一派則是你先解讀了生理變化,之後才有情緒的辨認。雖然目前沒有統一定論,但大部份的學派論點皆是將焦點擺在主觀感受上面,很多理論都是於此做爭辯。
要如何解釋莫名的情緒感受?
如果情緒真的有類別,那為何有時候就是明明感覺得到情緒,卻怎樣也描述不出來?
有一研究是透過平面表情來判斷網球選手的輸贏(笑吧你!真心的笑不會換絕情:http://pansci.asia/archives/43111),對有些人來說很困難但這並不是我們的錯,畢竟日常生活中在展演情緒時可是立體呈現,還會加上更多肢體動作的搭配。對於情緒的分辨,雖然沒辦法很精確的以六大類別來套用,但卻可由臉部肌肉與微表情的熟悉練習提升情緒的識別。
除此之外,還能夠透過聲音、音樂、旋律甚至是文字描寫來解讀傳達情緒。目前也有許多穿戴裝置想利用生理回饋來了解你我情緒,好比偵測流汗程度、呼吸快慢與血壓等等。
情緒的影響
先前有一個很爭議的研究,有關臉書朋友圈的動態影響力,發現當朋友圈都是發正向快樂的文章時,你也較容易發快樂的動態;反之朋友都是負向悲傷時你也較容易發類似文章。
最後讓大家想一想,情緒有必要那麼複雜嗎?十年前應該沒有人聽過「囧」那為什麼現在就有這樣的形容,難道是之前的人並沒有經歷過這種情緒,其實不然因為情緒一直都存在,只是我們人類創造出許多形容詞來幫助自己辨別而已。(瞭解更多 http://pansci.asia/archives/83510)
大腦小劇場 Q&A:
1.情緒的辨別是天生的嗎?
黃揚名:有些情緒反應是天生的,但很多的辨別的標籤形容詞都是從有意無意間學習而來。
2.做太多夢會不會不好?
蔡宇哲:基本上過猶不及但也別睡太少,每個睡眠階段都有其固定百分比。補充一點速眼動睡眠並非真的是清醒雖然他有夢境,而睡眠時再清腦中廢物時,主要是在非速眼動期而容易做夢的速眼動期間。
3.夢境中會有圖像,但對於剛出生孩子來說尚未有太多外在刺激的經驗,那他們是如何做夢?
蔡宇哲: 基本上大部分學者認為嬰兒不做夢,推論是這些情節必須要有記憶、語言等功能協助,因此剛出生小孩做不到其大腦還未發展完全。
4.剛剛提到清明夢跟大腦前額葉有關,那如果回家自己拿電流電一電會有效嗎?
蔡宇哲:我認為是有機會啦雖然尚未有研究證實,不過在睡前用電刺激腦應該會比較不容易睡著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