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之聲:宣戰時刻》The King’s Speech/導演:湯姆.霍珀Tom Hooper
文/悠揚
電影《王者之聲》刻畫了英王喬治六世口吃的經歷,這位歷史上臨危受命卻最終被人讚譽為「勇者無敵」的國王,借此片再次讓觀眾回到了那個充滿榮耀的時代。影片中,「達西先生」柯林.佛斯精湛的演技,令他沒有爭議地登上2011年奧斯卡的影帝席位。
此外,本片也讓人們開始關注口吃這一常見卻又讓人困擾不已的身體話題。
發表演講對政治人物來說本是家常便飯,這似乎是他們生來的使命和理應擅長的事情——但對喬治六世來說,這卻是場充滿艱辛的旅程。為了即位以來最重要的「王者的演講」,6 個月來,他每天都要進行「魔鬼訓練」。當他身著禮服走向演講席,身邊陪伴的是他的妻子,還有他的語言導師羅格(Lionel Logue)。
童年心理陰影並非口吃成因
口吃在人群中並不鮮見。美國約有300萬口吃患者,平均100人就有 1 人口吃。美國言語聽覺研究聯合會的專家鮑爾(Mark Power)認為,口吃的成因是受不同基因調控的,因此,口吃人群中也存在家族遺傳特性。
也有一部分的人因為成年之後心理方面的創傷或頭部受傷而發生口吃。2007年發表在《神經語言學》(Journal of Neurolinguistics )上的一篇論文就記載了文獻當中出現的由成年期心理創傷造成的口吃病例,其中的誘因包括了工作過度勞累、自殺未遂、離婚、失業等,但是,每一個個案都有獨特性,而且心理創傷也並不一定會導致口吃的症狀。因此,這類由心理問題導致的口吃也還待進一步的研究。不過,研究人員在文中對成年後口吃和發展性口吃的症狀進行了比較,發現成年後的口吃在言語困難上更傾向於片語成塊的不連續,而發展性口吃患者則更多地出現重複詞語的口誤。在大腦結構的異常方面,兩者沒有太大區別。
《王者之聲》中描述,喬治六世因童年壓抑、被糾正左利手等經歷導致口吃。而在現實生活中,童年的心理陰影並不能完全成為口吃的原因。倘若果真如此,那估計很多人都要變成口吃者了——誰小時候沒受過一點挫折呢?
伊利諾伊大學著名的口吃專家雅依利(Ehud Yairi)認為, 兒童的口吃也並不太會成為他們的心理負擔。小孩子開始口吃時,由於年齡太小,根本意識不到自己口吃,所以很少因此感到焦慮。只有成熟後,才會因為口吃造成的負面作用開始焦慮和自卑。另一說法認為,有些孩子學說話時,因為不斷重複某些詞或聲音被父母指責,就開始口吃。雅依利認為,這也不大可能是兒童口吃的原因。兒童期的口吃多和兒童大腦語言區域的發育不完全有關,多數兒童長大後都能恢復。
人們普遍認為,口吃是心理問題,因為焦慮或緊張導致結巴,一如電影中羞澀的喬治六世。但科學家發現了某些基因和口吃的關聯,說明口吃是由於基因變異,影響了大腦對聲帶肌肉的控制能力。美國國家失聰暨其他溝通障礙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n Deafness and Other Communication Disorders)的研究員德雷納博士(Dennis Drayna)主持的研究發現,口吃者普遍存在 GNPTAB、GNPTG 和 NAGPA 三種基因上的變異。
這些基因多與負責控制聲帶肌肉的大腦區域發育有關,異常的基因突變會造成細胞死亡,導致言語機制的「故障」,最後導致口吃症狀。由於這類生理性失調常發生在孩子開始學說話的階段,因此,常讓人誤將口吃和能力差或智商低畫上等號。
這些基因同時還與兩種嚴重的新陳代謝疾病——黏脂質症 II 型和黏脂質症 III 型息息相關,它們會造成細胞內糖類和脂肪體聚積,導致骨骼發育異常和嚴重學習障礙。其中,黏脂質症 II 型患者會失去說話能力。科學家認為,口吃並不是一種社交功能障礙,而是實實在在的生理疾病。這項發表於美國科學促進會的最新研究顛覆了傳統認知,有助於為藥物治療和基因療法鋪路,最終治癒口吃。
「重塑」大腦言語能力
為了更好地讓人們擺脫口吃的困擾,科學家們從神經機制和訓練方法兩方面進行了探索。
電影中,治療師讓喬治六世戴上耳機大聲放古典音樂,同時錄下他讀莎士比亞的聲音。在喬治六世看來,這是個相當荒謬的治療方法,一氣之下選擇放棄。但當他無意間翻出那盤黑膠唱片時,卻驚訝地發現,聽不到自己說話聲音情況下的朗讀流暢無比,完全沒有平時的結結巴巴。
電影中的這一治療手段和神經學家對口吃的發現有不謀而合之處。在近十年對口吃患者的神經學研究中,人們發現,口吃者與語言相關的大腦活動有著與常人不同的模式。德克薩斯健康中心的神經學家皮特.福克斯(Peter T. Fox)等人1996年就在《自然》雜誌撰文指出,通過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手段能夠發現口吃患者在言語過程中,左半球聽覺皮層的反應較常人更弱,這可能反映出他們在言語過程中對聽覺資訊的自我監控有誤。2009年由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語言研究所的韓裔科學家張秀恩(Soo Eun Chang)領導的一項對口吃患者的 fMRI 研究再次證明,口吃患者不僅在言語階段,在對語言的知覺階段,大腦的言語部分功能也不如正常人活躍。電影中治療師的這一手段在現實生活中也有類似的應用:透過改變對口吃者言語的回饋時間、頻率等資訊,校正口吃患者大腦聽覺回饋的不足,也能夠減緩口吃的症狀。
除了針對聽覺回饋的校正,科學家們還對以下問題感興趣: 為何有些兒童可以從口吃中恢復,而有些則不可以?張秀恩教授就著力於進行「發展性口吃」在兒童和成人間的比較。在2008年發表在《神經成像學》(Neuroimage)上的一篇文章中,她利用磁共振彌散張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方法掃描了口吃兒童的大腦,發現了持續口吃的兒童和口吃康復兒童的大腦灰質體積、大腦白質纖維和連接通路呈現出不同的模式。相對於正常兒童來說,兩組口吃兒童都出現了語言區域灰質成分的減少。而持續口吃兒童在弓狀纖維束(arcuate fasciculus)處的大腦連接則比其他兒童更弱——弓狀纖維束是連接大腦中兩個重要的語言功能區威尼卡區(Wernicke’s area)和布洛卡區(Broca’s area)的神經纖維束,威尼卡區負責語言理解,而布洛卡區負責「說話」,所以弓狀纖維束起到把「想說的」傳遞為「說出來」的重要功能。張秀恩認為,那些成年後口吃消退的兒童,其大腦與言語有關的腦區經過重新塑造變得與常人一樣,而沒有恢復正常的人,其大腦中仍保留著獨特的神經結構。
此外,張秀恩和她的同事還對成年口吃患者的大腦結構進行了研究,他們發現成年口吃患者的主要癥結也在於弓狀纖維束處的大腦連接。成年口吃患者的大腦右半球無論在言語過程中的活躍程度,還是結構的纖維連接方面都比一般人要強。這個結果卻是口吃的兒童所沒有的。張秀恩認為,右半球的活動增強可能是大腦可塑性的一種體現,為了補償左腦語言能力的減弱,口吃患者在成長過程中鍛煉出了更加「強大」的右腦以便執行正常的語言功能。
言語訓練需日復一日
口吃的治療不是一朝一夕就可達成的。密西根州立大學(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傳播學系教授庫克(Paul Cooke)本人就是一個口吃者。他從五、六歲時就有口吃的症狀,現在他用自我控制的方法儘量減少口吃的出現。「我到現在仍然承認我是一個口吃患者,但我也是一個能成功控制它的人。」庫克說。現代治療口吃的方法和影片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怪異訓練方法基本吻合:放鬆訓練,深呼吸,唱歌,音樂治療和舌頭靈活性訓練。這些言語治療多多少少能有效果,也是治療口吃的必經過程,但它們絕不是「萬靈藥」。想從口吃中恢復,需要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訓練和檢查。
事實上,有很多人都像喬治六世一樣,曾經或一直在經受口吃的磨煉,如我們所熟知的演員瑪麗蓮.夢露、蔣雯麗等。
電影中,喬治六世從治療師那裡回來,給女兒們講了個童話故事:「從前有兩位小公主:伊莉莎白和瑪格麗特,她們的爸爸被邪惡的巫婆詛咒變成了企鵝。這讓他痛苦萬分,因為他是那樣喜歡抱著他的女兒們,卻因為兩隻短翅無法做到。回家的路途遙遠,為了及時趕到,他一頭鑽進水裡,終於成功地回到宮殿。
兩位公主給了他一個大大的擁吻,他終於變成了——你們猜是什麼?」故事到這兒,所有人都會脫口而出:「王子!」但這位「企鵝公爵」給出的答案是:「他變成了一隻短尾巴的信天翁,因為這下他有了很大的翅膀,可以抱著他的兩個小公主了!」這個故事就像是在講這個電影本身,以及所有關注口吃的人們:雖然很難脫胎換骨成為童話中的王子,但國王完成了他第一場流利的演講, 演化成不完美、卻擁有堅強翅膀的「信天翁」。
本文摘自《有一天會成真!科學松鼠的電影科技教室》,華滋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