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一下,你悠游在一個平靜的海域,海鷗從你頭上飛過,陽光灑在海面上,波光粼粼,好不自在。但是,就在此時,沒錯就是這個 But,背景音樂開始變得低沉,甚至天空颳起風下了大雨,遠方突然出現一個你一定熟悉但不想面對的東西,只露出鐮刀狀的背鰭朝你游了過來。
難道是鯊魚?哪種鯊魚?這些問題你可能得問問,鯊魚專家戴夫·艾伯特(Dave Ebert)。
(當然前提是你順利活了下來)
故事開始在艾伯特五歲的時候。小艾伯特收到了父母送的一本關於鯊魚的書,這本書就像一顆種子埋在他的心裡,他夢想著可以環遊世界、研究鯊魚。「Follow your dream.」 有了父母的鼓勵,成年的艾伯特在偉大航道上(?)展開了奇幻的研究旅程。
悶熱、嘈雜、還有豐富的魚類──臺灣
艾伯特的足跡來到了臺灣。他非常驚訝地發現,一些經常在這被捕捉,甚至長期被買賣的魚類竟還未被命名,於是決定停下旅行的腳步,打算深入了解臺灣的海洋資源:他在魚市場收集各種魚類後,把牠們暫存在乙醇並用自己的衣物包裹著,使魚類抱持濕潤,接著再放入塑膠袋中避免乙醇漏出。一開始漁民對於艾伯特這種怪異的行為戒慎恐懼,然而他們也漸漸習慣他的出現,甚至到後來只要他一回到市場,漁民們便會把一些比較稀有的物種和他分享。艾伯特說他要做的事只有坐著等70艘漁船回港,並幫他收集新的物種。最後,他光是在這個市場就陸續找到了10個新物種。
另一方面,被問到關於吃魚翅的議題時,艾伯特提到魚翅在臺灣的供應不曾缺乏,除了魚翅,還有鯊魚腸、鯊魚肚等,鯊魚的每個部位都被善加利用。但隨著永續性的觀念慢慢深植到臺灣,大家對魚翅的態度慢慢改變。
他在臺灣發現了甚麼呢?
2006年的時候,艾伯特命名了臺灣電鱝 (Torpedo formosa)。這是一種體長可達80公分的電鱝科魚類,生活在臺灣東海岸及基隆,深度小於300公尺的海域,以無脊椎動物為食,牠們的頭、軀幹、胸鰭連成一氣,身體的前半段形成大大地圓盤,和後半段的尾鰭明顯分開,背部呈紫紅色,腹部呈現奶油色。別看牠們動作慢吞吞一付萌萌的樣子,位於頭側及胸鰭之間的電器可是能夠像皮卡丘一樣,在危急時放十萬伏特電擊退敵人。
兩年後,艾伯特在東港發現並命名了一種很可愛的鯊魚,豹紋頭鯊(Cephaloscyllium pardelotum )。這種頭寬扁、尾端細長的貓鯊科魚類,其體長可達20公分,全身上下像被油漆潑到一般,有許多不規則的花紋。其中最明顯的是在背部的H形圖樣,及頭部的玫瑰花花紋。牠們除了吃烏賊外,偶爾也會用些小型的鯊魚填飽肚子。
研究的路上偶爾會有些小插曲,比如艾伯特一夥人曾在非洲發現了某種新的幽靈鯊,為了辨認這個新物種,他們和博物館要了相關的標本,但送來的東西不但和他們所需的不一樣,更重要的是有的竟還沒命名,就這麼糊里糊塗地被誤認,然後收藏在博物館裡。因此除了他們原本要命名的幽靈鯊,他們也一併命名了博物館送來的樣品。
註:幽靈鯊是銀鮫目魚類(Chimaera)的別稱。牠們和鯊魚一樣同屬軟骨魚類,但前者隸屬於全頭亞綱,後者則為板鰓亞綱。牠們有著像騙人布一樣長長的鼻子,方便在深海底感受環境的擾動及電場的變化進而找到食物。
隨著漁夫往越來越深(800-900公尺)的海域捕魚,未來還會有越來越多的新物種等著被發現。新物種的發現有時並不如我們想像中的那麼困難。走一趟市場,或許你無法發現一個大秘寶,但你有可能會發現某個新物種正和你打招呼。
參考資料
- 臺灣魚類資料庫
- A Busy Shark Scientist California Academy of Sciences [By Molly Michelson, 15 August 2014]
- New BBC Shark trilogy Save Our Seas Foundation [By JADE SCHULTZ, 21 APRIL 2015]
- The man who keeps finding new species of shark BBC news [By Sara Lentati, 24 June 2015]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