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不是將一座木造的橋改建成鋼筋水泥橋的這種貢獻,更不是跟著一窩蜂做研究。
真正的研究者,應該是有將涓涓細流,發展成大江大海的堅持。
—本庶佑 Tasuku Honjo
將涓涓細流開創成大江大海
一九九○年代,是生技醫藥邁入風起雲湧的時代。
正當詹姆斯.艾利森和他的研究團隊在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如火如荼的進CTLA-4抗體的研究,發展癌症免疫療法的時候。第一屆唐獎生醫獎的另一位得主,日本京都大學醫學院教授本庶佑也正帶領他的研究團隊,投入另一個重要的免疫檢查點1PD-1分子的研究。
本庶佑和艾利森一樣,是開創二十一世紀免疫醫學的關鍵人物。他更是開創日本基因研究的先驅。
免疫檢查點(immune checkpoints)指CTLA-4、PD-1和B7-1/B7-2、PD-L1/PD-L2這些免疫系統抑制反應相關的受體和配體。
一九九二年,本庶佑的研究團隊在研究細胞自殺的相關蛋白時,無意間在T細胞上發現了PD-1分子。但在當時,他們對PD-1的功能並不清楚。為了要了解PD-1的功能,研究團隊花了一年的時間將PD-1基因剔除,並觀察其結果。
但三個月過去了,卻什麼都沒發生。「如果什麼都沒發生,表示這個基因並不重要。但是從其他相關研究,我們認為這個基因一定很重要,」本庶佑反覆思考所有的可能性,最後決定做兩件事情。第一、他們決定再等久一點,三個月的時間可能不夠,也許需要再多等半年,甚至一年。第二、他們必須用同樣品種的小鼠來做比較,也許差異就在這之間。
一年多過後,終於,有了令人驚訝的發現。
他們觀察到,缺乏PD-1會造成小鼠的自體免疫疾病,出現免疫反應過強,進而攻擊自己細胞的情況。他們也發現,當PD-1與腫瘤細胞上的PD-L1或PD-L2分子結合時,會傳遞抑制T細胞的訊息,讓T細胞無法對腫瘤展開攻擊。
謎題揭曉——原來PD-1就像CTLA-4一樣,是一個免疫系統的剎車器!這個研究結果,給了本庶佑一個靈感,也許他們可以透過拿掉免疫系統的剎車器來治療癌症。也就是利用PD-1抗體阻斷抑制訊號,讓T細胞可以更活化,進而殺死癌細胞。
二○○○年,本庶佑帶領他的研究團隊開始進行PD-1抗體的動物實驗,並且在二○○二年開始和藥廠合作進行新藥的人體試驗,結果在日本和美國的人體試驗都有將近二○%至三○%的有效案例。二○一四年七月,由PD-1抗體所研發出來的抗癌藥物在日本獲准上市。兩個月後,也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通過上市。
由於PD-1抗體加上CTLA-4抗體的混合治療效果與持續性都相當好,癌症免疫療法愈來愈熱門,幾乎所有世界級大藥廠都競相投入癌症免疫療法的新藥開發,二○一三年甚至被科學界稱為「免疫療法年」,本庶佑也被視為是日本最接近諾貝爾醫學獎的人選之一。
兒時夢想成為天文學家,長大曾考慮當外交官的本庶佑,最後卻踏入生物醫學領域,成為改寫醫學未來的科學家。這位從小就充滿好奇心的小男孩,對許多事情都感到興趣。是什麼引領他走上科學研究之路?他一生真正想要追尋的,究竟是什麼?
夢想成為天文學家
本庶佑從小就是一個自動自發愛看書的孩子,但他的自動自發,可不是為了獲得好成績,或討老師開心。他的動機很單純,就像所有的孩子一樣,他想要有更多的時間自由自在地玩耍。
小學時期的本庶佑從來沒在聽老師上課,為了能一回家就開始玩,他都在課堂中自己看書,並在課堂上就把作業完成。當時他最喜歡讀的書就屬岩波書店出版的《科學學校》系列,當他讀到有趣的地方,一定會追根究柢。還常因為好奇心的驅使,將收音機或時鐘拆開重組。他常夢想自己成為一位科學家,直到有一天他讀到野口英世的傳記,他立下了人生的第一個志願。
一八七六年出生於日本福島縣的野口英世,是一位醫生,也是一位重要的細菌學家。他為了研究黃熱病而前往非洲,最後更身染黃熱病而喪命。為紀念他對世人的貢獻,日本人將他的肖像印在一千元的紙幣上。年紀小小的本庶佑,對於野口英世幼年雖因左手殘疾而成為被欺負的對象,卻更加努力克服自己的劣勢以成就大業而深受感動。從此,他就立志自己也能像野口博士一樣,成為一位偉大的醫學家,為人類做出貢獻。
但這個成為偉大醫師的憧憬很快就煙消雲散,愛玩的本庶佑,很快又回到那個每天在學校喋喋不休,放學就愛找朋友玩的小學生,好像玩樂才是生命第一要務似的。直到小學五年級,他又有了另一個新夢想。
那是小學五年級的時候,學校的自然科老師在夏天的晚上讓他們用天文望遠鏡觀察夜空。當本庶佑透過望遠鏡看到土星外環時,受到相當大的震撼。
「為什麼在地球之外有著這麼美妙的天體?」「地球又是怎麼形成的?」望著星空,本庶佑的心中冒出一個又一個的疑問。為滿足心中的求知欲,他開始廣泛地閱讀天文學的相關書籍,想要了解這不可思議的世界。也不知從何開始,他的興趣竟然由醫學轉為天文學, 感動到在小學畢業紀念冊上寫下他將來要當:「天文學家」。
本庶佑就在這樣邊玩耍、邊夢想的過程中度過了小學時光。上了中學之後,他依然靠自己念書就可以輕輕鬆鬆名列前茅。而此時,他的父親,也是一名醫生,給了他一個重要的建議。父親告訴他:「英文對未來是必要的,要好好學習。」
本庶佑接受了父親的建議,從國中一直到高中畢業前,他都會跟著從夏威夷回來的日本人學習英語,而這段學習英語的過程對本庶佑後來從事醫學研究有很大的助益。流利的英語溝通能力,讓本庶佑從來就不畏懼出席任何英文的場面,即使是在國際研討會裡發表研究,或是找藥廠合作開發新藥,他都能用英語自信地表達他的想法。
《勇不放棄:唐獎得主的故事》,天下雜誌出版。
6/29讓你見到唐獎得主本庶佑本人!
活動全程免費,報名由此去:http://www.accupass.com/go/tasu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