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羅紹桀
愛因斯坦曾說:「從問題發生的老路去想永遠找不到答案。」
林崇偉老師以愛因斯坦的名言破題,道出了友善台北好餐廳App的設計理念,我們常常以自己的想法試圖塑造友善環境,但在林老師的這個案例中,我們發現與其從自己的角度試圖「幫助」身障者,或許讓身障者自己成為「發現問題的人」更有效率!
林崇偉:從科技創新到社會創業
與身障者合作,尋找友善資源
「如果我們做不到全面無障礙,我們至少能做到告知無障礙資源的工作」這是友善台北好餐廳App的核心精神,但要怎麼找到無障礙資源呢?
過去三年多來,林老師與108位身障者合作,稱為「愛的特派員」,這其中有一個特別的意義,即是讓身障者從「受幫助者」的角色成為「幫助他人」的角色。
「在這個專案中,身障者就是我們的老師,我們的教室就在餐廳。」
過去上課台上站著老師,頂多外聘講師,各位有沒有想過:「你的同學不應該是只有跟你年齡一樣的人,不應該只有跟你念一樣科系的人。」
身障者如何做友善資訊的調查呢?他們走進一間餐廳,首先先看他們輪椅「進不進得去」,接著他們就會問老闆有沒有聽過「友善台北好餐廳APP」,經過老闆同意,他們就會開始進行場域研究:「點菜、上菜、上廁所、結帳等等」做評估,同時進行互動與磨合,做友善教育。
友善台北好餐廳APP中有八百多間餐廳,其中本來有132家是「進不去」的,或服務有缺失,因著他們一步步的與店家磨合、溝通,最後都成了「友善餐廳」。
聚集眾人智慧的「众」社會企業
因著科技的介入,從2012年50間友善餐廳,到了2013有550家餐廳,今年年底預計突破1000家餐廳的資料庫。
林老師現在與同學創辦了一個名為「众」的社會企業,帶領了十位全職的身心障礙者,共同打造友善環境。
【關於智活星期二】
智活星期二是Pansci與CRE@TAIWAN智活聯盟共同舉辦的小規模聚會,旨在推廣「智慧科技導入常民生活」的教學理念與社會實踐,活動的主要形式是找三、四位各大專院校不同領域的講者針對同一主題,各自在15分鐘內與大家分享自己的教學方法論與實踐經驗,並讓所有人都能參與討論,推廣智慧生活與創新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