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一顆劃破天際的火燙子彈-《太空人的地球生活指南》

PanSci_96
・2014/09/23 ・2364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SR值 475 ・五年級

680px-Soyuz_TMA-07M_docked_to_MRM1.min
聯盟號太空船(Soyuz TMA-07M)停駐在國際太空站。(Photo Credit: NASA)

與宛如煙火秀的升空過程相較,離站的光景非常平和。那些巨大的鉤子與扣子大概需要三分鐘才會打開。我們的聯盟號好像寄生在大船上的藤壺,但那些小小的彈簧逐漸把我們推開,飛船慢慢飄走,我們看著站上的朋友在窗邊與我們揮手道別。

一開始我們飛得很慢,一秒只移動四英寸,三分鐘過後,我們讓引擎持續燃燒十五秒,開始加速,慢慢滑行,藉著環繞軌道的機制離開太空站。我們必須遠離太空站、到達安全的距離,才能再度點燃引擎,否則飛船的廢氣與潑灑出去的廢棄燃料會毀掉太空站的大型太陽能發電板,就像暴風毀掉船帆一樣。

進入地球軌道後,我們與國際太空站的運行軌跡開始有點不同。莫斯科的任務控制中心計算了所有新資料,例如開始引擎燃燒、離開地球軌道的時間,然後我們用鉛筆把資料寫在確認事項清單裡。此刻平靜無比,但我還是吃了止吐劑,因為我知道平靜只是暫時的。

8298763_orig.min
脫離國際太空站的聯盟號太空船。(Photo Credit: NASA)

大概在兩個半小時後,時間到了:我們把飛船的尾巴轉到前面,準備燃燒引擎,脫離地球軌道,燃燒時間將持續四分二十秒。引擎燃燒的過程中,我們會歷經一個無法回頭的關鍵時刻:因為飛船的速度大減,一定會落入大氣層中。在那之後,我們會感覺彷彿有一隻手用力地把座位上的我們往後推。我們會自以為在朝另一方向加速,實際上卻是在減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接下來的五十四分鐘裡,飛船在落入地球時會猛烈翻滾,好像車禍後車子又爆炸了十五次。聯盟號的飛行軌跡從圓形改為橢圓形,等飛船掉到低點時,我們開始穿越外氣層,因為那裡的空氣較凝重,速度馬上減緩。那就像在高速公路上急速馳騁時把手伸出窗外,可以感受到風的阻力。引擎點燃後的第二十八分鐘,爆炸螺栓把軌道艙和服務艙都炸開,任由它們燒毀。我想到了尤里、佩姬與素妍的降落經驗,希望我們的聯盟號不會出錯。螺栓爆炸時,發出斷斷續續的砰砰聲響,聽起來應該沒問題。然後我看到原本覆蓋在飛船上的隔熱布料,已經起火燃燒,從窗邊飛去。空氣阻力讓返回艙穩定下來,我知道我們沒事了。返回艙仍在翻滾,但不管是軌道艙或服務艙,肯定已離我們而去。

儘管有防熱盾的保護,熱度與濕度還是持續升高。我從窗戶看到橘黃色的火焰,返回艙噴出一串火花,然後聽見持續性的砰砰聲響。可能是防熱盾有瑕疵,不然就是艙體含有濕氣,又或者是我們真的遇上了大問題。我沒說話,因為沒什麼好說的。如果防熱盾失效,我們就死定了。我們就像是一顆劃破天際的火燙子彈,即將在天亮時落地。

兩分鐘後,到了四十萬呎的高空,我們可感覺到空氣變得更凝重了。返回艙內的氣溫仍在上升,我的楓葉隊球衣已經被汗水浸濕。此刻的空氣阻力更大,地心引力用粗魯的方式歡迎我們歸來,把我們往椅背上用力一推。很快地,重力攀升到地球重量的三.八倍,與過去五個月的無重力狀態相較,這種衝擊力道實在太強大了。我的臉被壓得往兩側耳朵移動,我可以感覺到皮膚的重量。我小口小口呼吸,我的肺部不想抵抗地心引力。雙臂彷彿有一噸重,突然間連要把手抬個幾英寸高、按下控制面板的按鈕,都千難萬難。我們從無重力狀態進入極重力狀態,回到地球上時重力又只剩下一G,整個過程只有十分鐘,卻是漫長的十分鐘。

等到返回艙大幅減速後(就像一顆大石頭掉進很深的水池裡,最後速度也會放慢),小降落傘張開,更加減低降落速度。到了一萬七千英尺高空,主降落傘才打開,我們三個又笑又叫,高呼:「咿哈!」返回艙不斷急速旋轉,發出咯咯聲響,因為轉得太快了,我們反而沒有想吐的感覺。突然間,砰!返回艙艙體穩定了下來,平穩地掛在降落傘下方。我們把保護返回艙免於在大氣層中燒毀的防熱盾拋掉;窗戶本來因為熱氣而一片黑漆漆,此刻防熱盾脫離,可以看到晨間的蔚藍天空了。所有剩餘的燃料也被排掉,以免我們在觸地後燒成一團火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斷翻滾那麼久之後,我們很虛弱,試著調整呼吸,像是剛坐完最可怕的雲霄飛車的遊樂園旅客。我們的座椅突然間往前搖晃,自動升高,讓避震器的避震係數升到最高點,好化解即將來臨的撞擊。重力加速度讓安全帶緊縮起來。我們都知道觸地時會受到猛烈撞擊,座椅上的襯墊都是依照我們的體型特別打造的,避免背部摔傷。觸地前一刻,我們都不發一語,連羅曼也不再開口了—身為飛船指揮官,他必須不斷敘述我們降落的過程,把情況回報給地面控制中心,講話速度飛快。我們都輕輕地咬著牙,以免傷到舌頭。

326177_orig.min
聯盟號太空船降落。(Photo Credit: NASA)

返回艙裡的伽馬射線測高儀等待地面的回聲,觸地前兩秒鐘時,它下達指令,自動把幾枚名稱十分樂觀的「順利著陸火箭」(Soft Landing Rockets)發射出去,裡面的炸藥會把返回艙的下降速度降為每秒五英尺。可怕的車禍將減輕為輕微的撞擊:一噸重的鋼鐵與鈦合金材質太空艙,就這樣撞在哈薩克的堅硬地面上,裡面包著我們的血肉之軀。草原上的風很大,降落傘把我們拖得往一旁倒下去,返回艙就像一段被砍下來的樹幹,滾了幾下後,羅曼才按下按鈕,切斷降落傘……所有的動作就此停止。返回艙平躺在地上,這時我的身體頭下腳上,幸好有安全帶綁著,才沒從椅子上掉下來。此刻的我驚魂未定,心神不安。

一般的著陸過程就像這樣,我們掉在預計的地點,因此聽得見搜救直升機的嗡嗡聲響。吸氣時可以聞到返回艙的濃烈焦味。湯姆指著窗外,不久前我們還在外太空,此時只看到一片淡棕色的塵土。一連串人聲不斷傳入耳際,是俄國地面組員的聲音。

我們終於回到了地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太空人+書腰立體書封.min

 

本文文字摘自《太空人的地球生活指南》

由大塊文化出版。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PanSci_96
1259 篇文章 ・ 2383 位粉絲
PanSci的編輯部帳號,會發自產內容跟各種消息喔。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從認證到實踐:以智慧綠建築三大標章邁向淨零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11/15 ・4487字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本文由 建研所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當你走進一棟建築,是否能感受到它對環境的友善?或許不是每個人都意識到,但現今建築不只提供我們居住和工作的空間,更是肩負著重要的永續節能責任。

綠建築標準的誕生,正是為了應對全球氣候變遷與資源匱乏問題,確保建築設計能夠減少資源浪費、降低污染,同時提升我們的生活品質。然而,要成為綠建築並非易事,每一棟建築都需要通過層層關卡,才能獲得標章認證。

為推動環保永續的建築環境,政府自 1999 年起便陸續著手推動「綠建築標章」、「智慧建築標章」以及「綠建材標章」的相關政策。這些標章的設立,旨在透過標準化的建築評估系統,鼓勵建築設計融入生態友善、能源高效及健康安全的原則。並且政府在政策推動時,為鼓勵業界在規劃設計階段即導入綠建築手法,自 2003 年特別辦理優良綠建築作品評選活動。截至 2024 年為止,已有 130 件優良綠建築、31 件優良智慧建築得獎作品,涵蓋學校、醫療機構、公共住宅等各類型建築,不僅提升建築物的整體性能,也彰顯了政府對綠色、智慧建築的重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說這麼多,你可能還不明白建築要變「綠」、變「聰明」的過程,要經歷哪些標準與挑戰?

綠建築標章智慧建築標章綠建材標章
來源: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第一招:依循 EEWH 標準,打造綠建築典範

環境友善和高效率運用資源,是綠建築(green building)的核心理念,但這樣的概念不僅限於外觀或用材這麼簡單,而是涵蓋建築物的整個生命週期,也就是包括規劃、設計、施工、營運和維護階段在內,都要貼合綠建築的價值。

關於綠建築的標準,讓我們先回到 1990 年,當時英國建築研究機構(BRE)首次發布有關「建築研究發展環境評估工具(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BREEAM®)」,是世界上第一個建築永續評估方法。美國則在綠建築委員會成立後,於 1998 年推出「能源與環境設計領導認證」(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 LEED)這套評估系統,加速推動了全球綠建築行動。

臺灣在綠建築的制訂上不落人後。由於臺灣地處亞熱帶,氣溫高,濕度也高,得要有一套我們自己的評分規則——臺灣綠建築評估系統「EEWH」應運而生,四個英文字母分別為 Ecology(生態)、Energy saving(節能)、Waste reduction(減廢)以及 Health(健康),分成「合格、銅、銀、黃金和鑽石」共五個等級,設有九大評估指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就以「台江國家公園」為例,看它如何躍過一道道指標,成為「鑽石級」綠建築的國家公園!

位於臺南市四草大橋旁的「台江國家公園」是臺灣第8座國家公園,也是臺灣唯一的濕地型的國家公園。同時,還是南部行政機關第一座鑽石級的綠建築,其外觀採白色系列,從高空俯瞰,就像在一座小島上座落了許多白色建築群的聚落;從地面看則有臺南鹽山的意象。

因其地形與地理位置的特殊,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則成了台江國家公園的首要考量。園區利用既有的魚塭結構,設計自然護岸,保留基地既有的雜木林和灌木草原,並種植原生與誘鳥誘蟲等多樣性植物,採用複層雜生混種綠化。以石籠作為擋土護坡與卵石回填增加了多孔隙,不僅強化了環境的保護力,也提供多樣的生物棲息環境,使這裡成為動植物共生的美好棲地。

台江國家公園是南部行政機關第一座鑽石級的綠建築。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第二招:想成綠建築,必用綠建材

要成為一幢優秀好棒棒的綠建築,使用在原料取得、產品製造、應用過程和使用後的再生利用循環中,對地球環境負荷最小、對人類身體健康無害的「綠建材」非常重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種建材最早是在 1988 年國際材料科學研究會上被提出,一路到今日,國際間對此一概念的共識主要包括再使用(reuse)、再循環(recycle)、廢棄物減量(reduce)和低污染(low emission materials)等特性,從而減少化學合成材料產生的生態負荷和能源消耗。同時,使用自然材料與低 VOC(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建材,亦可避免對人體產生危害。

在綠建築標章後,內政部建築研究所也於 2004 年 7 月正式推行綠建材標章制度,以建材生命週期為主軸,提出「健康、生態、高性能、再生」四大方向。舉例來說,為確保室內環境品質,建材必須符合低逸散、低污染、低臭氣等條件;為了防溫室效應的影響,須使用本土材料以節省資源和能源;使用高性能與再生建材,不僅要經久耐用、具高度隔熱和防音等特性,也強調材料本身的再利用性。


在台江國家公園內,綠建材的應用是其獲得 EEWH 認證的重要部分。其不僅在設計結構上體現了生態理念,更在材料選擇上延續了對環境的關懷。園區步道以當地的蚵殼磚鋪設,並利用蚵殼作為建築格柵的填充材料,為鳥類和小生物營造棲息空間,讓「蚵殼磚」不再只是建材,而是與自然共生的橋樑。園區的內部裝修選用礦纖維天花板、矽酸鈣板、企口鋁板等符合綠建材標準的系統天花。牆面則粉刷乳膠漆,整體綠建材使用率為 52.8%。

被建築實體圍塑出的中庭廣場,牆面設計有蚵殼格柵。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在日常節能方面,台江國家公園也做了相當細緻的設計。例如,引入樓板下的水面蒸散低溫外氣,屋頂下設置通風空氣層,高處設置排風窗讓熱空氣迅速排出,廊道還配備自動控制的微噴霧系統來降溫。屋頂採用蚵殼與漂流木創造生態棲地,創造空氣層及通風窗引入水面低溫外企,如此一來就能改善事內外氣溫及熱空氣的通風對流,不僅提升了隔熱效果,減少空調需求,讓建築如同「與海共舞」,在減廢與健康方面皆表現優異,展示出綠建築在地化的無限可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島式建築群分割後所形成的巷道與水道。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在綠建材的部分,另外補充獲選為 2023 年優良綠建築的臺南市立九份子國民中小學新建工程,其採用生產過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較低的建材,比方提高高爐水泥(具高強度、耐久、緻密等特性,重點是發熱量低)的量,並使用能提高混凝土晚期抗壓性、降低混凝土成本與建物碳足跡的「爐石粉」,還用再生透水磚做人行道鋪面。

2023 年優良綠建築的臺南市立九份子國民中小學。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2023 年優良綠建築的臺南市立九份子國民中小學。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同樣入選 2023 年綠建築的還有雲林豐泰文教基金會的綠園區,首先,他們捨棄金屬建材,讓高爐水泥使用率達 100%。別具心意的是,他們也將施工開挖的土方做回填,將有高地差的荒地恢復成平坦綠地,本來還有點「工業風」的房舍告別荒蕪,無痛轉綠。

雲林豐泰文教基金會的綠園區。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等等,這樣看來建築夠不夠綠的命運,似乎在建材選擇跟設計環節就決定了,是這樣嗎?當然不是,建築是活的,需要持續管理–有智慧的管理。

第三招:智慧管理與科技應用

我們對生態的友善性與資源運用的效率,除了從建築設計與建材的使用等角度介入,也須適度融入「智慧建築」(intelligent buildings)的概念,即運用資通訊科技來提升建築物效能、舒適度與安全性,使空間更人性化。像是透過建築物佈建感測器,用於蒐集環境資料和使用行為,並作為空調、照明等設備、設施運轉操作之重要參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了推動建築與資通訊產業的整合,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於 2004 年建立了「智慧建築標章」制度,為消費者提供判斷建築物是否善用資通訊感知技術的標準。評估指標經多次修訂,目前是以「基礎設施、維運管理、安全防災、節能管理、健康舒適、智慧創新」等六大項指標作為評估基準。
以節能管理指標為例,為了掌握建築物生命週期中的能耗,需透過系統設備和技術的主動控制來達成低耗與節能的目標,評估重點包含設備效率、節能技術和能源管理三大面向。在健康舒適方面,則在空間整體環境、光環境、溫熱環境、空氣品質、水資源等物理環境,以及健康管理系統和便利服務上進行評估。

樹林藝文綜合大樓在設計與施工過程中,充分展現智慧建築應用綜合佈線、資訊通信、系統整合、設施管理、安全防災、節能管理、健康舒適及智慧創新 8 大指標先進技術,來達成兼顧環保和永續發展的理念,也是利用建築資訊模型(BIM)技術打造的指標性建築,受到國際矚目。

樹林藝文綜合大樓。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111年優良智慧建築專輯」(新北市政府提供)

在興建階段,為了保留基地內 4 棵原有老樹,團隊透過測量儀器對老樹外觀進行精細掃描,並將大小等比例匯入 BIM 模型中,讓建築師能清晰掌握樹木與建築物之間的距離,確保施工過程不影響樹木健康。此外,在大樓啟用後,BIM 技術被運用於「電子維護管理系統」,透過 3D 建築資訊模型,提供大樓內設備位置及履歷資料的即時讀取。系統可進行設備的監測和維護,包括保養計畫、異常修繕及耗材管理,讓整棟大樓的全生命週期狀況都能得到妥善管理。

智慧建築導入 BIM 技術的應用,從建造設計擴展至施工和日常管理,使建築生命周期的管理更加智慧化。以 FM 系統 ( Facility Management,簡稱 FM ) 為例,該系統可在雲端進行遠端控制,根據會議室的使用時段靈活調節空調風門,會議期間開啟通往會議室的風門以加強換氣,而非使用時段則可根據二氧化碳濃度調整外氣空調箱的運轉頻率,保持低頻運作,實現節能效果。透過智慧管理提升了節能效益、建築物的維護效率和公共安全管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總結

綠建築、綠建材與智慧建築這三大標章共同構建了邁向淨零碳排、居住健康和環境永續的基礎。綠建築標章強調設計與施工的生態友善與節能表現,從源頭減少碳足跡;綠建材標章則確保建材從生產到廢棄的全生命週期中對環境影響最小,並保障居民的健康;智慧建築標章運用科技應用,實現能源的高效管理和室內環境的精準調控,增強了居住的舒適性與安全性。這些標章的綜合應用,讓建築不僅是滿足基本居住需求,更成為實現淨零、促進健康和支持永續的具體實踐。

建築物於魚塭之上,採高腳屋的構造形式,尊重自然地貌。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11 篇文章 ・ 312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5

11
3

文字

分享

5
11
3
國際太空站與它的繼承者們——淺談近地軌道商業服務的歷史
EASY天文地科小站_96
・2022/02/17 ・3898字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 文/林彥興|EASY 天文地科小站主編、清大天文所碩士生,努力在陰溝中仰望繁星

2021 年底,美國政府宣布再次延長國際太空站(ISS)的服役年限,讓它繼續運作到 2030 年,續寫這座人類史上最大人造衛星的傳奇。與此同時,NASA 的「商業近地軌道太空站」(Commercial Leo Destinations, CLD)也正如火如荼地展開,旨在創造多元而蓬勃的近地軌道經濟圈。

舉世唯一的微重力實驗室:國際太空站

國際太空站絕對夠格問鼎當代最偉大的工程奇蹟之一。由美國、俄羅斯、日本、歐洲與加拿大共同打造,ISS 的質量約 450 公噸,大小相當於一座美式足球場,是歷史上最大最重的人造衛星,二十多年來以約 7.6 km/s 的高速,在 400 多公里高的近地軌道上繞行地球。太空站上常駐約 7 名左右的太空人,負責維護太空站的運作,並且在這獨一無二的微重力環境下,進行各式各樣的科學研究。

2021 年 12 月 9 日,從載人版天龍號太空船(Crew Dragon)拍攝的國際太空站。圖/NASA Johnson

這樣一個龐然大物,世界上沒有任何一款火箭有辦法一次就把它送上軌道。因此 ISS 的建造,是一次一個地把艙段發射到軌道上,然後讓它在茫茫太空中,精準地與之前發射的其他艙段對接,像拼樂高一樣,一步一步地把整個太空站組裝起來。從 1998 年到 2011 年,多國團隊一共花了 13 年的時間、31 次發射,才完成 ISS 的建造。

國際太空站從 1998 至 2011 的主要組裝過程縮時。整體而言 ISS 自 2011 之後並沒有太多大規模的改動,但仍有新增新的艙段(如 BEAM、Nauka、Prichal)、更換電池(如 HTV-6 帶上去的鋰離子電池)與太陽能板(如 iROSA)等設備。影/YouTube

然而,光是「建造」太空站是不夠的,為了維持太空站的運作,太空站上必須要有太空人常駐,因此每隔幾個月,多國團隊就得發射載人任務,把新一批太空人送上太空站,並讓前一批太空站上的太空人返回地球。同時,為確保這些太空人能在太空正常生活,它們還得更頻繁地發射無人貨運太空船,為太空人帶來食物、水、維修零件等資源。

截至 2021 年底,已發射了超過 66 批「遠征隊」(expeditions)輪班駐守 ISS,並且發射 144 趟無人貨運任務。每一趟任務背後,都要耗費數億美金的火箭發射成本,及數百噸的火箭推進劑。再加上太空人的訓練、基礎設施建造、早期的研究與試驗、多國間的協調合作……等等,這個計畫的規模之宏大可見一斑。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自由市場的力量:商業補給與運載服務

國際太空站的建造與運作是如此的昂貴,即使是全世界資源最豐富的太空機構:NASA,要長年維持它的運作也顯得力不從心。

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 NASA 當年用於運補國際太空站的主力——太空梭(STS)。太空梭不僅操作危險,成本也非常昂貴。面對這種情況,NASA 想到:「也許我們可以從最簡單運送補給物資開始,培養一批民間太空公司,等它們的成長茁壯之後,就可以把這些「日常瑣事」外包出去給它們做。」

在自由市場的競爭壓力下,這些民間太空公司自然會拚命地找出效率最高的辦法達成目標。如此一來,NASA 省了錢,又培育了國內的航太科技實力,豈不是一舉兩得?

於是,2006 年,NASA 啟動了「商業軌道運輸服務」(COTS)計畫,讓民間太空公司在 NASA 專業人員的幫助之下,自行設計一套火箭與太空船參與競爭。

每達到一個 NASA 設定的里程碑,就可以拿到相當可觀的資助,進行下一階段的開發,由此一步一步地完成整套系統的開發。經過激烈的競爭,最終由老牌太空公司「軌道科學」(Orbital Science)與當時的新創太空公司 SpaceX 奪下勝利,取得「商業補給服務」(CRS)合約。時至今日,雙方的「天鵝座」(Cygnus)與「天龍號」(Dragon)系列貨運太空船,仍是補給國際太空站的主力。

SpaceX 的 Cargo Dragon 2 太空船(左)與 NG 的 Cygnus 太空船(右)是如今 ISS 補給任務的兩大主力。嚴格來說,這兩艘太空船和其搭配的火箭已經改良多次,與 2008 年奪得 CRS 合約時的設計早已大不相同。Orbital Science 在 2015 年與 Alliant Techsystems 合併為 Orbital ATK,又在 2018 年被諾斯洛普.格魯曼(NG)買下。科技產品與市場環境的高速變化,有時候實在是讓筆者很難一句話把事情講清楚。圖/NASANASA

有了 CRS 的成功經驗,NASA 決定打鐵趁熱,在 2011 年啟動「商業載人服務」(CCP),讓商業太空公司負責難度更高的載人太空飛行任務。

經過多年競爭,這次脫穎而出奪得合約的是 SpaceX 與波音兩家公司。然而,命途多舛的波音「CST-100 星際航線」(Starliner)太空船頻頻發生問題,至今(2022 年 2 月)仍未成功執行任務。另一邊,SpaceX 的「載人版天龍號太空船 Crew Dragon」太空船則相對順利得多,不僅已經 4 度成功把太空人送上 ISS,更將 Crew Dragon 用於太空旅遊,在「靈感 4 號」(Inspiration 4)任務中讓 4 位民間太空人體會了 3 天的軌道飛行,並且未來還會執行更多類似任務。讓我們看到這些為政府機構打造的太空船,其實有著巨大的商業潛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朝陽下,裝載於獵鷹九號火箭頂端等待發射的 Crew Dragon。圖/SpaceX
比起太空梭等上個世紀設計的太空船,Crew Dragon 的控制面板採用大面積的觸控螢幕,整體設計簡約而現代。圖/SpaceX

商業近地軌道太空站:打造蓬勃的近地軌道經濟圈

時光飛逝,歲月如梭,國際太空站轉眼間已經服役超過 20 年。整體而言,太空站的狀態還算良好,但是大大小小的故障仍時有耳聞。因此,即使美國政府宣布讓 ISS 持續服役到 2030 年,尋找國際太空站的接班人仍是刻不容緩。

對此,NASA 故技重施,啟動了「商業近地軌道太空站」(Commercial Leo Destinations, CLD)計畫。這次不只運貨、載人,而是要讓商業太空公司自行設計、建造與運營商業太空站。經過第一階段的評選,目前有 3 組團隊獲選,它們分別是:

  1. Orbital Reef,此為藍色起源(Blue Origin)與內華達太空公司(Sierra Space)、波音、Redwire Space、Genesis Engineering Solutions 等多家公司組成的聯合團隊所提出的方案。它擁有大直徑的艙段、大直徑的對接口,能夠支持 6 名太空人的生活,無論是技術或是商業規劃上都相當有野心。
  1. Starlab,此為 Nanoracks、Voyager Space 和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組成的聯合團隊提出的方案,特色是使用了一個巨大的充氣式艙段,讓整座太空站只需發射一次就能進入軌道,不需要多次發射再對接。
  1. 第三個是諾斯洛普.格魯曼提出的太空站計畫,不過它目前還沒有一個閃亮的名字。相較於上述 2 項方案,諾斯洛普的計畫就顯得相當中規中矩。它們使用了大量現成的技術以降低開發風險,避免計畫延宕,但就顯得缺乏亮點,商業計畫也相對不被 NASA 看好。

最後,當廠商們的技術發展成熟(預計是在 2025 年以後),NASA 就會從指導者變成客戶,付錢購買廠商們的服務。除了角逐 CLD 計畫的 3 個團隊之外,還有另一組人馬——Axiom Space,也是商業太空站大賽的選手之一。比起剛剛起步的 CLD 三家,Axiom Space 不僅已經拿到 NASA 的合約,而且太空站怎麼建造也都已經有了相當完整的規劃。若進展順利,應該會成為第一個成功入軌的商業太空站。

Axiom Space 的太空站建造動畫。多個艙段將首先被安裝在 ISS 上,直到最後整個太空站建成之後,再脫離成為獨立的商業太空站。影/Axiom Space

蓬勃發展的近地軌道經濟圈

國際太空站是 21 世紀初人類的太空技術結晶,是世界各國耗時 13 年、斥資上千億美金完成的偉大工程。然而時過境遷,這座龐然大物逐漸顯露疲態。值得慶幸的是,得益於 15 年來商業太空領域的高速發展,民間太空公司已經一步步掌握火箭、貨運、載人太空船,乃至於太空站的開發與運營技術,讓太空不再是政府機關的專利,也讓 ISS 不怕後繼無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隨著資源與人力的不斷投入,一個生機勃勃的近地軌道經濟圈,也許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遙遠!

參考資料與延伸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所有討論 5
EASY天文地科小站_96
23 篇文章 ・ 1560 位粉絲
EASY 是由一群熱愛地科的學生於 2017 年創立的團隊,目前主要由研究生與大學生組成。我們透過創作圖文專欄、文章以及舉辦實體活動,分享天文、太空與地球科學的大小事

5

10
3

文字

分享

5
10
3
有錢就是任性?富豪間的太空競賽是怎麼一回事,又與我們有何關係?
EASY天文地科小站_96
・2021/08/09 ・4541字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 文/陳子翔|現就讀師大地球科學系, EASY 天文地科團隊創辦者

維珍集團創辦人布蘭森(Richard Branson),和亞馬遜公司創辦人貝佐斯(Jeff Bezos),上個月相繼搭乘自家公司太空船飛上太空,成了備受矚目的焦點。

然而可能是因為兩位富豪本身的財力與名氣,讓這場太空公司競爭被自家老闆搶盡鋒頭,很多相關討論話題都聚焦在布蘭森和貝佐斯展現「有錢人的任性」、「搭乘富豪版大怒神」之類的。但這兩次太空任務的成功對於太空發展的未來,以及並非超級富豪的我們,背後的意義遠不只是「富豪間的炫富」那麼簡單。

這是第一次有人到太空觀光嗎?

布蘭森和貝佐斯的競爭,看起來好像是為了搶先爭奪「太空人」的頭銜,但事實上布蘭森、貝佐斯和這次一同上太空的人,並不是第一批到太空的遊客。第一位「太空觀光客」早在 2001 年就付費搭乘俄羅斯聯盟號(Soyuz)太空船上過太空了,在 2001 至 2009 年間,也陸續有人透過這樣的方式到國際太空站體驗太空生活。

聯盟號太空船 。圖/Wikipedia

然而不論是聯盟號或是國際太空站,都不是為接待觀光客而打造的,職業的太空人也有很多的任務和工作要進行。因此其實這樣的太空旅遊方式,有點像搭著公務車是跑去別人的辦公室觀光,想必不適合大量開放。另一方面,用這樣管道上太空的人,需要通過基本的訓練,身體條件的限制也會比較嚴格。

綜合前面的因素,使即便有許多財力雄厚的人想上太空旅遊,能實際前往太空一遊的人還是少之又少,這樣「供不應求」的情況,也讓布蘭森、貝佐斯等太空公司老闆看見商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維珍銀河和藍色起源的太空觀光競爭

也許比大家想像中早很多,貝佐斯其實早在西元 2000 年就成立了藍色起源(Blue Origin)公司,而布蘭森則是在 2004 年成立維珍銀河(Virgin Galatic)。兩家公司都經過了多年的研發,才終於在今年七月用自己研製的火箭完成首次的商業太空任務。可以想像在這之前,兩家公司在幾乎沒有任何收益的情況下,投入的資本有多大!也必須說這樣的事的確應該也只有像布蘭森、貝佐斯這樣同時擁有驚人財力,又對太空充滿熱忱的企業家才可能辦得到。

美國網絡巨頭亞馬遜公司創辦人貝佐斯。圖/wikimedia
英國維珍集團董事長布蘭森。圖/wikimedia

而這次的商業太空競賽,與其說是布蘭森和貝佐斯在較勁誰能先上太空,不如說是維珍銀河和藍色起源這兩家公司,在太空觀光市場競爭先機,也是一次打響知名度與博得關注的大型宣傳。

不過,同樣是完成短時間的載人太空飛行,兩家公司使用的方式卻截然不同。接著就讓我們簡單認識維珍銀河和藍色起源,以及它們在這次的載人飛行採取的策略各自有哪些特點吧。

維珍銀河與太空船二號

維珍銀河的主要業務就是聚焦於太空觀光,而像是小型衛星發射這樣的任務,維珍集團旗下則有另有一家名為維珍軌道(Virgin Orbit)的公司經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懸掛在白騎士二號飛機上的太空船二號。圖/Wikipedia

而此次維珍銀河執行任務的太空船,名為太空船二號(SpaceShip Two),最大的特色就是採用「機載空中發射」。出發時,太空船會先懸掛在一架名為白騎士二號(White Knight 2)的特製飛機上。由白騎士二號掛著太空船二號,像是一般飛機一樣起飛,將太空船送到約 14 公里的高空,並在到達指定位置後釋放太空船。

太空船二號從飛機釋放後,會點燃火箭引擎開始快速向上爬升大約一分鐘。火箭引擎關閉後,太空船就會呈拋體運動,並隨者慣性爬升到約 90 公里高的頂點。直到太空船一路再次重返濃厚的大氣為止。

從火箭引擎關閉到落回較濃厚的大氣這四分鐘,太空船上的乘客就能感受失重狀態,體驗太空中漂浮的感覺,同時太空船二號也會刻意將飛行姿態調整為「倒飛」的樣子,讓乘客可以從飛機頂部與側面的窗戶鳥瞰地球。此外太空船二號將尾翼設計成可變形的形式,讓太空船能夠在重返大氣的不同階段中提供良好的控制。

飛行的最後階段,飛行員會駕駛太空船以無動力滑翔的方式返回機場降落,完成任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太空船二號飛行剖面。圖/FAA

而另一個有趣的地方是,太空船二號基本上是純手動駕駛的飛行器,甚至連太空船的控制系統也不是採取今日多數飛機使用的線傳飛控(Fly by wire),而是傳統的機械式操控,可說是尖端科技與傳統飛行技術的結合,相當特別。

藍色起源與新雪帕德號

不同於維珍銀河,藍色起源的業務範疇就不局限於太空觀光,火箭和火箭引擎的設計與製造也是該公司的業務,像是美國的聯合發射聯盟(ULA)下的下一代的主力運載火箭火神號(Vulcan),就將採用藍色起源公司設計的BE4火箭引擎。同時藍色起源也正在設計一型可重複使用的重型運載火箭──新葛倫號(New Glenn)。總體而言,藍色起源的業務範圍相對與知名的 SpaceX 比較類似,是一家服務範圍相當廣的太空公司。

而這次包含貝佐斯在內的四位乘客,所搭乘的新雪帕德(New Shepard)號,是垂直發射式的火箭,也是目前最常見的火箭形式。火箭本身為單節式,使用液態氫、液態氧做為推進劑。而乘客所乘坐的太空艙則在火箭推進器頂部,每次旅程最多可以乘坐六位乘客。與太空船二號截然不同的是,新雪帕德號是全程自動控制的,因此太空艙內所有人都不用做任何操作,就能完成整趟旅程。

搭乘新雪帕德號整趟旅程大約只有十分鐘,火箭發射後引擎會持續點燃大約 140 秒,在火箭熄火後,太空艙就會自動與推進器分離,進入拋物線的軌道。太空艙飛行的最大高度大約會來到 110 公里,與飛行高度大約 90 公里的太空船二號相比,新雪帕德號有越過 100 公里高的「卡門線」。至於乘客體驗失重狀態的時間,則與太空船二號差不多都是四分鐘,因此兩者實際上在太空中的體驗與視野應該是相差不遠的。而新雪帕德號太空艙返回大氣的方式,則是利用三具降落傘進行減速,緩緩飄回地面降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另一方面,由於推進器下落時的阻力較小,新雪帕德號的推進器會比太空艙還早返回地面。而新雪帕德號的推進器擁有如同鋼鐵人般「懸停降落」的本領,在降落的最後一刻,推進器會用自身火箭動力懸浮於降落基地上方再緩緩落地,相當壯觀。有趣的是,雖然火箭用自身動力垂直降落是 SpaceX 獵鷹九號火箭(Falcon9)的招牌,但其實 2015 年 11 月時,新雪帕德號硬是比獵鷹九號早了一個月達成這樣的成就喔!不過由於獵鷹九號是軌道發射載具,飛行的速度和高度都遠高於幾乎只是直上直下的新雪帕德號,因此兩者技術上的難度其實還是有不小的差距。

懸停降落中的新雪帕德火箭。圖/NASA Flight Opportunities

此外,新雪帕德火箭擁有相當好的安全設計。舉例來說,如果推進器在發射過程中發生問題、可能有爆炸風險時,太空艙本身設有的逃生火箭就可以將太空艙帶離推進器並安全降落。另外在這次載人任務成功前,新雪帕德號也已經累積了 15 次成功的無人試飛任務。

私人公司百花齊放的新太空時代

由於成本和技術難度都非常高,在過去,發射火箭到太空可說是只有傾國家之力(而且是少數的大國)才有辦法完成的事。然而近十年,這樣的狀況有了相當大的變化。

除了維珍銀河、藍色起源在太空觀光的領域取得了初步的成功,馬斯克(Elon Musk)成立的 SpaceX 也已經在過去十幾年間完成了衛星發射、太空站補給、低地球軌道載人太空飛行等等,只有少數「國家」完成過的壯舉。另外,這幾年新興的太空公司也如雨後春筍般地冒出,也都希望能在太空市場中殺出一片天。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商業太空發展這能為我們帶來什麼好處呢?

首先,商業太空公司的發展會使許多新的市場被開闢與創造,而新市場的出現就會吸引更多人與更多企業投入其中,帶來很多新的可能性。例如在這次維珍銀河與藍色起源所競爭的「太空觀光業」,就是過去不曾出現過的新事物,而像是訂閱式衛星網際網路服務、商業太空望遠鏡等等,也都是正逐漸成形的「新太空服務」。

再來,商業發展下由於企業的相互競爭與追求獲利,會讓前往太空的成本持續降低。過去需要幾千萬甚至上億美金才能夠讓自己的衛星上太空,現在最低甚至一百萬美金有找。而私人太空公司也正設計著更多可重複使用的太空載具,期望進一步壓低前往太空的成本。如同馬斯克說,如果飛機是一種不可重複使用的交通工具,那麼一張機票的價格想必會貴的不可思議。過去太空運載火箭就是一種不可重複使用的載具,因此發射衛星和太空船的價格當然居高不下。這次為太空旅遊設計的太空船二號、新雪帕德號都是完全可重複使用的,而 SpaceX 能夠發射衛星的獵鷹九號火箭,也能夠重複使用第一節火箭。這些都能大幅的降低前往太空,以及發射衛星的成本。

或許未來有一天,太空旅行的費用能讓多數人都能夠負擔。圖/Pexels

截至今天,太空發射的成本目前已經可以壓低到「讓許多有錢人能上太空旅遊」的程度。或許未來有一天,太空旅行的費用能讓多數人都能夠負擔,而發射衛星的成本也大幅降低,讓各式各樣的產業與服務都能在太空有新的可能性。

如同數十年前搭乘飛機旅行,或是一百年前乘坐汽車都是富豪的專利,但在技術不斷精進以及商業的競爭下,如今搭乘飛機和汽車早已不再是遙不可及的白日夢。同時公路運輸、航空運輸也都成了現今人類社會中不可或缺的命脈,但相信在動力車輛、動力飛行器剛剛問世時,也很難預期它們會成為現今的模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然,當太空產業快速發展,就如同過去所有新興產業的快速成長一樣,除了能帶來好處與利益,同時也會形成許多外部成本。但人類的科技與文明一直以來就是在進步的同時面對新的問題,在推進的過程嘗試找到平衡,但當我們回過頭一看,常常就會發現世界已經在這樣的過程中,變得更加便捷與進步。

因此,其實維珍銀河與藍色起源這次的商業首飛任務成功,除了對於布蘭森、貝佐斯是好消息外,對於世界而言,也是又一次看見商業太空時代發展的可能性,也讓我們期待未來能夠看到一個不一樣太空新時代,並享受其帶來的好處與便利。

參考資料

  1. SmallSat Rideshare Program
  2. Spaceflight Pricing
  3. Space Launch to Low Earth Orbit: How Much Does It Cost?

延伸閱讀

  1. New Shepard VS SpaceShipTwo – Everyday Astronaut
  2. 一閃一閃亮晶晶,滿天都是人造衛星 – 泛科學
  3. 【時事新聞】聯合號太空飛機首次動力飛行成功 – EASY 天文地科小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所有討論 5
EASY天文地科小站_96
23 篇文章 ・ 1560 位粉絲
EASY 是由一群熱愛地科的學生於 2017 年創立的團隊,目前主要由研究生與大學生組成。我們透過創作圖文專欄、文章以及舉辦實體活動,分享天文、太空與地球科學的大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