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林彥興|清大理學院學士班,努力在陰溝中仰望繁星
- 文/邵思齊|台大地質科學系,沉迷於世界的浩瀚之中
2021 年 6 月 13 日,哈伯太空望遠鏡上負責控制與協調儀器的酬載電腦(payload computer)突然關閉,主電腦不再接收到酬載電腦的指示訊號,所有觀測計畫也被迫中斷。至此文撰寫時(7 月 2 日)NASA 仍在嘗試啟用備用的酬載電腦與記憶體。其實這不是哈伯第一次發生故障了,在它漫長的服役生涯中,哈伯曾多次發生故障需要維修。從 1990 到 2009 年之間,哈伯共接受過四次太空梭的服務任務(Service Mission),除了排除故障,也將老舊的設備換新,提升望遠鏡的觀測能力。本文就讓我們一起來回顧過去三十多年中,哈伯太空望遠鏡的維修與升級史吧!
第一次任務:STS – 61 (1993)
擁有一座位於大氣層之上的天文台可謂是二十世紀天文學家的共同夢想。在不受大氣干擾的外太空,不僅可以拍攝出更加銳利清晰的影像,更可以觀測紫外線、紅外線等容易被大氣吸收的波段,以更全面的了解宇宙中的天體。而 NASA 與 ESA 合作的哈伯太空望遠鏡計畫,正式完成這份夢想的結晶。哈伯的主鏡直徑高達 2.4 公尺,並搭載了五個(見下圖)功能各異的相機,以好好的分析這麼大口徑的望遠鏡所收集的光線。不僅如此,作為野心勃勃的頂級太空望遠鏡計畫,NASA 早在設計之初就幫哈伯預留了可以升級與維修的空間,且預定以太空梭進行四次「服務任務(Service Mission)」,幫助哈伯與時俱進,在軌道上工作十五年。但出乎意料的是,這個功能竟然這麼快就得派上用場。
哈伯在 1990 年發射不久後,研究人員就發現望遠鏡的成像有著嚴重的問題,拍攝出來的影像模糊不清,就好像望遠鏡近視了一樣。經過檢驗,NASA 發現原因出在主鏡的弧度磨製錯誤,勢必需要進行調整,這使得原本規劃的第一次服務任務更加迫切與重要。
第一次服務任務於 1993 年由奮進號太空梭執行。當時六名組員搭乘太空梭飛到哈伯身旁後,他們拆掉了哈伯的「第一代廣域和行星照相機 WFPC」,並將內建有修正鏡組的「第二代廣域和行星照相機 WFPC2」裝了上去。同時,他們拆除了「高速光度計 HSP」並在空出來的空間安裝了一組名 COSTAR 的修正鏡組,負責幫其他沒有內建修正鏡片的儀器(GHRS、FOC 與 FOS)修正扭曲的影像。於是哈伯在升空三年後,哈伯的成像問題終於解決,開始了正常的觀測與科學研究。
第二次任務:STS – 82 (1997)
經過第一次任務的維修,哈伯突破性的觀測資料為人們展示了宇宙深處的各種風貌,與此同時,嶄新的技術與硬體也正準備要登上太空。第二次服務任務更新了兩個科學儀器,一是把原本用來觀測紫外線的光譜儀 GHRS 換成近紅外線為主的 NICMOS,二是把原本專用於拍攝小天區的 FOS 換成了可以拍照片也可以拍光譜的紫外線相機 STIS,補上原本 GHRS 負責的紫外線波段。
第三次任務:STS – 103 (1999) & STS – 109 (2002)
哈伯的第三次維修任務原定於 2000 年 6 月進行。然而,突如其來的意外打破了原本的計畫。
不像車子或飛機,人造衛星處於空無一物的太空中,想要轉向是相當不容易的事情。尤其哈伯作為一台望遠鏡,需要精準而穩定的持續指向星體才能好好拍照,對姿態控制(attitude control)的要求相當的高。為此,哈伯採用了六顆「陀螺儀(gyroscope)」,以角動量守恆的原理來偵測望遠鏡的轉動,協助維持它的精準指向。一般情況下,哈伯需要三顆陀螺儀正常運作,才能觀測目標。
但是 1999 年 11 月 13 日,哈伯上的六具陀螺儀壞了四具,使得望遠鏡無法繼續觀測,只能進入安全模式待機。因此,NASA / ESA 決定將原本的第三次維修任務拆成兩次執行。
於是,1999 年 12 月 19 日,哈伯拯救部隊搭乘再次搭乘發現號升空,執行「維修任務 3A」。這次的任務都是機械設備的更新,包括換裝新的陀螺儀、控制電腦、資料儲存裝置、感測器、天線、保護毯等等。而科學儀器的更新,則要等到維修任務 3B 再進行。
而以升級觀測儀器為目標的 3B 任務終於在 2002 年登場。本次任務最重要的目標,就是要裝上哈伯的新一代相機「先進巡天照相機 ACS」。ACS 是哈伯的第三代相機,取代了原本的暗天體相機,並擁有比 WFPC2 大兩倍的視野,能夠更有效率的拍攝大範圍的區域,儀器名稱中的「巡天」二字正是從此而來。另外,本次任務還更換了哈伯的太陽能板,使哈伯的外觀發生了非常明顯的變化。
第四次任務:STS – 125 (2009)
哈伯可維修的設計,讓一個 1980 年代以前設計的望遠鏡直到 21 世紀初都仍是天文學的頂尖先鋒。但可惜的是,2003 年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在返航時解體,造成了七名太空人殉職的悲劇,使得世人再次質疑起太空梭的安全性。加上成本的日益高漲,讓 NASA 最終決定盡快將其退役。於是,第四次維修任務,就成為了最後一次維修哈伯的機會。
2009 年 5 月 11 日,亞特蘭提斯號太空梭升空,這是人類最後一次造訪哈伯。這次任務中,太空人幫哈伯安裝了「廣域相機 3(WFC3)」與「宇宙起源光譜儀(COS)」,再一次強化哈伯的觀測能力。同時還修復了分別在 2004 年與 2007 年故障的 STIS 與 ACS 兩台儀器。並且還幫陀螺儀、飛控電腦、電池等多項零件大換血,盡力延長哈伯可以繼續服役的時間。從此,哈伯只能自力更生。
展望未來
四次的服務任務,讓 1970 年代設計的哈伯太空望遠鏡,直到 2020 年代都仍活躍在天文學的最前沿,締造無數傳說。但隨著時間過去,哈伯已經無人維修長達 11 年之久,期間雖然多次遭遇陀螺儀失效、電腦當機等故障,但工程師們仍千方百計地保持望遠鏡的運作。然而,2021 年 6 月 13 日的這次故障,經過近一個月的搶救仍無法恢復正常。沒有人知道,哈伯太空望遠鏡的傳奇是否將在此終結。
還好,即使哈伯就此功成身退,NASA、ESA 與 CSA 合作的下一代旗艦級太空望遠鏡即將在今年底升空,它就是「詹姆士.韋伯太空望遠鏡 JWST」。它擁有直徑 6.5 公尺、金光閃閃的六角形鏡面,集光面積是哈伯的五倍以上。而且與主攻紫外線和可見光的哈伯不同,韋伯的觀測波段位於紅外線,這讓它可以看穿星際塵埃,直擊深埋在分子雲中的初生恆星;也可以極力遠望,看到宇宙早期的第一批恆星與星系;又或者是利用光譜儀,分析系外行星的大氣組成,尋找生命的蹤跡。韋伯將會續寫哈伯的傳奇,帶領我們更深入的了解宇宙的奧秘!
延伸閱讀
- Hubble 30 圖文專輯(一)
- Hubble 30 圖文專輯(二)
- Hubble 30 圖文專輯(三)
- 百倍於哈伯觀測能力,大小尺度通通包辦!——NASA 的下一個旗艦級「羅曼太空望遠鏡」 – PanSci 泛科學
- 哈伯望遠鏡因電腦問題暫時停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