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10
3

文字

分享

5
10
3

有錢就是任性?富豪間的太空競賽是怎麼一回事,又與我們有何關係?

EASY天文地科小站_96
・2021/08/09 ・4541字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 文/陳子翔|現就讀師大地球科學系, EASY 天文地科團隊創辦者

維珍集團創辦人布蘭森(Richard Branson),和亞馬遜公司創辦人貝佐斯(Jeff Bezos),上個月相繼搭乘自家公司太空船飛上太空,成了備受矚目的焦點。

然而可能是因為兩位富豪本身的財力與名氣,讓這場太空公司競爭被自家老闆搶盡鋒頭,很多相關討論話題都聚焦在布蘭森和貝佐斯展現「有錢人的任性」、「搭乘富豪版大怒神」之類的。但這兩次太空任務的成功對於太空發展的未來,以及並非超級富豪的我們,背後的意義遠不只是「富豪間的炫富」那麼簡單。

這是第一次有人到太空觀光嗎?

布蘭森和貝佐斯的競爭,看起來好像是為了搶先爭奪「太空人」的頭銜,但事實上布蘭森、貝佐斯和這次一同上太空的人,並不是第一批到太空的遊客。第一位「太空觀光客」早在 2001 年就付費搭乘俄羅斯聯盟號(Soyuz)太空船上過太空了,在 2001 至 2009 年間,也陸續有人透過這樣的方式到國際太空站體驗太空生活。

聯盟號太空船 。圖/Wikipedia

然而不論是聯盟號或是國際太空站,都不是為接待觀光客而打造的,職業的太空人也有很多的任務和工作要進行。因此其實這樣的太空旅遊方式,有點像搭著公務車是跑去別人的辦公室觀光,想必不適合大量開放。另一方面,用這樣管道上太空的人,需要通過基本的訓練,身體條件的限制也會比較嚴格。

綜合前面的因素,使即便有許多財力雄厚的人想上太空旅遊,能實際前往太空一遊的人還是少之又少,這樣「供不應求」的情況,也讓布蘭森、貝佐斯等太空公司老闆看見商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維珍銀河和藍色起源的太空觀光競爭

也許比大家想像中早很多,貝佐斯其實早在西元 2000 年就成立了藍色起源(Blue Origin)公司,而布蘭森則是在 2004 年成立維珍銀河(Virgin Galatic)。兩家公司都經過了多年的研發,才終於在今年七月用自己研製的火箭完成首次的商業太空任務。可以想像在這之前,兩家公司在幾乎沒有任何收益的情況下,投入的資本有多大!也必須說這樣的事的確應該也只有像布蘭森、貝佐斯這樣同時擁有驚人財力,又對太空充滿熱忱的企業家才可能辦得到。

美國網絡巨頭亞馬遜公司創辦人貝佐斯。圖/wikimedia
英國維珍集團董事長布蘭森。圖/wikimedia

而這次的商業太空競賽,與其說是布蘭森和貝佐斯在較勁誰能先上太空,不如說是維珍銀河和藍色起源這兩家公司,在太空觀光市場競爭先機,也是一次打響知名度與博得關注的大型宣傳。

不過,同樣是完成短時間的載人太空飛行,兩家公司使用的方式卻截然不同。接著就讓我們簡單認識維珍銀河和藍色起源,以及它們在這次的載人飛行採取的策略各自有哪些特點吧。

維珍銀河與太空船二號

維珍銀河的主要業務就是聚焦於太空觀光,而像是小型衛星發射這樣的任務,維珍集團旗下則有另有一家名為維珍軌道(Virgin Orbit)的公司經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懸掛在白騎士二號飛機上的太空船二號。圖/Wikipedia

而此次維珍銀河執行任務的太空船,名為太空船二號(SpaceShip Two),最大的特色就是採用「機載空中發射」。出發時,太空船會先懸掛在一架名為白騎士二號(White Knight 2)的特製飛機上。由白騎士二號掛著太空船二號,像是一般飛機一樣起飛,將太空船送到約 14 公里的高空,並在到達指定位置後釋放太空船。

太空船二號從飛機釋放後,會點燃火箭引擎開始快速向上爬升大約一分鐘。火箭引擎關閉後,太空船就會呈拋體運動,並隨者慣性爬升到約 90 公里高的頂點。直到太空船一路再次重返濃厚的大氣為止。

從火箭引擎關閉到落回較濃厚的大氣這四分鐘,太空船上的乘客就能感受失重狀態,體驗太空中漂浮的感覺,同時太空船二號也會刻意將飛行姿態調整為「倒飛」的樣子,讓乘客可以從飛機頂部與側面的窗戶鳥瞰地球。此外太空船二號將尾翼設計成可變形的形式,讓太空船能夠在重返大氣的不同階段中提供良好的控制。

飛行的最後階段,飛行員會駕駛太空船以無動力滑翔的方式返回機場降落,完成任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太空船二號飛行剖面。圖/FAA

而另一個有趣的地方是,太空船二號基本上是純手動駕駛的飛行器,甚至連太空船的控制系統也不是採取今日多數飛機使用的線傳飛控(Fly by wire),而是傳統的機械式操控,可說是尖端科技與傳統飛行技術的結合,相當特別。

藍色起源與新雪帕德號

不同於維珍銀河,藍色起源的業務範疇就不局限於太空觀光,火箭和火箭引擎的設計與製造也是該公司的業務,像是美國的聯合發射聯盟(ULA)下的下一代的主力運載火箭火神號(Vulcan),就將採用藍色起源公司設計的BE4火箭引擎。同時藍色起源也正在設計一型可重複使用的重型運載火箭──新葛倫號(New Glenn)。總體而言,藍色起源的業務範圍相對與知名的 SpaceX 比較類似,是一家服務範圍相當廣的太空公司。

而這次包含貝佐斯在內的四位乘客,所搭乘的新雪帕德(New Shepard)號,是垂直發射式的火箭,也是目前最常見的火箭形式。火箭本身為單節式,使用液態氫、液態氧做為推進劑。而乘客所乘坐的太空艙則在火箭推進器頂部,每次旅程最多可以乘坐六位乘客。與太空船二號截然不同的是,新雪帕德號是全程自動控制的,因此太空艙內所有人都不用做任何操作,就能完成整趟旅程。

搭乘新雪帕德號整趟旅程大約只有十分鐘,火箭發射後引擎會持續點燃大約 140 秒,在火箭熄火後,太空艙就會自動與推進器分離,進入拋物線的軌道。太空艙飛行的最大高度大約會來到 110 公里,與飛行高度大約 90 公里的太空船二號相比,新雪帕德號有越過 100 公里高的「卡門線」。至於乘客體驗失重狀態的時間,則與太空船二號差不多都是四分鐘,因此兩者實際上在太空中的體驗與視野應該是相差不遠的。而新雪帕德號太空艙返回大氣的方式,則是利用三具降落傘進行減速,緩緩飄回地面降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另一方面,由於推進器下落時的阻力較小,新雪帕德號的推進器會比太空艙還早返回地面。而新雪帕德號的推進器擁有如同鋼鐵人般「懸停降落」的本領,在降落的最後一刻,推進器會用自身火箭動力懸浮於降落基地上方再緩緩落地,相當壯觀。有趣的是,雖然火箭用自身動力垂直降落是 SpaceX 獵鷹九號火箭(Falcon9)的招牌,但其實 2015 年 11 月時,新雪帕德號硬是比獵鷹九號早了一個月達成這樣的成就喔!不過由於獵鷹九號是軌道發射載具,飛行的速度和高度都遠高於幾乎只是直上直下的新雪帕德號,因此兩者技術上的難度其實還是有不小的差距。

懸停降落中的新雪帕德火箭。圖/NASA Flight Opportunities

此外,新雪帕德火箭擁有相當好的安全設計。舉例來說,如果推進器在發射過程中發生問題、可能有爆炸風險時,太空艙本身設有的逃生火箭就可以將太空艙帶離推進器並安全降落。另外在這次載人任務成功前,新雪帕德號也已經累積了 15 次成功的無人試飛任務。

私人公司百花齊放的新太空時代

由於成本和技術難度都非常高,在過去,發射火箭到太空可說是只有傾國家之力(而且是少數的大國)才有辦法完成的事。然而近十年,這樣的狀況有了相當大的變化。

除了維珍銀河、藍色起源在太空觀光的領域取得了初步的成功,馬斯克(Elon Musk)成立的 SpaceX 也已經在過去十幾年間完成了衛星發射、太空站補給、低地球軌道載人太空飛行等等,只有少數「國家」完成過的壯舉。另外,這幾年新興的太空公司也如雨後春筍般地冒出,也都希望能在太空市場中殺出一片天。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商業太空發展這能為我們帶來什麼好處呢?

首先,商業太空公司的發展會使許多新的市場被開闢與創造,而新市場的出現就會吸引更多人與更多企業投入其中,帶來很多新的可能性。例如在這次維珍銀河與藍色起源所競爭的「太空觀光業」,就是過去不曾出現過的新事物,而像是訂閱式衛星網際網路服務、商業太空望遠鏡等等,也都是正逐漸成形的「新太空服務」。

再來,商業發展下由於企業的相互競爭與追求獲利,會讓前往太空的成本持續降低。過去需要幾千萬甚至上億美金才能夠讓自己的衛星上太空,現在最低甚至一百萬美金有找。而私人太空公司也正設計著更多可重複使用的太空載具,期望進一步壓低前往太空的成本。如同馬斯克說,如果飛機是一種不可重複使用的交通工具,那麼一張機票的價格想必會貴的不可思議。過去太空運載火箭就是一種不可重複使用的載具,因此發射衛星和太空船的價格當然居高不下。這次為太空旅遊設計的太空船二號、新雪帕德號都是完全可重複使用的,而 SpaceX 能夠發射衛星的獵鷹九號火箭,也能夠重複使用第一節火箭。這些都能大幅的降低前往太空,以及發射衛星的成本。

或許未來有一天,太空旅行的費用能讓多數人都能夠負擔。圖/Pexels

截至今天,太空發射的成本目前已經可以壓低到「讓許多有錢人能上太空旅遊」的程度。或許未來有一天,太空旅行的費用能讓多數人都能夠負擔,而發射衛星的成本也大幅降低,讓各式各樣的產業與服務都能在太空有新的可能性。

如同數十年前搭乘飛機旅行,或是一百年前乘坐汽車都是富豪的專利,但在技術不斷精進以及商業的競爭下,如今搭乘飛機和汽車早已不再是遙不可及的白日夢。同時公路運輸、航空運輸也都成了現今人類社會中不可或缺的命脈,但相信在動力車輛、動力飛行器剛剛問世時,也很難預期它們會成為現今的模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然,當太空產業快速發展,就如同過去所有新興產業的快速成長一樣,除了能帶來好處與利益,同時也會形成許多外部成本。但人類的科技與文明一直以來就是在進步的同時面對新的問題,在推進的過程嘗試找到平衡,但當我們回過頭一看,常常就會發現世界已經在這樣的過程中,變得更加便捷與進步。

因此,其實維珍銀河與藍色起源這次的商業首飛任務成功,除了對於布蘭森、貝佐斯是好消息外,對於世界而言,也是又一次看見商業太空時代發展的可能性,也讓我們期待未來能夠看到一個不一樣太空新時代,並享受其帶來的好處與便利。

參考資料

  1. SmallSat Rideshare Program
  2. Spaceflight Pricing
  3. Space Launch to Low Earth Orbit: How Much Does It Cost?

延伸閱讀

  1. New Shepard VS SpaceShipTwo – Everyday Astronaut
  2. 一閃一閃亮晶晶,滿天都是人造衛星 – 泛科學
  3. 【時事新聞】聯合號太空飛機首次動力飛行成功 – EASY 天文地科小站
文章難易度
所有討論 5
EASY天文地科小站_96
23 篇文章 ・ 1441 位粉絲
EASY 是由一群熱愛地科的學生於 2017 年創立的團隊,目前主要由研究生與大學生組成。我們透過創作圖文專欄、文章以及舉辦實體活動,分享天文、太空與地球科學的大小事

0

7
5

文字

分享

0
7
5
想變年輕?就靠時空旅行!——《高手相對論》
遠流出版_96
・2022/04/29 ・2673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孿生子弔詭

這難道不是一個讓人活得年輕的方法嗎?的確是,而且後面講到廣義相對論的時候還會介紹另一個讓時間變慢的機制。科幻作品經常使用這種素材,比如電影《星際效應》(Interstellar)裡,太空人去黑洞附近執行任務,回來的時候還挺年輕的,可是自己的女兒卻已經很老了。

正所謂「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我想提醒你的是,這裡說的時間變慢只是不同座標系對比的結果。對於參加星際旅行的你來說,你實實在在活過的時間還是正常的壽命。在相對性原理之下,你根本感覺不到自己多出來什麼時間,如果你在地面上一輩子能讀一萬本書,在太空船上過這一輩子也只能讀一萬本書;你在山中過的這七天,也是一日三餐,共吃二十一頓飯。

在相對性原理之下,你根本感覺不到自己多出來什麼時間。圖/envato elements

但是你的確比地面上的人老得慢。說到這裡,有個著名的問題,叫「孿生子弔詭」。

假設你有一個雙胞胎妹妹,在你們二十歲這一年,你乘坐接近光速的太空船前往遠方執行任務,你的妹妹留在地球上。在你妹妹眼中看來,你這一走就是五十年,你回來的時候她已經七十歲了。可是因為相對論效應,你在太空船座標系下體會到的這段旅程只有三十年,你回來的時候才五十歲。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你離開的時候,兩人一樣大,回來的時候妹妹比你老了二十年。這個事實是沒問題,但人們會有一個疑問。相對於你的妹妹,你在太空船上是高速運動,所以會有時間變慢的效應,所以你比你妹妹年輕。可是反過來說,相對於你,你妹妹在地球上難道不也是在高速運動嗎?為什麼不是她比你年輕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你和你妹妹所在的座標系並不是等價的。你妹妹一直待在地球上,可以近似為一個等速直線運動的座標系。而你離開地球必須首先加速到接近光速,到達目的地要減速、掉頭、再加速,回到地球還要再減速,你經歷的並不是等速直線運動。你在加減速的過程中得使用力量,你會有「貼背感」,而你的妹妹沒有。

相對於從地球出發又折返的星際旅行,一直待在地球上比較像是等速直線運動。圖/envato elements

考慮到這些,精確計算你在每個階段相對於你妹妹是什麼年齡就比較麻煩了,這裡先不講,在本書番外篇會專門進行一點技術性的討論。

確定的是,這個效應是真實的,你真的比你妹妹年輕了二十歲。孿生子的效應已經有實驗證實。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驗證這個效應不需要真的進行星際旅行,你只需要一種精度非常高的原子鐘。先將兩個原子鐘對時,然後將一個放在地面不動,把另一個帶上一般的民航機的國際航班飛一圈。飛回來後,再把這兩個原子鐘放在一起,就會發現它們的時間有一個極其微小的差異——這個差異是實實在在地存在的。參加了飛行的那個原子鐘,現在確實比留在地面的那個「年輕」一點。

如此說來,那些經常在天上飛的飛行員和空服員都比一般同齡人要年輕一點!但是他們參與飛行的速度不夠快,一輩子也差不了一秒。而如果你能把自己的速度提高到接近光速,那麼你的一天是地面上人的一年,甚至一千年,在理論上都是可能的。你就等於穿越到了未來。

一輩子也比別人年輕不了一秒的飛行員們(?)圖/envato elements

時空是相對的

與時間膨脹相對應的一個效應是「長度收縮」。

還是以太空人為例。同樣一段距離,我們在地面看他應該飛二十五年才能到,在他自己看來,飛十五年就到了。而且請注意,不管是哪一方看來,太空船相對於這段距離的飛行速度是一樣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就意味著,太空人看到的這段距離,比我們看到的要短。

如同時間,長度也是個相對的概念。一個物體的長度在相對於它靜止的座標系中是最大的,如果你和它有一個相對的運動,你會覺得它比靜止的時候短一些。這就是長度收縮。

當我們和某物體有相對運動時,它的長度看起來會短一點。圖/envato elements

我還記得小時候看過一個日本動畫片,裡面用極其誇張的手法描寫了這個現象:幾個孩子騎自行車,其他人感覺他們都變瘦了。

其實嚴格地說,有人透過計算,得出三維物體的長度收縮效應是你「觀察」到的,而不是你「看」到的。考慮到物體各個部分的光到達你眼睛的距離不一樣,你的眼睛實際看到的感覺,只是這個物體旋轉了一個角度而已,在視覺上不會覺得它變短了;但是如果你考慮到光速是有限的,物體不同部分的光線到達你的眼睛有個時間差,你根據這個時間差做一番計算,即會得到長度收縮的結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時間膨脹和長度收縮這兩個效應告訴我們:空間的長短也好,時間的快慢也好,都與座標系有關,不同座標系中的觀測者所看到的時間和空間是不一樣的。時空並不是一個客觀不變的、一視同仁的大舞臺,每個座標系都有自己的時空數字。當不同的座標系要想交流,得先做「座標變換」,把對方的時空數字轉換成自己的。

想跟不同的座標系交流,記得先調整時空數字。圖/envato elements

但是,在每個等速直線運動的座標系內部,你所用的物理公式,都是一模一樣的。

如果永遠不聯繫,你在太空船的生活和我在地面的生活就沒有任何差別。可是一旦要聯繫,我們的數字則會非常不一樣。而這些不一樣,又恰恰是因為光速在所有座標系下都一樣。

相對論是如此讓人不好接受,卻又是如此簡單。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相對性原理是一個信念,但物理學家從來都沒有把相對論當作「信仰」——科學的精神是實驗結果說了算。物理學家始終對相對論保持開放的態度。二○一一年,物理學家一度以為微中子的速度能超過光速,但是後來發現那是一個烏龍,是實驗設備有問題。

現在,我們只能說愛因斯坦完全正確。

遠流出版_96
59 篇文章 ・ 30 位粉絲
遠流出版公司成立於1975年,致力於台灣本土文化的紮根與出版的工作,向以專業的編輯團隊及嚴謹的製作態度著稱,曾獲日本出版之《台灣百科》評為「台灣最具影響力的民營出版社」。遠流以「建立沒有圍牆的學校」、滿足廣大讀者「一生的讀書計畫」自期,積極引進西方新知,開發作家資源,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閱讀生活,矢志將遠流經營成一個「理想與勇氣的實踐之地」。

5

11
3

文字

分享

5
11
3
國際太空站與它的繼承者們——淺談近地軌道商業服務的歷史
EASY天文地科小站_96
・2022/02/17 ・3898字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 文/林彥興|EASY 天文地科小站主編、清大天文所碩士生,努力在陰溝中仰望繁星

2021 年底,美國政府宣布再次延長國際太空站(ISS)的服役年限,讓它繼續運作到 2030 年,續寫這座人類史上最大人造衛星的傳奇。與此同時,NASA 的「商業近地軌道太空站」(Commercial Leo Destinations, CLD)也正如火如荼地展開,旨在創造多元而蓬勃的近地軌道經濟圈。

舉世唯一的微重力實驗室:國際太空站

國際太空站絕對夠格問鼎當代最偉大的工程奇蹟之一。由美國、俄羅斯、日本、歐洲與加拿大共同打造,ISS 的質量約 450 公噸,大小相當於一座美式足球場,是歷史上最大最重的人造衛星,二十多年來以約 7.6 km/s 的高速,在 400 多公里高的近地軌道上繞行地球。太空站上常駐約 7 名左右的太空人,負責維護太空站的運作,並且在這獨一無二的微重力環境下,進行各式各樣的科學研究。

2021 年 12 月 9 日,從載人版天龍號太空船(Crew Dragon)拍攝的國際太空站。圖/NASA Johnson

這樣一個龐然大物,世界上沒有任何一款火箭有辦法一次就把它送上軌道。因此 ISS 的建造,是一次一個地把艙段發射到軌道上,然後讓它在茫茫太空中,精準地與之前發射的其他艙段對接,像拼樂高一樣,一步一步地把整個太空站組裝起來。從 1998 年到 2011 年,多國團隊一共花了 13 年的時間、31 次發射,才完成 ISS 的建造。

國際太空站從 1998 至 2011 的主要組裝過程縮時。整體而言 ISS 自 2011 之後並沒有太多大規模的改動,但仍有新增新的艙段(如 BEAM、Nauka、Prichal)、更換電池(如 HTV-6 帶上去的鋰離子電池)與太陽能板(如 iROSA)等設備。影/YouTube

然而,光是「建造」太空站是不夠的,為了維持太空站的運作,太空站上必須要有太空人常駐,因此每隔幾個月,多國團隊就得發射載人任務,把新一批太空人送上太空站,並讓前一批太空站上的太空人返回地球。同時,為確保這些太空人能在太空正常生活,它們還得更頻繁地發射無人貨運太空船,為太空人帶來食物、水、維修零件等資源。

截至 2021 年底,已發射了超過 66 批「遠征隊」(expeditions)輪班駐守 ISS,並且發射 144 趟無人貨運任務。每一趟任務背後,都要耗費數億美金的火箭發射成本,及數百噸的火箭推進劑。再加上太空人的訓練、基礎設施建造、早期的研究與試驗、多國間的協調合作……等等,這個計畫的規模之宏大可見一斑。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自由市場的力量:商業補給與運載服務

國際太空站的建造與運作是如此的昂貴,即使是全世界資源最豐富的太空機構:NASA,要長年維持它的運作也顯得力不從心。

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 NASA 當年用於運補國際太空站的主力——太空梭(STS)。太空梭不僅操作危險,成本也非常昂貴。面對這種情況,NASA 想到:「也許我們可以從最簡單運送補給物資開始,培養一批民間太空公司,等它們的成長茁壯之後,就可以把這些「日常瑣事」外包出去給它們做。」

在自由市場的競爭壓力下,這些民間太空公司自然會拚命地找出效率最高的辦法達成目標。如此一來,NASA 省了錢,又培育了國內的航太科技實力,豈不是一舉兩得?

於是,2006 年,NASA 啟動了「商業軌道運輸服務」(COTS)計畫,讓民間太空公司在 NASA 專業人員的幫助之下,自行設計一套火箭與太空船參與競爭。

每達到一個 NASA 設定的里程碑,就可以拿到相當可觀的資助,進行下一階段的開發,由此一步一步地完成整套系統的開發。經過激烈的競爭,最終由老牌太空公司「軌道科學」(Orbital Science)與當時的新創太空公司 SpaceX 奪下勝利,取得「商業補給服務」(CRS)合約。時至今日,雙方的「天鵝座」(Cygnus)與「天龍號」(Dragon)系列貨運太空船,仍是補給國際太空站的主力。

SpaceX 的 Cargo Dragon 2 太空船(左)與 NG 的 Cygnus 太空船(右)是如今 ISS 補給任務的兩大主力。嚴格來說,這兩艘太空船和其搭配的火箭已經改良多次,與 2008 年奪得 CRS 合約時的設計早已大不相同。Orbital Science 在 2015 年與 Alliant Techsystems 合併為 Orbital ATK,又在 2018 年被諾斯洛普.格魯曼(NG)買下。科技產品與市場環境的高速變化,有時候實在是讓筆者很難一句話把事情講清楚。圖/NASANASA

有了 CRS 的成功經驗,NASA 決定打鐵趁熱,在 2011 年啟動「商業載人服務」(CCP),讓商業太空公司負責難度更高的載人太空飛行任務。

經過多年競爭,這次脫穎而出奪得合約的是 SpaceX 與波音兩家公司。然而,命途多舛的波音「CST-100 星際航線」(Starliner)太空船頻頻發生問題,至今(2022 年 2 月)仍未成功執行任務。另一邊,SpaceX 的「載人版天龍號太空船 Crew Dragon」太空船則相對順利得多,不僅已經 4 度成功把太空人送上 ISS,更將 Crew Dragon 用於太空旅遊,在「靈感 4 號」(Inspiration 4)任務中讓 4 位民間太空人體會了 3 天的軌道飛行,並且未來還會執行更多類似任務。讓我們看到這些為政府機構打造的太空船,其實有著巨大的商業潛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朝陽下,裝載於獵鷹九號火箭頂端等待發射的 Crew Dragon。圖/SpaceX
比起太空梭等上個世紀設計的太空船,Crew Dragon 的控制面板採用大面積的觸控螢幕,整體設計簡約而現代。圖/SpaceX

商業近地軌道太空站:打造蓬勃的近地軌道經濟圈

時光飛逝,歲月如梭,國際太空站轉眼間已經服役超過 20 年。整體而言,太空站的狀態還算良好,但是大大小小的故障仍時有耳聞。因此,即使美國政府宣布讓 ISS 持續服役到 2030 年,尋找國際太空站的接班人仍是刻不容緩。

對此,NASA 故技重施,啟動了「商業近地軌道太空站」(Commercial Leo Destinations, CLD)計畫。這次不只運貨、載人,而是要讓商業太空公司自行設計、建造與運營商業太空站。經過第一階段的評選,目前有 3 組團隊獲選,它們分別是:

  1. Orbital Reef,此為藍色起源(Blue Origin)與內華達太空公司(Sierra Space)、波音、Redwire Space、Genesis Engineering Solutions 等多家公司組成的聯合團隊所提出的方案。它擁有大直徑的艙段、大直徑的對接口,能夠支持 6 名太空人的生活,無論是技術或是商業規劃上都相當有野心。
  1. Starlab,此為 Nanoracks、Voyager Space 和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組成的聯合團隊提出的方案,特色是使用了一個巨大的充氣式艙段,讓整座太空站只需發射一次就能進入軌道,不需要多次發射再對接。
  1. 第三個是諾斯洛普.格魯曼提出的太空站計畫,不過它目前還沒有一個閃亮的名字。相較於上述 2 項方案,諾斯洛普的計畫就顯得相當中規中矩。它們使用了大量現成的技術以降低開發風險,避免計畫延宕,但就顯得缺乏亮點,商業計畫也相對不被 NASA 看好。

最後,當廠商們的技術發展成熟(預計是在 2025 年以後),NASA 就會從指導者變成客戶,付錢購買廠商們的服務。除了角逐 CLD 計畫的 3 個團隊之外,還有另一組人馬——Axiom Space,也是商業太空站大賽的選手之一。比起剛剛起步的 CLD 三家,Axiom Space 不僅已經拿到 NASA 的合約,而且太空站怎麼建造也都已經有了相當完整的規劃。若進展順利,應該會成為第一個成功入軌的商業太空站。

Axiom Space 的太空站建造動畫。多個艙段將首先被安裝在 ISS 上,直到最後整個太空站建成之後,再脫離成為獨立的商業太空站。影/Axiom Space

蓬勃發展的近地軌道經濟圈

國際太空站是 21 世紀初人類的太空技術結晶,是世界各國耗時 13 年、斥資上千億美金完成的偉大工程。然而時過境遷,這座龐然大物逐漸顯露疲態。值得慶幸的是,得益於 15 年來商業太空領域的高速發展,民間太空公司已經一步步掌握火箭、貨運、載人太空船,乃至於太空站的開發與運營技術,讓太空不再是政府機關的專利,也讓 ISS 不怕後繼無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隨著資源與人力的不斷投入,一個生機勃勃的近地軌道經濟圈,也許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遙遠!

參考資料與延伸閱讀

所有討論 5
EASY天文地科小站_96
23 篇文章 ・ 1441 位粉絲
EASY 是由一群熱愛地科的學生於 2017 年創立的團隊,目前主要由研究生與大學生組成。我們透過創作圖文專欄、文章以及舉辦實體活動,分享天文、太空與地球科學的大小事

1

9
6

文字

分享

1
9
6
光如何被重力彎曲,構成黑洞的獨特景象?——黑洞旅行團,出發!(上)
ntucase_96
・2021/12/18 ・2499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 撰文/劉詠鯤

本文轉載自 CASE 科學報黑洞旅行團,出發!(上)——彎曲的光與重力透鏡

在嚴峻的疫情下,雖然我們無法親自外出旅遊,但是想像力可不會被輕易束縛。今天讓我們一起前往廣袤的宇宙中,在那裡散布著無數龐大的天體,它們扭曲從旁擦身而過的光線,形成各式獨特的景象。在本篇文章中,我們將帶領各位讀者一起了解光線是如何被彎曲。

電影《星際效應》中,一幅令人印象深刻的畫面是主角們乘著太空梭在黑洞附近時,所看到的黑洞景象(如圖一)。但是以人類目前的太空實力,尚無法脫離太陽系,抵達巨型黑洞附近更是無法實現。那這幅景象只是純粹虛構的嗎?並不是,它是藉由物理理論將我們的認知延伸到遙遠的宇宙彼端,讓我們也有能力推測,遙遠的未來,黑洞旅行團會看到的景象!

圖一、《星際效應》中,「巨人」黑洞附近的景色。版權所有:華納兄弟。

黑洞附近獨特景象的原因,是因為它極為龐大的重力。因此,在討論黑洞景象之前,我們要先來認識描述重力的理論,那便是鼎鼎有名的廣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使得人們有能力理解宇宙中發生的各種現象,其中一個重要的洞見是:「重力的本質是時空的彎曲」。這句話看起來十分抽象,以下我們舉個例子試著讓各位讀者體會,力與時空彎曲這兩件看來毫無相關的事情是如何扯上關係的。

力與彎曲空間

假設有兩位螞蟻探險家,在他們眼中,地球是一個巨大的平面。有一天,他們相約從赤道上兩個不同的位置出發,拿著指北針,約好一起向正北方,以相同速度前進。在他們心中,地球是一個平面,因此兩人同時向北走,路徑會互相平行,應該永遠不會相遇(圖二a)。但經過了數個月,他們在北極點碰到了彼此,感到驚訝無比。為了解釋此結果,他們推斷:「由於地球是平的,我們會碰在一起,代表我們之間有某種吸引力,將我們越拉越近(圖二b)」。但是我們站在第三人稱的視角便會明白,他們倆最後會碰在一起,並非因為彼此之間有吸引力,而是他們所在的地球是個曲面而非平面。力與空間的彎曲似乎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毫無關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二、兩位相約向正北前進的螞蟻旅行家,兩條軌跡在平面上由於互相平行,應該永遠不會相遇(a)。但在球面上兩位會在北極點相遇(b),由於他們認為自己身處在平面上,會認為相遇是因為彼此之間具有吸引力,將他們的前進軌跡彎曲。

愛因斯坦偉大的洞見,便是他了解到:我們時刻感受到的重力,其實本質上是具有質量的物體造成附近時空的彎曲;我們因為認為時空是平坦的,因此把他詮釋為一種「力」,就如同兩位螞蟻探險家。細心的讀者可能留意到,我們在此使用了「時空」,而非「空間」。相對論中,時間與空間不再互相獨立,而可以互相影響。

讀者可能會疑惑:重力是一種力或是時空的彎曲,這聽起來只是詮釋角度的不同,有實質上的差別嗎?其中一個主要的差別在於對「光」的影響。古典描述重力的理論:牛頓力學,對於光通過一個大質量天體附近時,路徑會如何改變的預測,和廣義相對論的結果並不一致。1919 年,艾丁頓爵士在日蝕發生時,向太陽的方向觀測,發現竟然能夠看到理應被太陽擋住的星光。其原因便是太陽的重力造成附近的時空彎曲,遙遠的星光在通過該區域時發生路徑的偏折,使我們有機會在地球上看到它。

一個物體附近時空彎曲的程度,會和其質量大小有關。因此當光線通過愈大質量的天體附近時,路徑的改變就會越大。這個效果就如同光線通過一個透鏡時會發生偏折(如圖三)。天文學中,人們會使用由透鏡、反射鏡等組成的望遠鏡來觀察遙遠的天體。那我們是否可以使用這些天體形成的「透鏡」,來觀察宇宙呢?答案是肯定的,這便是在當前天文與宇宙學領域中,一個正蓬勃發展的觀測方式:重力透鏡。

圖三、遙遠的星光經過大質量天體時,發出的光線會如同經過透鏡一樣被彎曲,使得在地球上的我們可以看到本該被擋住的星星。

重力透鏡

根據光線彎曲的程度(也代表著透鏡天體的質量大小),重力透鏡可以被分為:微重力透鏡、弱重力透鏡以及強重力透鏡。其中強重力透鏡,由於光線的彎曲程度較大,在地球上的觀察者可以看到十分有趣的圖像。例如愛因斯坦十字、愛因斯坦環。對此議題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3],該文章有深入淺出的解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由於光線偏折的程度,與通過的天體質量有關。因此,如果我們對於光源的性質十分了解,重力透鏡可以反過來提供給我們透鏡天體的質量資訊。這特別適合拿來進行暗物質的分布量測。由於暗物質只透過重力和其他物質作用,它並不會放出任何的電磁波,要「看」到它,只能透過重力的效應。若是我們在宇宙中,發現某一個區域具有非常大的質量,造成通過的光軌跡有所偏移,但是我們又無法在該區域中,利用各種電磁波望遠鏡,看到可識別的天體,那很可能那裏有緻密的暗物質;再透過分析光線的彎曲情形,科學家們便可以推測出其中的暗物質質量分布。

在本篇文章中,我們向各位讀者介紹了光是如何受到重力的彎曲,以及相關的應用。這個效應在黑洞附近會更為劇烈,在下一篇文章中,我們將會介紹該如何「模擬」黑洞附近的景象。

延伸閱讀

本系列文章:
黑洞為什麼不黑?彎曲的光與重力透鏡——黑洞旅行團,出發!(上)
巨大的黑洞反而不危險?——黑洞旅行團,出發!(中)
怎麼模擬出真實的黑洞樣貌?光線追蹤技術——黑洞旅行團,出發!(下)

參考資料

所有討論 1
ntucase_96
30 篇文章 ・ 1354 位粉絲
CASE的全名是 Center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Education,也就是台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創立於2008年10月,成立的宗旨是透過台大的自然科學學術資源,奠立全國基礎科學教育的優質文化與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