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蘇彥嘉
想想你在生活中所制定的哪些策略,失敗的機率高還是成功的?它們都有清楚的目標、執行的方法與時間的規劃,為什麼還是失敗了?是世界變化太快還是我們從一開始就犯了錯?
近來有許多的商業書籍以專案角度分析生活策略,這些策略大多相當的實用,也不至於太過高深到無法了解。許多書籍在願景與目標設定上,都提供了相當有用的幫助,事務的規劃上更是專案管理的強項,可是我們是如何知道我們正在往目標的路上?一開始的規劃會不會就出錯了?情況發生變化怎麼辦?我們又要怎麼及時修正?追根究柢,我們的計劃是不是從一開始就不完善呢?
假設這外在的現實世界是一個巨大的黑盒子,我們不知道它如何構成或運作,我們心中有一套邏輯架構出來的模型,這模型也可說是行動計畫,可以試著驅動它來得到我們想要的,但我們不能確定計劃是否管用,這時我們應該怎麼做?我們只能試著了解它。
要了解黑箱子裡裝什麼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打開它直接觀測、一種是不打開它靠反饋測量。
黑箱子就是所謂外在的現實世界。而認識黑箱就是建構一套邏輯清晰的理性模型,對黑箱輸入行動,從而得到相應的輸出。根據輸入和輸出間得到黑箱的可能結構,建立關於黑箱的模型。隨著輸出入的增多,黑箱的理性模型也逐漸完善,從相對簡單的、高度抽象的模型發展為比較複雜的、更加具體化的模型。
簡單的說,我們用知識先架構了一開始的模型,或可以說是一開始的行動計劃。但不能確定它是否正確,因此我們實際展開行動,並透過反饋將計畫完善到可以達成我們的目標。而這一切都是以目標作為導向的,如果說管理是靠事先規劃一步步走過去,反饋則是一點點修正自己的步伐走向目標。而在計畫在現實世界實際實施後,有五項要點可以使行為的修正更加有效率。
壹、可觀察量和可控制量限制
先確定我們可以對黑箱觀察到什麼、可以做出什麼事,數量多少又有怎樣的限制。比方說我們可以透過他人的反應來觀察自身行為是恰當,觀察分數的高低確定自己是否及格,但我們不可能觀察到他人的內心對話,來得知他人對我的評價。而「可控制量」就是可以實施的行為,我們可以努力用功讀書準備明天考試,也選擇可以潛入校園校園偷考卷,但除非你有特異功能,否則沒辦法在夢中夢到明天的考題。
貳、理論的清晰性
理論越清晰,越能透過客觀世界的反饋來檢驗預期與現實事件之間的差別。比如我清楚的認定如果工作做得好,預期上司就會賞識並提拔我,但現實上如果沒有發生。預期與現實所發生的事件之間出現落差,那這項反饋告訴我的靠工作升官計畫可能出了錯。
但如果我的理論如果不清晰,覺得工作成果可能是升遷要件、跟老闆的關係也是、跟同事的關係應該也算等等……由於理論太模糊,在結果尚未公布時,沒辦法得到足夠的訊息改進,未能取得升遷時也不知道哪裡出錯。
參、反饋與黑箱的變化速度
既然是現實世界當然會因時間產生變化,而我們得到反饋的速度不能慢到失去了效用。例如在大考的前一晚實施模擬考,而模擬考成績要三天後才出來,那不論模擬考成績好壞都已經沒有用了。
肆、反饋後行為
當理論得到檢驗,也給出了足夠的訊息量要改變行為,這時改變的行為要適度,如果改變的行為太過度也會偏離目標。像掌握著方向盤,前面有個小彎道,如果一口氣打方向盤轉到底,那勢必過不了這彎道,當然太小也過不了,怎麼樣算適度?則由下一個因素判斷。
伍、可判定條件
其實整個計畫-嘗試-修正的步驟,都建立在「計畫跟現實有誤差」的前提下,如果完全沒有誤差那我們自然不需要修正,而誤差是否存在其實也就是可判定條件是否成立。
可判定條件有兩種,一種是中間條件,一種是最終條件,最終條件就是我們的目標,它有可能達到了,但你卻完全不知道為什麼會達到,但也沒有關係因為你的目標已經達到了。
但當提到修正時指的是中間條件,而中間條件由最初的計畫中設定的,因此計畫的清晰相當重要,讓我用之前學開車的例子表示,當初學路邊停車時教練都會跟你說,當看到三角板跟邊邊切齊時方向盤轉兩圈切進去就對了,這三角板就是中間條件,停好車是最終條件。
而中間條件取決於可觀察的量與理論的清晰,如果車子有裝倒車雷達或有人下來指揮,通過這些條件停好車就不是難事,當然也可以換個對停車理論有清晰了解的駕駛,那他憑後照鏡就可以停好車了。
以小華要開車去參加演講為一個例子,假設我們已經有了地址(願景)、準備好路線跟交通工具(計劃與工具)和抵達時間(時程),天氣是這麼美好,小華已經準備出發迎接這收穫滿滿的一天。在半路上時發現前面出了車禍,交警們指示車輛轉入其他陌生的車道,小華只好使用車上的GPS卻不幸發現GPS壞了,而手機網路也有些問題,雖然可以叫出地圖但卻無法定位,因為正開著車也不能立刻下車改搭捷運(可觀察量和可控制量限制),小華轉思想「我要去的是台灣數一數二的高樓,一抬頭就看到那我只要看著它往那方向走就好了,雖然會繞一下(理論的清晰性),而且我要去的是個不會移動的地標,所以也不用隨時確定它的位置(反饋與實體的變化速度)」。當小華繞來繞去好不容易接近時,卻一不小心沒轉到個彎而錯過了通往大樓的路,小華趕緊迴轉回去卻發現這條路禁止左轉,只能開到更遠的地方再迴轉(反饋後行為過度),當小華總算到了目的地時,看了下手機卻發現演講時間已經過了(可判定條件)。
換個角度,如果今天小華的策略目標是想在公司升遷。他必須先確定什麼樣可以做到的行為是容易升遷,而公司內有對升遷相當重要的訊號。比方老闆每次都指定要某人做簡報,那人下次就會升遷(可觀察量和可控制量限制),小華可以因此制定一套完整策略,透過該策略的邏輯架構,對老闆發出信號做出反應行為(理論的清晰性),當公司政策有了改變,或老闆最近「怪怪的」,不符合當初的策略推導,小華也必須即時做出改變。(反饋與實體的變化速度),也不能反應過度(反饋後行為適度)。而當老闆又開始每次叫你做簡報時(可判定條件),就可以知道這調整是有效的可以重複進行,直到升遷確定下來才算大局底定。
透過這五個評判標準,使得生活策略不單只是願景的設定、可行的分析和時程的安排。但也別誤會我的意思,這些策略知識都相當的完善、規劃技術也相當的實用,但如果能適時運用反饋的機制來輔佐,更能幫助我們準時達成目標。
原刊載於作者粉絲頁Diplomacy 從遊戲看世界
參考資料
- 金觀濤,華國凡(1983)。控制論與科學方法論
- 王民選 (2009)。試析控制論的認識論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