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穿戴胸罩越久越容易得乳癌?

葉綠舒
・2014/09/07 ・672字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SR值 591 ・九年級

不知道女性同胞們聽過這種說法沒有呢?說穿戴胸罩越久,就越容易得乳癌。筆者之前曾經聽過,而通常這種說法都是強調:因為胸罩都很緊,會妨礙淋巴循環,導致代謝廢物累積在胸部不易排出,所以胸罩戴得越久,得乳癌的風險越高。

穿戴胸罩會提高得乳癌的風險嗎?圖片來源:wiki
穿戴胸罩會提高得乳癌的風險嗎?圖片來源:wiki

最近,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以及赫金生癌症研究中心(Fred Hutchinson Cancer Research Center)合作的一項研究發現:穿戴胸罩,跟得乳癌的風險沒有相關性。

研究團隊從西雅圖 – 普吉特海灣大都市區找了1513名絕經後婦女做為研究對象。他們的年齡介於55至74歲之間,其中454名女性罹患乳腺浸潤性導管癌(IDC,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另外590名女性罹患浸潤性小葉癌(ILC,invasive lobular carcinoma),這兩種最常見的乳腺癌。另外469名未罹患乳腺癌的女性作為對照組。

研究人員進行了面對面的採訪,並獲得人口統計資料、家族史、以及生育史。他們還問了一系列的結構性問題,以評估胸罩穿戴的模式。問題包括研究參與者幾歲開始穿胸罩、是否穿戴有鋼圈的胸罩、罩杯尺寸和帶寬的大小,每天、每星期穿戴胸罩的天數時數,以及在不同的時間是否曾改變胸罩穿著方式等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結論就是,沒有證據支持,穿戴胸罩會提高一個女人患乳腺癌的風險。無論每天穿著幾小時、有鋼圈或沒有、幾歲開始穿,風險是相似的。

所以,女性同胞們,大家可以放心了。雖然,在台灣夏天的酷暑中穿戴胸罩,實在是一種接近「火刑」的行為啊….

原刊載於作者部落格Miscellaneous999 

參考資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 2014/9/5. No aspect of wearing a bra was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risk for either IDC or ILC. Science Daily.
文章難易度
葉綠舒
262 篇文章 ・ 9 位粉絲
做人一定要讀書(主動學習),將來才會有出息。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罩杯越大越危險?引發乳腺癌的關鍵因素有哪些?
活躍星系核_96
・2019/05/28 ・2653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SR值 615 ・十年級

到底有哪些因素會影響乳腺癌的發生呢?圖/waldryanoPixabay

胸部越大越危險?

2014 年,多倫多大學的 MH 布郎( MH Brown )教授和他的同事們在《整形外科與美容外科雜誌》( Journal of Plastic, Reconstructive & Aesthetic Surgery )上發表了一篇統合論述性文章,從 1950-2013 年的數百篇相關論文中選取了 50 篇較為嚴謹的研究,對其結果進行綜合分析得出結論:

已有證據顯示,胸部大小與乳腺癌發生率和死亡率正相關,胸越大越危險。

研究中有很多不嚴謹的地方,因此要得出確切結論,還需要更嚴謹的研究。舉例來講,對於胸部尺寸的測量方法不夠嚴謹,不少研究都只依賴於受試志願者的自我描述。

在布郎教授精選的 15 項研究中, 8 篇的最終結論是胸部大小與乳腺癌發生率正相關, 7 篇的最終結論是二者沒有關係。

值得說明的是,在 7 篇最終結論為二者無關的論文中, 1996 年發表於《歐洲癌症預防雜誌》( 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 Prevention )的一項在瑞典進行的研究結論:初步統計結果中,胸部大小與乳腺癌發生率負相關(即胸小的女性更易患癌),但進一步分析發現,這是由於受試者中,胸部較小者有更大可能性擁有高危險型的緻密型乳腺結構,排除這一因素後的最終結論為:胸部大小與乳腺癌發生率之間沒有明顯關係。這篇文章還指出:胸部較小者更容易擁有高危險型乳腺結構的現像只存在於高加索民族中,亞洲人種中不存在這種情況。

胸部大小與乳腺癌的關連為何?這是個需要研究的問題。圖/Klaus HausmannPixabay

布郎教授的這篇論文中,著重提到了 2012 年和 2013 年的兩項研究。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2013年的這篇文章由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 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 )的保羅·威廉姆斯( Paul T. Williams )教授發表於 PLoS ONE  雜誌 。這項分析的數據來源為「國家步行者與路跑者之健康研究」( National Walkers’ and Runners’ Health Study ),這一項目開始於 20 世紀 90 年代並持續至今,它將參與者按其日常運動情況劃分為「走路的人」或「路跑的人」,並對其身體狀況進行長期追踪。和既往研究相比,這項分析在統計人數規模、樣品隨機性和研究持續性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優勢。

威廉姆斯教授統計了項目中的 79124 名女性( 32872 名步行者和 46252 名路跑者),在過去 11 年中,這接近 8 萬名女性志願者中,有 111 名女性死於乳腺癌( 57 名步行者和 54 名路跑者)。進一步的分析發現,在所有因素中,胸部尺寸與死於乳腺癌可能性的相關性最為顯著:和 A 罩杯女性相比, C 罩杯女性死於乳腺癌的概率提高了 3 倍(為 A 罩杯女性的 4 倍), D 罩杯及以上則提高了 3.7 倍;胸部尺寸每提高一個罩杯,這一概率便提高約 70 %。

被布郎教授著重提到的另一篇發表於 2012 年的文章則與前述統計性研究不同,是一篇基因組學研究,發表於《 BMC 醫學遺傳學》( BMC Medical Genetics )。這項研究對 16175 名歐洲女性進行了基因組學分析,找到了與胸部大小相關的 7 個基因,並發現在這 7 個基因位點中,有 3 個直接與乳腺癌相關, 2 個與乳腺癌相關位點連鎖,1個靠近與乳腺癌相關位點連鎖的區域。

這一結果將胸部正常發育與乳腺癌的發生在基因層面上聯繫在了一起,為二者的相關性提供了不小的暗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基因層面外,在分子細胞層面的關連:脂肪組織

除了基因層面外,在分子/細胞層面,胸部大小和乳腺癌的源由與發展之間又是否存在關係呢?

女性胸部的大小主要取決於乳腺組織外圍脂肪組織的差異:大胸女性和小胸女性的乳腺體積差異不大,而外圍脂肪組織的體積大小,才是胸部尺寸的決定因素。

在臨床上,醫生們很早就發現,如果在進行手術時,乳腺癌組織已經入侵了脂肪組織,那麼無論是否已經發生淋巴結轉移,患者術後癌轉移和復發的可能性都高於沒有脂肪浸潤的情況

乳房結構圖。

脂肪細胞加快了癌速列車

2017 年 3 月,台灣中國醫藥大學校長李文華教授研究組在《自然-通訊》( Nature Communications )上發表文章。根據他們的研究結果,脂肪細胞可以促進乳腺癌細胞的增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實驗中,研究者從乳腺癌手術中取得患者胸部的脂肪細胞,將這些脂肪細胞與乳腺癌細胞系共同培養。在這個共同培養體系中,乳腺癌細胞與脂肪細胞之間沒有直接接觸,但它們共享細胞外液體環境。研究發現:乳房中的脂肪細胞可以分泌小分子 β -羥基丁酸( β-HB ),而 β -羥基丁酸可以被乳腺癌細胞中高表達的膜蛋白單羧酸轉運蛋白2( MCT2 )轉運進入乳腺癌細胞,從而通過組蛋白 H3K9  的表觀調節來增強促癌基因的表達,促進癌細胞的增殖。而且,共培養體系中脂肪細胞的數量越多,對乳腺癌細胞增值的促進作用也就越強。

脂肪細胞促進乳腺癌細胞增殖。圖/參考資料

和胸部大小相比,乳腺癌與遺傳因素和個體內分泌更相關

當然,從這項研究不能直接得出「胸大容易得乳腺癌」的結論。因為首先,研究只是說明脂肪細胞分泌的 β -羥基丁酸可以促進已經有乳腺癌細胞的增殖,所以脂肪細胞可能促進的只是乳腺癌的後期發展和惡化,而並不能促成癌細胞的出現和乳腺癌的發生。其次,無論胸部大小,女性胸部都存在相當規模的脂肪組織,大胸女性和小胸女性胸部脂肪量的差異是否剛好落在可以影響癌細胞增殖的範圍之內,還需要更確切的驗證。李文華教授這項研究的目的,是希望探討乳腺癌的發展機制,為乳腺癌的治療提供新的可能。

無論胸大胸小,乳腺癌都是女性發病率最高的癌症類型,是女性健康的大敵。與胸部大小相比,遺傳因素和個體內分泌情況對乳腺癌的發生有著更強烈的影響。科學偵查、定期體檢,及早發現早期乳腺問題,才是健康的小撇步。

參考文獻:

  1. Breast size and breast cancer: A systematic review》, L.A. Jansen,R.M. Backstein, M.H. Brown, Journal of Plastic, Reconstructive & AestheticSurgery (2014) 67, 1615e1623
  2. Breast size and mammographic pattern in relation to breastcancer risk.》 Thurfjell E, Hsieh CC,  Lipworth L, Ekbom A, Adami HO, TrichopoulosD., Eur J Cancer Prev. 1996 Feb;5(1):37-41.
  3. Breast Cancer Mortality vs. Exercise and Breast Size in Runnersand Walkers》, Paul T. Williams, PLoS One. 2013 Dec 9;8(12):e80616
  4. Genetic variants associated with breast size also influencebreast cancer risk》, Nicholas Eriksson, Geoffrey M Benton, Chuong B Do, Amy KKiefer, Joanna L Mountain, David A Hinds, Uta Francke and Joyce Y Tung, BMC Medical Genetics 2012, 13:53
  5. Prognostic Impact of Marginal Adipose Tissue Invasion in DuctalCarcinoma of the Breast》, Junzo     Yamaguch, Hiroshi Ohtani, Kazukuni Nakamura, IsaoShimokawa, and Takashi Kanematsu, Am J Clin Pathol 2008;130:382-388
  6. 《 Adipocytes promote malignant growth of breast tumours withmonocarboxylate transporter 2 expression via b-hydroxybutyrate》, Chun-Kai Huang,Po-Hao Chang, Wen-Hung Kuo, Chi-Long Chen, Yung-Ming Jeng, King-Jen Chang, Jin-YuhShew, Chun-Mei Hu & Wen-Hwa Lee, NATURE COMMUNICATIONS 8:14706

本文轉載自领研网,原文〈胸部大小与乳腺癌:大胸女性更危险?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活躍星系核_96
752 篇文章 ・ 122 位粉絲
活躍星系核(active galactic nucleus, AGN)是一類中央核區活動性很強的河外星系。這些星系比普通星系活躍,在從無線電波到伽瑪射線的全波段裡都發出很強的電磁輻射。 本帳號發表來自各方的投稿。附有資料出處的科學好文,都歡迎你來投稿喔。 Email: contact@pansci.asia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科學 VS 倫理!基因編輯爭議在哪?——《上帝的手術刀》(上)
PanSci_96
・2019/04/09 ・2078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SR值 546 ・八年級

基因編輯,一門涉及倫理學的技術

基因治療和基因編輯,在我們的故事裡主要是以醫療手段的樣貌出現。但對基因動手術,絕不只是一種普通的醫療手段而已。說到底,基因編輯這把上帝的手術刀,針對的對象是人類的遺傳物質──決定人之所以為人的物質。

可想而知,這種技術手段的推進,最後一定會從科學走向倫理學,觸及人的定義、人類個體的獨立性等終極問題。而回顧過去 20 年,倫理層面的爭論和批評似乎一直伴隨著現代生物醫學研究的發展。

越是禁止,越想嘗試

1996 年,在愛丁堡羅斯林研究所培育的複製羊「桃莉」引起對複製技術,尤其是複製人的巨大爭議,並促使各國政府迅速通過禁止複製人的法律條文。2001 年,在宗教保守團體的遊說下,美國總統喬治 • 布希簽署總統行政命令,禁止美國聯邦經費用來發展新的人類胚胎幹細胞。2013 年,哈佛大學因兩隻靈長類動物非正常死亡,徹底關閉校內的靈長類動物研究中心,而歐美許多研究機構中對靈長類的研究也受到越來越多限制。

複製羊「桃莉」引起對複製技術,尤其是複製人的巨大爭議。圖/wikimedia

2015 年春天,倫理爭議的焦點再次光顧了生醫領域,而這次處於旋渦中心的正是基因編輯技術。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當年 3 月初,麻省理工學院《技術評論》的記者造訪該技術應用的先驅之一、哈佛大學教授喬治 • 丘奇的實驗室,結果意外發現該實驗室已經開始嘗試在人類卵細胞中利用 CRISPR/cas9 技術編輯人類基因體。當時,喬治 • 丘奇實驗室正在嘗試修復會導致女性乳腺癌和卵巢癌的突變基因 BRCA1,以期從根本上預防相關基因缺陷導致的癌症。短短一周之內,科學界久負盛名的《自然》和《科學》雜誌紛紛發文,警告編輯人類生殖細胞基因有未知的安全和倫理風險,呼籲立刻停止同類型的技術嘗試。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不過 1 個月後,中國中山大學黃軍就實驗室的一篇學術論文更是將爭議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們在受精後的人類胚胎中用 CRISPR/cas9 技術進行基因編輯。儘管黃軍就聲稱實驗用的是本身存在缺陷、無法發育成熟的受精卵胚胎,但就很多批評者看來,類似作法已經與人工修改和創造人類無異。相較之下,喬治 • 丘奇實驗室的基因編輯對象是沒有受精的卵細胞,而黃實驗室所修改的已經是擁有了人類個體全套遺傳因子的受精卵。如果把基因編輯過的受精卵植入女性子宮,完全可能孕育出一個完整的生命。

如果把基因編輯過的受精卵植入女性子宮,完全可能孕育出一個完整的生命。圖/pixabay

到了 2016 年,英國的實驗室也開始類似的實驗。雖然從技術層面上來說,這些研究都是種探索,沒有任何一個科學家真的希望現在就製造一個接受過基因編輯的「新新人類」,但他們的研究不言而喻地昭告了天下,基因編輯技術有可能帶來什麼樣的未來。

就在人類社會還沒有在心理上和制度上準備好擁抱基因編輯技術的時候,幾位大膽的科學家就已經用最直接的方式宣告:未來的未來已經快要到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這樣做真的好嗎?

來自科學界的擔憂不是沒有道理的:CRISPR/cas9 的基因編輯技術還遠未成熟,此時輕率開始編輯人類胚胎和生殖細胞的基因,很有可能會出現意想不到的災難後果。來自宗教界、法律界和普通大眾也順理成章地批評:輕易改造人類自身的遺傳,將會動搖人類社會的價值觀。到底什麼才是人?如果混合了來自其他生物的基因,人還是人嗎?修改人類基因是否會造成永久的階級分化和不平等?父母和醫生替孩子決定他們的基因,這樣做是不是不道德?

圖/flickr

借此機會,我想來聊聊科學和倫理的永恆衝突。由於生物醫學研究的首要對象是人類本身,與同樣重視人類本身價值和尊嚴的倫理觀念「擦槍走火」甚至正面衝突,幾乎是難以避免的。

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我們知道,人類對人體解剖構造和生理功能的瞭解大多依賴人體解剖。而長久以來解剖屍體在東西方文化中都是被鄙視和被嚴懲的行為。其中有相信靈魂不滅、屍體是靈魂居所這樣的宗教性理由,也有尊重死者和先人這樣純粹的倫理因素。

中國的《唐律》裡明文規定,光割去屍體的頭髮就要「減鬥殺罪二等」。而在 16 世紀的歐洲,當安德莉亞斯 • 維薩里(Andreas Vesalius,見下圖)得在黑夜中偷偷切下運回再拼接死刑犯的屍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安德莉亞斯 • 維薩里 16 世紀著名醫生,人體解剖學創始人。圖/大寫出版

當他用屍體解剖完成他的巨著《人體構造》的時候,這一行為也被宗教裁判所處以極刑。然而,正是這些「盜墓賊」、「屍盜」等冒天下之大不韙的叛逆舉動,最後助我們一步步瞭解了自身的身體構造和功能。

 

 

 

 

 

本文摘自《上帝的手術刀》,2019 年 1 月,大寫出版

PanSci_96
1219 篇文章 ・ 2195 位粉絲
PanSci的編輯部帳號,會發自產內容跟各種消息喔。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牛奶致癌?
果殼網_96
・2013/11/29 ・900字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SR值 473 ・五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credit: CC by M-A-V@flickr
credit: CC by M-A-V@flickr

文/雲無心

流言: 牛奶中的IGF-1(類胰島素一號增長因數)導致女性易患乳腺癌,男性易患前列腺癌。IGF-1是牛奶中本身含有的致癌激素,但是在以前自然產出的牛奶中含量較低。 自從人們用激素催發母牛大量產奶,牛奶中的IGF1含量就增加了數倍至數十倍,牛奶致癌的危險當然就很厲害了。

真相: IGF-1規範的全稱應該叫做「類胰島素生長因子I」,「類胰島素一號增長因數」的說法不準確。IGF-1是廣泛存在於包括人體中的一種具有重要生理作用的蛋白質。有一些流行病學的調查顯示,IGF-1似乎與前列腺癌等癌症有一定關係。但是,FDA和JECFA(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糧農組織的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一致認為,IGF-1與癌症的關係只是一種多因素的相關性,迄今為止並沒有證據說明IGF-1是致癌的原因。

確實有對牛奶的分析報告認為,重組牛生長激素(rbGH)的使用增加了牛奶中IGF-1的含量。但rbGH導致的IGF-1增加幅度很小,甚至小於牛奶中IGF-1的正常波動。也就是說,一頭奶牛使用rbGH之後,所產的奶中IGF-1的含量會有微弱上升,但是上升之後的含量可能還是會低於許多不使用rbGH的牛奶。說什麼「含量增加了數倍至數十倍」是完全不對的。(關於rbGH可以參考〈乳牛靠打激素來產奶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其次,牛奶中IGF-1的含量是很低的,不管所喝的牛奶是否使用過rbGH,從牛奶中獲得的IGF-1的量跟人體內本身含有的量相比都微不足道。另外,經過加熱、消化、吸收之後,食物中的IGF-1到達人體內也不再具有生物學活性。

會有人跳出來說,既然使用rbGH是安全的,那為什麼目前在多數國家都不允許使用呢?實際上,歐盟和加拿大都沒有對使用了rbGH的牛奶在安全性上提出異議,但是他們認為rbGH的使用損害了奶牛的健康,因此主要是基於動物福利的考慮否決了rbGH的使用申請。

結論:謠言破解。 rbGH對牛奶中IGF-1不構成實質上的影響;牛奶中的IGF-1對人不構成健康隱患。

更多內容請看科學松鼠雲無心文章 《「牛奶激素」的是非》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資料來源:

轉載自果殼網
果殼網_96
108 篇文章 ・ 8 位粉絲
果殼傳媒是一家致力於面向公眾倡導科技理念、傳播科技內容的企業。2010年11月,公司推出果殼網(Guokr.com) 。在創始人兼CEO姬十三帶領的專業團隊努力下,果殼傳媒已成為中國領先的科技傳媒機構,還致力於為企業量身打造面向公眾的科技品牌傳播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