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Jesse Bering
譯/Ivyp
對於高跟鞋的作用,最流行的觀點就是「高跟鞋是男權社會用來限制女性行動的產物」,不過這個觀點可能並不完全正確。首先,高跟鞋最早並不是專門為女性設計的,而是男性騎馬時用的鞋。另外,長久以來,人們都認為男性擇偶時偏好腳小的女性,而這一觀點最近遭到了質疑——來自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人類學家丹尼爾·費斯勒(Daniel Fessler)說:「從演化角度來說,男性應該會偏向選擇腳大的女性,因為她們站得穩,在孕期不容易跌跤,因此能夠提高後代的安全性。」事實上,在未受西方文化影響的男權社會中,男性的確是更青睞腳大的女性。
經常穿高跟鞋會讓原本正常的腳產生錘狀趾、拇囊炎、長滿繭子和雞眼;還會導致腳踝骨折,引起慢性下背部疼痛甚至是膝關節炎。既然高跟鞋可以讓腳看上去顯小,並且男性不會被腳小而不穩定的女性吸引,那麼高跟鞋究竟有什麼好,能讓女性冒著健康危險去穿呢?
來自英國朴茨茅斯大學的心理學家保羅·莫里斯(Paul Morris)和同事們發現,女性穿高跟鞋時的走路姿態能夠讓她們更有「女人味」,屬於一種超常刺激(supernormal stimulus) (譯註:比正常的自然刺激更能有效地釋放動物某一特定行為的刺激)。
為了了解穿高跟鞋讓女性更有魅力的原因,莫里斯的團隊設計了一個稱作「光點顯示(point-light display)」的實驗方法。他們選取了12名不同年齡和體型的女性作為實驗對象,在她們身上可以用來分辨步行姿態的重要部位貼上夜光點,這些部位包括外踝、股骨大轉子、髂前上棘等。這些女性都是穿高跟鞋的老手,她們在黑暗中根據指示在跑步機上以正常步伐走動,第一次穿平底鞋,第二次則穿6厘米高的高跟鞋。用攝像機在她們的正面進行錄像,隨後,這些錄像被隨機地呈現給30位(15名男性和15名女性)二十幾歲的觀察者,他們會對這些女性走路姿勢的性感程度打分。
在對數據進行分析的過程中,莫里斯和同事們發現,錄像裡穿高跟鞋的女性比穿平底鞋的獲得的評分要高得多。而在研究中,研究者們僅僅是告訴了觀察者用這些光點來判斷女性走路時的性感程度,而並沒有明確指出其中是否有人穿了高跟鞋。所以這些觀察者全然不知他們到底看的是什麼,也不知道實際上只有12個實驗對象,每人進行兩種情況的錄像,而並非不同的24個人。在這種情況下,每個實驗對象在穿高跟鞋的情況下都比穿平底鞋獲得了更高的評分。
而即使是在有可能影響評分的因素存在的情況下,「高跟鞋性感女郎效應」還是獲得了成功。比如,雖然身體質量數(BMI)較高的女性得分整體上低於BMI較低的女性,但體格魁梧的女性穿高跟鞋時也獲得了比自身穿平底鞋時更高的得分。
然而,這些發現並沒有回答我們最初的問題。現在我們知道女性穿高跟鞋時的吸引力與她們的走路姿態相關,不過到底是什麼讓這種步態格外妖嬈呢?莫里斯和同事認為,這還是與性吸引有關。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有研究發現,市場上超過一半的色情雜誌封面女郎都近乎裸體穿著高跟鞋。到現在,女性吸引力與高跟鞋之間的聯繫還伴隨著我們。在世界的許多角落,女性的鞋櫃裡一定會有一雙高跟鞋,穿高跟鞋會讓女性覺得自己更迷人。同樣,許多父母不讓女兒在成熟之前穿高跟鞋也是同樣的原因。
為了進一步研究性感高跟鞋背後的生理原因,研究者們對實驗對象穿高跟鞋和平底鞋走路時的各個特徵進行了測量,包括邁步的時長、頻率、步長、膝蓋曲度、髖部曲度等。另外,他們隨機找了120位觀察者(82名女性和38名男性)觀看第一項實驗中的24個錄像中的一個,觀察者們需要判斷錄像中的實驗對象是男性還是女性,而他們並不知道錄像中出現的全都是女性。
這是一個簡單但巧妙的實驗設計,研究者們預測觀察者們會更傾向於錯誤地將穿平底鞋的實驗者鑑定為男性,實驗證實了他們的猜想。研究者們寫道:「當女性穿高跟鞋時,步伐會更小更快,走路時膝蓋和髖部的彎曲程度都較小,而胯骨的旋轉和傾斜程度增大。」也就是說,女性穿高跟鞋時走路更女性化,因此可以讓她們看上去更有女性氣質。就像大胸的女性一樣,穿高跟鞋也會讓人錯誤地認為她的生育能力更強。
研究者們認為,穿高跟鞋對於女性來說有某種有效的回報,能讓她們不顧一切健康隱患去穿高跟鞋。雖然時尚潮流都是一時興起,但高跟鞋幾個世紀以來能在各種不同文化中持續流行,正因為它能與人類擇偶過程相協調。比如,墊肩不再流行的原因就是這種風格與幾千年來演化出的人類本能不符,因為人們會覺得肩膀寬厚的女性太男性化,所以對一般異性戀男性來說,這一點都不吸引人。這項研究也為演化與文化之間的複雜聯繫提供了更多可參考內容。(編輯:球藻怪)
參考文獻:
- Morris, Paul H., et al. “High heels as supernormal stimuli: How wearing high heels affects judgements of female attractiveness.”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34.3 (2013): 176-181.
圖片來源:keepcalm-o-matic.co.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