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下為麋鹿(Alces alces);右下為四不像(Elaphurus davidianus)
哪種鹿幫忙聖誕老公公拉雪橇? 海賊王的喬巴又是哪一種鹿呢? 母鹿有鹿茸嗎?
1、紅鹿(Cervus canadensis),屬於鹿亞科(Cervinae),在歐亞大陸和北美洲皆有分布,於中緯度溫帶森林和草原活動。為世界上分布最廣的鹿種,總共有28種亞種,部分亞種瀕臨滅絕。毛色偏紅,角大有分支,掌狀角不明顯,雄鹿喉下有深棕色鬃毛。只要google此鹿一定都會有此種雄鹿仰天長嘯的畫面(來聽聽牠的聲音),繁殖季節時特別明顯。此種鹿亦為各大民族主要的打獵對象。
易混淆的是,此鹿(Red deer)在北美洲英文也叫牠Elk(見3)或是Wapiti。(所以google “elk” 出來多為紅鹿,反而麋鹿較少)ps. 部分科學家認為分布在北美洲的紅鹿(馬鹿)為獨立種,因此學名命名為C. canadensis,與原先歐亞大陸的紅鹿為C. elaphus分開。
2、馴鹿(Rangifer tarandus),屬於美洲鹿亞科(Odocoileinae) ,在北美洲、歐亞大陸和格陵蘭皆有分布,但分布緯度為最北邊的鹿,因此常常可以看到馴鹿背後是白雪紛飛的照片。角型粗圓,分支叉狀,末端掌狀較明顯像銀杏葉子一樣。體色和喉下鬃毛為淡棕色,臉部和四肢毛色較深偏黑。為北極地區民族重要的經濟血脈。
牠就是聖誕節負責拉雪橇的鹿,喬巴(トナカイ)是吃下人人果實的馴鹿!英文為Reindeer,在北美洲又叫Caribou。中文海賊王動畫的翻譯有誤,不是麋鹿哦!有趣的是,牠們是鹿科家族中唯一雌雄兩種性別皆有角(雌鹿亦有鹿茸)的物種。
3、麋鹿(Alces alces),同樣屬於美洲鹿亞科(Odocoileinae), 分布在加拿大、阿拉斯加和歐亞大陸,分布緯度介於紅鹿(南)和馴鹿(北)之間。為體型最大型的鹿,肩高可達2公尺!由於體型高大,在加拿大部分地區造成不少人鹿衝突。吻端鈍圓,最明顯的特徵就是雄性鹿角有非常明顯的掌狀分支,就像手套一樣呢!在俄羅斯和北美的公路上,常有許多不幸車與鹿高速撞擊的影片,造成不少不便和傷亡。
易混淆的是,麋鹿(又叫駝鹿)的英文在歐洲是Elk(北美洲稱馬鹿亦為Elk),在北美洲稱為Moose,牠就是happy tree friends中那隻傻傻的藍色鹿哦。
4、四不像(Elaphurus davidianus),屬於鹿亞科(Cervinae),為中國珍稀動物之一。曾經廣泛分布於中國,善游泳,寬大的蹄助於牠們在沼則地覓食,不幸在19世紀末(清朝末年)由於大量人類獵捕而於野外滅絕。時隔近百年後,1980年代才從英國政府過去向滿清購入的四不像繁殖圈養族群中,陸續引進共79隻個體進行復育和野放,但至今仍只有不到2000隻野生的四不像棲息於中國幾個保護區中,依然是瀕危物種之一。為何會叫做四不像呢?普遍人認為牠們「頭臉像馬、角像鹿、蹄像牛、尾像驢」。仔細觀察你會發現牠們的臉和蹄有點像牛,只有角像鹿,尾巴長且公鹿的叉角會「向後」與其他鹿種不同。四不像的學名為紀念第一位描述此種鹿的人,英文俗名為大衛神父鹿 Père David’s deer。
易混淆的是,我們叫做四不像,但是在中國他們稱呼為「麋鹿」! 所以又會跟(1)和(3)搞亂了。
總結一下:
- 最大的鹿叫麋鹿,英文記moose不會錯
- 北美的Elk是紅鹿;歐洲的Elk是麋鹿(中文又叫駝鹿)
- 拉雪橇的和喬巴都是馴鹿
- 馴鹿公母都有角,其他鹿只有雄鹿有角
- 這就是為什麼學術界那麼愛用學名的原因,才不會因為各國俗名而混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