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音響的全新可能-平面薄型藍牙喇叭

創新科技專案 X 解密科技寶藏_96
・2014/01/11 ・1239字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SR值 550 ・八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0_7薄型喇叭報導/張昱傑

你是個對喇叭音質有著強烈要求的愛好者嗎?你覺得現在的喇叭讓你滿意嗎?現在最常見的喇叭,是由交流電引發磁力後,帶動薄膜振動產生聲音,稱為磁電式喇叭,經過長年的發展,磁電式喇叭滿足了市場幾乎所有需求,從音響到耳機,從電腦到手機,都可以見到磁電喇叭的身影……對音質要求的你,你覺得現在的喇叭讓你滿意了嗎?話別說得太早,當你見識到工研院新開發的平面薄型喇叭後,你對喇叭音質的概念,將從此改觀。

喇叭的要求有哪些?聲音可以很大、失真小、頻寬大(100hz到20khz)?你覺得現行的喇叭能滿足以上三者嗎?工研院做到了。

平面薄型喇叭,是工研院繼聲名大噪的「紙喇叭」後,又一個改變喇叭界的大作!與使用靜電原理的紙喇叭不同,這種薄型喇叭使用的是壓電陶瓷的技術,透過會隨著電壓形變的陶瓷材質,產生出振動,發出聲音。採訪當天,實驗室內,傳出動聽而悅耳的樂音,好似有人在現場演奏一般,平面喇叭的設計,讓音質十分逼真,而且一反我們一般對喇叭的概念,以為又大又複雜的構造才能有好聲音,工研院的薄型喇叭的特性反而講求越薄,音質越好越逼真!在現場看到的喇叭,明明薄如紙張,卻硬是比對照用的磁電喇叭,音質好上許多,而且這樣的厚度,還可以有限度的彎曲,實在是令人難以想像這樣一片薄薄的平面薄型喇叭,可以如此驚人的改善音質。薄型喇叭還有一個特點,就是頻寬容易控制,不只擁有一般磁電喇叭無法擁有的超大頻寬,也比起靜電式喇叭在低音表現更出色。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現在研發已經進入第四年,目前發展出數種專利技術,像是又小可彎曲的壓電陶瓷膜、極薄卻有超好音質的平面喇叭、可與藍牙技術結合的薄型喇叭……四年來的發展,使其進入高峰。平面薄型喇叭有幾個特色,除了上述的好音質、頻寬範圍大以外,工研院所研發的平面薄型喇叭,還十分的省電,運用奈米技術,將導電粒子均勻分布在薄型壓電陶瓷裡面,運用其導電與振動的特性,不再造成廢熱產生,將脈動的能源更完整的轉換成振動,表現出更好的音質,為此工研院團隊從陶瓷材質研究一直到發展導電粒子塗料,從材料到製程全面的改善,最後才終於發展出現在的平面薄型喇叭。

工研院打算將這個技術應用,從小型隨身裝置起步,一路從手機、小型音響,再擴大至筆電與電腦的中型規格,最後再到電視與大型音響設備,工研院透過可以陣列組合的設計,便可任意將平面薄型喇叭擴大、提高功率,以滿足從小型到大型設備的需求,希望可以將這種為世人帶來更好音質的平面薄型喇叭推廣出去。

這項計畫已經進入尾聲,這專利的平面薄型喇叭,不只在成本上,和傳統的磁電喇叭不相上下,也在聲音頻寬上比靜電式更勝一籌,雖然目前工研院這項技術在被磁電喇叭霸占的音響市場中,仍在少數的一方,但相信,這樣的好技術,總有被看見的一天!

讓我們一同期待這,擁有超好音質、又輕又薄、又低耗能的平面薄型喇叭問世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技術專頁:0.1公分的廣音域

更多創新技術歡迎瀏覽解密國家寶藏

文章難易度
創新科技專案 X 解密科技寶藏_96
81 篇文章 ・ 3 位粉絲
由 19 個國家級產業科技研發機構,聯手發表「創新科技專案」超過 80 項研發成果。手法結合狂想與探索,包括高度感官互動的主題式「奇想樂園」區,以及分享科技新知與願景的「解密寶藏」區。驚奇、專業與創新,激發您對未來的想像與憧憬!

0

3
0

文字

分享

0
3
0
舞池太冷該怎麼炒熱氣氛?DJ 請下點聽不到的低頻 BASS!
Peggy Sha
・2022/12/07 ・1640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Despacito~Quiero respirar tu cuello despacito~」聽到這段旋律,你是不是也開始不由自主地跟著搖擺了呢?跟著音樂一起流動實在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了,不過,假設你完全聽不到這些動感「音樂」,它還能發揮同樣的效果嗎?

科學家也想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於是乎,他們把實驗室搬到舞池啦!

人會跟著聽不到的低頻音樂動次動嗎? 圖/GIPHY

超酷的實驗,就要在超酷的表演廳進行!

沒錯!最近發表在《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期刊上的研究就是這麼嗨!這份研究的第一作者是來自麥克馬斯特大學(McMaster University)的神經科學家 Daniel Cameron,他本身就是個音樂愛好者,除了會打鼓外,研究的主要方向也離不開音樂,總是在探索音樂和人類間的互動關係。

想要從事如此動感的實驗,一般的研究室可沒辦法進行,研究者們選擇的地點是麥克馬斯特大學裡面的「LIVELab」,這個地方算是個研究型表演劇院,裡面既能進行各式演出,也能同時進行各種測試和研究。

LIVELab 介紹影片。影/YouTube

劇場裡不僅有 3D 動作捕捉系統,還有可以模擬各種音樂環境的超強大 Meyer 音響系統,最重要的是,它還配備了本次研究的主角──能產生極低頻率的喇叭!普遍來說,我們耳朵能聽到的聲音頻率介在 20 Hz~20,000 Hz 之間,更高或更低都聽不見,那麼,問題來了:聽不見的聲音,還會對我們產生影響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偷偷來點低頻音,大家真的會感受得到嗎?

為了尋找答案,研究者邀請加拿大的電子音樂雙人組合「 Orphx」到 LIVELab 辦了場表演,並招募了一群實驗參與者來參加。想聽這場演出,需要比平常多一點點的準備。

首先,觀眾需要戴上運動感應頭帶,用以偵測舞蹈動作;再來,觀眾在參加前和參加後都需要填寫調查表,好衡量他們對於演出的喜愛程度、相關生理感受,並確認他們沒有聽到那些偷偷塞進去的低頻聲音。

加拿大的電子音樂組合 Orphx 在 2008 年的現場表演照片。圖/Wikipedia

在整整 45 分鐘的演出中,研究人員會悄悄在幕後控制撥放低頻聲音的喇叭 ,這些喇叭會撥放 8~37 Hz 間的聲音,每兩分鐘開關一次,結果發現,當喇叭開著、放出低音的時候,觀眾的運動量竟然增加了近 12%!

為什麼我們聽不到低音卻還是想跳舞?聲音能被「感受」嗎?

不過,為什麼這些超低聲音會讓人們更愛跳舞呢?研究者們現在還不知道確切的生理運作機制,但他們有些推測。研究者認為,低頻聲音雖然無法被聽見,也不會讓大腦中處理聲音的部分變得活躍,但是,卻能被神經系統的其他部分接收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Cameron 表示,我們腦中的前庭系統,也就是專門負責平衡感和空間感的感覺系統對於低頻刺激非常敏感。另一方面,觸覺也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我們身上的機械性受器(mechanoreceptor)同樣對於低頻的刺激很敏感,會隨著震動而移動,這也就是為什麼,當你站在很大聲的音響前方時,會感覺全身彷彿都在跟著震動。

圖/Pexels

或許,就是這些系統,讓我們能夠用不同的方式來「感受」到音樂、接收我們聽不見的低頻聲音。

如果想要完整了解背後的機制,勢必還要多辦幾場這樣的「科學音樂表演」,但在那之前,如果大家想要讓舞池嗨一些的話,低頻音催下去就對啦!

參考資料

  1. Want to fire up the dance floor? Play low-frequency bass
  2. Cameron, D. J., Dotov, D., Flaten, E., Bosnyak, D., Hove, M. J., & Trainor, L. J. (2022). Undetectable very-low frequency sound increases dancing at a live concert. Current Biology32(21), R1222-R1223.
  3. Low-Frequency Bass Encourages Dancing
  4. Inaudible, low-frequency bass makes people boogie more on the dancefloor
Peggy Sha
69 篇文章 ・ 390 位粉絲
曾經是泛科的 S 編,來自可愛的教育系,是一位正努力成為科青的女子,永遠都想要知道更多新的事情,好奇心怎樣都不嫌多。

1

0
0

文字

分享

1
0
0
為何我的江蕙聽起來像蔡依林?—《音響入門誌》
PanSci_96
・2016/09/20 ・4329字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SR值 470 ・五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Little Sound

640px-Dublin_Philharmonic_Orchestra_performing_Tchaikovsky's_Symphony_No_4_in_Charlotte,_North_Carolina
播放一曲交響樂團的演奏時,音響就像一人分飾多角,要維妙維肖的撥放出每一種樂器的音質和頻率。圖/Derek Gleeson @ wiki

音響像個演員,要演什麼像什麼,演小提琴、演電吉他、演爵士鼓……,樣樣都要演得像。但演員也有蹩腳的,那叫「演技差」,而音響蹩腳的,叫「失真大」。

從留聲機,保存聲音的技術誕生以來,音響的發展簡單來說就是從「失真」走向「傳真」。失真(Distortion)有很多種,諧波失真、振幅失真、頻率響應失真、相位失真……,失真讓你的音樂聽起來「不像真的」;中提琴聽起來像小提琴,江蕙聽起來像蔡依林……,凡此種種症頭都表示您的音響是個蹩腳的演員,演什麼不像什麼。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失真到 Hi-Fi,從 Hi-Fi 到 Hi-End

從 1888 年由美國發明家伯利那(E.Berliner)展示留聲機以來,到了 1950 至 1960 年代,高傳真(High fidelity 或 Hi-Fi)這個名詞開始被廣泛使用,這名詞意味著噪音與失真很小,能「完美再現原音」。德國標準化學會並在 1973 年制訂了相關標準。換言之,音響工業在經過半世紀發展後,正式進入了低失真、高傳真的新時代。

不過雖然技術能夠達到,商人可不見得都會生產好產品給客人,用人工香料的號稱是天然食材、回收餿水油跟你說是天然豬油的黑心商人在什麼時代都不缺,自從 Hi-Fi 這個名詞出現後,哪個音響廠商會不標示自己的產品 Hi-Fi 呢?於是從 1980 年代起,逐漸出現 Hi-End 這個名詞,用來表示比 Hi-Fi 更好的聲音品質,它意味著一種追求完美,比 Hi-Fi 更講究、更極致、更不惜工本的高階產品,以跟原來的 Hi-Fi 做區隔。發展到今,Hi-End 已成為「最高階音響」的同義詞,辦音響展必稱是 Hi-End 音響展,若只有 Hi-Fi 音響展聽起來就遜了,完全沒吸引力。

避免破壞性壓縮音樂格式

雖然音響的技術發展已經從失真到 Hi-Fi,又從 Hi-Fi 到了 Hi-End,可別以為從此每台音響都 Hi-End 了起來,就像手機也是有智慧機皇到智障黑心機一樣,音響市場上自然是失真、Hi-Fi、Hi-End 三大類產品並存,遺憾的是,失真的占絕大多數,而且絕對不會貼上「失真」兩個字讓客人知道。

elvis-presley-1482026_640
市場上失真、Hi-Fi、Hi-End 三大類產品並存,遺憾的是,失真的占絕大多數。圖/MikeBirdy @ pixabay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雪上加霜的是,隨著數位時代的來臨,破壞性壓縮的 MP3、串流音樂……等等方便流傳的音樂格式,讓原本音響硬體的失真外,又增加了「音樂軟體」的失真。是的,失真不但沒有消失過,甚至比以往更加普遍。MP3「失真壓縮」大約於 1993 年問世,隨著免費音樂播軟體 Winamp 在 1997 年的推出成為了網路音樂的主流格式。MP3 檔案的大小約為 CD 的 1 / 11,能將檔案壓縮到這麼小,靠的是破壞性資料壓縮(Lossy Compression)。用這種「有損壓縮」的方式來儲存訊號,會使播放出來的音樂嚴重失真,在早期的網路頻寬限制下,或許這是「必要的惡」,但在如今的網路頻寬條件下,選擇聆聽無失真壓縮(Lossless Compression)的音樂格式,像是 FLAC 或 APE,會是比較好的選擇。

目前多數音樂下載和串流服務已經改用更好的編碼,高解析音樂(High Resolution Audio ,簡稱 Hi-Res Audio)也逐漸興起,選擇這些高取樣規格的數位音樂,至少能避免音樂軟體的明顯失真。

建立「真實」的參考標準

至於音響硬體的失真要如何判斷,首先要建立「真實」的參考標準。台灣音響圈常說「以現場為師」亦即「以現場聆聽的聲音為基準」,常聽音樂會、參加 Live 音樂節,對真實樂器的聲音有所認識,這樣在判斷音響播放的真實程度,將會有所幫助。

不過要知道,「絕對真實」是不存在的,從現場到錄音到後製到音響播放,註定是不會百分百相同的,在細節上過於計較並無幫助,重點在於「累積自己對真實樂器的聆聽經驗」,以食物為例,各式美食吃多了,自然也會建立心中一把尺,用以判斷美味與否,吃過放山土雞再吃一般肉雞自然知道有所差別,這些經驗累積,意在幫助建立「真實」的參考標準,而非按圖索驥,念念不忘某一隻美味的雞,從而失去享受別隻雞的可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以下有幾個重點,可以幫助我們在建立「真實」的參考標準時更有方向。

一、頻率響應範圍

每種樂器、每個人都有音域範圍,也就是頻率響應範圍。

1-1
點擊看大圖。圖/由《音響入門誌》提供

好的音響,應該要盡可能的涵蓋這些樂器的頻率響應範圍,通常來說 60Hz~20kHz 是一個不錯的標準,幾乎能涵蓋大提琴的全部範圍。然而,一般小喇叭,尤其是手機、筆電上面附設的,甚至大多數的電腦喇叭,通常都無法達到 60Hz 的低頻,一般約只能到達 200Hz,想當然爾,那不可能呈現「真實」的音樂。

或許有些人會想問:為何不買到 20Hz 的音響呢?首先,很少有音響能忠實的呈現 20~40Hz 的極低頻,從頻率響應來說,音響最貴的部份就是「優秀」的極低頻,對器材、對空間,都有相當高的需求。總之,對入門者來說,60Hz~20kHz 的小系統,或 40Hz~20kHz 的中、大系統,都會是不錯的參考標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二、頻率響應的平坦

真實的音響系統應避免對頻率響應做過多的人工調味,讓高低頻分布平均,而非偏重某一頻率。

1-2
點擊看大圖。圖/由《音響入門誌》提供

對頻率響應進行調整的裝置叫做「等化器」,有硬體也有軟體的等化器,功能都是對某些頻率進行增強或減弱。以上圖為例,對高、低音都進行了相當的增強,這種聲音通常聽起來很刺激,但一樣不可能呈現音樂的「真實」面貌。等化器的正面意義在於「修正」,任何音響器材都不可能擁有完全平直的頻率響應,加上任何空間都有不同的駐波、殘響,適當的修正會有助於讓音響播放更接近真實。但過猶不及,過多的調整(或調味)只會造成偏離。

三、音場的定位與層次

用 Live 演唱會的錄音檢視音響系統是否真實的呈現不同樂器的位置與距離。

無論古典、爵士或流行,一場 Live 演唱會的舞台上,總有不同樂手各自的位置,忠實的音響系統應該要能呈現正確的位置,總不能在後面的鼓手,音響聽起來卻在前面;或是明明跟主唱有段距離,聽起來卻黏在一起,正確的定位跟層次感,也是音響是否「真實」的重要指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音響是什麼?

對「真實」的參考標準有基本概念後,走進音響店聆聽各種器材前,我們有必要先了解一下:「音響是什麼?」

從原理來說,音響是一套將「電能轉變為聲能」的機器(所以電源的純淨與充沛很重要),而從組成要素來說,音響有訊源、擴大機、喇叭三部份。訊源,訊號的來源,無論是黑膠、CD、收音機、手機、電腦……,音響總有個發出訊號的東西,這就是訊源。而擴大機負責將訊源傳過來的音樂訊號,放大到足以推動喇叭,喇叭單體推動空氣產生聲波傳遞到耳朵,這就是音響不能缺少的三大部份。

1-3
點擊看大圖。圖/由《音響入門誌》提供

雖然音響分三部份,但有很多整合機種,例如收音機、攜帶式藍芽喇叭,是三部份都整合在一起,床頭音響主機,是把訊源與擴大機整合,電腦多媒體喇叭則把擴大機內建到喇叭音箱,將擴大機跟喇叭整合。這種插電的擴大機內建喇叭,通稱為主動式喇叭,而不插電的則稱為被動式喇叭,被動式喇叭就需要外接擴大機來驅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除了整合,當然也有細分,例如將一台 CD Player 分成轉盤跟 DAC(Digital to Analog Converter 數位類比轉換器),將一台綜合擴大機分為前、後級擴大機,或將喇叭分為左、右聲道跟重低音(2.1聲道),但無論整合或細分,萬變不離其宗,訊源的訊號被擴大機放大到推動喇叭的過程,是不會改變的。

如果音響是一條河或一棟大樓

訊源的好壞影響系統極大,以河流來做比喻,上游的水若是髒的,到下游當然也還是髒的,訊源沒給的細節、訊源已經失真的訊號,擴大機也不會憑空再生出細節,或修正失真,你給擴大機垃圾,擴大機也只能把垃圾放大,到了喇叭那邊當然也一樣,可以說訊源決定了整棟音響大樓的「高度」。

擴大機既然是負責將訊源傳過來的訊號,放大到足夠驅動喇叭,基本重點便在於低失真與驅動力,然後當然還要有美好的音色。其中驅動力是一個相對性的條件,亦即要看匹配的喇叭與空間大小,如果喇叭很吃功率,空間也很大,那擴大機自然功率不能小,喇叭若效率夠高,又放在小空間聆聽,那倒是可以挑功率小點的擴大機。只要搭配合宜,擴大機就是一個大樓強健的鋼筋結構。

至於喇叭,雖然是整套音響的最下游,但卻可以說是整套音響最重要的部份,因為所有的「呈現」都在喇叭上,喇叭等級不夠,表現不出上游的美好,喇叭可以說是整套系統的「地基」,沒有夠深的地基,是蓋不了高樓的。在整套系統的搭配上,因為喇叭跟空間的關係最密切,要放桌上自然不能買落地喇叭;要放大空間自然不能買小喇叭,加上音色、頻寬這些東西都最關係到每個人的主觀喜好,所以選音響應該要先挑喇叭,然後再依照喇叭的需求跟特色,挑擴大機與訊源。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speaker
喇叭關係到空間與音樂的呈現,是音響最重要的部分。圖/Charles Rondeau @ PDP

實踐自己的聲音美學

玩音響有很多方法,有人喜歡買 Hi-End 名牌,有人喜歡找古董音響,有的人則喜歡 DIY 自己組裝,條條大路通羅馬,路不重要,重要的是羅馬。不管是什麼音響器材,重要的是它發出來的聲音是不是你想要的。 同一張 CD 給十個發燒友的系統播放,自然不會十套音響發出來的聲音都相同,其中的差異是每個人的品味差異,也就是聲音美學的差異。

日本《Stereo Sound》雜誌將發燒友稱為「唱片演奏家」,音響就是我們的樂器,透過音響我們呈現自己對唱片的詮釋,建立個人的美學價值。就像一個劇本,十個導演去導都會有不同的面貌,音響最終的目的不是「重現」而是「詮釋」。相機不也一樣?相機不是重點,重點是相片。有人能用傻瓜相機當攝影大師,用平價音響也有人能漂亮地實踐自己的聲音美學。如果音響越貴聲音就越好,那直接看購買發票就能判斷誰家音響好聽了不是?事情當然不會這麼簡單,人是有創造力的,而這,才是音響有意思的地方,也是人生有趣的地方不是嗎?

音響小撇步

1、想知道什麼是失真的聲音嗎?可以到這個網站做個測試看看喔:http://www.klippel.de/listeningtest/lt/
2、除了訊源、擴大機、喇叭三個組成部分之外,空間跟電源也是影響音響系統聲音優劣至為重要的因素,就像買了超跑要有好路才能發揮,法拉利在鄉間小路也是英雄無用武之地啊。


Vol 1

 

本文轉載自《音響入門誌》vol.1:揚聲器篇。

所有討論 1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音響的全新可能-平面薄型藍牙喇叭
創新科技專案 X 解密科技寶藏_96
・2014/01/11 ・1239字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SR值 550 ・八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0_7薄型喇叭報導/張昱傑

你是個對喇叭音質有著強烈要求的愛好者嗎?你覺得現在的喇叭讓你滿意嗎?現在最常見的喇叭,是由交流電引發磁力後,帶動薄膜振動產生聲音,稱為磁電式喇叭,經過長年的發展,磁電式喇叭滿足了市場幾乎所有需求,從音響到耳機,從電腦到手機,都可以見到磁電喇叭的身影……對音質要求的你,你覺得現在的喇叭讓你滿意了嗎?話別說得太早,當你見識到工研院新開發的平面薄型喇叭後,你對喇叭音質的概念,將從此改觀。

喇叭的要求有哪些?聲音可以很大、失真小、頻寬大(100hz到20khz)?你覺得現行的喇叭能滿足以上三者嗎?工研院做到了。

平面薄型喇叭,是工研院繼聲名大噪的「紙喇叭」後,又一個改變喇叭界的大作!與使用靜電原理的紙喇叭不同,這種薄型喇叭使用的是壓電陶瓷的技術,透過會隨著電壓形變的陶瓷材質,產生出振動,發出聲音。採訪當天,實驗室內,傳出動聽而悅耳的樂音,好似有人在現場演奏一般,平面喇叭的設計,讓音質十分逼真,而且一反我們一般對喇叭的概念,以為又大又複雜的構造才能有好聲音,工研院的薄型喇叭的特性反而講求越薄,音質越好越逼真!在現場看到的喇叭,明明薄如紙張,卻硬是比對照用的磁電喇叭,音質好上許多,而且這樣的厚度,還可以有限度的彎曲,實在是令人難以想像這樣一片薄薄的平面薄型喇叭,可以如此驚人的改善音質。薄型喇叭還有一個特點,就是頻寬容易控制,不只擁有一般磁電喇叭無法擁有的超大頻寬,也比起靜電式喇叭在低音表現更出色。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現在研發已經進入第四年,目前發展出數種專利技術,像是又小可彎曲的壓電陶瓷膜、極薄卻有超好音質的平面喇叭、可與藍牙技術結合的薄型喇叭……四年來的發展,使其進入高峰。平面薄型喇叭有幾個特色,除了上述的好音質、頻寬範圍大以外,工研院所研發的平面薄型喇叭,還十分的省電,運用奈米技術,將導電粒子均勻分布在薄型壓電陶瓷裡面,運用其導電與振動的特性,不再造成廢熱產生,將脈動的能源更完整的轉換成振動,表現出更好的音質,為此工研院團隊從陶瓷材質研究一直到發展導電粒子塗料,從材料到製程全面的改善,最後才終於發展出現在的平面薄型喇叭。

工研院打算將這個技術應用,從小型隨身裝置起步,一路從手機、小型音響,再擴大至筆電與電腦的中型規格,最後再到電視與大型音響設備,工研院透過可以陣列組合的設計,便可任意將平面薄型喇叭擴大、提高功率,以滿足從小型到大型設備的需求,希望可以將這種為世人帶來更好音質的平面薄型喇叭推廣出去。

這項計畫已經進入尾聲,這專利的平面薄型喇叭,不只在成本上,和傳統的磁電喇叭不相上下,也在聲音頻寬上比靜電式更勝一籌,雖然目前工研院這項技術在被磁電喇叭霸占的音響市場中,仍在少數的一方,但相信,這樣的好技術,總有被看見的一天!

讓我們一同期待這,擁有超好音質、又輕又薄、又低耗能的平面薄型喇叭問世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技術專頁:0.1公分的廣音域

更多創新技術歡迎瀏覽解密國家寶藏

文章難易度
創新科技專案 X 解密科技寶藏_96
81 篇文章 ・ 3 位粉絲
由 19 個國家級產業科技研發機構,聯手發表「創新科技專案」超過 80 項研發成果。手法結合狂想與探索,包括高度感官互動的主題式「奇想樂園」區,以及分享科技新知與願景的「解密寶藏」區。驚奇、專業與創新,激發您對未來的想像與憧憬!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Wifi喇叭讓低頭族遠離危險
昱夫
・2014/07/26 ・794字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SR值 590 ・九年級
相關標籤: wifi (3) 喇叭 (5)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WiFi-Honk-1404940646738
Illustration: Randi Klett; Images: Getty Images

還記得之前有低頭族過馬路被車撞到的新聞嗎?在智慧型裝置越來越普及的時代,不論行人或是車輛,都常常因為低頭看手機或是盯著GPS而忽落了路況,引發現實交通上的危險!現在,科學家針對低頭族,研發出wifi喇叭,讓手機主動提醒你身邊該注意的安全!

密蘇里大學(University of Missouri)的Kaustubh Dhondge團隊,發展了利用wifi來連結個人行動裝置的“WiFi Honk”,達到類似汽車喇叭的作用。在研發構想中,使用者可以下載App來連結管理系統,選擇以「行人」或是「車輛」的方式上路後,每隔0.1秒,手機便會自動透過wifi beacon向系統上傳個人位置、移動速度及方向;當系統接受訊息,便會將該區域的所有人車資訊做整合,計算出可能發生碰撞意外的對象,由螢幕顯示或是聲響震動提醒雙方及時注意,避免意外。

目前,此系統會碰到的問題,主要是要如何在混亂的交通狀態中(包含各種形式的交會:同向超車、雙向會車⋯⋯等等),更精準地預測事故點,避免傳送不必要的警告訊息給使用者;另外,也要避免在擁擠的情境下,過多訊息會彼此干擾而使效能降低。一旦改進了這些問題,WiFi Honk將能更正確地針對可能性事故當事人提出提醒。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除了搭載在智慧手機,研究團隊也期望能將這項技術推廣到車輛配備上,若是未來的車輛都可以配備wifi beacon發送能力,系統就可以建立更大的資料庫,提升預測交通事故的精準度與普及率!

「當晚上你騎著腳踏車,你搭載WiFi Honk的手機便成為探照燈,它能在視線範圍外就預測到朝你疾駛而來的危險」參與研究的Sejun Song說。然而,在這些科技實際上路前,為了人身安全,為了不與現實脫節,還是讓我們抬起頭,看看世界吧~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Wifi-Honk! Smartphone App Gets Pedestrians out of the way [IEEE Spectrum, July 14, 2014]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昱夫
57 篇文章 ・ 2 位粉絲
PanSci實習編輯~目前就讀台大化學所,研究電子與質子傳遞機制。微~蚊氫,在宅宅的實驗室生活中偶爾打點桌球,有時會在走廊上唱歌,最愛929。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音響的全新可能-平面薄型藍牙喇叭
創新科技專案 X 解密科技寶藏_96
・2014/01/11 ・1239字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SR值 550 ・八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0_7薄型喇叭報導/張昱傑

你是個對喇叭音質有著強烈要求的愛好者嗎?你覺得現在的喇叭讓你滿意嗎?現在最常見的喇叭,是由交流電引發磁力後,帶動薄膜振動產生聲音,稱為磁電式喇叭,經過長年的發展,磁電式喇叭滿足了市場幾乎所有需求,從音響到耳機,從電腦到手機,都可以見到磁電喇叭的身影……對音質要求的你,你覺得現在的喇叭讓你滿意了嗎?話別說得太早,當你見識到工研院新開發的平面薄型喇叭後,你對喇叭音質的概念,將從此改觀。

喇叭的要求有哪些?聲音可以很大、失真小、頻寬大(100hz到20khz)?你覺得現行的喇叭能滿足以上三者嗎?工研院做到了。

平面薄型喇叭,是工研院繼聲名大噪的「紙喇叭」後,又一個改變喇叭界的大作!與使用靜電原理的紙喇叭不同,這種薄型喇叭使用的是壓電陶瓷的技術,透過會隨著電壓形變的陶瓷材質,產生出振動,發出聲音。採訪當天,實驗室內,傳出動聽而悅耳的樂音,好似有人在現場演奏一般,平面喇叭的設計,讓音質十分逼真,而且一反我們一般對喇叭的概念,以為又大又複雜的構造才能有好聲音,工研院的薄型喇叭的特性反而講求越薄,音質越好越逼真!在現場看到的喇叭,明明薄如紙張,卻硬是比對照用的磁電喇叭,音質好上許多,而且這樣的厚度,還可以有限度的彎曲,實在是令人難以想像這樣一片薄薄的平面薄型喇叭,可以如此驚人的改善音質。薄型喇叭還有一個特點,就是頻寬容易控制,不只擁有一般磁電喇叭無法擁有的超大頻寬,也比起靜電式喇叭在低音表現更出色。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現在研發已經進入第四年,目前發展出數種專利技術,像是又小可彎曲的壓電陶瓷膜、極薄卻有超好音質的平面喇叭、可與藍牙技術結合的薄型喇叭……四年來的發展,使其進入高峰。平面薄型喇叭有幾個特色,除了上述的好音質、頻寬範圍大以外,工研院所研發的平面薄型喇叭,還十分的省電,運用奈米技術,將導電粒子均勻分布在薄型壓電陶瓷裡面,運用其導電與振動的特性,不再造成廢熱產生,將脈動的能源更完整的轉換成振動,表現出更好的音質,為此工研院團隊從陶瓷材質研究一直到發展導電粒子塗料,從材料到製程全面的改善,最後才終於發展出現在的平面薄型喇叭。

工研院打算將這個技術應用,從小型隨身裝置起步,一路從手機、小型音響,再擴大至筆電與電腦的中型規格,最後再到電視與大型音響設備,工研院透過可以陣列組合的設計,便可任意將平面薄型喇叭擴大、提高功率,以滿足從小型到大型設備的需求,希望可以將這種為世人帶來更好音質的平面薄型喇叭推廣出去。

這項計畫已經進入尾聲,這專利的平面薄型喇叭,不只在成本上,和傳統的磁電喇叭不相上下,也在聲音頻寬上比靜電式更勝一籌,雖然目前工研院這項技術在被磁電喇叭霸占的音響市場中,仍在少數的一方,但相信,這樣的好技術,總有被看見的一天!

讓我們一同期待這,擁有超好音質、又輕又薄、又低耗能的平面薄型喇叭問世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技術專頁:0.1公分的廣音域

更多創新技術歡迎瀏覽解密國家寶藏

文章難易度
創新科技專案 X 解密科技寶藏_96
81 篇文章 ・ 3 位粉絲
由 19 個國家級產業科技研發機構,聯手發表「創新科技專案」超過 80 項研發成果。手法結合狂想與探索,包括高度感官互動的主題式「奇想樂園」區,以及分享科技新知與願景的「解密寶藏」區。驚奇、專業與創新,激發您對未來的想像與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