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M天一個夢
你是不是總在這個時候想他?
當你生病的時候
當你無所事事的時候
當你遇到挫折的時候
當你需要幫助的時候
當你需要關懷,需要愛的時候
當你進入一個陌生環境的時候
……
愛情的三大成癮需求
Fraley和Shaver等人【1】在浪漫關係中提出,當他能提供以下三個功能時,你就會覺得離不開他,緊緊依附於他:第一,尋求親密(proximity seeking);第二,當你生病、遇到危險或外界威脅時,他就成為你的避風港(safe haven),照顧你、支持你;第三,他像一個安全基地(secure base),給你安全感和自信,讓你無所畏懼。這三個功能滿足了人們天生就有的三大需求:(1)與人親密(2)被人照顧(3)有充足的安全感和自信的來源,從而與重要他人形成一種社會連結(bond),獲得歸屬感【2】。
通常在壓力情況下,人們的這些需求就顯得格外迫切。巴依蘭大學心理系教授 Mikulincer 做 了一項有趣的實驗【3】,他讓實驗參與者做一些詞彙判斷任務,發現當詞彙含有壓力的詞義時,人們會想起跟「依附」主題(attachment themes)有關的事情。當壓力性詞彙增加後,人們腦海中就會出現更多有關親密主題(proximity themes)的想法。
脆弱的戀愛者通常都非常需要與別人親密、希望被別人照顧和缺乏安全感。因此,他們會尋找一個合適(desirable)的人來滿足這三個需求,如有人關心我(take care of me),有人抱著我(hug me),有人說愛我(love me),有人跟我分享我的生活等(share with me)。一旦遇到了能夠滿足這三個需求的人,他們就會開展新的戀情。在感情的初始階段,這三個需求的滿足會給脆弱戀愛者的情緒帶來極大的愉悅(emotional pleasurable),但是戀愛程度並不是很深入。他們更多的是陷入這段感情所帶來的情緒,而非陷入感情本身(fall in love with the feelings and related sexual excitement more than with the person)。如果在此階段被伴侶拋棄,他們將很有可能受到很大的傷害,深陷於感情之中,想要挽回伴侶繼續滿足他們的親密需求和情緒需求(seek after the feelings)。因此,脆弱戀愛者的痛苦並不是因為失去了一個最愛的人,而是因為那三個需求得不到滿足【4】。
被分手的人比提分手的人痛苦也有這個原因。俄亥俄州立大學醫學院的 Fagundes 教授展開了一項研究【5】,調查提出分手者和被分手者是否對彼此有所依附(即是否希望對方滿足自己的親密需求和情緒需求)。克里斯托弗教授測量了分手者對另一半的依附程度,如「你現在最想跟誰在一起(尋求親密)?」「當你遇到困難或者擔心時,你希望誰來幫助你(避風港)?」「不管發生什麼事,你希望誰會一直在你身邊(安全感)?」要求被試列出最先想到的5個人。結果發現被分手者在分手時依附前任,因而分手後更留戀對方,痛苦程度較高;而提出分手者不想再依附前任,分手後痛苦程度較低。
分手一段時間後,雖然有些失戀者深知前任不再會陪在自己身邊、安慰自己和關心自己等,但是依然渴望依附前任(desire to use the partner as the attachment figure)。如寂寞時,還是想跟他親密?遇到挫折後,還是想找他安慰等。這種慾望會阻礙失戀者在分手後的恢復狀況。當這種慾望降低後,失戀者才開始慢慢的恢復。
轉移你的成癮需求,建立新的依附對象
由於這三個需求是天生就有的,如果消除,就不健康了,所以我們應該學會從其他可信任者身上來獲得這三個需求的滿足,而不僅僅只從伴侶身上。
心理學家發現一些因素會促進人們依戀,親密的身體接觸(Anisfeld, Casper, Nozyce, & Cunningham, 1990; Ainsworth, Blehar, Waters, & Wall, 1978),關懷照顧(Field, 1987)和可信賴性或可依賴型(Ainsworth, 1991 ; Ainsworth ct al., 1978; Egeland & Farber, 1984)。因此,你可以找到任何符合這三個條件的人作為你的新依附對象。
研究告訴我們一些人天生就會找到新的依附對象來應對分手,而一些人則選擇了錯誤的方法應對分手。內華達大學裡諾校區Davis教授【6】發現安全型失戀者(security)會積極利用身邊資源來應對分手事件,在前任離開後,將自己的閨蜜和家人作為新的「避風港」(safe havens);而焦慮型失戀者沉浸在失去前任的痛苦中無法自拔,想要挽回、或者與對方發生性行為,或者氣憤或者報復等等,使用藥物和毒品來應對分手;迴避型失戀者則選擇抑制回想和自力更生的策略來應對分手。(P.S. 安全型、焦慮性、迴避型是什麼意思?由於比較複雜,又不是重點,就不解釋了。欲瞭解者請見海苔熊的文章〈重新擁抱安全感:近年成人依戀的研究趨勢(一)〉)
當需要陪伴的時候,找你的閨蜜;
當遇到挫折的時候,找你最信賴的朋友或家人來幫助你;
當沒有安全感的時候,想想支持自己的朋友和親人,消除「世上只他,是給我最多安全感的伴侶」這種信念。
當你在這些情況下,都不會再想起他,恭喜你,你離脫離失戀陰影又近了一步。
參考文獻
- FRALEYU R. C., Davis K. E. (1997). Attachment formation and transfer in young adults’ close friendships and romantic relationships.
- Baumeister, R. F., Leary,M. R. (1995). The need to belong: Desire for interpersonal attachments as a fundamental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7, 497–529.
- Mikulincer, M., Birnbaum, G., Woddis, D., & Nachmias, O. (2000). Stress and accessibility of proximity-related thoughts: 前任ploring the normative and intra-individual components of attachment theor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8, 509–523
- Timmreck TC. (1990). Overcoming the loss of a love: preventing love addiction and promoting emotional health. Psychology Report, 66:515-528.
- Fagundes, C. P. (2011). Getting over you: Contributions of attachment theory for postbreakup emotional adjustment.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9: 37–50.
- Davis, D., Shaver, P. R., and Vernon, M. L. (2003). Physical,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reactions to breaking up: The roles of gender, age, emotional involvement, and attachment style.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9: 871–884.
轉載自果殼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