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學的研究領域中,有學者會根據一個人做事的態度,將人們分為prevention focus (預防焦點)或是promotion focus (促進焦點)。從字面上就可以得知,預防焦點的人做事態度會是比較預防性的,盡可能守住擁有的,而不去追逐新的;促進焦點的人,則是會傾向去冒險、嘗鮮。根據這樣的特質,我們會預期預防焦點的人,會傾向停留在原本的狀態,但如果原本的狀態是錯誤的,他們是否還會傾向停留在原本的狀態呢?
在第一個實驗中,由研究者塑造一個情境,他們要求實驗參與者參加一個益智測驗,測驗結束後,實驗參與者會看到測驗的結果,他們可以決定要輸入真實的分數,或是其他分數。由於在實驗開始前,實驗參與者會被告知,如果他們的分數在前二分之一,他們可以獲得額外高額獎金的抽獎機會;因此,實驗參與者有一些動機去輸入一個高於真實分數的分數,以獲得抽獎的機會。在各個實驗中,確實也發現都有7成左右的實驗參與者,會選擇輸入一個較高的分數。
但重點並不僅在此,他們真正關切的是:如果一個人做了一個錯誤的行為,他再次犯錯的機會有多高,以及是否會受到人格特質的影響。所以在益智測驗後,他們要進行一個字彙創造測驗,實驗參與者會看到一個單字 (例如dictionary)他們要利用這個詞彙中的字母,重新排列組合,組合出已經存在的英文單字,例如: cat, cry, action等等。結束後,實驗參與者自主回報他們組合出多少英文單字;換句話說,他們也可以撒謊,說自己創造出比較多的單字。實驗者利用複寫紙上的痕跡,來得知實驗參與者實際上組合出多少英文單字,藉此得知實驗參與者是否有再次高估自己的表現。在這兩個測驗完成後,實驗參與者用量表去了解,實驗參與者是屬於預防焦點或是促進焦點的人。
結果顯示,預防焦點的人,第一次若高估自己的分數,再次高估自己分數的百分比明顯高於第一次誠實回報自己分數的人。但針對在較不是預防焦點的人,則沒有這樣的現象。這個結果說明了,預防焦點的人,即使第一次錯了,之後還會繼續錯。
在第二個實驗中,他們利用情境來誘發實驗參與者的行為,透過強調損失來誘發預防焦點的行為,透過強調獲得來誘發促進焦點的行為,其他的部分和第一個實驗相同。結果顯示,在誘發預防焦點的行為情境下,還是較傾向連續高估自己的表現;但誘發促進焦點行為的實驗參與者,則沒有這樣的現象。
在第三個實驗,他們為了檢驗為什麼預防焦點會造成這樣的行為改變,於是他們檢驗下列兩個原因對於有預防焦點的人會連續犯錯的影響:一、如果第二次沒有犯錯,暗示著第一次的決定是錯的;二、是否只是傾向作一致的決定。所以在估算第一次的分數後,他們就問實驗參與者為什麼他們會估算那樣的分數,是否有特別的原因,也就是在探討他們是否有意識的犯錯。另外,他們也用量表去探索實驗參與者是否有偏好,喜歡做一致的決定。
結果和第二個實驗相同,顯示他們所認為的兩個可能的原因,都不是造成預防焦點的人會連續犯錯的原因。而真正的原因是,他們一旦做了一個決定,就會傾向維持在同樣的狀態;套用在這個實驗的情境,就是一旦他們決定要高估自己的表現來獲取好處,他們就會想要持續這麼去做。
在第四個實驗,他們想要進一步去探討,在比較接近真實生活的情境,是否也會有同樣的行為。他們用和實驗二相同的方式,來誘發不同的行為處理方式,但實驗參與者要做的事情是要買一輛二手的車子、以及要進行不動產的買賣。實驗參與者都是買方,他們可以選擇不透露自己真實的需求,以換取較低的售價。結果顯示,預防焦點的實驗參與者,他們若第一次隱瞞了一些訊息,第二次也會有較高的百分比會隱瞞訊息。
在最後一個實驗,他們先了解實驗參與者是否願意捐款給一些慈善團體,接著讓他們做實驗一使用的益智測驗,以及用量表了解他們是屬於預防焦點或是促進焦點的人。結果同樣發現,預防焦點的人,如果決定不要捐款,他們之後會有比較高的機率會高估自己的分數,也就是說他們一旦做了一個比較不道德的行為,他們就會傾向繼續做不道德的行為。
根據這一系列的結果,可以發現預防焦點的人,會有固著的行為,即使這個行為是錯誤的,他們同樣會這樣持續有同樣的行為模式。從這個結果,大家似乎不難想像,為什麼有些政治人物會一錯再錯。如果一個社會瀰漫著預防焦點的氣息,那大家可能就會傾向一錯再錯,實在是非常恐怖的。這似乎是台灣現狀的寫照,值得大家省思。
去看研究的原文Repeating the Past: Prevention Focus Motivates Repetition, Even for Unethical Decisions
去看博士後研究員 Shu Zhang的網頁,Zhang研究專注在過去的行為,如何影響後來的行為以及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