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為什麼有人一錯再錯?

Y. M. Huang
・2013/11/27 ・1821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SR值 495 ・六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실수_shit_09

在心理學的研究領域中,有學者會根據一個人做事的態度,將人們分為prevention focus (預防焦點)或是promotion focus (促進焦點)。從字面上就可以得知,預防焦點的人做事態度會是比較預防性的,盡可能守住擁有的,而不去追逐新的;促進焦點的人,則是會傾向去冒險、嘗鮮。根據這樣的特質,我們會預期預防焦點的人,會傾向停留在原本的狀態,但如果原本的狀態是錯誤的,他們是否還會傾向停留在原本的狀態呢?

在第一個實驗中,由研究者塑造一個情境,他們要求實驗參與者參加一個益智測驗,測驗結束後,實驗參與者會看到測驗的結果,他們可以決定要輸入真實的分數,或是其他分數。由於在實驗開始前,實驗參與者會被告知,如果他們的分數在前二分之一,他們可以獲得額外高額獎金的抽獎機會;因此,實驗參與者有一些動機去輸入一個高於真實分數的分數,以獲得抽獎的機會。在各個實驗中,確實也發現都有7成左右的實驗參與者,會選擇輸入一個較高的分數。

但重點並不僅在此,他們真正關切的是:如果一個人做了一個錯誤的行為,他再次犯錯的機會有多高,以及是否會受到人格特質的影響。所以在益智測驗後,他們要進行一個字彙創造測驗,實驗參與者會看到一個單字 (例如dictionary)他們要利用這個詞彙中的字母,重新排列組合,組合出已經存在的英文單字,例如: cat, cry, action等等。結束後,實驗參與者自主回報他們組合出多少英文單字;換句話說,他們也可以撒謊,說自己創造出比較多的單字。實驗者利用複寫紙上的痕跡,來得知實驗參與者實際上組合出多少英文單字,藉此得知實驗參與者是否有再次高估自己的表現。在這兩個測驗完成後,實驗參與者用量表去了解,實驗參與者是屬於預防焦點或是促進焦點的人。

結果顯示,預防焦點的人,第一次若高估自己的分數,再次高估自己分數的百分比明顯高於第一次誠實回報自己分數的人。但針對在較不是預防焦點的人,則沒有這樣的現象。這個結果說明了,預防焦點的人,即使第一次錯了,之後還會繼續錯。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第二個實驗中,他們利用情境來誘發實驗參與者的行為,透過強調損失來誘發預防焦點的行為,透過強調獲得來誘發促進焦點的行為,其他的部分和第一個實驗相同。結果顯示,在誘發預防焦點的行為情境下,還是較傾向連續高估自己的表現;但誘發促進焦點行為的實驗參與者,則沒有這樣的現象。

在第三個實驗,他們為了檢驗為什麼預防焦點會造成這樣的行為改變,於是他們檢驗下列兩個原因對於有預防焦點的人會連續犯錯的影響:一、如果第二次沒有犯錯,暗示著第一次的決定是錯的;二、是否只是傾向作一致的決定。所以在估算第一次的分數後,他們就問實驗參與者為什麼他們會估算那樣的分數,是否有特別的原因,也就是在探討他們是否有意識的犯錯。另外,他們也用量表去探索實驗參與者是否有偏好,喜歡做一致的決定。

結果和第二個實驗相同,顯示他們所認為的兩個可能的原因,都不是造成預防焦點的人會連續犯錯的原因。而真正的原因是,他們一旦做了一個決定,就會傾向維持在同樣的狀態;套用在這個實驗的情境,就是一旦他們決定要高估自己的表現來獲取好處,他們就會想要持續這麼去做。

在第四個實驗,他們想要進一步去探討,在比較接近真實生活的情境,是否也會有同樣的行為。他們用和實驗二相同的方式,來誘發不同的行為處理方式,但實驗參與者要做的事情是要買一輛二手的車子、以及要進行不動產的買賣。實驗參與者都是買方,他們可以選擇不透露自己真實的需求,以換取較低的售價。結果顯示,預防焦點的實驗參與者,他們若第一次隱瞞了一些訊息,第二次也會有較高的百分比會隱瞞訊息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最後一個實驗,他們先了解實驗參與者是否願意捐款給一些慈善團體,接著讓他們做實驗一使用的益智測驗,以及用量表了解他們是屬於預防焦點或是促進焦點的人。結果同樣發現,預防焦點的人,如果決定不要捐款,他們之後會有比較高的機率會高估自己的分數,也就是說他們一旦做了一個比較不道德的行為,他們就會傾向繼續做不道德的行為

根據這一系列的結果,可以發現預防焦點的人,會有固著的行為,即使這個行為是錯誤的,他們同樣會這樣持續有同樣的行為模式。從這個結果,大家似乎不難想像,為什麼有些政治人物會一錯再錯。如果一個社會瀰漫著預防焦點的氣息,那大家可能就會傾向一錯再錯,實在是非常恐怖的。這似乎是台灣現狀的寫照,值得大家省思。

去看研究的原文Repeating the Past: Prevention Focus Motivates Repetition, Even for Unethical Decisions

去看博士後研究員 Shu Zhang的網頁,Zhang研究專注在過去的行為,如何影響後來的行為以及決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Y. M. Huang
95 篇文章 ・ 3 位粉絲
輔大心理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探討情緒與認知之間的關係、老化對認知功能的影響、以及如何在生活中落實認知心理學的研究成果。 部落格網址:認知與情緒新聞網 (http://cogemonews.com)

1

7
3

文字

分享

1
7
3
研究指「相信占星術的人智力較低且自戀」?——且慢!智測才沒這麼簡單
異吐司想Toasty Thoughts_96
・2021/12/15 ・3226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你知道自己的星座嗎?」

這句話可能太過籠統了,那讓我換個方式問:你知道自己的星座代表什麼嗎?

天蠍座愛記仇、處女座很龜毛、水瓶座腦袋常常連到奇怪的電波、金牛座固執又愛家⋯⋯這些廣為人知的刻板印象,早已深植在人們心中,成為現代社會無法逃避的次文化。即便你不是占星術的忠實信徒,還是會忍不住被相關資訊吸引,聽聽看來自大宇宙的訊息說了什麼、能否為你當前的人生困境指點迷津。

或許是因為台灣社會本就與民俗信仰綁在一起,讓我們平常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寬容心態,因此很難真的說自己「相不相信」這些超自然的力量。但是對宗教信仰較為明確的西方社會來說,民眾對於「占星術」的狂熱已經成為信仰等級的社會現象,也自然引發了心理學家的興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那麼,到底是怎樣的人會被占星術吸引,認為自己的人生與天上星辰的位置息息相關呢?

占星术, 占卜, 图表, 星座运势, 生肖, 天秤座, 水瓶座, 处女座, 狮子座, 白羊座, 符号, 双子座
星座已成為全球共通的次文化,這樣的社會現象也引發心理學家的好奇。圖/Pixabay

「相信占星術」跟智力有關?

安德森(Ida Andersson)、帕爾森(Julia Persson)與卡約紐斯(Petri Kajonius)三位來自瑞典隆德大學的心理學家,在招募 264 位受試者填寫線上問卷(其中有 87% 是女性)後,整理出一份很有趣、卻帶有「一點點」冒犯性的數據。

在揭露研究結果前,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這份問卷到底問了哪些東西。

為了找出「相信占星術」、「人格特質」與「智力」,這三個迥異的變項之間是否存在顯著關係,研究者盡可能地在控制問卷長度的前提下,塞進了四份性質各異的測驗。其中包含: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 占星術信仰測驗(The Belief in Astrology Inventory, BAI)

2. 以五大人格特質理論(Big 5 Personality Traits)為基礎的國際人格測驗題庫(International Personality Item Pool, IPIP)

3. 黑暗人格特質(Dark Triad of Personality)當中的自戀人格(Narcissism)問卷,

4. 用來測量視覺空間推理能力(Visual-spatial reasoning)的 3D 旋轉物件測驗

⋯⋯覺得上面那一串很複雜嗎?但這會是等等的重點喔(螢光筆畫線

男人, 手, 人, 人们, 男性, 肖像, 人类, 成人, 商业, 年轻, 充满, 床单, 纸, 铅笔, 工作
心理學家設計了一份線上問卷,盼能分析出占星術信仰、五大人格、自戀人格與視覺空間推理能力之間的關係。圖/Pixabay

BAI 對大家來說可能很陌生,因為它是西班牙羅維拉-威爾吉利大學(Rovira i Virgili University)的奇科(Eliseo Chico)與羅倫佐-席巴(Urbano Lorenzo-Seva)兩位學者於 2006 開發出來的問卷,專門用來測量人對占星術的態度與依賴程度。

BAI 的問題都很單刀直入,受試者需要針對每個陳述句進行「這與我的狀況是否相符」、「我是否認同這句話」的評分。諸如:

1. 我與他人之間的關係會受到雙方的星座影響。

2. 你可以透過星座來預測一個人的人格特質。

3. 你必須知道自己另一半的星座。

受試者在 BAI 中的得分越高,代表他們受到占星術的影響越深。不過因為原版 BAI 長達 24 題,且存在為了反向計分使得性質類似的敘述重複出現等問題,此次在隆德大學進行的研究是經過刪減的短版,但在信效度上也取得令人滿意的數字,並不影響實際研究的進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另外一個不常出現在大眾目光中的「IPIP」,其實是一個公開的人格測驗資料庫,免費提供超過 3,200 個不同面向的測驗題目給研究者使用。此次研究從 IPIP 中擷取 30 個題目,每 6 題為一組,分別對應大五人格特質中的「情緒不穩定性」、「經驗開放性」、「盡責性」、「外向性」與「親和性」,藉此研究相信占星術的背後是否有人格特質的關聯性。

那講了這麼多前提,這個研究到底發現了怎樣的駭人結論?簡單來說,相比起不相信占星術的人,相信占星術的人普遍表現出顯著較高的「經驗開放性」(例:活躍的想像力、審美感受性、對內心感受的專注性,對種類的偏好,以及對知識的好奇心)、「親和性」「自戀」人格特質,同時有著顯著較差的智力表現

換句話說,相信占星術的人,智力都比較差⋯⋯嗎?

小等一下!智力評估沒這麼簡單

好的,請各位先把刀收起來,這並不是一篇要嘲諷國師或其他占星大師的文章。相反的,我們可以從這項研究中看出更多其他的眉眉角角,理解數據中的「細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首先,我們要有的知識前提是:「智力」並不是一個片面的數值,而是多面向的能力指標。如果你近期有做過智力測驗,肯定有印象它總是一個測驗接著一個測驗,少說也是一個小時起跳的冗長。這不是在拖大家時間,而是不這麼做就難以獲取全面的數據,更遑論建立具有信效度的「智力」評估。

然而,這個研究在「智力」面向上只採用了「視覺空間推理」的分數,即便此項能力與實際的智力分數表現出極顯著的正相關,在實務上仍不足以完全代表受試者的智力。更何況成人智力測驗,很大一部份是在反映受試者成長過程中所受的刺激與學習偏重(例如土木工程師 vs. 律師,兩種職業所受訓練不同,在智力測驗中自然也會有不同的能力傾斜),因此更需要多面向的測驗來建構分數。

书, 读, 女士, 老花镜, 眼镜, 文书工作, 女孩, 图书馆, 学习, 学生, 文学, 学校, 大学
根據多元智能理論,智能可分為語文、數理邏輯、肢體動覺等八個面向,空間智能只是其中一個指標。圖/Pixabay

「相信占星術」與「人格特質」未必有關

與其說「相信占星術」與「智力」呈現顯著負相關,不如說「相信占星術」是跟「視覺空間推理能力」呈現負相關,兩個結論的意義可說是天差地遠。

同樣的,「相信占星術」與人格特質之間的顯著正相關,也不足以得出「擁有這些特質的人才會相信占星術」的結論。關鍵在於,相關研究是難以判斷因果的,就算是邏輯上看起來很順的推理,都得有實驗數據支持才能下結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好比至今仍爭論不休的「暴力電玩是否會讓玩家更暴力」,正是單憑相關數據說話的經典例證之一。站在家長、社會的角度,將暴力行為歸咎在暴力電玩上很容易的選擇,但從學術的觀點來看,「有暴力傾向的人會偏好暴力電玩」同樣是一種可能性。

占星術與人格特質之間的關係也是如此,武斷地認定上述人格特質傾向高的人會被占星術吸引,這個結論恐怕不夠全面,甚至在某些時候發生倒果為因的謬誤。而且人格特質其實會因為外在因素而有所變動,因此人們確實有可能因為「開始相信占星術」而被它潛移默化,逐漸發展出較高的「經驗開放性」、「親和性」,甚至是「自戀」傾向。

星座場常被認為與人格特質有關,然而人格其實是流動、可變化的,是時候重新審視人與占星術之間的關係。圖/Pixabay

「人與占星術的關係」——仍待定義

所以,結論呢?

在這樣解釋後,這篇研究是否變得很奇怪了?好像說了什麼,但卻又什麼結論都沒辦法建立,相信看到這裡的朋友多少會有這樣的困惑。這是因為這篇研究本就不是為了「得出結論」,而是單純地「點出現象」。換言之,這篇研究就像是在對學術界拋出一個問題,引發後來者的興趣,做出更深入的研究。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與其糾結在這篇研究呈現出來的表層數據,底下更深層的機制才是真正有助於我們了解「人」的關鍵。畢竟不管它有多神秘,占星術能以次文化的形式深深紮根在人類歷史中,肯定有它的意義存在。

就如同過去社會透過占星術來定義人,現在輪到我們來重新認識人與占星術之間的關係了。

參考資料

2021,Even the stars think that I am superior: Personality, intelligence and belief in astrology

所有討論 1
異吐司想Toasty Thoughts_96
29 篇文章 ・ 130 位粉絲
最初是想用心理學剖析日常事物,一方面「一吐思想」,另一方面借用吐司百變百搭的形象,讓心理學成為無處不在的有趣事物。基於本人雜食屬性,最後什麼都寫、什麼都分享。歡迎至臉書搜尋「異吐司想」。

2

5
0

文字

分享

2
5
0
你的鄰居可以信任嗎?鳥類的防騙守則!
羅夏_96
・2021/07/01 ・2833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都不喜歡被欺騙,因為被騙除了心理上覺得受傷外,時常會伴隨著一些利益損失。個人被騙還算小事,一旦欺騙的狀況普遍在社會中出現,就會嚴重破壞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與合作,進而影響到整個社會的穩定。因此人類社會發展出不少辨識與對抗欺騙者的手段,當然這個過程中,騙子也不斷發展出各種應對方法。但除了人類,動物之間也會為了自身利益進行欺騙。那牠們是如何對抗欺騙呢?近期發表在 Science Advances 上的研究就揭示了其中一種方法1

圖/Giphy

溝通與欺騙

聲音做為動物訊息溝通的一種方式,方便又快速,但這種方式也很容易被騙子利用。例如科學家們就發現,一些靈長類和鳥類會藉由發出假的警告聲來讓同類生物誤以為危險接近,進而離開該地區。這時,這些騙子就能獨享該地區的資源。

這種假的警告聲在同種生物間的欺騙效果非常有效,因為忽視警告聲的代價非常高。如果為了對抗騙子而選擇忽視警告聲,那一旦遇上真的危險很快就 GG 了,因此野生動物多半不會忽略任何警告聲。

那有甚麼辦法能對抗這種欺騙呢?以人類為例,如果有人重複欺騙行為,我們就會記住該人不值得信任,並且將的他的壞名聲告訴團體中的其他人,這樣其他人就知道他不可信任。另一種方式是施行懲罰,一旦發現欺騙的人我們便給予懲罰,讓他不敢再犯的同時,警告其他人最好也不要騙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Giphy

但上述的這兩種方式並不太適合野生動物使用。首先你要被騙好幾次才能記住這個騙子不能相信。另外在懲罰騙子時,搞不好對方會反抗,你也會受傷。不論哪種方式,對生活在自然的野生動物來說,成本都頗高。

那怎樣的方式既能防止騙子,成本又最低呢?來自德國康斯坦茨大學與荷蘭瓦赫寧恩大學的研究者,根據對北噪鴉的研究,發現一種有效的方式1

北噪鴉的生活模式

北噪鴉 (Perisoreus infaustus) 是生活在歐亞大陸北部的鳥類,牠們偏好小型團體生活(通常由一對生育者和最多五隻其他北噪鴉組成),一個北噪鴉團體通常會生活在一個範圍為 0.5 – 1 平方公里的領地中,而這個領地對於提供團體成員食物資源非常重要。因此北噪鴉有著很強的領地意識,一旦有其他非團體的北噪鴉侵入領地,領地內的北噪鴉便會發起進攻,以肢體衝突的方式把入侵者趕走。

北噪鴉。圖/Wikipedia

北噪鴉的主要天敵為老鷹,當團體內的成員在領地內發現老鷹接近,牠們便會發出警告聲,讓領地內的其他同伴趕緊去避難。然而,這種保命用的警告聲正是騙子可以利用的機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北噪鴉的鄰居也會發出警告聲來示意老鷹的接近,不過有時這並非善意的警告。這些鄰居的警告聲有時是為了欺騙領地內的團體成員,讓牠們誤以為老鷹接近,藉此讓團體成員離開去避難。而這時,這些騙子便能不費吹灰之力的入侵該領地,獨享食物資源。

正如前文所提到,忽略任何警告聲對動物來說都很危險,畢竟有時候鄰居發出的警告確實是真的。那北噪鴉究竟該如何對抗這種欺騙行為呢?這也是研究團隊所好奇的問題。

北噪鴉的防騙守則:只相信自己人!

為了觀察北噪鴉如何避免被騙,研究團隊設計了實驗。實驗進行前,研究人員會先錄製北噪鴉的警告聲,而這些警告聲有三個來源:自己團體內的前成員、領地附近的鄰居、從未遇過的陌生北噪鴉。

圖/Wikipedia

接著研究團隊會設置一個誘食器,吸引成年的北噪鴉單獨前來。研究團隊同時會在誘食器附近架設攝影機和喇叭,藉此來觀察北噪鴉在聽到不同來源的警告聲後,會有怎樣的反應與行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研究團隊首先發現,只要北噪鴉聽到警告聲,都會離開誘食器。這符合前面所說的,野生動物不會忽略任何警告聲。雖然北噪鴉聽到警告聲都會離開誘食器,但根據警告聲的來源不同,北噪鴉的反應時間也不同。

當警告聲來自團體內的前成員,北噪鴉立刻就會離開誘食器;若警告聲是來自鄰居或陌生個體,北噪鴉則會稍微觀望一下再離開。這顯示北噪鴉似乎比較相信社會關係比較近的個體所發出的警告聲。為了驗證這個想法,研究團隊又進行下一個實驗。

這次他們測試北噪鴉在聽到警告聲離開誘食器後,會花多久時間才回來,而這個實驗的結果和上面的實驗完全相反。當北噪鴉聽到鄰居或陌生個體的警告聲而離開後,很快就會回到誘食器上;但如果是聽到團體內前成員的警告聲,則會花更多時間觀察,然後才會回到誘食器上。

綜合以上的結果,研究團隊認為北噪鴉確實有對抗欺騙手段的簡易方法:只相信社會關係較近的個體,也就是「自己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研究團隊進行的測試示意圖,觀察北噪鴉聽到不同來源的警告聲時會有怎樣的反應。圖/參考資料1

方言的形成

這個結果讓研究人員確認了,北噪鴉能辨識並長期記住團隊成員(包含離開團體 2 ~ 3 年的前成員)的警告聲。根據聲紋測試,不同來源的警告聲確實有所不同,但北噪鴉究竟是如何辨識這些差異、又是在生長過程中的何時記住這些差異,仍有待研究。

另外這個實驗也證實了,光有熟悉不足以產生信任。北噪鴉每天都會接觸到鄰居,對鄰居們是非常熟悉的。但是聽到鄰居警告聲的反應,竟然和聽到陌生個體的反應幾乎是一樣的。為甚麼呢?因為鄰居為了獲取資源,施行欺騙的機率較高,但北噪鴉又不能忽視任何警告聲,所以成本最低的防詐騙方式,就是只信任同團體成員所發出的警告,並對該警告予以高度重視。

圖/Giphy

研究團隊認為這個方式和人類有相似之處,想想在我們的生活中,比起每天都遇到的鄰居,我們更願意相信和自己同團體的人(這邊的團體不只有親緣關係,宗教信仰、社團活動也都是)。而為了避免被欺騙,團體也會發展出專屬語言來對抗,而方言就是一種專屬語言。方言顯示了人類語言的多樣性,團體也可用方言來識別自己人,因此研究團隊認為形成方言的底層動力,很大機率就是為了對抗騙子所產生的。

雖然這個想法有一定的道理,不過要驗證這個想法,就需要生物、社會、人類和語言學家共同研究,才能一窺其中的可能了。雖然方言的形成仍有待研究,但這篇研究所揭示的簡易防詐騙手段,即使在複雜的人類社會中,似乎也是一個實用且成本低的好方法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參考資料

  1. Cunha FCR, Griesser M. Who do you trust? Wild birds use social knowledge to avoid being deceived. Sci Adv. 2021 May 28;7(22):eaba2862.
所有討論 2
羅夏_96
52 篇文章 ・ 819 位粉絲
同樣的墨跡,每個人都看到不同的意象,也都呈現不同心理狀態。人生也是如此,沒有一人會體驗和看到一樣的事物。因此分享我認為有趣、有價值的科學文章也許能給他人新的靈感和體悟

0

22
6

文字

分享

0
22
6
星星知我心?——人格占卜到底有沒有搞頭
異吐司想Toasty Thoughts_96
・2021/01/26 ・3428字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SR值 538 ・八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最近在網路上看到一波針對星座的熱切討論,講得更精確點,是關於某位知名人士對「風象星座有人格瑕疵」的論述引起的風波。身為一個 AB 型天蠍座戰車心理學專業,肯定是要跳出來發表一點個人意見。

這類與人格特質有關的命理占卜,不管是血型、星座還是塔羅,在心理學界一直都是充滿討論熱度的命題。相關研究為數不少,但結果總是差強人意,或沒辦法說服另一方的支持者。但如果單從邏輯推論的角度出發,倒也有不少可以說出來引發思考的東西。

算出星盤就能知道你是個怎樣的人嗎?圖/Pixabay

這裡先不討論在占卜或這類神秘學常見的「巴南效應」(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 Google,絕對能找到一卡車的文章或懶人包),我比較想討論的是人格特質本身的各種「意義」,以及我們應該用怎樣的角度看待。

(為了避免不必要的爭議,以下內容只是我的看法。如果你覺得這個論調有趣,不妨跟自己原本的想法比較;如果你覺得我說的是錯的,也歡迎提出你的看法與相應的依據。畢竟這個領域的東西至今仍未有定論,你我都有可能是錯的,又說不定我們都是對的,誰知道呢?)

你熱情,我冷漠?人格真的這麼說一不二嗎?

人格特質是什麼?不同流派、學說的擁戴者都有各自的說法,但是普遍來說,心理學界傾向把它視為一套「具辨識度的認知、行為與情感模式」。換言之,就是個體在特定情境中會「怎麼思考」「怎麼行動」「怎麼感受」的傾向(劃重點)。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人格特質並不是一個全有全無的開關、更沒有所謂「絕對值」存在,它只是種描述性的「比較」用語。例如,「易怒」者必須跟情緒控管能力較好的人相比才能體現「內向」者也得放在「外向」的人身邊,才能看出差異,每個人格特質都在描述你跟常模(norm)之間的差異

這也是當前社會大眾對人格特質常有的誤解。不管是「內向 vs. 外向」、「固執 vs. 隨和」,人格特質都不是像我們打遊戲點能力值,或是煮菜時往鍋子裡加調味料那樣容易量化。它更像是一段連續的「光譜」,就連你在人格測驗裡得到的任何結果都只是相對值,而非絕對值。

一張含有 文字, 室內, 控制台 的圖片

自動產生的描述
人格特質才沒有像遊戲那麼簡單,點到一個程度就會自動解鎖技能。圖/電馭叛客2077遊戲截圖

舉個實例。最常被運用在各種地方的 Big 5 人格特質模型,由開放性(openness)、嚴謹性(conscientiousness)、外向性(extroversion)、親和性(agreeableness)、情緒不穩定性(neuroticism)5種傾向構成。但是今天就算你在情緒不穩定性的測驗拿了 0 分,也只代表你比絕大多數人還要不容易情緒失控、陷入焦慮或其他負面情緒,而不是「絕對不會」有這些反應。

說得極端一點,如果今天有人「完全沒有」某種反應能力(例如完全不會生氣、不會感到恐懼,或是完全沒有攻擊性),那他反而會因為心智功能的缺損成為臨床上的「異常」。

當然,這些都是比較嚴謹的學術定義。日常的人際互動不是在寫論文,標準放得寬鬆一些也很正常。但問題就在於這個「標準」到底從何而來,又有怎樣的問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常態分配告訴我們的事:總會有人剛好是那五成

前面提到了人格特質是跟「常模」比較之後得出的結果,提到統計了,就再討論一個「常態分配」(normal distribution)概念吧。

「常態分配」是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常用的統計模型,也就是在面對一個實際狀況不明或無法觀測的變項時,以樣本平均數為中心去做的連續機率分佈假設。

簡而言之,只要人格測驗的樣本數大到一定程度且沒有偏斜(例如外力干擾或測量失誤)的前提下,測驗分數的分佈應該會接近下面這樣:

經標準化後的圖表,0 是平均數,σ 是標準差。圖/Wikipedia

這張常態分配圖表就是前面所說的「常模」,也是母群在我們的假設中的模樣,有 50% 的人大於等於平均值,同時也有 50% 的人小於等於平均值。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認識常態分配代表的意義後,再來看「天蠍座就是愛記仇」、「處女座就是龜毛」、「B 型人就是散漫」、「天馬座就得會流星拳」之類帶有二元對立性質的判斷句,是否就能品嚐出一點微妙的不協調了?

因為任何一個人格特質中,至少會有 50% 的人高於平均值、落入「符合描述」的區間。這 50% 的人口比例對比 12 分之 1 的星座人口分佈,很明顯是絕對「塞不下」的。(我知道每個星座的出生人口並不是那麼平均,但比例也沒有懸殊到可以把這個 50% 合理消化。)

如果我們把條件放得再寬鬆一點,把符合描述的條件改成「會有相應外顯行為」即可,那即便只算 1 個標準差以內的範圍,符合描述的人口比例也會來到驚人的 85%。

但是很顯然,這個數據並不符合我們在日常生活感受到的「現實」,一方面是因為,實際的人格特質分佈會受到時空背景、在地文化、社經發展等錯綜複雜因素的影響,例如隨著網路與智慧型裝置的出現,新生代就明顯比老一輩的人表現出更高的經驗開放性,又或者都市人口的情緒不穩定性會高過鄉村等。

另一方面,是因為我們對他人(甚至是自己)的人格評價,很多時候並不是這麼「客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是只有天蠍座會記仇,而是天蠍座記仇才會被記住

人的大腦畢竟不是一張 Excel 報表,相比起「平均值」、「絕對值」一類的量化資訊,我們對他人的(甚至是自己)的評價更容易受到「代表性」或其他質性因素影響。

一個曾經說謊被當面拆穿的人,就算他平常都為人誠懇,你依然會在心中對這人打上「不老實」、「不可靠」的記號;一隻曾經把你手抓傷的貓,不管主人再怎麼誇獎,你還是會有「牠很兇」的陰影。特別是對不熟的人事物來說,正因為這些「偶發事件」太過突兀,反而會在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這也是為什麼最廣為流傳的命理占卜,往往會是「負面內容」。因為相比起「友善」、「隨和」、「體貼」這些有助於促進人際和諧的特質,「愛紀仇」、「自我中心」、「控制欲強」等會造成衝突的「瑕疵」更具代表性,進而成為這些星座或血型的原罪。

相較於正向特質,我們更容易記住負向特質並形成刻板印象。圖/Pixabay

一旦刻板印象形成,就會反過來篩選我們接觸到的刺激。戴上這副有色眼鏡後,大腦便會開始把跟框架相符的資訊保留下來,當成強化刻板印象的建材,其他不相符的資訊不是被忽略、就是以「特例」的形式保留下來。

一來一往下,「我知道不是每個 OO 座的人都這樣,但我身邊的 OO 座真的就是 XX」的偏差認知就會深深紮根在我們的腦中、再難剔除。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些基於代表性而產生的判斷,其實都只是片面、不完整的觀測。雖然經過無數人的努力研究,我們至今也沒辦法定論——天象或血型這些自然現象是否真的存在某些超乎想像的影響?也很難設計出令人信服又符合倫理的實徵實驗;但至少在「人格特質」這個面向上,我們都不是寥寥幾個形容詞就能概括的。

每個人都有獨特之處,這些「特點」並非一成不變,就好像再鋼鐵的直男也會因為天竺鼠車車冒出粉紅色泡泡(?)。我們就像一塊未經雕琢的水晶,每個角度都能在燈光下折射出不同層次的光斑。或許正是因為這些光斑太過駁雜,才讓我們總想著用能理解的框架去解釋與限制它的變化。

每個人的獨特之處,並非是無法改變的。圖/Pixabay

把星座、血型、生命靈數等先天條件跟人格特質結合,這是人類社會無數年發展下來很「正常」的現象。不管科學也好、神秘學也罷,都只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追尋那虛無縹緲的「真理」。

在大家目標一致的前提下,最怕的從來就不是歧異或討論,而是先入為主的想法,讓我們忽略了自己本有的無限可能性。因為一旦你把窗戶關死,久了可是會連外頭世界有多寬廣都全然忘掉。

參考資料:

  1. Cervone, D., & Pervin, L. A. (2015). Personality: Theory and research. John Wiley & Sons.
  2. Howell, D. C. (2012). Statistical methods for psychology. Cengage Learning.
  3. John, O. P., & Srivastava, S. (1999). The Big Five trait taxonomy: History, measurement, and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Handbook of personality: Theory and research, 2(1999), 102-138.
異吐司想Toasty Thoughts_96
29 篇文章 ・ 130 位粉絲
最初是想用心理學剖析日常事物,一方面「一吐思想」,另一方面借用吐司百變百搭的形象,讓心理學成為無處不在的有趣事物。基於本人雜食屬性,最後什麼都寫、什麼都分享。歡迎至臉書搜尋「異吐司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