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網路上看到一波針對星座的熱切討論,講得更精確點,是關於某位知名人士對「風象星座有人格瑕疵」的論述引起的風波。身為一個 AB 型天蠍座戰車心理學專業,肯定是要跳出來發表一點個人意見。
這類與人格特質有關的命理占卜,不管是血型、星座還是塔羅,在心理學界一直都是充滿討論熱度的命題。相關研究為數不少,但結果總是差強人意,或沒辦法說服另一方的支持者。但如果單從邏輯推論的角度出發,倒也有不少可以說出來引發思考的東西。
這裡先不討論在占卜或這類神秘學常見的「巴南效應」(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 Google,絕對能找到一卡車的文章或懶人包),我比較想討論的是人格特質本身的各種「意義」,以及我們應該用怎樣的角度看待。
(為了避免不必要的爭議,以下內容只是我的看法。如果你覺得這個論調有趣,不妨跟自己原本的想法比較;如果你覺得我說的是錯的,也歡迎提出你的看法與相應的依據。畢竟這個領域的東西至今仍未有定論,你我都有可能是錯的,又說不定我們都是對的,誰知道呢?)
你熱情,我冷漠?人格真的這麼說一不二嗎?
人格特質是什麼?不同流派、學說的擁戴者都有各自的說法,但是普遍來說,心理學界傾向把它視為一套「具辨識度的認知、行為與情感模式」。換言之,就是個體在特定情境中會「怎麼思考」、「怎麼行動」與「怎麼感受」的傾向(劃重點)。
人格特質並不是一個全有全無的開關、更沒有所謂「絕對值」存在,它只是種描述性的「比較」用語。例如,「易怒」者必須跟情緒控管能力較好的人相比才能體現「內向」者也得放在「外向」的人身邊,才能看出差異,每個人格特質都在描述你跟常模(norm)之間的差異。
這也是當前社會大眾對人格特質常有的誤解。不管是「內向 vs. 外向」、「固執 vs. 隨和」,人格特質都不是像我們打遊戲點能力值,或是煮菜時往鍋子裡加調味料那樣容易量化。它更像是一段連續的「光譜」,就連你在人格測驗裡得到的任何結果都只是相對值,而非絕對值。
舉個實例。最常被運用在各種地方的 Big 5 人格特質模型,由開放性(openness)、嚴謹性(conscientiousness)、外向性(extroversion)、親和性(agreeableness)、情緒不穩定性(neuroticism)5種傾向構成。但是今天就算你在情緒不穩定性的測驗拿了 0 分,也只代表你比絕大多數人還要不容易情緒失控、陷入焦慮或其他負面情緒,而不是「絕對不會」有這些反應。
說得極端一點,如果今天有人「完全沒有」某種反應能力(例如完全不會生氣、不會感到恐懼,或是完全沒有攻擊性),那他反而會因為心智功能的缺損成為臨床上的「異常」。
當然,這些都是比較嚴謹的學術定義。日常的人際互動不是在寫論文,標準放得寬鬆一些也很正常。但問題就在於這個「標準」到底從何而來,又有怎樣的問題?
常態分配告訴我們的事:總會有人剛好是那五成
前面提到了人格特質是跟「常模」比較之後得出的結果,提到統計了,就再討論一個「常態分配」(normal distribution)概念吧。
「常態分配」是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常用的統計模型,也就是在面對一個實際狀況不明或無法觀測的變項時,以樣本平均數為中心去做的連續機率分佈假設。
簡而言之,只要人格測驗的樣本數大到一定程度且沒有偏斜(例如外力干擾或測量失誤)的前提下,測驗分數的分佈應該會接近下面這樣:
這張常態分配圖表就是前面所說的「常模」,也是母群在我們的假設中的模樣,有 50% 的人大於等於平均值,同時也有 50% 的人小於等於平均值。
在認識常態分配代表的意義後,再來看「天蠍座就是愛記仇」、「處女座就是龜毛」、「B 型人就是散漫」、「天馬座就得會流星拳」之類帶有二元對立性質的判斷句,是否就能品嚐出一點微妙的不協調了?
因為任何一個人格特質中,至少會有 50% 的人高於平均值、落入「符合描述」的區間。這 50% 的人口比例對比 12 分之 1 的星座人口分佈,很明顯是絕對「塞不下」的。(我知道每個星座的出生人口並不是那麼平均,但比例也沒有懸殊到可以把這個 50% 合理消化。)
如果我們把條件放得再寬鬆一點,把符合描述的條件改成「會有相應外顯行為」即可,那即便只算 1 個標準差以內的範圍,符合描述的人口比例也會來到驚人的 85%。
但是很顯然,這個數據並不符合我們在日常生活感受到的「現實」,一方面是因為,實際的人格特質分佈會受到時空背景、在地文化、社經發展等錯綜複雜因素的影響,例如隨著網路與智慧型裝置的出現,新生代就明顯比老一輩的人表現出更高的經驗開放性,又或者都市人口的情緒不穩定性會高過鄉村等。
另一方面,是因為我們對他人(甚至是自己)的人格評價,很多時候並不是這麼「客觀」。
不是只有天蠍座會記仇,而是天蠍座記仇才會被記住
人的大腦畢竟不是一張 Excel 報表,相比起「平均值」、「絕對值」一類的量化資訊,我們對他人的(甚至是自己)的評價更容易受到「代表性」或其他質性因素影響。
一個曾經說謊被當面拆穿的人,就算他平常都為人誠懇,你依然會在心中對這人打上「不老實」、「不可靠」的記號;一隻曾經把你手抓傷的貓,不管主人再怎麼誇獎,你還是會有「牠很兇」的陰影。特別是對不熟的人事物來說,正因為這些「偶發事件」太過突兀,反而會在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這也是為什麼最廣為流傳的命理占卜,往往會是「負面內容」。因為相比起「友善」、「隨和」、「體貼」這些有助於促進人際和諧的特質,「愛紀仇」、「自我中心」、「控制欲強」等會造成衝突的「瑕疵」更具代表性,進而成為這些星座或血型的原罪。
一旦刻板印象形成,就會反過來篩選我們接觸到的刺激。戴上這副有色眼鏡後,大腦便會開始把跟框架相符的資訊保留下來,當成強化刻板印象的建材,其他不相符的資訊不是被忽略、就是以「特例」的形式保留下來。
一來一往下,「我知道不是每個 OO 座的人都這樣,但我身邊的 OO 座真的就是 XX」的偏差認知就會深深紮根在我們的腦中、再難剔除。
這些基於代表性而產生的判斷,其實都只是片面、不完整的觀測。雖然經過無數人的努力研究,我們至今也沒辦法定論——天象或血型這些自然現象是否真的存在某些超乎想像的影響?也很難設計出令人信服又符合倫理的實徵實驗;但至少在「人格特質」這個面向上,我們都不是寥寥幾個形容詞就能概括的。
每個人都有獨特之處,這些「特點」並非一成不變,就好像再鋼鐵的直男也會因為天竺鼠車車冒出粉紅色泡泡(?)。我們就像一塊未經雕琢的水晶,每個角度都能在燈光下折射出不同層次的光斑。或許正是因為這些光斑太過駁雜,才讓我們總想著用能理解的框架去解釋與限制它的變化。
把星座、血型、生命靈數等先天條件跟人格特質結合,這是人類社會無數年發展下來很「正常」的現象。不管科學也好、神秘學也罷,都只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追尋那虛無縹緲的「真理」。
在大家目標一致的前提下,最怕的從來就不是歧異或討論,而是先入為主的想法,讓我們忽略了自己本有的無限可能性。因為一旦你把窗戶關死,久了可是會連外頭世界有多寬廣都全然忘掉。
參考資料:
- Cervone, D., & Pervin, L. A. (2015). Personality: Theory and research. John Wiley & Sons.
- Howell, D. C. (2012). Statistical methods for psychology. Cengage Learning.
- John, O. P., & Srivastava, S. (1999). The Big Five trait taxonomy: History, measurement, and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Handbook of personality: Theory and research, 2(1999), 102-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