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堂課的內容極為廣泛,全面地包含了位元與原子混合而成的「製造手法」,從利用各種素材進行立體成型加工(設計)到軟體的撰寫、電子組裝、無線通訊、機械設計這類的電子工程,都在這堂課的範圍之內。
每週的課程都會介紹一種製造手法,並且講解其中的原理、機制以及製造方法,而所有修課學生都必須利用課堂所學,在一週之內製作一樣「成品」,而且製造方法必須詳盡地寫到別人能依樣畫葫蘆地製造出相同東西的地步,還必須將如此仔細的製造方法上傳至網站,最後還得在全班學生面前發表(Show and Tell)。這整個過程總共重覆了十三次,每週進行一次,換句話說,就是在學到製造方法的原理與機制(Learn)之後,再親自動手製作(Make),然後分享(Share)製作過程中的失敗與成功。如此過程將不斷地循環,直到學生將這一切基本訓練都吸收為止。
這堂課的基本概念是「從零開始製作(From Scratch)」,因此不允許使用現有的工具套件,其用意在於讓學生不管去到世界任何一個角落,都能利用最基本的工具完成「(幾乎)萬物皆可做」的目標。
下列是我在二○一○選修這堂課時的課程表。
第1週 9月13日 序論 介紹設計工具
第2週 9月20日 樹脂(紙類)切割機、電射切割機(成型1)
第3週 9月27日 電子線路的設計、切割、組裝(實作1)
第4週 10月4日 水刀、銑床(成型2)
第5週 10月11日 機械設計
第6週 10月18日 電子線路設計與程式設計(實作2)
第7週 10月25日3D掃描器、3D印表機(成型3)
第8週 11月1日 輸入裝置、感測器(實作3)
第9週 11月8日 塑模、鑄造、材料混合(成型4)
第10週 11月15日 輸出裝置、致動器(實作4)
第11週 11月22日 元件、連結零件(成型5)
第12週 11月29日 網路與傳輸(實作5)
第13週 12月6日 最終課題準備
第14週 12月13日 最終課題發表
奇妙的修課學生選拔
在第一次的課程介紹之日時,蜂擁而至的修課學生遠遠超過一百名,但這堂課只有三十個名額,所以必須以選拔方式決定修課學生。最後獲得資格的這三十名學生來自四面八方,有的主修建築或機械,也有主修電子、資訊的學生,有的則是希望未來能成為設計師或藝術家的學生,而且這些學生也來自不同的國家。
選拔方式由修課學生提出的背景資料、選課動機以及想在這堂課製作什麼作品來決定,但是這堂課的選拔基準卻很不傳統,其基準是以「無聊的東西(Silly)與正式的東西(Serious)、有藝術家氣質與工程師頭腦的人、初學者與專家,這種多元性的搭配所組成」。修課生的選拔不受個人技術優劣影響,只在乎是否能保有這堂課的多元性而已。
保有修課生的多元性是這堂課的重點,因為這堂課的內容主要包含主修設計的學生所擅長的「成型系」,以及電機工程系學生熟悉的「實作系」的兩種課題,而進行方式則是每週交替指導上述這兩種課題。當然沒有一位學生能通曉所有課題,但也正因為如此,學生們才能彼此貢獻專長,而教學相長的文化也自然而然在學生之間形成,慢慢地學生之間產生革命情感,也形成了所謂的社群關係。
這堂課不單單只是一週一次的授課內容而已,整套教學包含了由前一年修課學生擔任助教所指導的工具機實習的「Lab」,以及學生之間互相貢獻專長、互相指導的自主性「次專題研討會」,以及每天進行大量問答的「群組郵件」,還有請來研究人員與「製造」實踐人員進行的「Talk」。除此之外,「製造」的過程裡常需要試作作品,也常常會遇到失敗,所以大部分的學生幾乎把每天所有的時間都投入這堂課裡。
行程滿檔的一週學生生活
一週學生生活所得,大概就是辛苦兩字。
星期一的課程是主要的內容,一口氣就連上四堂課,前三堂課由學生發表前一週的單週報告。
星期二則花三堂課或四堂課分別進行小組討論或實驗討論,也會進行工具使用說明的指導。每一次負責指導的人都不同,但都是前一年的修課學生。
星期三的六堂課則是與「(幾乎)萬物皆可做」的方法有關之研究人員的對談。
星期四到星期五之間則各花兩個小時舉辦學生彼此貢獻專長、互相指導的「次專題研討會」。
其餘的時間就是大家聚在一起做作業或是吃飯。除此之外,修課學生還可透過「群組郵件」的方式進行大量的問與答(每天都進行!)。
「一次的課程內容」就是這麼多的量,大概每週都得花五十個小時才能完成作業。當星期一的課程結束後,星期二就指導相關工具的使用方法,然後決定該要製作的作品,星期三的晚上則可喘息一下,與研究人員們進行對談,接著從星期四到星期日為止都是在做作業。等到星期日晚上大致完成後,再急忙地將作品更新至網路,稍微休息一下後,就立刻在星期一的三堂課裡發表該週報告。發表之後以為可以暫時放下心,沒想到下一週的課題又立刻公布,隨即又面臨提出創意的沉重壓力。
我在選修這堂課的過程中,絲毫沒有一刻喘息的機會,可說是我人生之中最辛苦的一堂課,老實說,我的年齡已不太適合熬夜了。
要趁新鮮的時候讓創意具體成型
第一次上課教授就突然提出:「這堂課的最終成果展是繪製立體模型,然後經過算圖將立體模型製作成動畫。」這個題目得在一週之內製作。之所以會在第一堂課就揭露最終的課題,是為了讓整套課程充滿挑戰,即便學生們可在中途改變作品的方向。
換句話說,在選修這堂課的課程中,不會有「慢慢思考要做什麼東西」的創意發想時間。就這點來看,這與IDEO流的「設計思考」製作方式採取不同的策略。正因為這堂課的標題是「方法(How to)」,所以才大膽地只留下「該如何製作」的課程內容。
創意從工具與素材而生
這堂課的「要做什麼(What)」課題通常都是從工具與素材來尋找創意,不會從實地考查或市場行銷的角度來思考。而且接下來的「為什麼要做(Why)」課題雖然是一道自問自答的題目,但是與其他修課學生在酒吧或咖啡廳聊到自己的製作動機時,都會突然湧現另一層的靈感,也讓自己對正在著手製作的作品有更深刻的想法。「要做什麼」與「為什麼要做」的討論是最重要的大事,但是這些討論都只在充足的自主課外時間進行,有限的正式上課時間只用來貫徹「該怎麼做(How)」的學習。「該怎麼做」的課堂討論總是夾雜著各方意見與評論,不過我認為這種討論是學習設計工程必需的教育。
為什麼我會如此認為?在我執教大學這幾年裡常看到「要做什麼?」的創意已經十分完整,但最終卻難以付諸實現的光景,即便已經進入製作原型的階段,卻沒有足夠的技術進行。決定作品的方向之後,再開始學習製作方法的過程中,時間也跟著悄悄地流失,而發想者自己也不再覺得一開始的創意很新鮮,創意也就失去了原有的光輝。明明是在腦海裡閃閃發亮的創意案,卻很難成為具體的「物品」,而在如此煎熬的時間裡,最初的興奮感也跟著消失殆盡。
不過要是有製作原型的技術,就能在創意湧現的一週之內,製作出初版的原型。趁創意還很「新鮮」,然後帶著期待感將創意由內而外地轉化成具體的「物品」,是非常關鍵的一步,因為這樣創意案才會真的啟動。就好比做料理一樣,腦袋的想法與身體的動作一致,就能一步步地做出好菜。
透過打造原型來培育創意
最重要的是,打造原型的過程也是讓創意進一步延展的時間。我們的思考會在創意外化為「物品」的過程中得到另一層的刺激,進而獲得新的靈感。
理想的作業模式是一邊打造原型、一邊微幅修正創意,然後再繼續打造原型,最終讓「故事(Story)」與「作品(Project)」一併完成。我覺得讓自己習慣這樣的製作流程是很重要的。我覺得不管是先擘畫概念再製作,還是先製作再讓創意變得完整,都屬於創意與實作分開進行的製作流程,而我實在不太習慣這樣的流程,因為創意與實作就像是車子的兩個輪子一樣,必須同時前進不可。
話說回來,要習慣這裡所說的「理想的製作流程」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因為「物品」的製作非得與創意的發想同步進行才行。
工業製品的試作流程會使用一種稱為「 快速成型(RapidPrototyping)」的手法。但如果進一步深究「Rapid」的意思,就會發現快速成型手法的意義不在節省時間或提高製作效率,而在於「趁創意還新鮮,還熱得發燙時,立刻讓創意外化為具體的物品」的這點裡。就如同建築師會製作大量的模型、料理人會即興地將冰箱裡的食材作成佳餚一樣,希望讓身體能擁有將思考輸出成「物品」的運動神經。
也正因為如此這堂課才會要求學生每天、每週「不停地製作」,這等於是一種良性的心理壓力。
摘自PanSci 2013 十一月選書 《FabLife:衍生自數位製造的「製作技術的未來」》,由馥林文化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