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殼網編按:美國《大眾科學》(Popular Science)雜誌上月發表聲明,宣佈關閉Popular Science網站的評論功能,理由是評論可能對科學有害。《大眾科學》的決定是基於一項新的研究結果做出的。日前,這項研究論文的其中一位共同作者在《新科學家》雜誌網站發表文章,探討了Web2.0時代下的評論自由問題。
《大眾科學》(Popular Science)上月宣佈,將不再允許讀者對線上文章進行評論。對此,科學界態度不一:一些人讚同這一決定,認為早該管束一下在線評論的亂象;另一些人則哀嘆這是放棄了Web2.0早期關於確立廣泛的公眾參與的承諾。
為什麼要關閉評論功能
作為一份有著141年歷史的科技雜誌,《大眾科學》絕不會草率地做出這一決定。
「評論可能有害於科學。這就是我們關閉了PopularScience.com線上評論功能的原因。」他們在網站聲明中寫道,「我們致力於廣泛地傳播科學,同時也致力於培養活躍、理智的辯論。問題是當煽動性言論和不文明語言壓倒了有益的辯論之時,我們傳播科學的能力也被削弱了。」
聲明中他們還提到了一項最近的研究發現,這一發現也是促使他們做出這一決定的原因之一:僅僅一小群乖戾的人就足以產生巨大的力量,引發讀者對文章本身的誤讀。[1]
這項由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教授多米尼克•布羅薩德(Dominique Brossard)領導的研究,在實驗中請1183 名受測者閱讀一篇關於奈米技術的虛構網誌,再藉由問卷調查了受測者對這一技術的看法(是謹慎看待還是積極支持)。然後受測者被隨機分配為兩組:一組閱讀充斥著髒話和侮辱的評論(比如「你要是看不到在這些產品中運用奈米技術帶來的好處,你就是個白痴」),另一組則讀的是較為文明的評論 [1]。關於研究的結果,布羅薩德及共同作者迪特拉姆·舒菲利(Dietram A. Scheufele)在《紐約時報》的專欄文章中寫道:
- 粗魯的評論不僅使研究參與者的理解兩極化,往往還改變了他們對新聞報導本身的解讀;
- 閱讀文明評論的研究參與者在讀了評論後態度依舊,而讀到粗魯評論的參與者對技術所包含的風險形成了更為極化的看法;
- 只要在讀者評論中加入一點點人身攻擊,就足以使研究參與者認為自己低估了該技術的負面影響。
另一個與此類似的研究發現,就連措辭堅定(但並無不雅)的表達反對意見的評論也會影響讀者對科學的看法。
《大眾科學》的聲明寫道:「如果我們繼續推敲下去-評論者塑造公眾看法;公眾看法影響公共政策;公共政策影響到哪些研究能獲得經費-這樣你就會開始明白,為什麼我們感到有必要關閉評論功能了。」
為什麼要設置評論功能
舒菲利認為《大眾科學》的做法引發了一場更廣泛的影響,關於《大眾科學》的做法是否正確的辯論也接種而來,卻忽視了一個更大的問題:評論功能存在的首要目的是什麼?
答案很簡單:多交流比少交流好。
19世紀的政治哲學家、現代民主的敏銳觀察者亞歷西斯•托克維爾(Alexis de Tocqueville)認為,談話是民主的靈魂。社會科學在很大程度上證實了他的直覺。數十年來的研究全都在告訴我們,常與身邊人討論科學或政治話題的人,通常在這些話題上更顯博學,也能更多地參與到政治進程之中。
這對於像是奈米技術或合成生物學這類較少為人熟知的話題尤為重要。對於受科學訓練較少或對某一問題瞭解不多的人來說,媒體上對文章的評論和辯論可能會幫助他們理解讀過的東西,使他們做出更好的選擇。
此外,實驗性研究和基於調查的研究都顯示,與他人談論某一話題的期望能促使人們更仔細地處理資訊。因此,定期與其他讀者在評論區進行交流能帶來對文章本身的更深刻理解,這也凸顯了外行讀者之間的交流的重要性。
這些聽上去都很棒,不過要強調一點:人們的價值觀和信仰可能會影響其社交環境。我們傾向於生活在能反映我們意識形態傾向和人口統計特徵的社區裡,我們在Facebook和Twitter上的社群平台上也是如此。到最後,與我們交流的人往往就像是我們自己。社會科學家常用「回音室」(echo chambers)這一術語來描述這個現象。
與人在「回音室」中交談,可能會限制交流(包括在評論區裡的交流)帶來的有益影響。實際上,研究顯示,能給我們帶來異己觀點的討論,才是最有成效的。[2]
弗蘭茲•卡夫卡曾說,我們只應讀那些咬噬我們、刺痛我們的書。社會科學證明他是對的。如果自己的觀點受到挑戰,我們便會更積極地探索問題的方方面面,仔細推敲各種可能性。
不幸的是,在現代信息環境中,那種開放、合理的爭論越來越少了,而意識形態同質化的「回音室」卻愈加得到強化。
一起來慢慢學習如何辯論
雜誌、報紙和網站的在線評論區是少有的幾處能提供不同觀點的地方。然而,大多數人卻不習慣這種新的交流環境-允許人們互相辱罵,藏匿於網名之後,肆無忌憚地發表尖刻評論。我們在教室或市政廳中永遠不會做出這種行為,因為數百年來,各種社會壁壘一直控制著面對面的交流。
當然,紙媒永遠不會陷入這樣的困境,因為紙媒的評論區-更常見的說法是「寫給編輯的信」-始終受到控制,哪怕是現在也一樣。這些信件都還要接受仔細的篩查和編輯,而且只有很少一部分最終能夠刊出。
許多人將Web2.0技術的到來頌揚為一個真正的公眾參與的新時代。這種理論認為,讀者最終將得以在真正開放的論壇上直接與彼此以及媒體人交流。但是在一些人看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
因此,《大眾科學》的編輯值得稱頌,他們成功邁出了鮮少有人能夠邁出的一步:在科學家、媒體及讀者之中,引發了關於如何在新環境下交流科學的辯論,這一辯論早就該發生了。線上辯論-包括在線評論區-需要的多種多樣的觀點以及文明的交流方式。
社會科學告訴我們,公民之間的分歧最終能帶來有益的效果。但現代社會也需要學習如何表達分歧,而不讓尖叫和嘶吼淹沒了辯論的本質-在科學上尤其如此。《大眾科學》的做法,在我們達到此種境界之前應該都是正確的:暫緩網上評論,給所有人一個機會來更仔細地辯論「辯論」這一話題。
資料來源:
- Comment isn’t free: the downside of Web 2.0. NewScientist [15 October 2013]
- Why We’re Shutting Off Our Comments. PopularScience [09.24.2013]
研究文獻:
- Anderson, A. A., Brossard, D., Scheufele, D. A., Xenos, M. A. and Ladwig, P. (2013), The “Nasty Effect:” Online Incivility and Risk Perceptions of Emerging Technologies.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doi: 10.1111/jcc4.12009
- Scheufele, D. A., Hardy, B. W., Brossard, D., Waismel-Manor, I. S. and Nisbet, E. (2006), Democracy Based on Difference: Examining the Links Between Structural Heterogeneity, Heterogeneity of Discussion Networks, and Democratic Citizenship.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56: 728–753. doi: 10.1111/j.1460-2466.2006.00317.x
轉自果殼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