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美國微生物學會年會選擇在科羅拉多州的丹佛市舉行,時間是 5/18 到 5/21。這個會議一直是微生物學界最大的國際會議, 來自各國的微生物學家聚在同一個地方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 今年真正參加的人數我不知道有多少,不過數千人是一定有的。
第一天下午的報到後緊接著就是開幕演講,所有參加會議的人齊聚一堂聽今年大會嚴選的主題演講。幾千人的會場需要四個大螢幕才能讓大家都看得到幻燈片,加上舞台,燈光,一整組攝影人員,搞得像是個電影頒獎典禮一樣。事實上主席開場後也宣讀了數十個獎項的得主名單,除了各子領域的研究獎項之外,每年也都有專門給微生物優秀教育者的獎項。
今年大會開場安排的三場演講都很精彩。第一位講者是來自耶魯(Yale)大學的 Christine Jacobs-Wagner 教授,帶來是細菌如何分裂的故事。真核細胞的分裂是高中生物就教過的機制,但是對於比真核細胞更簡單的細菌,卻連像分裂這麼基礎的機制,學術界都才剛剛開始瞭解而已。她用 Caulobacter cresentus 這種形狀長得像香蕉的細菌來當做研究材料。這種細菌的細胞一端會長出長柄,把自己固定在某處。細胞長大要分裂時,舊細胞依然用長柄固定在原處,而沒有長柄的一端變成新細胞,會長出鞭毛自己游走。演講中她就這種細菌怎麼把自己長成香蕉狀,怎麼知道分裂到什麼時候完成該長鞭毛這些重要步驟的分子機制做了詳細的說明。這場演講談的東西,未來應該都會進到微生物學課本裡吧。
第二位講者是 Nathan Wolfe 教授,目前在史丹佛(Stanford)大學任教, 也是 Metabiota 組織執行長。他提到自己最近演講時被一位中學女生問到在這個時代什麼事都有前人拓荒了,這一代還有什麼議題可以探索的?他用這個問題帶出自己過去數年在非洲的調查中持續找到很多種新的而且可以感染人的病原,個個有機會變成下一個愛滋病,但是我們連它們是什麼樣的敵人都不清楚。而在人類腸道或皮膚上有大量未知的微生物,有些微生物還有可能成為治療現在棘手疾病的工具。他預期這個世紀將是微生物研究掘起的世紀,鼓勵更多的年輕學子加入這場大探險。
第三位講者是來自加州理工學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 Frances Arnold 教授,是位跨微生物界的工程師。科技已經進步到我們可以任意改變細菌的DNA,但是講到要創造出有功能的酵素,人類還是只能修改自然界原有的設計而不能像寫軟體一樣憑空創造出全新的產品。她以兩種模擬生物演化過程的策略來改進微生物酵素的設計。第一種策略是故意讓酵素DNA 藍圖出錯,讓細菌製造酵素,再從錯誤酵素裡找出性能反而變好的新設計,這樣循環幾輪後酵素會越來越好用。第二種方法是把相近酵素的基因拿來洗牌重組,就像從四個團裡把伍佰(吉他),閃靈Doris(貝斯),旺福肚皮(鼓),宇宙人小玉(主唱)拉來組成個新團看看會是大成功還是大災難。拿微生物當材料,你可以試成千上萬種組合,或許有機會找出意想不到的絕配。演講中她拿自己運用這些策略解決問題的成功案例來說明,並且預期不久後人類將能找出次結構功能間的關係,可以自行設計酵素來達成產業界需要的功能。
聽完演講走出大廳,在建築外面一直站著的藍色大熊,好奇地透過玻璃窗往裡頭看。這些慢慢往外移動的人,腦子裡剛被種下了新想法,正開始要發酵呢。當然有不少人一開始就被種下瞌睡蟲,他們至少也得到兩個半小時的睡眠,為接下來三天的會議儲備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