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爸爸如何繼位?乾隆皇帝如何看待雍正皇帝繼位疑團?——專訪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陳熙遠研究員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_96
・2024/04/06 ・4701字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本文轉載自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為「中研院廣告」

  • 採訪撰文|莊崇暉
  • 責任編輯|田偲妤
  • 美術設計|蔡宛潔

皇帝如何繼位?康雍兩代交接時,發生了什麼事?

在清宮劇的熱播下,康雍乾盛世的皇位爭奪戰,一直是劇迷津津樂道的話題。其中,雍正皇帝的繼位內幕更是史學界關注的焦點。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陳熙遠研究員在整理明清內閣大庫的檔案時,發現了一份重要文獻:疑似乾隆皇帝主導編纂的《要緊補遺檔》,這份文獻記載了康熙、雍正兩朝交接前後近 40 天的細節。中研院 112 年胡適院長科普講座邀請陳熙遠研究員,以「《要緊補遺檔》與雍正皇帝繼位之謎」為題,從乾隆皇帝的視角重新審視雍正皇帝的繼位之謎。

康熙遺詔內容並非康熙皇帝本意?

雍正帝的繼位之謎不僅受到古今群眾的熱議,也引發清史學界的長期論戰。胡適曾將此案評為「清朝第一大案!」學者們更經由分析現存史料,提出篡位奪嫡說、合法繼位說,甚至有雍正帝在康熙帝彌留之際趁機自立的說法。

這段繼位過程之所以撲朔迷離,關鍵在於康熙帝駕崩前,並沒有明確指定皇位繼承人。雖然康熙帝曾立過二阿哥胤礽為太子,但兩度立廢後,再沒有立過皇儲。因此,有很長一段時間,「康熙遺詔」成為探討皇權繼承的少數證據。

事實上,康熙遺詔並非完全由康熙帝本人主導,只有部分內容源自康熙 56 年(1717)的面諭。康熙帝在生了一場大病後,曾向皇子們與諸王大臣交代遺詔內容,主要替傳統帝制天下、大清帝國統治的正當性辯護,也為自己的文治武功做歷史定位。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遺詔的最後一段提到最重要的繼位人選:「朕亦欣然安逝,雍親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此段內容並非來自康熙 56 年面諭,也無從定奪是皇帝原意亦或他人添加。

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陳熙遠研究員,長期研究清宮內閣大庫檔案,提出了關於康熙遺詔的一些看法。首先,康熙遺詔是在確定了繼位皇帝後才布告天下,這意味著遺詔不僅反映康熙帝的意志,也可能融合雍正帝的意見。因此,僅憑遺詔來證明康熙帝選定雍親王為繼承人,並不夠充分。

進一步地,如果仔細研究雍正帝和兒子乾隆帝留下的檔案,可以發現一些細微的線索,顯示他們在處理繼位問題時,可能有不同的策略和態度。

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陳熙遠研究員,以「《要緊補遺檔》與雍正皇帝繼位之謎」為題,帶我們從乾隆帝視角重新檢視雍正帝的繼位之謎。
圖|中央研究院

面對繼位疑雲,雍正皇帝特別編撰假訊息澄清文?

首先,我們來看雍正帝怎麼處理外界對其繼位正統性的質疑。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坊間流傳許多雍正帝竄改康熙遺詔的故事。傳言康熙帝在彌留前曾手書遺詔,雍正帝偷偷把「傳位十四皇子」的「十」改成「于」,成為直指自己的「傳位于四皇子」。由於十四皇子胤禎表現優異,康熙帝特派他帶兵西征,因此很多人認為屬意的儲君是胤禎。

康熙遺詔清楚寫下傳位給「雍親王皇四子胤禛」,並非傳言中經竄改的「傳位于四皇子」,且滿文版本的遺詔也不可能輕易塗改。但可以確定的是,康熙帝並沒有親自確認最終遺詔,遺詔是在雍正帝大權在握後才頒布天下,留給世人諸多遐想。
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面對各界的流言蜚語,雍正帝即位後特別編纂《大義覺迷錄》,將自己與異議人士曾靜的辯論過程集結成書,用以澄清謠言、清理異議,類似現代政府透過官方宣傳管道發布假訊息澄清文。

以外界質疑的篡改遺詔為例,雍正帝在《大義覺迷錄》中並沒有直接駁斥謠言,而是拿出康熙遺詔作為證據,證明遺詔完全展現康熙帝臨終前的本心與遺願,自己是透過頒詔儀式傳位登基的合法繼承人。

為了讓《大義覺迷錄》在民間廣泛流傳,雍正帝命令地方官需在每月初一、十五向全國百姓宣講書中內容。不過顯然乾隆帝不太認同父親的作法,繼位後特命人將《大義覺迷錄》全數收回銷毀,直到 1920 年代才由民間重新刊印,讓研究清史的民國時期學者多了一項參考史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雍正帝另創立「秘密建儲制度」,立旨傳位詔書後,密封藏在乾清宮的正大光明匾額後,讓繼位者除了遺詔外,再多了一層合法保障。
圖|Tommy Wong, Flickr

當唯一的證據不再可靠,乾隆帝如何記錄康熙帝的繼位過程?

由於康熙遺詔及其他官方檔案在提供歷史證據上有所局限,也不足以完整或準確地反映康熙朝末期的實際情況,特別是皇位繼承的部分。至於《大義覺迷錄》則是雍正帝為了回應爭奪皇位的質疑和指控而撰寫的文獻,帶有作者的主觀立場和辯護色彩。這導致今日我們依然對雍正帝登基的內幕有諸多猜想。

想解開謎題就必須有新的線索,陳熙遠研究員在整理史語所典藏的內閣大庫檔案時,意外發現一份外表樸素、只有 9 頁且多處塗改的檔案,封面寫有 5 個大字《要緊補遺檔》。

究竟是什麼事那麼「要緊」,非得特別寫成一份檔案?經多方比對後發現,《要緊補遺檔》應是編寫《世宗憲皇帝實錄》的眾多稿本之一,大約在乾隆 4 年(1739)以前寫成,主要用來修訂康熙、雍正兩朝交接前後近 40 天的記載,當中藏有乾隆帝對父親繼位疑雲的處理態度。

《要緊補遺檔》是編寫《世宗憲皇帝實錄》的眾多稿本之一。該實錄自雍正 13 年(1735)11 月開實錄館纂修,最終於乾隆 6 年(1741)完成。《要緊補遺檔》則大約在乾隆 4 年以前寫成。
圖|之有物

因這段期間關係到雍正帝的繼位爭議,身為兒子的乾隆帝在主編雍正朝(世宗憲皇帝)實錄時特別慎重,因而列為「要緊」事務,需特別開一份檔案補充修訂遺漏之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細看《要緊補遺檔》可以發現,乾隆帝對父親生前描述的繼位過程並不滿意,因此重新修訂許多細節。

最大的改變是,不再以康熙遺詔強調雍正帝繼位的合法性,僅提到由時任理藩院尚書的隆科多「宣諭」,告知諸皇子繼位者為皇四子胤禛。

陳熙遠研究員認為,乾隆帝對康熙遺詔的「冷處理」──即不過分強調或著重於遺詔,是因為他知道,康熙帝在世時並未親自確認最終遺詔。從一些蛛絲馬跡研判,康熙帝在駕崩前的身體狀況應該相當不好,健康的衰退可能影響了他處理國事,包括遺詔事宜的能力。

例如在雍正帝主編的《聖祖仁皇帝實錄》中,有一段描述當時還是四阿哥的雍正帝前往暢春園探望病重的康熙帝,那時應該已經確認繼位人選,但從字裡行間可以發現事有蹊蹺!

照理來說,康熙帝應該會說:「這天下就交給你了」或「你做事我放心」,表示期許鼓勵之意,可是根據記載,他們在聊的卻是:「為什麼病越來越重!」好像醫生在跟病人聊天。陳熙遠研究員認為,可能的解釋是,康熙帝已病重到不太能言語,因此能親自處理遺詔的可能性不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另一個證據來自雍正元年 8 月 17 日的記載,雍正帝曾向總理事務王大臣、大學士、九卿等官員透露:康熙帝是在「倉猝之間,一言而定大計。」也就是說,康熙帝並沒有明確指定繼承人,而是在離世之際才匆忙決定。

世宗憲皇帝登極恩詔。雍正帝登基後頒布的詔書,當中提到康熙帝是在「升遐之日」將宗社重任付託給雍正帝,並藉此詔向天下臣民保證:過去的良法美政,本當萬世昭垂,他繼位後「當永遵成憲,不敢稍有更張。」
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種種啟人疑竇的記載,很可能影響乾隆帝主編《世宗憲皇帝實錄》的態度,然而這是否表示乾隆帝也在懷疑雍正帝繼位的正統性?陳熙遠研究員認為這倒不至於,畢竟兩人是命運共同體,唯有雍正帝順利繼位,乾隆帝才有機會登基。

乾隆帝比較在意的是,雍正帝繼位過程的所有細節,是否都達到一位仁君該有的形象。

在《要緊補遺檔》中,記載許多雍正帝處理康熙帝後事的細節,最後也正式收入《世宗憲皇帝實錄》,極力凸顯雍正帝的至孝之情。

例如康熙帝入殮的過程有一段描述:「上親安奉大行皇帝於黃輿,上攀轅依號哭」,說明雍正帝侍奉父親大體入殮棺木後,依靠在棺木旁嚎啕大哭。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康熙帝入殮的過程有一段描述,凸顯雍正帝的至孝之情:「上親安奉大行皇帝於黃輿,上攀轅依號哭」,說明雍正帝侍奉大體入殮棺木後,依靠在棺木旁嚎啕大哭。
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另有一段寫到:「皇太后屢因上過於毀瘠,勸諭勉進飲食,上曰︰臣謹遵慈諭,應進飲食之時必進飲食。」形容雍正帝因父親逝世而悲傷到不思飲食,皇太后代眾臣多次勸說,雍正帝為了不讓母親、臣子擔心,答應會按時吃飯。此處顯示雍正帝對眾人的體貼之情。

此外,《要緊補遺檔》也透過重要活動暗示雍正帝是最可能的繼任者。例如康熙帝病重時恰逢清朝三大節之一的冬至,特任命時為雍親王的胤禛代理,前往南郊主持祭天之禮,由此推測雍親王應該是最獲認可、最能接棒成為天子的不二人選。

實事求是?乾隆帝如何回望父親繼位的歷史?

《要緊補遺檔》有一段提及雍正帝遵照康熙帝遺意,將素日的服飾物品分賜給皇子、諸王大臣、親近侍御人等,下方有一耐人尋味的標註:「有旨再查內總管」。
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從許多地方可看出,《要緊補遺檔》的修訂過程非常嚴格和謹慎。例如有一段提及雍正帝遵照康熙帝遺意,將素日的服飾物品分賜給皇子、諸王大臣、親近侍御人等,下方特別標註「有旨再查內總管」。

此處揭露亁隆帝行事謹慎、重視細節的性格,認為涉及財物分配的事項需再向內總管確認,以免引發爭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對乾隆帝來說,每一條補遺皆至關重要,都是形塑父親事親至孝、仁民愛物、真命天子形象的重要拼圖。

雖然新史料揭露的雍正帝繼位過程仍有觀點的局限,但這意味著還有其他史料能呈現事件的不同樣貌。陳熙遠研究員表示,從《要緊補遺檔》到《世宗憲皇帝實錄》定本之間,應該還有很多版的稿本值得細細推敲,期待將來還能找到其他史料。

即便如此,《要緊補遺檔》已是《世宗憲皇帝實錄》修訂過程中的重要見證,也為雍正帝繼位之謎提供一個耐人尋味的視角──兒子回望父親如何繼承皇位的視角。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_96
296 篇文章 ・ 3620 位粉絲
研之有物,取諧音自「言之有物」,出處為《周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恆」。探索具體研究案例、直擊研究員生活,成為串聯您與中研院的橋梁,通往博大精深的知識世界。 網頁:研之有物 臉書:研之有物@Facebook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從認證到實踐:以智慧綠建築三大標章邁向淨零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11/15 ・4487字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本文由 建研所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當你走進一棟建築,是否能感受到它對環境的友善?或許不是每個人都意識到,但現今建築不只提供我們居住和工作的空間,更是肩負著重要的永續節能責任。

綠建築標準的誕生,正是為了應對全球氣候變遷與資源匱乏問題,確保建築設計能夠減少資源浪費、降低污染,同時提升我們的生活品質。然而,要成為綠建築並非易事,每一棟建築都需要通過層層關卡,才能獲得標章認證。

為推動環保永續的建築環境,政府自 1999 年起便陸續著手推動「綠建築標章」、「智慧建築標章」以及「綠建材標章」的相關政策。這些標章的設立,旨在透過標準化的建築評估系統,鼓勵建築設計融入生態友善、能源高效及健康安全的原則。並且政府在政策推動時,為鼓勵業界在規劃設計階段即導入綠建築手法,自 2003 年特別辦理優良綠建築作品評選活動。截至 2024 年為止,已有 130 件優良綠建築、31 件優良智慧建築得獎作品,涵蓋學校、醫療機構、公共住宅等各類型建築,不僅提升建築物的整體性能,也彰顯了政府對綠色、智慧建築的重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說這麼多,你可能還不明白建築要變「綠」、變「聰明」的過程,要經歷哪些標準與挑戰?

綠建築標章智慧建築標章綠建材標章
來源: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第一招:依循 EEWH 標準,打造綠建築典範

環境友善和高效率運用資源,是綠建築(green building)的核心理念,但這樣的概念不僅限於外觀或用材這麼簡單,而是涵蓋建築物的整個生命週期,也就是包括規劃、設計、施工、營運和維護階段在內,都要貼合綠建築的價值。

關於綠建築的標準,讓我們先回到 1990 年,當時英國建築研究機構(BRE)首次發布有關「建築研究發展環境評估工具(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BREEAM®)」,是世界上第一個建築永續評估方法。美國則在綠建築委員會成立後,於 1998 年推出「能源與環境設計領導認證」(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 LEED)這套評估系統,加速推動了全球綠建築行動。

臺灣在綠建築的制訂上不落人後。由於臺灣地處亞熱帶,氣溫高,濕度也高,得要有一套我們自己的評分規則——臺灣綠建築評估系統「EEWH」應運而生,四個英文字母分別為 Ecology(生態)、Energy saving(節能)、Waste reduction(減廢)以及 Health(健康),分成「合格、銅、銀、黃金和鑽石」共五個等級,設有九大評估指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就以「台江國家公園」為例,看它如何躍過一道道指標,成為「鑽石級」綠建築的國家公園!

位於臺南市四草大橋旁的「台江國家公園」是臺灣第8座國家公園,也是臺灣唯一的濕地型的國家公園。同時,還是南部行政機關第一座鑽石級的綠建築,其外觀採白色系列,從高空俯瞰,就像在一座小島上座落了許多白色建築群的聚落;從地面看則有臺南鹽山的意象。

因其地形與地理位置的特殊,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則成了台江國家公園的首要考量。園區利用既有的魚塭結構,設計自然護岸,保留基地既有的雜木林和灌木草原,並種植原生與誘鳥誘蟲等多樣性植物,採用複層雜生混種綠化。以石籠作為擋土護坡與卵石回填增加了多孔隙,不僅強化了環境的保護力,也提供多樣的生物棲息環境,使這裡成為動植物共生的美好棲地。

台江國家公園是南部行政機關第一座鑽石級的綠建築。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第二招:想成綠建築,必用綠建材

要成為一幢優秀好棒棒的綠建築,使用在原料取得、產品製造、應用過程和使用後的再生利用循環中,對地球環境負荷最小、對人類身體健康無害的「綠建材」非常重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種建材最早是在 1988 年國際材料科學研究會上被提出,一路到今日,國際間對此一概念的共識主要包括再使用(reuse)、再循環(recycle)、廢棄物減量(reduce)和低污染(low emission materials)等特性,從而減少化學合成材料產生的生態負荷和能源消耗。同時,使用自然材料與低 VOC(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建材,亦可避免對人體產生危害。

在綠建築標章後,內政部建築研究所也於 2004 年 7 月正式推行綠建材標章制度,以建材生命週期為主軸,提出「健康、生態、高性能、再生」四大方向。舉例來說,為確保室內環境品質,建材必須符合低逸散、低污染、低臭氣等條件;為了防溫室效應的影響,須使用本土材料以節省資源和能源;使用高性能與再生建材,不僅要經久耐用、具高度隔熱和防音等特性,也強調材料本身的再利用性。


在台江國家公園內,綠建材的應用是其獲得 EEWH 認證的重要部分。其不僅在設計結構上體現了生態理念,更在材料選擇上延續了對環境的關懷。園區步道以當地的蚵殼磚鋪設,並利用蚵殼作為建築格柵的填充材料,為鳥類和小生物營造棲息空間,讓「蚵殼磚」不再只是建材,而是與自然共生的橋樑。園區的內部裝修選用礦纖維天花板、矽酸鈣板、企口鋁板等符合綠建材標準的系統天花。牆面則粉刷乳膠漆,整體綠建材使用率為 52.8%。

被建築實體圍塑出的中庭廣場,牆面設計有蚵殼格柵。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在日常節能方面,台江國家公園也做了相當細緻的設計。例如,引入樓板下的水面蒸散低溫外氣,屋頂下設置通風空氣層,高處設置排風窗讓熱空氣迅速排出,廊道還配備自動控制的微噴霧系統來降溫。屋頂採用蚵殼與漂流木創造生態棲地,創造空氣層及通風窗引入水面低溫外企,如此一來就能改善事內外氣溫及熱空氣的通風對流,不僅提升了隔熱效果,減少空調需求,讓建築如同「與海共舞」,在減廢與健康方面皆表現優異,展示出綠建築在地化的無限可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島式建築群分割後所形成的巷道與水道。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在綠建材的部分,另外補充獲選為 2023 年優良綠建築的臺南市立九份子國民中小學新建工程,其採用生產過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較低的建材,比方提高高爐水泥(具高強度、耐久、緻密等特性,重點是發熱量低)的量,並使用能提高混凝土晚期抗壓性、降低混凝土成本與建物碳足跡的「爐石粉」,還用再生透水磚做人行道鋪面。

2023 年優良綠建築的臺南市立九份子國民中小學。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2023 年優良綠建築的臺南市立九份子國民中小學。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同樣入選 2023 年綠建築的還有雲林豐泰文教基金會的綠園區,首先,他們捨棄金屬建材,讓高爐水泥使用率達 100%。別具心意的是,他們也將施工開挖的土方做回填,將有高地差的荒地恢復成平坦綠地,本來還有點「工業風」的房舍告別荒蕪,無痛轉綠。

雲林豐泰文教基金會的綠園區。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等等,這樣看來建築夠不夠綠的命運,似乎在建材選擇跟設計環節就決定了,是這樣嗎?當然不是,建築是活的,需要持續管理–有智慧的管理。

第三招:智慧管理與科技應用

我們對生態的友善性與資源運用的效率,除了從建築設計與建材的使用等角度介入,也須適度融入「智慧建築」(intelligent buildings)的概念,即運用資通訊科技來提升建築物效能、舒適度與安全性,使空間更人性化。像是透過建築物佈建感測器,用於蒐集環境資料和使用行為,並作為空調、照明等設備、設施運轉操作之重要參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了推動建築與資通訊產業的整合,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於 2004 年建立了「智慧建築標章」制度,為消費者提供判斷建築物是否善用資通訊感知技術的標準。評估指標經多次修訂,目前是以「基礎設施、維運管理、安全防災、節能管理、健康舒適、智慧創新」等六大項指標作為評估基準。
以節能管理指標為例,為了掌握建築物生命週期中的能耗,需透過系統設備和技術的主動控制來達成低耗與節能的目標,評估重點包含設備效率、節能技術和能源管理三大面向。在健康舒適方面,則在空間整體環境、光環境、溫熱環境、空氣品質、水資源等物理環境,以及健康管理系統和便利服務上進行評估。

樹林藝文綜合大樓在設計與施工過程中,充分展現智慧建築應用綜合佈線、資訊通信、系統整合、設施管理、安全防災、節能管理、健康舒適及智慧創新 8 大指標先進技術,來達成兼顧環保和永續發展的理念,也是利用建築資訊模型(BIM)技術打造的指標性建築,受到國際矚目。

樹林藝文綜合大樓。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111年優良智慧建築專輯」(新北市政府提供)

在興建階段,為了保留基地內 4 棵原有老樹,團隊透過測量儀器對老樹外觀進行精細掃描,並將大小等比例匯入 BIM 模型中,讓建築師能清晰掌握樹木與建築物之間的距離,確保施工過程不影響樹木健康。此外,在大樓啟用後,BIM 技術被運用於「電子維護管理系統」,透過 3D 建築資訊模型,提供大樓內設備位置及履歷資料的即時讀取。系統可進行設備的監測和維護,包括保養計畫、異常修繕及耗材管理,讓整棟大樓的全生命週期狀況都能得到妥善管理。

智慧建築導入 BIM 技術的應用,從建造設計擴展至施工和日常管理,使建築生命周期的管理更加智慧化。以 FM 系統 ( Facility Management,簡稱 FM ) 為例,該系統可在雲端進行遠端控制,根據會議室的使用時段靈活調節空調風門,會議期間開啟通往會議室的風門以加強換氣,而非使用時段則可根據二氧化碳濃度調整外氣空調箱的運轉頻率,保持低頻運作,實現節能效果。透過智慧管理提升了節能效益、建築物的維護效率和公共安全管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總結

綠建築、綠建材與智慧建築這三大標章共同構建了邁向淨零碳排、居住健康和環境永續的基礎。綠建築標章強調設計與施工的生態友善與節能表現,從源頭減少碳足跡;綠建材標章則確保建材從生產到廢棄的全生命週期中對環境影響最小,並保障居民的健康;智慧建築標章運用科技應用,實現能源的高效管理和室內環境的精準調控,增強了居住的舒適性與安全性。這些標章的綜合應用,讓建築不僅是滿足基本居住需求,更成為實現淨零、促進健康和支持永續的具體實踐。

建築物於魚塭之上,採高腳屋的構造形式,尊重自然地貌。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11 篇文章 ・ 312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1

1
0

文字

分享

1
1
0
【公視《神廚賽恩師》】「烘」與「烤」傻傻分不清楚嗎?當康熙皇帝遇見巧克力,會擦出什麼火花呢?
公視《神廚賽恩師》_96
・2023/02/17 ・1187字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烘」與「烤」有什麼差別呢?明火就是直接的火「烤」,因為是單向的加熱,外焰通常在500度C左右,溫度很高。接觸火焰的食材因為快速受熱,會造成表面容易烤焦,內部卻來不及受熱,而出現沒烤熟的狀況。「烘」主要是靠空氣的熱分子,以包圍的方式遍佈食材四週,以大約200度左右的溫度,穩定地對食材進行「熱對流」加熱。這可以使整個食材均勻受熱乾燥,裡層跟外層的風味、水份、熟度也接近一致。

烹調手法——「烘」的古往今來

話說古代廚藝「西方重烘烤,東方重蒸煮」,這可以從同樣的麵粉食材,老外吃麵包,我們卻吃饅頭看得出來!但並不是東方人的老祖先不會烘焙,而是將烘這個技術用在別的地方……例如:將賣不完的豬肉,經由「烘」的過程,以小火、慢移、長時間,把肉慢慢烘乾保存,若是用大火烤只會外焦內不熟。又或者是吃不完的龍眼,經由「烘」的作用,不但甜度被濃縮爆錶,還意外增加了濃郁的香甜風味,除了可以調味,還能做成藥品呢!

善用烘焙技術的西方人士,也把腦筋動到植物的種子上。早期的瑪雅人會先把做巧克力的可可豆,經過發酵,烘焙後,磨碎做成飲料喝,但是歐洲人有更好的發現……他們實驗讓可可豆透過「烘」的時間和溫度的差異,找出美味秘方,並嘗試推廣到東方。

當時東方的大清帝國是康熙皇帝統治。他因為生病被西藥治癒,所以對西方事物很有興趣。聽說當時西方流行喝chocolate,於是他好奇想嚐嚐這黑黑的飲料「綽科拉」。

只是康熙皇帝覺得沒有調味、加糖的「綽科拉」苦到難以形容,直到後來巧克力經由不斷演進,成了風靡世界的美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論東方西方,都知道「烘」能讓食物更有風味,讓大家愛不釋口哦!

《神廚賽恩師》一行人來帶可可豆園,了解可可豆製成巧克力的過程。圖片 / 公共電視提供
《神廚賽恩師》一行人來帶可可豆園,了解可可豆製成巧克力的過程。圖片 / 公共電視提供

全新第三季《神廚賽恩師

公共電視科普節目《神廚賽恩師》 ,結合科學、廚藝與食育教育,引領大眾用有趣的方式、從 Science-科學角度讓大眾了解傳統廚藝「伙房 36 法」中的科學知識。第三季節目於 2023 年 2 月 3 日起,每週五晚上 6 點在公視主頻首播,公視 3 台每週五晚上 7 點首播,重播時段為公視主頻每週六早上九點三十分與公視 3 台週日晚上六點播出。

▸《神廚賽恩師》第三季將於 2/3(五)起,18:00 在公視主頻首播

其他播出資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公視頻道每週五晚間 18:00、公視三台每週五晚間 19:00 (首播)

▍ 公視頻道每週六早上 09:30、公視三台每週日晚間 18:00 (重播)

▍ 並將於公視+ 影音平台完整上架 敬請期待

▍ 烹調中蘊含科學原理,一起發現料理中樂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所有討論 1
公視《神廚賽恩師》_96
8 篇文章 ・ 3 位粉絲
公共電視科普節目《神廚賽恩師》 ,結合科學、廚藝與食育教育,引領大眾用有趣的方式、從Science-科學角度讓大眾了解傳統廚藝「伙房36法」中的科學知識。第三季節目於2023年2月3日起,每週五晚上6點在公視主頻首播,公視3台每週五晚上7點首播,重播時段為公視主頻每週六早上九點三十分與公視3台週日晚上六點播出。

0

9
0

文字

分享

0
9
0
科學鑑識為歷史古物解密!——國立故宮博物院登錄保存處陳東和博士專訪
科技大觀園_96
・2021/10/07 ・4055字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悉心解說策展內容的陳東和博士。圖/李先泰攝

大部分的人聽到「古物展覽」四字,腦海中浮現的印象,恐怕與故宮大門前綿延的階梯一般,給人某種莊嚴而不可褻玩焉的距離感。但事實上,古物的價值不只在於它度過的年月,而是它當初被使用的方式,如何訴說了古代人生活的樣貌?又對現在的我們有何種啟示?如果說,古物上的每一道刻痕,都是訴說歷史的語言,那我們又該用何種方式解讀呢?


歡迎來到「古物科學鑑定」的思考領域!故宮研究員們的其中一項課題,就是利用科學技術分析古物,不但可以推導它當初的製作方式,更可以鑑定出它的前世與今生!任職於故宮登錄保存處的陳東和博士,在採訪當天特地為我們親自導覽,就一起來看看古物分析的案例吧!

故宮也有科學實驗室?

近年來國立故宮博物院因應文物保存修復、展覽、工藝史研究、出版及文物徵集之需要,文物科學鑑識分析扮演了關鍵角色,更藉此釐清了過去從被解密的答案,如龍藏經、西清續鑑鏡匣的保存與工藝技術;象牙球、轉心瓶、青銅器等內部結構與製作工藝等等。

陳東和博士所屬的登錄保存處文物科學研究分析實驗室,就是故宮專屬的科學鑑識單位。以西清續鑑鏡匣修復工作為例,其利用顯微拉曼光譜[註1]等技術進行「非破壞檢測」,分析出銅鏡畫像中所使用的顏料成分,甚至可以推導出蟲蛀蝕會避開畫像某些部位的原因。

而為使各年齡層大眾對文物科學鑑識有所認識,本次《古物揭秘展》展以「利用科技為古物揭密」為主軸,結合牆面輸出、 動畫影片、互動式多媒體等形式,呈現故宮近來文物科學鑑識成果,展期將至11月30日為止。

展間內有各類互動物件,期盼引導大小朋友「自己找答案」。圖/李先泰攝

科學鑑識與歷史古物的相遇

本次《古物揭秘展》分為三大主軸,分別為「探究齋」、「實驗閣」與「解密樓」。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探究齋」介紹文物科學鑑識的廣泛用途,包括保存修復、徵集鑑識、與古代工藝技術探究等等;一句話來說,文物科學鑑識就是要透過現代科技分析古代文物,以了解文物的材料與工藝技術、製作年代與來源等,並藉此回答各項古物的研究問題。

以文物修復與文物徵集為例,文物修復師需要知道古物的材料才得以正確地進行修復,而文物徵集也需要確認文物的保存狀態與真偽的辨別,科學鑑識的工具在此時幫上大忙。

「實驗閣」則是介紹科學鑑識的分析技術,可略分為影像、成份及結構分析三大類,儀器種類甚多,包括X光電腦斷層掃描儀、顯微拉曼光譜儀、傅立葉轉換紅外光光譜儀、3D立體光學顯微儀等等。

「解密樓」則是展覽重點,由於文物科學實驗室所分析、解密過的文物高達上百件,現場便將介紹的重點放在幾項經典文物,如〈清晚期 雕象牙透花人物套球〉、〈清 乾隆 洋彩黃錦地葫蘆形交泰轉心瓶〉,以及〈春秋晚期 鄝公鼎〉等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實驗閣」的牆面設計,說明了古物鑑識的目的。圖/李先泰攝

X光斷層掃描,揭開「象牙球」的18層秘密

陳東和以〈清晚期 雕象牙透花人物套球〉(簡稱象牙球)為例來解說,象牙球產於中國廣東,是以象牙作為原料,透過繁複的雕工所刻出來的球狀陳設器,不僅被進貢到清宮,其精湛的工藝更被西方視為清代工藝的代表,一度大量外銷至歐陸。而藉由現代鑑識科技,我們得以更深入了解這項精緻的工藝品。

故宮內展示的「象牙球」真身。圖/李先泰攝

陳東和提到,在過去,研究人員往往只能仰賴肉眼與經驗,或者憑藉既有文獻拼湊古物的身世,也因此導致許多懸而未決的問題。他笑說,「象牙球擺在肉眼前,我們最了不起看到第四、五層,以前還要用竹籤去慢慢剝算有幾層」,如今,然而,透過X光電腦斷層掃描的技術,便得以精確地確定象牙球總共有18層,並且透過三維影像重建與處理技術,數位拆解每一顆球,透視每顆球的雕刻紋飾,釐清許多過去難以解答的謎團。

展間的「象牙球互動桌」,便是將每層的剖面輸出到壓克力,再透過光照,讓民眾可以欣賞到每一層相異的樣貌。「文物可能是個工藝的展現,但也有品味、美學的議題,」陳東和也向我們補充,當他授課時,常會與學生分享如何轉換不同的脈絡來理解一件古物,「沒辦法從美學的角度欣賞時,可以轉換從工藝技術的角度掌握,我們也不要忘記它也很有可能是當時的高科技產物。」

展間的「象牙球互動桌」,前方投射在牆面的是象牙球的三維影像。圖/李先泰攝

是「玉」還是「石」?光譜檢測為古物驗明正身

古物揭開的不只是工藝或技術史,更包括當時的國際貿易及文化交流狀況。陳東和以〈黑曜石鏡〉為例解說,〈黑曜石鏡〉是在清代順治皇帝時由傳教士進貢而來。根據故宮器物處吳曉筠研究員的研究,當時順治皇帝找來耶穌會傳教士湯若望協助鑑定。據文獻記載,湯若望當時認為,該鏡是出自於「大西洋屬雅里嗎及賀仁兩國山中」[註2],材質上則屬於建材用途的「巴薩勒得」[註3]。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後繼的乾隆及道光皇帝繼承了這種說法,但在命名上,乾隆因為它外觀之美而以「黑玉鏡」命名,而道光皇帝則稱其為「烏玉鏡」;這塊神秘鏡子的材質,直到來到台北故宮,才在一位美國地質學家的提醒下,被重新認識為「墨晶」,而不是「玉」

爾後藉由吳曉筠研究員的跨國考察,發現其器型與14至15世紀阿茲特克帝國的黑曜石鏡相當一致,僅尺寸大了近10公分。最後,這面鏡子的謎題終於在近四百年後,由故宮的文物科學實驗室所揭曉,經過拉曼光譜檢測後,驗明材質即為黑曜石。

產製於阿茲特克帝國,被視為具有神秘力量、媒介人神溝通的黑曜石鏡,隨著殖民時代的到來,以通靈、占卜工具之姿進入歐洲,再由傳教士當作「奇珍異寶」進貢給清宮。一路從「烏玉鏡」、「墨晶鏡」至「黑曜石鏡」,這趟解密之旅,陳東和解釋,不僅是藉由人文面向的研究與對於材料的科學分析,向我們揭開了古代貿易、文化藝術交流的歷史,曲折的命名歷程,也說明了我們對於古物的認識,乃是隨著當下的知識與技術而演進。

故宮典藏的「黑曜石鏡」。圖/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回溯古物,更是為了「再往前走一步」

《古物揭秘展》知識轉譯的工程浩大,幕後的推手自然絞盡腦汁。陳東和笑說,在一開始策展時,自己相當貪心,想一股腦地將涉及古物科學鑑識的內容都分享給民眾,幾經考慮後,才決定以科普化為精神,透過趣味的互動式設計,啟發不分年齡層的族群,「很多小朋友看了覺得好玩,他就會把這樣的知識帶著走,未來讓他自己主動尋找答案。」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從一般人的角度來看,科學鑑識看似與人文歷史各分屬於不同領域,對此陳東和表示:「科學對我來講是人文的一部分,兩者不會是對立的,自己也是因為對藝術感興趣,才會思考科學在這上面可以如何應用。」

古物鑑識的工作,得透過科技儀器協助完成。圖/陳東和提供

陳東和解釋,他在法國唸書時,就發現羅浮宮有設置文物分析實驗室,科學鑑識的技術與人力也相當成熟,便勵志以進入該實驗室為目標。回台後,則將所學貢獻於故宮的文物科學實驗室。談及科學鑑識時,他特別解釋,科技與人文是互補的,倘若科學鑑識沒有豐厚的人文知識支撐,則容易造成誤判的結果,「科學鑑識不是像影印機,單純按一個鍵就跑出結果的。」他說,畢竟關鍵在於如何形成研究的問題意識,而不是為了科學鑑識而鑑識。

其實只要談起科學鑑識的過程,陳東和都藏不住期待與人分享的神色,「老實說,每次成功解開文物謎題都特別開心,因為每一件都有各自的故事;或是建立起鑑識系統,就覺得為台灣的科學鑑識領域做出一些貢獻。」

古物究竟有什麼引人之處?可以為生活在當今的我們帶來什麼收穫?陳東和說,古物跟文獻一樣,是人類過去活動的智慧結晶,同時也是反映精神層面的物質存在;而研究古物,「則是探問我們是如何走到現在的?回溯,更是為了再往前走一步。」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註釋

  1. 一種分子結構分析技術。物質受雷射光激發其內部分子會產生振動,分析這些分子振動散射光譜,就能瞭解其分子結構,判定材質種類,是一種快速而非破壞、非接觸的分析方式,廣分運用於多種文物材料分析,如玉石、顏料或陶瓷中的礦物成分等。
  2. 據參考文獻1推測,「雅里嗎」與「賀仁」為德國及希臘的音譯。
  3. 據參考文獻1推測,「巴薩勒得」為拉丁文的「玄武岩」的音譯。

參考文獻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科技大觀園_96
82 篇文章 ・ 1126 位粉絲
為妥善保存多年來此類科普活動產出的成果,並使一般大眾能透過網際網路分享科普資源,科技部於2007年完成「科技大觀園」科普網站的建置,並於2008年1月正式上線營運。 「科技大觀園」網站為一數位整合平台,累積了大量的科普影音、科技新知、科普文章、科普演講及各類科普活動訊息,期使科學能扎根於每個人的生活與文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