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本質就是由無數大大小小的選擇構成,就算是先天條件一模一樣的同卵雙胞胎,也會在出生之後因為自己或他人的決定走上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我們雖然常說要「從錯誤中學習」,但很多事情卻沒有那麼簡單。確實我們可以在一次讓自己死去活來的宿醉後學會理性飲酒,或是在一段失敗的關係後檢討自己待人處事的態度,但是因為錯誤而失去的機緣鮮少會因為「我們學到教訓」就奇蹟似地回到我們手中。
人生終究不是在打電動,就算失敗得一蹋塗地也可以靠讀取存檔拯救自己。越是重大的人生決定,我們越難得到「再來一次」的機會,也讓那些失敗變得更加刻骨銘心。
這種「如果我當初⋯⋯,是不是就⋯⋯」的情緒,我們把它稱之為「後悔」。
人生在世可以後悔的東西實在太多了,但你是否想過這些當下讓你心痛得要死的後悔感,在幾天、幾個月甚至幾年後,還會帶來一樣的難受嗎?或者在人生即將走到終點時,又有哪些事情會在我們心中留下深深的遺憾?
比起犯錯,我們更後悔「沒做」的事
2012 年布朗妮・威爾(Bronnie Ware)將她在臨終照護工作中接觸到的案例彙整成《和自己說好,生命裡只留下不後悔的選擇:一位安寧看護與臨終者的遺憾清單》(The Top Five Regrets of the Dying: A Life Transformed by the Dearly Departing)一書。書中布朗妮提到 5 項人們最常在臨終之際感到後悔的事情,分別是:
- 我後悔沒有真誠地活出自我,而是一輩子都走在別人期許的道路上。
- 我後悔把絕大多數的時間都花在工作上。
- 我後悔那時候沒有勇氣對那個人說出我真實的感受。
- 我後悔沒有多跟朋友聯繫感情,讓他們消失在我的生命中。
- 我後悔沒有讓自己更快樂一些。
有沒有發現這 5 項悔恨都是出自於「沒有來得及做什麼」,而不是「做錯了什麼」?有趣的是,如果你再去細想這些悔恨的根源,其實正是因為太害怕「犯錯」,使得我們在關鍵時刻退縮、不敢冒進。
這並不代表行差踏錯的影響比較小、或是我們比較不在乎已經做出的行為後果,而是跟我們「做」與「不做」背後的心理機制有關。
前面提到的「如果我當初⋯⋯,是不是就⋯⋯」思考脈絡,其實是名為「反現實思考」(counterfactual thinking)的認知迴圈,也是使我們產生後悔情緒的主要根源之一。雖然反現實思考的本質是一種架空的模擬,然而正因為「另一種可能」已經不會發生、更不可能被驗證,我們才會掉入它的無限迴圈。
在一些能亡羊補牢或不會造成重大損失的事情上,反現實思考能讓我們反省自己的行為,吸取教訓迴避未來再次發生一樣的問題。但是在面對那些「錯過就是錯過」的事情,我們也有可能因為意識到自己不管怎麼努力、有再多成長也挽救不回已經失去的東西,使得反現實思考放大悔恨與其他負面情緒。
在這個脈絡底下,我們再來檢視「做錯」與「沒做」兩種情況,其實就能看出它們之間的差異。
心理學家丹妮絲・貝克(Denise Beike)在她過去針對悔恨的研究中,發現人對於「無法挽救」(在可預見的未來沒有機會去做任何彌補)的事情會表現出顯著較高的悔恨強度,因為我們知道自己「什麼都沒辦法做」。相對的,丹妮絲的研究也發現「解脫」(closure)能紓解我們對於過去所犯錯誤的悔恨與失落,代表就算亡羊補牢不保證能恢復如初,但「能不能付出努力」這個選擇本身就會嚴重影響我們感受的後悔程度。
我們在過去犯下的錯會在時間沉澱後衍生出新的可能,例如去跟因為小事撕破臉的朋友和好、重新與漸行漸遠的家人取得聯繫,或是重新投身學校追尋夢想、開啟人生第二春。但是「不作為」本身就是在斬斷可能性,讓反現實思考的問號一直懸在心頭上,成為往後人生難以跨越的坎。
無悔人生,從真誠面對自己開始
如這篇文章最一開始提到的,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由無數決定構成。隨著決定越來越重大,我們難免會猶豫、有得失心,這些都是很正常的心理活動。人類很容易對「未知」產生焦慮與不安,這也是命理占卜等「預見未來」的超自然技術打從史前時代便已存在,甚至時至今日都還牽動著我們的心神。
我們求神問卜,無非就是想求個心安,讓超自然的無上存在我們即將做出的決定背書。然而不管我們徵詢多少鬼神活人,其實最後能為這些決定負責的人永遠只有我們自己。
換言之,長久來看「問心無愧」才是做決定時最重要的考量。
我們常說「小心駛得萬年船」,但是過度的小心反而會讓船永遠開不出港口,成為毫無建樹的擺設。只要能為當下的決定給出明確且合理的動機,就把令你駐足不前的擔憂放到旁邊、放手一博吧!
與其因為擔心這個擔心那個而一事無成,不如試試看梅爾.羅賓斯(Mel Robbins)提倡的「5 秒法則」(5 seconds rule),在大腦有機會阻止之前就把自己「發射」出去。即便結果不如預期,這些挫折也會成為你珍貴的人生養分,未來說不定還有扳回一城的機會。
人的一生是由無數選擇構成。當我們擔心「選錯」而一直逃避選擇,其實也遏止了人生前進的腳步。久而久之,就算我們真的不曾犯錯也會變成一潭失去活力的死水,還不如順從本心去闖蕩來得精彩。
參考資料
- Beike, D. R., Markman, K. D., & Karadogan, F. (2009). What we regret most are lost opportunities: A theory of regret intensity.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5(3), 385-397.
- Connolly, T., & Zeelenberg, M. (2002). Regret in decision making.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1(6), 212-216.
- Gilovich, T., & Medvec, V. H. (1994). The temporal pattern to the experience of regre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7(3), 357.
- Morrison, M., & Roese, N. J. (2011). Regrets of the typical American: Findings from a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sample. 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 2(6), 576-583.
- Roese, N. J., & Olson, J. M. (Eds.). (2014). What might have been: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counterfactual thinking. Psycholog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