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接互惠(indirect reciprocity)的概念認為,受益者並不是直接回報給同一位利他的施恩者,而是會把恩惠轉給其他人。A 幫助 B,B 再幫助 C,C 再幫助 D,依此類推。於是,恩惠就能在社群裡傳出去,遲早也能回到 A 身上。種下的因,總有一天能得到最後的果。
而且這還能談到下一個層次:如果有個 Z,在 A 幫助 B 時,親眼見證了這件事,發現 A 是個慷慨的好人,他也會因為想和 A 建立關係,所以願意幫助 A。於是,就算這兩個人無法符合直接互惠所需要的「後會有期」條件,也能因為整個群體的利他行為而受益。樂於助人,自己就更可能得到幫助,至於那些不想幫助別人、只想貪小便宜的人,則是可能遭到懲罰或受到排擠。像這樣的間接互惠,是人類一種格外複雜的合作形式,需要兩項其他動物都辦不到的條件。
英文有句諺語說「騙子發不了財」(cheats never prosper),但不能說完全正確:騙子常常在短時間內還是能得逞,特別是在那些規模比較大、大家彼此比較不認識的社群;只是遲早仍然會東窗事發,讓自己名聲掃地。所以,想讓間接互惠的機制不被那些只想貪小便宜的人搞垮,聊八卦就是一個關鍵的必備條件,而且無論是營火旁、或是茶水間,人類實在是哪裡都能聊。事實上,相較於其他靈長類動物是用理毛之類的活動來建立關係,人類是以閒嗑牙、聊八卦取代了這些活動。
在銀河威龍(也就是 Star Trek: The Next Generation 星際迷航記)中,身為生化人的艦隊科學官百科 (Data) 苦於無法理解人類,而裝上了情感晶片,沒想到卻引發危機。在 2014 年重啟的《機器戰警》電影版中,保留過多人類情感的戰警根本無法跟百分百機器人抗衡,降低至 1% 人類情感後的戰警儘管冷血,卻大獲全勝。在電影《星際效應》中,人類可以依照自己的需求調整機器人的幽默指數,讓與機器人互動這件事變得比較舒服,但也免不了對機器人產生同情。
能夠分辨觀眾立場跟傾向的人工智慧此刻已被結合進廣告投放裡,成為 Google 跟 Facebook 等公司的獨家致富祕技,但不久之後,能夠即時偵測情感的廣告系統將更大幅度地改變我們的閱聽行為,我們不都早已被訓練去按讚、開心、憤怒、或哭哭了嗎?或許以後我們瞳孔的變化、脈搏的起伏、皮膚的電流等,都將被收集、統計、運算,連點擊都不用。「讓每一個人都能更輕鬆地表達感受」,我想到時候這些科技公司應該會很光明正大又冠冕堂皇地這麼宣布吧。當然,隨之而來更精細的高科技情感詐騙手法,也已經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