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細看蝶泳女將伏默

陸子鈞
・2012/08/11 ・624字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SR值 590 ・九年級

水下動作捕捉系統追蹤伏默的蝶泳動作

紐約大學動作實驗室和幾個團隊合作的Manhattan Mocap LLC系統,能藉由電腦分析在今年倫敦奧運中得到三面金牌的泳將伏默(Dana Vollmer),花式跳水(synchronized diving)銀牌艾比·約翰斯頓(Abby Johnston)及銅牌尼可拉斯.馬克里(Nicholas Mccrory)三位選手在水下的動作。

動作捕捉專家,也是這支研究團隊的主持人布列葛(Chris Bregler)教授,於今年春季,藉著部屬在岸上的高科技設備,追蹤這幾位美國游泳選手水中的動作。

值得一提的是,研究團隊特別打造了一套水下攝影系統AquaCap,用來記錄伏默的蝶式(butterfly stroke)還有高豚式踢(dolphin kick),仔細端詳游進一百公尺蝶式冠軍的技巧;透過動作比較,能顯示她的踢水有多像海豚。團隊也來到花式跳水好手約翰斯頓和馬克里的母校-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從未曾看過的角度,分析他們從3公尺、10公尺高跳台躍下、潛進水裡的動作。

通常接受動作分析的受測者,必須穿上特殊的套裝,能反射光線使攝影機能捕捉動作。接著將得到的資料輸入3D動畫模型中,就像《復仇者聯盟》、《鋼鐵人》等動畫或電玩運用的技術一樣。不過布列葛的團隊使用更進步的電腦視覺技術,可以不用穿上特殊的套裝,也能直接從影像中追蹤人物的動作。

Manhattan Mocap LLC是動作分析研究的領頭羊-紐約大學動作實驗室的最新產品。他們過去也分析過美國洋基隊投手馬里安諾·李維拉(Mariano Rivera)的投球,還有紐約交響樂團指揮吉伯特(Alan Gilbert)的動作。

資料來源:Olympic diver’s motions captured underwater. Futurity [August 10, 2012]

文章難易度
陸子鈞
294 篇文章 ・ 4 位粉絲
Z編|台灣大學昆蟲所畢業,興趣廣泛,自認和貓一樣兼具宅氣和無窮的好奇心。喜歡在早上喝咖啡配RSS,克制不了跟別人分享生物故事的衝動,就連吃飯也會忍不住將桌上的食物作生物分類。

0

2
0

文字

分享

0
2
0
腦子不能進水,耳朵可以進水嗎?看乾燥戰士和水氣怪獸的對決
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_96
・2023/07/18 ・2946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 文/雅文基金會聽語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 詹益智

日常生活中,耳朵是個常被忽視的器官,但卻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耳朵能讓我們感受聲音的美好,因此耳朵保健至關重要。然而,耳朵常面臨一個隱藏的殺手—水氣怪獸。當我們置身於水分過多的環境時,如:游泳池、浴室或雨中,水氣怪獸便可能趁機攻擊我們的耳朵,因而衍生出許多問題。

為了保護耳朵,我們需要乾燥戰士挺身而出,帶領我們投入一場激烈的對決,以乾燥的力量對抗水氣怪獸的侵襲。在這場耳朵乾燥大作戰中,乾燥戰士會使用哪些絕招,讓耳朵遠離水氣怪獸的威脅呢?準備好迎接這場乾燥戰士與水氣怪獸的對決了嗎?讓我們一同展開這場刺激又有趣的冒險吧!

我們置身於潮濕的環境時,如:游泳池,水氣怪獸便趁機攻擊我們的耳朵。圖/ Pexels

適度保持外耳道乾燥的重要性

外耳道是耳朵開孔至耳膜間長約 2.5 公分的通道,並非呈現直筒狀,而是向後上方彎曲的S形狀,其表皮具有大量的皮脂腺與毛髮,當皮脂腺的分泌物與脫落的表皮細胞相結合時,就形成眾所皆知的耳垢,具有保護外耳道的作用[1]

外耳道感染其實並不罕見,尤其是在水氣怪獸的攻擊下,外耳道更容易滋生細菌(如:鏈球菌、綠膿桿菌和葡萄球菌等[2])與真菌(如:白色念珠菌和黑麴黴菌[3]),因為水氣為這些微生物提供了理想的生長和繁殖環境,若不及時處置,恐會感染外耳道炎(otitis externa)[4]或是俗稱的「游泳耳」(swimmer’s ear)[5],也就是當水進入外耳道時,有可能會將具有保護耳朵作用的耳垢清除,從而破壞了外耳道自然防禦的機制,進而使耳朵疼痛、腫脹、發癢、發炎、流膿、有灼熱感或異物感[1,6]

此外,若外耳道內的水氣停留過久,也可能會使外耳道皮膚的角質層變薄[7],讓它失去原本的防護能力,一旦受到不當的刺激(如:用棉花棒挖耳朵),就容易造成損傷[8];更甚者,恐導致聽力下降[1]。讀到這,你應該知道水氣怪獸的威脅與適度保持外耳道乾燥的重要性了吧?

外耳道炎或俗稱「游泳耳」的症狀包括紅腫發癢、發炎、腫脹、流膿等。圖/ SickKids

乾燥戰士的戰術:保護外耳道免受水氣怪獸的侵害

難道水氣怪獸就沒有剋星了嗎?我們又要如何應付這難纏又惱人的怪獸呢?就讓我們請出乾燥戰士共同作戰吧!乾燥戰士主要的任務是確保外耳道遠離水氣怪獸的侵襲,使其保持乾爽。乾燥戰士會使用許多戰術幫助我們擊退水氣怪獸,且讓我們屏息以待吧!

避免長時間暴露於水氣過多的環境中是保持外耳道乾燥的關鍵;因此,當我們處在潮濕環境時,如:雨天,應使用雨傘、雨衣或防水耳罩,以阻止雨水滲入外耳道[9]。另一種作法則是,盡量減少長時間暴露在雨中的時間,若突然遇到下雨時,身上又沒帶雨傘或雨衣,建議先找地方躲雨,回到室內後,可使用乾淨的毛巾或紙巾輕輕擦拭耳朵周圍的水分,因為若不及時擦乾耳朵,這些水分很可能會流入外耳道內。但須注意的是,擦拭耳朵周圍時,不宜將毛巾或紙巾插入外耳道內部,只需擦拭耳朵周圍的皮膚即可[10]

還有一種讓外耳道受到水分怪獸襲擊的情況是,參與運動量大或容易出汗的活動時,如:運動場、健身房等,可能會讓外耳道受到汗水的威脅,若要保持外耳道的乾爽,不妨戴上棉質的吸汗頭帶,吸收頭部周圍的汗水,以避免汗水從額頭沿著臉龐流進外耳道內,從而減少耳朵接觸水氣的機會。

游泳、從事水上活動或洗澡時,若沒有做好防護措施,也會讓水分伺機侵入外耳道內;此時,可使用符合自己耳道大小和舒適的防水耳塞,或利用防水泳帽或髮套覆蓋耳朵,便能將水分有效地阻隔在外耳道之外。若水滲進了外耳道,則可讓積水的耳朵朝向地面,並採單腳跳耀的方式,原地跳數回,透過震動將耳內的水排出[11]。此外,淋浴時,可嘗試保持頭部直立,使水流遠離耳朵,以減少水進入外耳道的機會。再者,應避免使用高壓水柱直接衝擊耳朵,以免外耳道進水。

由於外耳道內壁非常的薄[7] ,且外耳道的末端是耳膜,是一層十分脆弱的組織[12],因此要清除裡面的水氣時,切忌使用棉花棒等尖銳的物品,若稍有不慎,就容易損傷外耳道的皮膚和組織,導致刮傷、撕裂或刺破等情況,進而引起疼痛、出血、發炎或感染[13],也可能不小心觸及耳膜,而使其破裂或穿孔,如此就得不償失了。

乾燥戰士的科技小幫手:耳朵吹風機

在採取了上述乾燥戰士的戰術後,耳道仍舊被水氣怪獸鳩占鵲巢時,乾燥戰士只好使出最後的殺手鐧­—耳朵吹風機(ear dryer),讓水氣怪獸付出應有的代價。

「耳朵吹風機」乍聽之下不就只是利用吹風機把外耳道內的水氣吹乾,不過這樣做會有風險,例如:吹風機所吹出來的熱風可能會傷害外耳道或使耳壓增加,且過大的噪音(可達100分貝)可能損傷聽力[14]。實際上,耳朵吹風機[15]是一種專門用於乾燥外耳道的設備,由耳鼻喉科醫生所研發,它的外觀就像是耳溫槍,擁有攜帶便利和易於操作的特點,並具有特殊的透氣矽膠耳塞,也可讓使用者自行控制溫度、氣流、循環時間與噪音等級。耳朵吹風機不僅能提供一般人安全有效且快速乾燥外耳道的方式外,也可幫聽損人士去除助聽器與耳朵皮膚貼合所產生的水氣。

乾燥戰士對抗水氣怪獸的殺手鐧­­—耳朵吹風機。圖/ Mack′s

這場乾燥戰士與水氣怪獸的大戰讓我們更加意識到保持耳朵適度乾燥的重要性。乾燥戰士所使出的戰術,如:避免讓耳朵處在具有水氣的環境、將水分隔離在耳朵外、使用耳朵吹風機等,都可有效地讓耳朵抵抗水氣怪獸的襲擊,進而防止細菌和真菌的入侵,減少外耳道感染,也保護了聽力。因此,透過適當的預防措施和良好的衛生習慣,便能維持耳朵的健康喔!

參考資料

  1. 洪偉誠 (2022年2月)。耳朵痛又癢 小心『外耳道炎』找上你。亞東院訊。https://www.femh.org.tw/magazine/viewmag?ID=10650
  2. 健康知識庫(n.d.)什麼是外耳炎?https://kb.commonhealth.com.tw/library/190.html#data-3-collapse
  3. 健康醫療網(2021年7月16日)。耳朵癢罪魁禍首是「它」 醫:嚴重恐致聽力受損。 https://news.tvbs.com.tw/health/1546774
  4. Rosser, E. J. (2004). Causes of otitis externa. Veterinary Clinics: Small Animal Practice, 34(2), 459-468.
  5. Kaushik, V., Malik, T., Saeed, S. R., & Maqbool, M. (2010). Swimmer’s ear: A review. The Journal of Laryngology & Otology, 124(07), 698-702
  6. SickKids. (2022). Swimmer’s ear (otitis externa). https://www.aboutkidshealth.ca/swimmersear
  7. 楊雅棠 (2019年9月3日)。 耳朵好癢好想挖? 醫師提醒:千萬別自行動手
    。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5969/4026753?from=udn-referralnews_ch1005artbottom
    http://www.navehpharma.co.il/images/products/PDF/Dry-Ears/swimmer.pdf
  8. 陳登郎(2021年7月4日)。外傷性外耳道炎不治療 恐成菜花耳。https://health.ltn.com.tw/article/paper/1458622
  9. Lazar, R. (June 23, 2022).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swimmer’s war during pool season. https://www.entmemphis.com/preventing-and-treating-swimmers-ear- during-pool-season/
  10. 盧映慈(2020年4月29日)。耳朵很癢先別挖!耳科醫師教一招改善搔癢、保持聽力。https://heho.com.tw/archives/80269
  11. 運動星球 (2019年6月13日) 。 小心「游泳耳」!鐵人三項泳者必注意。https://www.sportsplanetmag.com/article/desc/190004815
  12. A+醫學百科(2013年4月20日)。耳廓耳道撕裂傷。http://cht.a-hospital.com/w/%E8%80%B3%E5%BB%93%E8%80%B3%E9%81%93%E6%92%95%E8%A3%82%E4%BC%A4
  13.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2022年10月18日)。別再用棉花棒掏耳朵,恐影響聽力!專家教你4步驟正確清除耳垢。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5969/6694999
  14. 蔡經謙。(2021-08-30)。吹風機竟會讓聽力損害!還有6種被忽視的耳力殺手。https://www.edh.tw/article/28478/2
  15. Munatones, S. (June 28, 2020). Drying out your ears with Mack’s ear dryer after swimming in pool or open water. https://www.openwaterswimming.com/drying-out-with-macks-ear-dryer/
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_96
50 篇文章 ・ 208 位粉絲
雅文基金會提供聽損兒早期療育服務,近年來更致力分享親子教養資訊、推動聽損兒童融合教育,並普及聽力保健知識,期盼在家庭、學校和社會埋下良善的種子,替聽損者營造更加友善的環境。

0

3
0

文字

分享

0
3
0
童年運動的時間與未來薪資有關?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稀有資源「青春」!——《運動場上學到的 9 堂經濟學》
商周出版_96
・2023/02/26 ・2458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孩子該花多少時間運動?

人們常常以為經濟學就是研究金錢,其實不然,經濟學是在研究稀有資源。如同社會需要了解如何最佳運用水、肉及潔淨空氣等稀有資源,人們必須決定如何消費他們有限的時間、金錢和精力。當我們在思考孩子應該花費多少時間投入運動時,就會遇到一個經濟學的問題。

青春是你能擁有資源裡最珍貴的,要有效率地運用這段歲月,就需要一邊為接下來的人生做準備,一邊玩得過癮,免得之後懊悔地回首這段時光。如果不能在任何一方取得平衡,就可能會造成長遠的後果:有些人在高中時期蹺課吸毒,或許當下很快樂,卻很可能在之後的人生付出代價;有些人為了努力就讀大學先修微積分,總是回絕派對邀請,卻可能在成年後懊悔蹉跎青春。

有鑑於此,青少年體育總是超乎想像的昂貴。足球、曲棍球棒、場上時間、接送比賽的油錢等成本加總起來,絕對是一筆可觀的數目,但是和沒有把時間花費在從事其他事情的「機會成本」相比,看起來就微不足道了。

孩子花費在練習足球的每個下午,就是沒有讀書的下午。讀書是更能直接獲得報酬的活動,可以直接反映在進入好學校、成年時賺更多錢、能購買更大的房子,以及負擔未來子女的教育。另一方面,將下午的時間用來念書,他就會放棄踢足球的機會―可以讓他玩得開心、發展生活技能,又可以強健體能的活動。

青少年體育在童年中有很高的機會成本。圖/envatoelements

就算把這個問題縮減到只剩這兩種選擇,仍舊忽略其他的選項:他可以學鋼琴、獲得寶貴的睡眠幫助成長並維持健康,也可以只是開心地玩樂高 (Lego) 或看《海綿寶寶》(SpongeBob)卡通。因此,青少年體育就像其他兒時的休閒活動,以「機會成本」來說非常昂貴―孩子在擁有珍貴又短暫的幾年中,可能可以擁有另一種體驗,同時享受童年與投資未來。

你可能認為經濟學家可以進行一些精明的研究,看看孩童時期從事運動(組織性運動或其他體育活動),是否會導向未來在勞動市場上的成功,但是其實這樣的研究並不容易。要決定青少年體育是否會在勞動市場上獲得報酬,最理想的方式是隨機指定兩組孩子,讓其中一組孩子從事運動,並禁止另一組孩子做運動。然後當這些孩子長大時,看看哪一組賺較多錢。

如果研究顯示,在童年從事體育活動的成年人賺較多錢,每個人都可以信心滿滿地說:「投資青少年體育可以帶來財務報酬。」不過雖然隨機實驗在社會科學上越來越普及,但是在青少年體育中,沒有人做過採用隨機實驗的研究,我也認為不會有人這麼做。經濟學家可以做結論性研究,例如獲得越多教育的影響、在富裕社區裡長大的影響,以及其他因子的影響,卻尚未找到任何可靠的「自然實驗」來研究青少年的運動參與。

童年參加團體運動,平均薪資會多六 %?

話雖如此,經濟學家還是運用手上的數據,盡了最大的努力。幾項研究顯示,童年從事較多運動的人,長大後會賺較多錢。一項研究以二十幾歲的美國人作為樣本,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在高中時期參與組織性運動的人,平均薪資多六 %。

青少年體育與未來薪資相關,但不代表運動就會變成有錢人。圖/envatoelements

最近一項關於德國青少年的研究同樣顯示,從事青少年體育的人有較好的工資與勞動市場成果。不過即使這些結果耐人尋味,我們仍須謹記統計學概論的箴言:相關不等於因果。儘管從事這些研究的經濟學家做了所有努力來控制其他變因,卻仍舊不能清楚地將因果關係與相關性分開。同時也有另一個似乎合理的解釋認為,在孩童時期從事運動不會有助於之後的職涯。

例如,我們從大衛的全壘打勝利中得到的快感,並不僅限於小聯盟的比賽;大衛和我都是好勝的人,大概不管做任何事,我們都會統計獲勝與失敗的數字來衡量成功。在客廳觀看美國益智節目《危險邊緣》 (Jeopardy!)是我和大衛熱衷的活動,我們會仔細記錄分數,還充斥著好幾次「我先說出答案的!」的叫喊。

我們都從事許多青少年體育項目,但是組織性運動並未讓我們變成好勝的人,因為我們本來就是如此。或許是如此好勝的天性帶來勞動市場的成功,也或許是這樣的天性讓我們對青少年體育感興趣,但是在經濟學家的分析中無法衡量這個因素,研究人員沒辦法指出好勝心是否為這些結果的原因。

這些研究的結論是,在孩童時期從事運動可能會為接下來的人生帶來好處。每一項研究都發現青少年體育與薪資的相關性,青少年體育活動增加,薪資越高。但是如果說有影響的話,其實影響很小。

其中一項近期研究是關於美國青少年體育活動參與度的數據,與先前的研究一致,該研究發現從事運動的孩童會獲得更多教育,在接下來的人生得到更高薪資,而且身體更健康。不過經濟學家的結論也表示,這些關係幾乎是因為參與運動的孩童和不參與運動的孩童不同,而且無論從事運動與否,孩童運動員都比較成功也比較健康。如果在乎的只是在勞動市場上的成功,更妥善運用時間的方式可能是念書,而不是長時間的運動訓練。

對家長而言,這樣的解釋很直接明瞭。對大多數的孩子來說,從事體育活動可能對未來只有些許助益或一無所獲。以投資而言,從事體育活動也很難證明什麼,如果你的孩子不愛運動,不要強迫他們。但是對許多孩子來說,青少年體育提供許多簡單的「消費價值」(consumption value)。孩子真的很喜歡運動,又因為童年無法倒帶,所以有很好的理由讓他們為所欲為。

經濟學家的重點建議很簡單:讓你的小孩當一個小孩,想運動就運動。

——本文摘自《運動場上學到的 9 堂經濟學》,2022 年 7 月,商周出版,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商周出版_96
111 篇文章 ・ 350 位粉絲
閱讀商周,一手掌握趨勢,感受愜意生活!商周出版為專業的商業書籍出版公司,期望為社會推動基礎商業知識和教育。

2

3
1

文字

分享

2
3
1
想站 C 位,先站定位——聽覺和身體平衡原來緊密相關!
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_96
・2022/12/24 ・1721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 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 研究員 林桂如
平衡感不只依靠眼睛和大腦,更與聽覺系統息息相關! 圖/Pixabay

如果平衡感好,不僅可以輕易維持單腳站立的金雞獨立姿勢,還可以像韓國防彈少年、Twice 天團的成員們一樣,迅速變換舞蹈動作,也不至於跌出鏡頭外!

只是,你知道嗎?平衡感和臉蛋無關,更不只依靠眼睛和大腦!我們的耳朵,其實是維持身體平衡息息相關的要角。許多平衡感不佳的人,最後往往發現問題出在他們的耳朵上,箇中原因便是當內耳出現問題,將可能導致平衡跟著出現異狀,例如:步履不穩、搖晃,天旋地轉的眩暈,讓人站也不「適」、坐也不「適」。

聽覺和身體平衡的關係

如欲維持良好的身體平衡,將有賴聽覺系統中前庭系統(vestibular system)將接受到外界刺激,經前庭神經將刺激信息傳入相應的腦幹內的前庭神經核和小腦,再經視覺系統(visual system)和體感覺系統(somatosensory system)傳送至腦內更高層次的中樞神經系統處理,最後以運動神經系統做出反應。

國外相關研究指出,如果聽力受損時,前庭系統功能很可能也會有損傷,以致出現協調與平衡能力上的問題,甚至阻礙聽覺障礙(以下簡稱聽障)者的動態平衡(dynamic balance)(如:跑步、踢球)、靜態平衡(static balance)(如:單足站立)和協調能力的發展1。因此,鑒於當聽力損失程度越重,其前庭功能失調的風險也越高,反映在生活中的表現可能為較晚學走、學習或從事關於平衡的活動時常受挫,故建議當個人的純音平均聽力閾值(pure tone threshold)超過 65 分貝以上者,宜進一步進行前庭功能測試2

適度運動可促進平衡表現,聽覺障礙者亦然!

在諸多研究上顯示,相較正常聽力者,聽障者的靜態與動態平衡上均有明顯表現較差的情況。然而,在比較聽障運動員與正常聽力者的平衡表現時,結果卻顯示聽障運動員在動態平衡能力和正常聽力者相當,甚至更好,惟靜態平衡能力中的表現仍明顯比正常聽力者差;進一步比較一般聽障者與聽障運動員間的平衡表現,亦發現聽障運動員有較好的反應時間、移動速度及靜態平衡能力3

從上述可知,藉由後天規律、適度的運動,除了可改善平衡表現和運動能力,亦能促進心理發展和社會技能4,並預防失衡導致的意外或傷害發生,這樣的成效在聽障者身上亦可見一斑5

運動可促進個體平衡表現,達到較佳的反應時間、移動速度和動、靜態平衡能力。圖/Pixabay

面對平衡感欠佳的孩子,宜留意其聽覺狀況、整體發展與適時引導!

    平衡感與生活自主有關,平衡感不佳的孩子,很可能無法自行走路、跑步或上/下樓梯,進而影響整體學習與適應。在平衡感欠佳者的孩子中,除了存在於自身的神經、前庭、肢體動作發展因素,也可能與個體所處的後天環境中家長過度保護、提供的環境刺激過少有關。

    當遇到平衡感不佳的孩子時,除了應留意其聽力發展外,亦建議定期參考「兒童健康手冊」分齡發展檢核,或各縣市衛生局提供的「學前兒童發展檢核表」加以留意。同時,亦鼓勵家長多提供兒童早期動作發展的經驗,如:當孩子可以放手行走時,酌量減少推車乘坐或手抱的機會,此外,也可善用共融遊戲場的遊戲設施加以探索,並可透過居家平衡小遊戲,如:練習墊腳尖、維持平衡;一隻手牽扶上/下樓梯;在柔軟的物體面(如:枕頭)上站立;玩需要經常轉頭的活動來提高前庭視覺反射功能(如:走路去拿一個球並把它放回桶中)等,幫助孩子從遊戲中練習平衡感!

參考文獻

  1. Chilosi, A., Comparini, A., Scusa, M., Berrettini, S., Forli, F., & Battini, R. (2010). 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s in children with severe to profound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A clinical study. Developmental Medicine and Child Neurology, 52(9), 856-862.
  2. 2Castiglione, M., & Lavender, V. (2019). Identifying red flags for vestibular dysfunction in children. The Hearing Journal, 72(3), 32-35.
  3. 高賡祖、林威秀(2020)。兒童與青少年聽覺障礙者平衡能力之探究。中華體育季刊,34(4),249-258。  
  4. Vidranski, T., & Farkaš, D. (2015). Motor skills in hearing impaired children with or without cochlear implant – a systematic review. Collegium Antropologicum, 39, 173-179. 
  5. Hartman, E., Houwen, S., & Visscher, C. (2011). Motor skill performance and sports participation in deaf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Adapted physical activity quarterly, 28(2), 132-145.
所有討論 2
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_96
50 篇文章 ・ 208 位粉絲
雅文基金會提供聽損兒早期療育服務,近年來更致力分享親子教養資訊、推動聽損兒童融合教育,並普及聽力保健知識,期盼在家庭、學校和社會埋下良善的種子,替聽損者營造更加友善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