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家裡有養寵物的寶寶反而比較健康

營養共筆
・2012/07/10 ・1420字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SR值 511 ・六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 Casual

圖片來源:shibanomaru.blog43.fc2.com

芬蘭的研究發現家裡不養寵物的嬰兒相比,家裡有養狗的嬰兒,出生第一年的期間有較少的感冒、耳朵感染並且使用較少的抗生素。

芬蘭 Kuopio University Hospital, and colleag  Eija Bergroth 醫師提到:「當然家中養貓對嬰兒的健康也有幫助,不過效果跟養狗不同,狗的作用比較大。」

Bergroth  醫師:「與狗接觸的作用最強。我們不知道為什麼狗帶來的好處會比貓強。原因可能是狗比較會從外面帶髒東西到家裡的關係,特別是家裡的狗在外頭的時間越長的保護作用越是顯著。」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過去的研究已經發現在農場長大的孩子比較不會有過敏的情形。而且有些研究已經發現家中有養狗的孩子比家裡沒有的較少罹患感冒。

讓我們更深入瞭解這個研究吧。Bergroth 醫師的研究團隊追蹤 397 位芬蘭兒童,從懷孕第三期開始追蹤,直到出生後 12 個月。研究讓兒童的父母每週填寫週報,請他們需詳細紀錄關於孩子的健康狀況以及與狗和貓的接觸情形。

結果發現家裡不養寵物與家裡養狗的孩子兩者之間的差別如下:

  • 呼吸道感染的情形較少
  • 耳朵受感染的情形較少
  • 較少需要使用抗生素的療程
credit: CC by rumpleteaser@flickr

為何狗狗不一樣?

研究者們不知道為何狗跟其他寵物會有差別。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Bergroth  醫師:「這很可能是狗這個動物本身帶來某些影響所致。當然居住環境也會有所影響,像是那些住在農村或是郊區的孩子跟住在都市內的就會有不同的結果。」

有個存在許久的論點 — 衛生假說(hygiene hypothesis),這個假說認為要讓兒童的免疫系統成熟最好的方式就是在他們還是嬰兒時期的時候,就讓他們暴露於適量病菌的環境底下。太多的病菌有害健康,但無菌同樣也有害健康。

艾墨瑞大學(Emory University)兒科學助理教授 Karen DeMuth 醫師;「如今這個理論正被微生物假說給取代。」

DeMuth 醫師表示:「微生物假說是在生命早期就讓個體暴露於各種不同的微生物,讓它們在腸道中其他的微生物混在一起,這有助於讓它們彼此對抗以及引起自體免疫疾病來持續個體的免疫系統」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西北大學過敏與免疫學研究員以及馬里蘭大學助理教授 Anna Fishbein 醫師表示:「衛生假說確實得有所改變了。實際上這是更為複雜的議題,這不再只是暴露在適當數量的微生物而已,那些能改變我們腸道微生物的好菌或是病毒是能保護我們免於過敏與感染的。」

注意,狗並不是對所有的孩子都有好處

DeMuth 醫師提出警告,對一個孩子好的微生物,對另外一個孩子來說卻不見得如此。 「在這些微生物與個體兒童的基因之間也有著交互作用。某些家裡有養狗的人能對抗感染與過敏,但對某些人來說卻沒有。這可不是一體適用的。」

一個沒有養寵物、有著體弱多病或是氣喘孩子的家庭,讓他們養條狗可是最糟糕的作法。 「把狗放在有氣喘兒的家是最對錯誤的事情。確實在早期就養狗確實能夠保護呼吸道感染,但這是指很早期,且尚未有任何過敏的時候才可以這樣。」

如果父母自身對狗或是貓過敏的話,那該怎麼辦呢?他們應該為了即將誕生的孩子養寵物嗎?Bergroth 醫師:「這是個很難回答的問題。不過對孩子來說父母能快樂沒有症狀地生活在家裡也是很重要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關於本文

  • 文章來源:WebMD
  • 文章標題:Many Babies Healthier in Homes With Dogs
  • 文獻與人物:
    Bergroth, A. Pediatrics, August 2012.
    Eija Bergroth, MD,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Kuopio University Hospital, Kuopio, Finland.
    Anna Fishbein, MD, fellow in allergy and immunology,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Karen DeMuth, MD, MPH, assistant professor of pediatrics, pulmonary allergy, cystic fibrosis, and sleep medicine, Emory University, Atlanta.
  • 整理編譯:Sidney

原刊載於 營養共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營養共筆
86 篇文章 ・ 3 位粉絲
應該是有幾個營養師一起寫的共筆,內容與健康議題有關。可能是新知分享、經驗分享或是有的沒的同學們~如果對寫這個共筆有興趣的話,歡迎一起豐富它的內容喔。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當開發遇上「術前檢查」:環境影響評估大揭密!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12/16 ・4339字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由 環境部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無論是在立法院的質詢臺,還是網路媒體或社論上,你應該經常聽到「環評」這個詞吧?它的核心理念其實很簡單,就是要在「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取得平衡。不管是建設重金屬冶煉廠、台積電進駐,還是打通山壁開闢新道路,都必須經過像動手術前的詳細檢查一樣,透過環評的嚴謹審查程序,確保這些開發不會對環境造成過度或無法挽回的損害。

 環評的概念起源於 70、80 年代,當時大規模開發導致嚴重的環境破壞,人們開始反思,發現單靠法規和污染處理技術不足以應對這些問題,環境惡化越來越嚴重,於是「事前預防」的想法應運而生。

我國的環評制度是借鑒美國的經驗,但並不是所有開發案都需要環評,只有那些可能對環境產生較大影響的開發行為,才需要在開發前進行環評。環評其實是開發許可的一部分,環保機關負責審查環評報告,並擁有否決權。但即便環評通過,並不代表開發案就能立即進行,最終的開發許可還是需由相關主管機關綜合考量政治、經濟、環境等多方面因素後,才能做出決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環評到底在忙什麼?

環評的全名為「環境影響評估」(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EIA)。就像動手術會有術前檢查、術後定期追蹤及按時服藥,健康的把關需要仰賴定期進廠維修,同樣在開發行為實施前,我們需要評估其可能對環境造成的影響,提出相應的預防或減輕措施,施工中或營運後也需要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來進行追蹤,並由環保機關進行監督,確保不會進一步損害環境品質。

環評負責評估開發對環境的影響,並制定措施與監督確保環境品質。圖/envato

雖然「環評」這個名字大家耳熟能詳,但實際上它的評估過程可一點也不簡單,就像醫療檢查一樣,科學、客觀且精密,評估項目可不只侷限在空氣品質、水質或土壤是否受農藥或化肥影響、生態景觀與棲地等和自然環境切身相關的議題。根據環評法第 4 條規定,評估還涵蓋了社會、經濟、文化等多個層面。

環評就像是開發案的「術前檢查」,確保開發行為不會對環境造成不必要的風險和破壞。那麼,大家常聽說環評要耗費很長時間,那它到底在忙什麼呢?其實,環評的目的是要求開發單位對開發可能帶來的環境影響進行詳細調查和分析,這些調查結果會寫成報告,並進行公開,讓社會大眾了解並參與討論。最後,由專家組成的委員會審查,只有通過審查的案子,才有機會繼續進行開發,從而保護我們共同的生活環境。

誰應該接受環評的「考驗」?

根據環評法的立法精神,不是所有的開發案都需要進行環評,環評主要是針對那些可能對環境造成不良影響的開發行為。那麼,哪些開發案需要環評呢?環境部依法訂定了「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簡稱「認定標準」),這些標準主要是根據開發案可能帶來的影響程度、所在的敏感區域(如國家公園、重要濕地、野生動物棲息地等),以及開發的規模(如面積、處理量)來判斷是否需要進行環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舉例來說,像高速鐵路、大眾捷運、機場、離岸風力發電系統等這些建設,不論它們的規模或地點,都必須經過環評。而像科學園區、高爾夫球場的建設,若位於國家公園、重要濕地或野生動物棲息地,也需要辦理環評;至於太陽能光電設施,則是當它位於重要濕地時,才需要進行環評。

宛如開發前的「術前檢查」!淺談環評流程

我國的環評審查採取專家審查機制,環評主管機關依法成立環評審查委員會。委員會的成員包括政府機關的代表和專家學者,其中專家學者的比例不得少於總人數的三分之二。以環境部為例,環境部的環評審查委員會共有 21 位委員,其中 14 位是來自不同專業領域的專家學者,這些專家分別在生活環境、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等方面進行把關,確保審查過程的專業性與公正性。

臺灣的環評制度通常分為兩個階段。一階環評是透過報告書撰寫前的公開意見蒐集,開發單位將意見回應情形納入報告書後由專業的環評審查委員進行審查,若經審查後認為開發後對環境有重大影響之虞,則應對症下藥,進入二階環評,這個階段的審查更為嚴謹,並且依法規定進行範疇界定,篩選出環境關鍵項目與因子。整個環評流程大致包括以下幾個重要步驟,讓開發案能夠更透明、公開地接受環境影響的評估與檢驗。

STEP 1 資料填寫:開發行為規劃

這就像醫生在手術前,先為病患制定計畫,並在檢查前登錄好病患的個人資料,例如身分訊息、健康問題、藥物過敏或病史等。同樣地,環評也是這樣運作的。開發單位首先要擬定開發案的規劃,並且將這些內容在網路上公開蒐集意見 20 天,同時也會舉行公開會議,讓大眾參與討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接著,開發單位需要編寫環境影響說明書的主要章節,並且決定是否自願進入二階環評。這個階段開發單位會進行初步的計畫,確認開發的目標與範圍,並評估這個開發案可能對環境產生的潛在影響。這些步驟都是為了確保開發行為在開始前,能夠徹底評估可能的風險和影響

開發單位需撰寫環境影響說明書,初步評估目標、範圍及潛在影響。圖/envato

STEP 2 初步評估:編製環境影響說明書

就像術前檢查結果會匯集成一份醫療報告,在這個階段,開發單位也需要把他們的調查結果、預測和分析整理成一份「環境影響說明書」(簡稱環說書),環說書會說明如何預防或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

開發單位需要根據作業準則製作環說書,交給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確認無非屬主管機關所主管法規之爭點後,再轉請主管機關審查;主管機關確認沒有需要補正的地方(例如:沒有檢具環境保護對策與替代方案、執行評估的人忘了簽名等),環保主管機關所設的「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委員會」則會著手進入審查階段。

STEP 3 手術可行與必要嗎:審查與結論

這部分就像醫療團隊評估手術的風險。環保機關會審查這份環境影響說明書,專家委員會會進行詳細的審查,並在一定的時間內做出結論。如果所有的環保問題都能得到妥善解決,開發案就能獲得初步通過並公告審查結論,告訴你這個「手術」(開發項目)可不可以做、在甚麼條件下做比較安全,或是可能要再做更進一步的檢查等等。以離岸風電開發為例,可能就會要求開發商調整風機位置,以避開白海豚的棲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對應環評法施行細則裡的審查結論,除了通過審查、不應開發等結果,也可能會出現「有條件通過審查」或「進行第二階段審查評估」的狀態。

STEP 4 完善的手術方案:進入二階環評

就像術前檢查發現可能有重大問題或可能帶來影響的副作用時,醫生可能會要求進行更詳細的檢驗及評估更好的治療方案,環評也是如此。如果第一階段的環評顯示這個開發案可能對環境造成較大的影響,那麼它就必須進入「二階環評」。

進入二階環評的開發案,意味著要進行更加深入的分析與評估。就像醫生要進行更精密的檢查來了解手術風險。除了基本的環評程序,開發單位還需要舉辦公開說明會與範疇界定會議、編製更複雜的「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書初稿」送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收到初稿後需進行現場勘查與公聽會,讓當地居民或關心這個開發案的人可以參與,了解開發案的影響,並提出意見。

二階環評需更深入分析,與舉辦說明會、公聽會,讓居民一同參與評估影響。圖/envato

同時,開發單位也要依據這些意見,編製更詳細的「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書」,將所有的調查、分析結果都納入評估報告書中,才能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轉送環保主管機關審查。而如果在審查過程中發現需要修改或補充資料,就像醫生建議調整手術計畫一樣,開發單位會進行修正,並重新提交補正及取得定稿備查。只有在所有問題解決後,開發案才是真正通過環評審查並進入下一階段。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果在你生活周遭環境的開發案正好遇到環評的爭議,或者你關心的案件正在環評階段,你可以隨時上「環境部環評書件查詢系統」(https://eiadoc.moenv.gov.tw/eiaweb/)查詢相關的最新資訊。不僅如此,環評審查委員會的會議還有線上直播,讓大家能夠親自參與,為國內的開發案共同把關!

整個環評流程耗時多久?

環評法第 7 條規定,主管機關在收到環境影響說明書後,必須在 50 天內完成審查並公告結果,並通知相關主管機關和開發單位。如果遇到特殊情況,最多可以再延長 50 天。

根據環評法施行細則第 15 條,這個審查期限是從開發單位備妥所有資料,並繳交審查費後開始計算。但是有一些情況是不計入這個審查時間的,包括:

  1. 開發單位補充資料所花的時間。
  2. 請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就法規進行釋疑,且不超過 60 天的時間。
  3. 其他不可歸責於主管機關的可扣除天數。

因此,整個環評流程的時間會因為不同情況有所變動,但主管機關的基本審查時間是 50 天內,特殊情況最多延長至 100 天。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然而,實際所需要的時間,可能會根據開發案的複雜程度而有所不同。就像去放射科拍攝X光可能只要一、兩分鐘,但如果要做電腦斷層,可能就需要半個小時左右。

同樣地,根據環評法的規定,環境影響說明書的審查通常在收到資料後的 50 天內完成,若是進入二階環評,審查時間則是 60 天。聽起來似乎不算太久,通常三、四個月就能有結果。

但實際上,環評過程常常會因各種原因延長時間。環境部目前也正在進行環評總體檢,蒐集各界的意見,逐步檢視現行制度,並作為未來修正相關法規的參考依據。

環評帶來的效益是全方位的,它不僅幫助我們在追求經濟發展的同時,兼顧環境的永續。透過環評,開發行為的潛在風險可以提前被識別,並且在問題發生前採取預防和減輕措施。這樣的過程不僅讓開發行為更具透明度,減少未來可能面臨的環境爭議和成本,還能促進社會對環境議題的關注與參與。期待隨著法規的修正與完善,未來的環評制度在效率、透明度與公眾參與等方面有望取得更大進展,為可持續發展提供更有力的保障。這不僅是對環境的保護,更能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福祉,實現政府、企業和民眾三贏的局面,讓我們共同打造一個更健康、更永續的未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20 篇文章 ・ 313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當心網路陷阱!從媒體識讀、防詐騙到個資保護的安全守則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12/17 ・3006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由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網路已成為現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伴隨著便利而來的,還有層出不窮的風險與威脅。從充斥網路的惡假害訊息,到日益精進的詐騙手法,再到個人隱私的安全隱憂,這些都是我們每天必須面對的潛在危機。2023 年網路購物詐欺案件達 4,600 起,較前一年多出 41%。這樣的數據背後,正反映出我們對網路安全意識的迫切需求⋯⋯

「第一手快訊」背後的騙局真相

在深入探討網路世界的風險之前,我們必須先理解「錯誤訊息」和「假訊息」的本質差異。錯誤訊息通常源於時效性考量下的查證不足或作業疏漏,屬於非刻意造假的不實資訊。相較之下,假訊息則帶有「惡、假、害」的特性,是出於惡意、虛偽假造且意圖造成危害的資訊。

2018 年的關西機場事件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當時,燕子颱風重創日本關西機場,數千旅客受困其中。中國媒體隨即大肆宣傳他們的大使館如何派車前往營救中國旅客,這則未經證實的消息從微博開始蔓延,很快就擴散到各個內容農場。更令人遺憾的是,這則假訊息最終導致當時的外交部駐大阪辦事處處長蘇啟誠,因不堪輿論壓力而選擇結束生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同年,另一則「5G 會抑制人體免疫系統」的不實訊息在網路上廣為流傳。這則訊息聲稱 5G 技術會影響人體免疫力、導致更容易感染疾病。儘管科學家多次出面澄清這完全是毫無根據的說法,但仍有許多人選擇相信並持續轉發。類似的例子還有 2018 年 2 月底 3 月初,因量販業者不當行銷與造謠漲價,加上媒體跟進報導,而導致民眾瘋狂搶購衛生紙的「安屎之亂」。這些案例都說明了假訊息對社會秩序的巨大衝擊。

提升媒體識讀能力,對抗錯假訊息

面對如此猖獗的假訊息,我們首要之務就是提升媒體識讀能力。每當接觸到訊息時,都應先評估發布該消息的媒體背景,包括其成立時間、背後所有者以及過往的報導記錄。知名度高、歷史悠久的主流媒體通常較為可靠,但仍然不能完全放下戒心。如果某則消息只出現在不知名的網站或社群媒體帳號上,而主流媒體卻未有相關報導,就更要多加留意了。

提升媒體識讀能力,檢視媒體背景,警惕來源不明的訊息。圖/envato

在實際的資訊查證過程中,我們還需要特別關注作者的身分背景。一篇可信的報導通常會具名,而且作者往往是該領域的資深記者或專家。我們可以搜索作者的其他作品,了解他們的專業背景和過往信譽。相對地,匿名或難以查證作者背景的文章,就需要更謹慎對待。同時,也要追溯消息的原始來源,確認報導是否明確指出消息從何而來,是一手資料還是二手轉述。留意發布日期也很重要,以免落入被重新包裝的舊聞陷阱。

這優惠好得太誇張?談網路詐騙與個資安全

除了假訊息的威脅,網路詐騙同樣令人憂心。從最基本的網路釣魚到複雜的身分盜用,詐騙手法不斷推陳出新。就拿網路釣魚來說,犯罪者通常會偽裝成合法機構的人員,透過電子郵件、電話或簡訊聯繫目標,企圖誘使當事人提供個人身分、銀行和信用卡詳細資料以及密碼等敏感資訊。這些資訊一旦落入歹徒手中,很可能被用來進行身分盜用和造成經濟損失。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網路詐騙手法不斷進化,釣魚詐騙便常以偽裝合法機構誘取敏感資訊。圖/envato

資安業者趨勢科技的調查就發現,中國駭客組織「Earth Lusca」在 2023 年 12 月至隔年 1 月期間,利用談論兩岸地緣政治議題的文件,發起了一連串的網路釣魚攻擊。這些看似專業的政治分析文件,實際上是在臺灣總統大選投票日的兩天前才建立的誘餌,目的就是為了竊取資訊,企圖影響國家的政治情勢。

網路詐騙還有一些更常見的特徵。首先是那些好到令人難以置信的優惠,像是「中獎得到 iPhone 或其他奢侈品」的訊息。其次是製造緊迫感,這是詐騙集團最常用的策略之一,他們會要求受害者必須在極短時間內作出回應。此外,不尋常的寄件者與可疑的附件也都是警訊,一不小心可能就會點到含有勒索軟體或其他惡意程式的連結。

在個人隱私保護方面,社群媒體的普及更是帶來了新的挑戰。2020 年,一個發生在澳洲的案例就很具有警示意義。當時的澳洲前總理艾伯特在 Instagram 上分享了自己的登機證照片,結果一位網路安全服務公司主管僅憑這張圖片,就成功取得了艾伯特的電話與護照號碼等個人資料。雖然這位駭客最終選擇善意提醒而非惡意使用這些資訊,但這個事件仍然引發了對於在社群媒體上分享個人資訊安全性的廣泛討論。

安全防護一把罩!更新裝置、慎用 Wi-Fi、強化密碼管理

為了確保網路使用的安全,我們必須建立完整的防護網。首先是確保裝置和軟體都及時更新到最新版本,包括作業系統、瀏覽器、外掛程式和各類應用程式等。許多網路攻擊都是利用系統或軟體的既有弱點入侵,而這些更新往往包含了對已知安全漏洞的修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使用公共 Wi-Fi 時也要特別當心。許多公共 Wi-Fi 缺乏適當的加密和身分驗證機制,讓不法分子有機可乘,能夠輕易地攔截使用者的網路流量,竊取帳號密碼、信用卡資訊等敏感數據。因此,在咖啡廳、機場、車站等公共場所,都應該避免使用不明的免費 Wi-Fi 處理重要事務或進行線上購物。如果必須連上公用 Wi-Fi,也要記得停用裝置的檔案共享功能。

使用公共 Wi-Fi 時,避免處理敏感事務,因可能存在數據被攔截與盜取的風險。圖/envato

密碼管理同樣至關重要。我們應該為不同的帳戶設置獨特且具有高強度的密碼,結合大小寫字母、數字和符號,創造出難以被猜測的組合。密碼長度通常建議在 8~12 個字元之間,且要避免使用個人資訊相關的詞彙,如姓名、生日或電話號碼。定期更換密碼也是必要的,建議每 3~6 個月更換一次。研究顯示,在網路犯罪的受害者中,高達八成的案例都與密碼強度不足有關。

最後,我們還要特別注意社群媒體上的隱私設定。許多人在初次設定後就不再關心,但實際上我們都必須定期檢查並調整這些設定,確保自己清楚瞭解「誰可以查看你的貼文」。同時,也要謹慎管理好友名單,適時移除一些不再聯繫或根本不認識的人。在安裝新的應用程式時,也要仔細審視其要求的權限,只給予必要的存取權限。

提升網路安全基於習慣培養。辨識假訊息的特徵、防範詐騙的警覺心、保護個人隱私的方法⋯⋯每一個環節都不容忽視。唯有這樣,我們才能在享受網路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確保自身的安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20 篇文章 ・ 313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貓咪真的不愛你嗎?讀懂高冷主子的傲嬌告白
F 編_96
・2024/12/28 ・2729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 編按:本文編譯自 Live Science

身為貓奴應該都思考過這個問題:「我家貓到底愛不愛我?」(尤其是你怎麼叫牠都不理你的時候)

比起狗狗總是搖尾示好、恨不得時時刻刻陪伴主人,貓咪反而顯得疏離。這些獨立、冷淡的態度,是否代表牠們根本「不愛人類」?還是只是與我們表達情感的方式不同?現有的研究並未能給出單一「是」或「否」的答案,但科學界逐漸認為:貓的性格並非冷漠,而是有著自己獨特又多變的互動模式。

為何貓比狗看起來更不「熱情」?

談到「人與動物的愛」,第一個被拿來對照的對象往往就是狗。狗傾向於把人視為社群領袖或保護者,牠們會展現出明顯的依附行為,例如跟隨、舔舐、撒嬌等。這背後牽涉到狗的馴化史,科學家普遍認為,狗至少在 2.3 萬年前(亦有其他研究推至 3 萬年以上)就已開始與人類共同生活。人類在漫長世代裡,選擇性繁殖更順從、更依賴的犬隻,讓牠們不斷強化對主人的服從與感情表達。

相較之下,貓的馴化歷史要晚得多。大約在 1 萬年前,農耕社會出現,儲藏穀物吸引老鼠,貓因捕鼠能力而漸與人共生。牠們「半自願」式的走近人類聚落,並未經過大規模的繁殖選擇,以致貓咪的野性特質與獨立性一直保存到今天。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由此可見,狗對人的依附,是經過長時間精心培育的結果,而貓雖然與人類同住,也享受人類提供的食物與安全環境,但牠們在某種程度上仍維持了更高的自主意識與獨立特質。

貓咪與狗狗的馴化過程不同,這也導致兩者在與人類互動上的不同。圖/envato

如何判斷貓咪是愛或不愛?

每個人對於「愛」的表現,判斷上還是很主觀的。因此有些研究嘗試用「科學指標」來測試貓對人的情感,如觀察荷爾蒙水平、或偵測貓在不同情境下的行為模式。

催產素俗稱「愛的荷爾蒙」,常在親密互動或撫摸時分泌。根據 2015 年的一項實驗(收錄於 BBC節目「Cats v Dogs」):在貓與狗都受到撫摸後,狗的催產素水平平均提升約 57.2%,但貓僅提升12%。這被部分人解讀為「貓對我們沒有那麼有愛」,但也要注意,這只是「平均值」,樣本量也僅 10 隻狗與貓,並不代表所有貓都只有「12%」的情感。此外,催產素本身也容易受其他因素干擾,例如環境壓力、個體差異等。

另外在 2021 年,英國林肯大學的研究團隊針對 3,994 位貓主做問卷調查,藉由「開放式關係、疏離關係、一般交情、相依關係、友誼」等五大類型,歸納出貓與主人的情感連結。結果顯示,約有一半的貓跟主人間呈現較緊密的情感投射,另一半則較疏離。由此可知,貓與人之間的情感並非「一面倒」的冷漠,也不見得如狗那樣強烈依附;而是要看飼主的參與度、貓的個性以及如何尊重牠們的獨立空間。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有一項早期(2008年)的一項研究則觀察到,當貓遇到自己熟悉的人類時,血壓和心率會出現上升,顯示牠們對人產生情緒波動,可能是期待食物或獎勵,也可能是情緒上的激動。這說明貓對特定人確實有「在意」的表徵,只是表達方式或目的不一定和狗相同。

你越近,貓越逃?貓咪喜歡怎麼樣的互動?

要怎麼做才能獲得貓咪的抱抱?圖/envato

貓咪多半不喜歡被強迫互動,若人類持續不斷地撫摸、抱起貓而不顧牠們的意願,往往得到的反應是掙扎、攻擊或逃走。對貓來說,「選擇權」至關重要。若牠們能自在地決定互動距離、持續時間,以及撫摸的部位,牠們更可能接受、甚至主動親近主人。

2021 年的研究指出,若飼主能理解貓在肢體語言上的細微表達,例如耳朵朝後、尾巴抖動、身體僵硬或發出低鳴,代表牠們已有不適或抗拒;這時「收手」是上策。相反地,那些忽視貓表示不要的信號,堅持要撫摸或抱住貓的人,更容易被貓認定為「壓迫者」,長期下來貓會選擇逃避或變得易怒。

與狗一樣,每隻貓的個性也不盡相同。有些貓喜歡頻繁親密互動,也有貓更向往安靜獨處;基因、社交化過程、早期經驗都可能影響牠們長大後對人的友善度。此外,若飼主從貓幼齡期就常常輕柔地接觸牠們,並在牠們想脫離時尊重牠們,長大後通常會更願意與人類培養信任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何與貓建立更深的情感連結?

既然科學研究顯示貓的「情感投放」需要更精細的方式,那麼身為飼主或愛貓人士,該如何做才能拉近與主子的距離呢?

  1. 給予空間與選擇
    • 不要隨意抱起或撫摸正在休息、清潔毛髮、或顯露抗拒姿勢的貓。讓貓可以自由進出房間、躲進安全的角落,也能確保牠們在緊張或害怕時有地方可退。
  2. 正向回饋與獎勵
    • 若貓主動靠近、蹭你或發出呼嚕聲,這是牠願意互動的信號,可在牠舒服的情況下溫柔撫摸。可以搭配口頭稱讚或小零食,使貓把你聯想到「好事」。
    • 但記住,貓咪不喜歡被「過度餵食」,適度才是關鍵,否則容易讓牠們失去對零食的興趣或導致肥胖。
  3. 學習貓的身體語言
    • 觀察耳朵、尾巴與瞳孔的變化,若耳朵緊貼腦後、尾巴劇烈擺動或瞳孔放大並伴隨低鳴,表示貓正處於緊張或警戒狀態。此時停止撫摸、後退,給牠時間冷靜。
    • 如果貓慢慢走近你,尾巴微翹、耳朵稍微前傾,代表牠感到放鬆,可能願意互動。
  4. 尊重貓的作息特質
    • 貓是夜行性動物,白天或許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或懶洋洋地活動;若你在白天想和貓「猛玩」,牠可能沒有興趣。選在牠清醒或精神較好的時段進行互動或遊戲,更能提升彼此感受。

貓與人的緣分,在於理解與尊重

貓咪歷經數千年從田間捕鼠者,逐漸成為受全球喜愛的寵物,卻依然保留高度獨立、選擇權至上的「個人主義」風範。許多科學研究指出,貓雖沒有狗般明顯的熱情與依賴,但仍能與人產生深厚羈絆──關鍵就在於飼主是否願意花時間、心力,並遵循「了解貓貓、尊重貓貓」的原則與牠們相處。從理解貓的生活形態、情緒信號,到給予牠們適度的獨處與自由,若能做到這些,或許某天牠就會主動跳到你的腿上呼嚕,用專屬的方式告訴你:「莎朗嘿(사랑해)~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討論功能關閉中。

F 編_96
16 篇文章 ・ 0 位粉絲
一個不小心闖入霍格華茲(科普)的麻瓜(文組).原泛科學編輯.現任家庭小精靈,至今仍潛伏在魔法世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