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呂翊維(中華鳥會副秘書長)
2020年9月7日,中華民國野鳥學會(以下簡稱中華鳥會或本會)被國際鳥盟(BirdLife International)全球理事會片面決議解除長達24年的伙伴關係。
為了讓國際社會與國內大眾了解事件的過程與中華鳥會的立場,本會先後已於9月15日及9月24日發布了聲明。泛科學本次邀稿,讓我們有機會分享這段事件的心路歷程,及如何看待台灣近年的鳥類保育成就。
由國際鳥盟被除名事件是怎麼發生的?源起與過程
中華鳥會於 1988 年成立,是由全台灣 21 個地方野鳥學會與環境團體共同組成的聯盟。主要負責全國性與國際性的事務,並在 1996 年正式加入全球最大的鳥類保育組織國際鳥盟。
2019年底,國際鳥盟聲稱「中華民國」帶來風險
本次事件源自 2019 年底開始,國際鳥盟執行長以聯合國與英國慈善法規的規定為由,片面聲稱本會的「中華民國」的中文註冊名稱對國際鳥盟的組織經營上有「風險」,要求中華鳥會更改註冊名稱外,並在網站、宣傳品、出版物及報告等等所有的媒材都不許有「中華民國」這四個字,且更改的名稱也不能帶有宣示台灣主權的意味。
甚至,後來還追加要求簽署一份政治聲明文件,要本會承諾不促進或倡導中華民國的合法性及台灣脫離中國獨立。而無論是否有配合上述的指示,只要國際鳥盟單方面認為中華鳥會是風險,我們仍有被移除會籍的可能性。這些政治打壓讓本會陷入艱難的立場與困境。
積極溝通並討論於大會更名
實際上,我們也在溝通的過程中得知,這些要求都只是希望中華鳥會自行退出,且聲稱都是基於解除風險的考量,而非政治因素。
我們明白不能因為少數國際鳥盟高層的激將法,而貿然放棄這維繫二十多年的伙伴關係,因此始終抱持慎重的態度與對方嘗試溝通。由於更改中文註冊名稱茲事體大,我們回覆國際鳥盟,改名必須基於正當程序與全體共識,要經由理監事會以及會員代表大會等程序來討論與決議,才能提送我國內政部申請改名。
至於簽署文件,本會作為一個致力野鳥保育的非政府組織,不涉入政治主張,同時這份聲明直接危及到國家的尊嚴,我們只能拒絕簽署。
2020年9月,遭國際鳥盟片面除名
最後,在本會預定 9 月 19 日舉辦會員代表大會之前,國際鳥盟卻先在 9 月 7 日的全球理事會投票決議,以中華鳥會尚未解決「風險」為由,決定移除夥伴關係。令人不解的是,聯合國與英國法規究竟在何處有明文限制,使得中華鳥會成為國際鳥盟的風險,即便我們反覆的詢問,這些鳥盟高層自始至終都沒有給過清楚的答覆。
由於中華鳥會並沒有具體違反任何國際鳥盟的組織規章,便遭到國際鳥盟少數高層以不合理且含糊的理由而片面除名,決議過程也未公開透明,絕大多數國際夥伴成員都未被告知此事,這也讓本會有充分的理由對外公開作出聲明,期望國際鳥盟總部的高層能夠正面回應將台灣除名的正當性何在。
離開國際鳥盟會影響台灣的保育工作嗎?
總結來說,脫離國際鳥盟對於我們的保育士氣是種沉重的打擊,但由於台灣既有的鳥類保育工作較少依賴國際鳥盟,加上我們也無須透過總部與其他國際鳥盟夥伴聯繫,故實質上對台灣的保育工作影響有限。
目前與國際鳥盟最有關連的工作,主要在於過去做為國際鳥盟的一員,中華鳥會自 1998 年起便響應國際鳥盟的全球保育計畫,領先亞洲開始在台灣規劃「重要野鳥棲地(Important Bird and Biodiversity Areas, IBAs)」的劃設工作。IBA是一種由民間所倡議的保護區,依循國際鳥盟所訂定之具科學性、系統化的準則,來指認重要的鳥類棲息地,以期得到適當的保護。至今為止,台灣已有54處IBA,目前有2處仍在申請。由於劃設IBA無須成為國際鳥盟夥伴,站在關心與推廣棲地保育的立場,中華鳥會將會持續致力於這項工作。
也慶幸的是,我們與其他國際夥伴的關係並沒有因除名有所減損。本會目前主要的國際事務工作,是與英國皇家鳥類保護學會(Royal Society for the Protection of Birds, RSPB)共同合作,目標是希望能研擬合適的方法來減緩台灣遠洋漁船混獲海鳥的現況。因此中華鳥會作為我國的窗口,需協助 RSPB 與台灣政府部門建立兩方彼此溝通、合作的管道。雖然 RSPB 也是國際鳥盟的夥伴成員之一,這項計畫也是以國際鳥盟的名義來進行,但 RSPB 已明確回覆雙方的合作不會受到此事的影響而中止。不只英國,許多國家如日本、馬來西亞、泰國及捷克等鳥盟夥伴也向本會表達關切,且表示樂意持續與台灣進行交流與合作。
此外,中華鳥會長期參與香港觀鳥會主辦的「黑面琵鷺全球同步普查」,每年一月定期與亞洲各國針對度冬的黑面琵鷺進行同步調查,未來我們仍會持續負責統籌我國的調查成果。台灣度冬的黑琵數量占全球數量的五成至六成,同時也是少數族群數量逐年成長的受脅候鳥,台灣無疑是黑琵最重要的度冬區,我們也需要透過國際的普查合作,繼續關心黑琵的保育。
但長遠來看,未來在國際交流上勢必會減少一些機會,如何再開創管道拓展台灣保育的國際人脈,會是中華鳥會後續的挑戰。因此在本會於 9 月 19 日的會員代表大會上,全體一致通過將原本的英文名稱「Chinese Wild Bird Federation」更改為「Taiwan Wild Bird Federation」,希望加強本會英文名稱在國際間的識別度,讓未來的國際事務能持續順利推行。
關心鳥類保育與公民科學,還有很多事可以做
台灣在鳥類保育與公民科學推展方面,在國際間一直不落人後。台灣自 1970 年代起發展賞鳥活動,從只有北、中、南三個鳥會,到台澎金馬幾乎每個縣市都有一個鳥會,鳥會組織的興起培養了許多自然愛好者,而鳥會自行開發的資料庫系統,長年來累積了全台灣各地鳥友的賞鳥紀錄,是為本土公民科學的濫觴。
近十年來,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與中華鳥會合力推動多項鳥類公民科學活動,包含舉辦臺灣新年數鳥嘉年華、臺灣繁殖鳥類大調查等分別針對冬季鳥類及春、夏季鳥類的長期監測,以新年數鳥為例,每年都動員超過千人次的鳥友在全台調查,記錄超過三百種及三十萬隻的鳥類,成果傲視亞洲。
我們的資料成果會除了定期發布中、英文的年度報告,資料也會分享給國際濕地聯盟(Wetland International)的亞洲水鳥普查(Asian Waterbird Census),而前述所有公民科學的監測資料都會匯集到全球生物多樣性資訊機構(Global Biodiversity Information Facility ,GBIF)及美國康乃爾的eBird資料庫。
自 2015 年起推動 eBird Taiwan 之後,由於正式繁體中文化,台灣使用戶數量開始快速成長,並結合中華鳥會線上資料庫的歷史資料,至今已經上傳了將近45萬筆的鳥類紀錄清單,世界排行第7名。台灣雖然是一個面積不大的島國,但我們的生物多樣性資料成果已緊逼歐美等地區國家,在亞洲整體表現也是名列前茅,這要歸功於全台灣長期以來無私奉獻的鳥友與研究者共同的努力成果,我們應該感到光榮。
野鳥保育沒有國界,然而這次事件顯見政治壓力也能影響保育工作,但即便台灣現在不是國際鳥盟的成員,還是有很多既定與未來可做的事情。或許我們都了解台灣當今的保育意識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所以也期望還能有更多人力加入鳥類監測的行列。
作為鳥類保育工作者,我們會繼續做我們能做的,持續關注環境與推動公民科學,並且努力與國際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