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馮瑞麒(泛科知識總經理)、鄭國威(泛科學創辦人、泛科知識知識長)
泛科知識以「讓天下沒有難學的知識」為使命,熟知我們的朋友都知道,我跟國威創辦的網站內容都富含知識性,連電商網站——泛科市集,上頭也是滿滿各式知識型商品。國威跟我算過,我們網站上的文章,已經超過二萬篇,各種知識琳瑯滿目,篇篇都是學習新知的入口,這 10,000 篇文章的正確性也經過熱愛各式知識的網友們反覆驗證(相信我,我們的網友都以指正泛科學為榮)。
但把泛科學應用在教育現場?我們卻一直刻意迴避!
一方面是不熟教育體系,另一方面是力有未逮。泛科學的科普文章最適合的讀者是成人,最好具備高中以上學歷;雖然,我們知道有非常多國小、國中、高中或大學老師,在課堂上或班級群組中,常用我們的文章作為補充教材;雖然,這些年來國內主要教育單位,都不斷來索求文章或影音的授權,作為他們教育產品的一部份。去年由品學堂及親子天下共同企劃推出,精選了泛科學文章的《中學生晨讀十分鐘:科學和你想的不一樣》專書,更榮獲 2019 年「好書大家讀」*獎項。
- 「好書大家讀」優良少年兒童讀物評選由臺北市立圖書館、新北市立圖書館、國語日報社主辦,幼獅少年、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協辦,以鼓勵優良少年兒童讀物寫作出版、創造美好的閱讀環境。
但自去年 108 課綱上路後,我們明顯感受到來自教育現場的需求大幅增加。首先是教育出版社要求科普文章的授權數量,比往年增加兩倍以上,另外,教育各界演講的邀約也比往年多很多,主要是希望我們分享如何以科普閱讀來提昇科學素養,或是科普的寫作技巧;這讓我們重新思考,也許我們真的能提供實際教學現場更多協助。
我們今年初在北中南自主辦理針對教師的「用科普閱讀打造科學思辨力」講座,雖是收費講座,在疫情最嚴重的月份仍報名踴躍。我們與各地熱血老師互動後發現,科普閱讀不僅重要,在教學現場更是稀缺資源。
我們發現,由於 108 課綱,也因為 6 年來自然科會考題目總字數增加了 18%(103年約 7582 字,108年暴增至 8929 字),老師們需要更多閱讀素材供學生參考,以因應課綱對素養與閱讀的要求;在其中,教學現場普遍缺乏科普閱讀的素材,在原本分科的國中教學現場,國文老師由於原本受訓背景,需要重新認識科學,挑戰很大,而專精實驗的自然科老師,缺少引導閱讀的專業。可是,會考對科普閱讀的要求正不斷增加,造成了教學的難處。
試想一下,如今的國高中老師,如果想在原本的教學進度中,讓學生閱讀更多的科普文章,他首先需面對的正是 Google 搜尋結果裡排列在前的內容農場,其中絕大多數文章不及時也可能不正確, 在找到值得信賴的泛科學文章後,還需要再花時間及精力來改寫適合學生程度閱讀的文章及符合現在素養導向的考題。但無論是國文科或自然科老師,皆不免暗自擔心,這麼花工夫的改編跟改寫,在正確性及鑑別度上,是否經得起考驗?
這是真實的現況,一連串的相似問題,在我們為老師舉辦的活動跟交流中不斷被提起。
其實身為父母的國威及我,更對這個情況感到焦慮。我們一方面想提供老師更多的協助,一方面也想陪著子女學習成長,我們知道泛科學的科普文章在正確性及時效性上都值得信賴,但對國中/高中生來說,實在太難;同時,我們也很想在子女成長的過程中,「跟隨」學校教學進度,積極扮演更多角色。
像我們過去創辦泛科學一樣,我們開始動手作事。
與其等別人,不如自己來,泛科的成長多虧了許多貴人,這一次,我們的貴人更是可貴。
首先是南一書局。不用我多說,南一書局是陪我們台灣人學習成長的好夥伴(大家都買過他們家的參考書),他們 60 多年來一路陪著台灣學生及老師成長,在這次的合作中,他們以台灣最專業的師資成立「評鑑測驗中心」,按照國中教學的進度主題,把泛科學上原本適合大學以上程度的科普文章,改寫為適合國中生閱讀的中短文及素養導向試題,供國中學生課外閱讀及作題。
其次是科學月刊,這是台灣歷史最悠久的科普雜誌,幾乎台灣重要的科學工作者都參與過編輯跟寫作,現今的作者及編輯群更涵括世界各地頂尖的台灣科學家,他們也願意共襄盛舉,開放他們過去 50 年的文章資料庫,供台灣所有老師及學生使用。
我們泛科知識,會提供一個沒有干擾、適合閱讀的線上環境,以極實惠的價格,配合網路訂閱機制,長期協助台灣學生以科普閱讀培養科學素養。
對學生,我們提供按照學校學習進度主題,適合其程度,以科普閱讀提昇科學素養的閱讀產品,每星期發送兩篇跟著學校進度的短文及素養導向試題,除了加深加廣學習外,學生也能按其興趣,按照延伸閱讀自主學習,領略科學的奧祕。每個月再額外提供兩篇符合時事或全球科普脈動的文章,寒暑假則是以泛科最受歡迎的系列文章(如 COVID-19 、女科學家專題)供大家學習。適合課後/睡前或通勤時間快速補充科學養分。
對老師,我們明白教學現場的辛苦及難處,我們按自然科教學進度,提供學生最好、最有趣的課外讀物及試題,除了讓學生複習上課主題外,也能多作閱讀及考題,因應會考的挑戰,若老師及學生有需求,閱讀原文,會是自主學習或是製作專題最好的開始。
對於家長,除了可以每星期得知子女學習進度及情況,若對當週主題有興趣,也可(再)閱讀泛科學或科學月刊的原文,除了提升本身科學思辦力外,也可扮演共學者的角色。另外,每月兩篇貼近時事的科普文章/短文及試題,可提供子女更多的科學知識,與子女共同一步一步實踐終身學習。
「科學生」計劃,是三個致力於科學與教學的單位,數十年累積精萃的誠意之作,歡迎大家給我們意見,願天下沒有難學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