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維生素 C是否可以緩解 COVID-19 患者的症狀或改善治療結果?這個問題,武漢大學的科學家7表示正在測試當中。當地研究人員相信,由於維生素 C 是一種抗氧化劑,或可以幫助預防細胞因子誘導造成對肺部的損害。於 2 月開始了由 140 個實驗者組成的臨床試驗, 測試以靜脈注入的方式注射超高劑量的維生素 C,以研究是否對於相關感染有治療效果。在此臨床試驗中, 測試組每位患者會被注射每天兩次、每次 12 克,遠高於每日建議劑量的維生素 C 輸液,共 7 天。對於一般成年男性,維生素 C 每日建議劑量僅為 90 毫克。
雖然實驗到九月底才會正式有結果。但外國的科學家普遍表示,對維生素 C 的療效並不抱有太大希望。值得注意是,就算研究結果顯示該療法有效,只能應用於從靜脈注入體內的方式,而劑量亦非一般市面上口服補充劑能達到的。8, 9, 10除了維生素 C 外,暫時亦並沒有證據表明其他聲稱能增強免疫力的保健食品,例如鋅,綠茶或紫錐菊等能有助於預防冠狀病毒的感染。
由於維生素 C 是水溶性,過量攝取會經尿液排出體外,每天口服不超過 2000 毫克的維生素 C 對成人、甚至孕婦或哺乳期的婦女而言都是安全的。但是,如果每天持續攝取超過 2000 毫克時,則有可能引起一系列的副作用,包括即時的噁心、腹痛或嚴重腹瀉,或長期增加患上腎結石的風險。
而對曾經患有腎結石的人士來說,每天攝取超過 1000 毫克的劑量會大大增加復發的風險。除了患有腎結石人士以外,G6PD 缺乏症(蠶豆症患者)亦不建議服用任何維生素 C 的補充劑。大量攝入維生素 C 會導致蠶豆症體內的紅血球細胞破裂,造成溶血反應。
參考文獻
Hemilä, H., & Chalker, E. (2013). Vitamin C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the common cold.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1).
Jacob, R. A. (2000). Passive smoking induces oxidant damage preventable by vitamin C. Nutrition reviews, 58(8), 239-241.
Pasonen-Seppänen, S., Suhonen, M. T., Kirjavainen, M., Suihko, E., Urtti, A., Miettinen, M., … & Tammi, R. (2001). Vitamin C enhances differentiation of a continuous keratinocyte cell line (REK) into epidermis with normal stratum corneum ultrastructure and functional permeability barrier. Histochemistry and cell biology, 116(4), 287-297.
Ran, L., Zhao, W., Wang, J., Wang, H., Zhao, Y., Tseng, Y., & Bu, H. (2018). Extra dose of vitamin C based on a daily supplementation shortens the common cold: A meta-analysis of 9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BioMe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018.
Schectman, G., Byrd, J. C., & Gruchow, H. W. (1989). The influence of smoking on vitamin C status in adults.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79(2), 158-162.
Smith, J. L., & Hodges, R. E. (1987). Serum levels of vitamin C in relation to dietary and supplemental intake of vitamin C in smokers and nonsmokers. 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498(1), 144-152.
DNA 疫苗與 mRNA 疫苗的原理相似,也是只需擁有病毒序列就能製備,兩者差異在於進入體内表現病毒抗原的載體從 mRNA 變成 DNA。另一個差異則是,DNA 疫苗必須送進細胞最裡層的細胞核才能發揮作用,而 mRNA 只需進入細胞質即可。
DNA 疫苗的優點也是開發時程較短,同樣為利用人體細胞作為病毒抗原的代工廠。但缺點是需要特殊的傳輸方式才能進入細胞核,像是利用基因槍 (gene gun)、電脈衝穿孔術 (electroporation)、顯微注射 (microinjection) 等方式,此外 DNA 疫苗有可能會嵌入到人體基因組,而產生突變的風險變高,所以安全性方面有所疑慮。所以相對來說,不用進入細胞核又容易被降解的 mRNA 疫苗,其安全性高於 DNA 疫苗。
美國生物製藥公司 Inovio Pharmaceuticals 發展的 DNA 疫苗名為「INO-4800」,預計 2020 年 4 月進行臨床試驗。還有義大利的 Takis Biotech 公司、印度製藥商 Zydus Cadila 是都採用 DNA 疫苗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