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至今傳染SARS-CoV-2威脅都來自人類,動物只需稍微注意

寒波_96
・2020/03/11 ・2323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SR值 569 ・九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自己會感染」和「會傳染給別人」是不同的。動物有機會感染這件事,大家必須提高警覺,但是千萬不要棄養寵物、殺害動物,這方面恐懼比病毒的傷殺力更大。與其擔心動物,人類絕對是更需要小心的傳染源。

怕.jpg。圖/Junk DNA

去年底開始源自武漢的傳染病 COVID-19 已經感染超過 9 萬人,蔓延到世界許多地方,病毒被命名為 SARS-CoV-2,意思是類似 SARS 的第二種冠狀病毒,本文之後稱之為「 SARS二世」。這種病毒來自某種未知的動物,能感染人類以外,也有人擔心貓、狗等寵物,以及其他動物是否會被感染

  • 在討論是否會感染以前,有一點概念非常重要:「自己會感染」和「會傳染給別人」是不同的。一種動物即使會被感染,也不一定會再傳染給其他動物。
  • 另一點重要的概念是:感染後不一定有症狀。與人類的狀況一樣,這又有兩種可能:第一,一直都沒有出現症狀;第二,確診的當下沒有,但是一段時間後產生症狀。

假如一種動物會感染,卻不會有症狀,那麼這種病原體對動物本身多半沒什麼影響。但是此一動物有機會成為所謂的保毒宿主(reservoir),也就是本身帶有病原,又有機會傳染給其他動物,像是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大部分鼬獾。

對人類而言, SARS二世是一種非常新的病毒,它從何而來、會感染哪些動物、被感染的動物是否會繼續傳染等等問題,至今所知相當有限。根據已知情報,目前仍不需要特別擔心這方面的問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要如何了解一種動物會不會感染病毒?最直接的證據是觀察到動物感染病毒,或是以活體測試。然而即使是比較常見的實驗動物,例如狗,要進行活體實驗也不容易(例如台灣儘管前幾年出現嚴重的狂犬病疫情,仍一直沒有以米格魯進行感染實驗),因此這部分的發現往往來自實際案例。

病毒入侵動物以後,必須進入細胞,所以用各種動物的細胞進行體外測試,也能了解病毒的感染能力。不過體外細胞實驗可以感染,未必等於活體也會感染。

更簡單,參考價值也更低的研究方法是紙上談兵,只要有病原體與動物的遺傳資訊,就能模擬病原與細胞受器的親和性,預測感染能力。此一方法非常普遍,但是結果僅供參考。

哪些動物會感染 SARS二世,目前研究不多。已經知道感染人類細胞的關鍵,在於病毒的「 S蛋白質」和細胞「 ACE2受器」之間的親和性。一項研究根據不同動物的遺傳序列預測,紅毛猩猩、猴子、鼬獾、豬、貓的細胞受器和病毒的親和性不錯,果子貍不太好,小鼠、大鼠都很差。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藉由模擬親和性,推測動物感染病毒的可能性,圖為果子狸的模擬狀況。圖/ASM

另一項研究以 HeLa 細胞表現不同動物的受器,體外測試病毒的感染能力。結果中華菊頭蝠、果子貍、豬都能感染,小鼠不會。

由已知研究推論,SARS二世很可能可以感染蝙蝠和豬,果子貍也有機會,這些動物應該比較需要注意;而嚙齒目的小鼠與大鼠肯定不會。順帶一提,小鼠與大鼠也不會感染 SARS,導致這兩種常見的實驗動物無法用於研究冠狀病毒,相當可惜。

電腦程式預測,紅毛猩猩、猴子、鼬獾、貓這些動物的細胞與病毒的親和性不錯,似乎有可能感染,不過這只是紙上談兵。貓是一般人比較有機會接觸的動物,飼主們應該提高警覺,但是至今仍沒有更可靠的證據支持貓會感染,不需要過度緊張。

實際觀察方面,會感染穿山甲的冠狀病毒,儘管整體遺傳上和 SARS二世的差異較大,關鍵的 S蛋白質卻非常相似。然而,穿山甲瀕臨滅絕,相當稀有,一般人接觸的機率很低,應該不需要擔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比起動物,人才是真正需要小心的傳染源(圖片為示意,非當事狗)。圖/wikipedia

至今討論最多的是狗。香港有一個案例,飼主感染後遭到隔離,狗在隔離的隔天與後天共 3 次測試中,都在口腔與鼻子的樣本偵測到病毒。若是以人類的標準,這隻狗 100% 算是確診,可是狗不是人。我個人看法是,其他的狗不知道,但是這隻狗應該有感染病毒。不過即使這隻狗遭到感染,至今沒有出現症狀,病毒數量也不多,或許類似人類的無症狀感染者。

複習一次,「自己會感染」和「會傳染給別人」是不同的。SARS二世與各種動物的關係,目前資訊嚴重不足,完全不足以做出可靠的推論。

對於動物有機會感染這件事,大家必須提高警覺,但是千萬不要棄養寵物、殺害動物。在這方面,恐懼比病毒的傷殺力更大。而且與其擔心動物,人類絕對是更需要小心的傳染源。

本文轉載自新公民議會〈動物雖會感染,人類仍是最可怕傳染源〉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延伸閱讀

參考資料

  1. COVID-19 virus in a dog?
  2. A pneumonia outbreak associated with a new coronavirus of probable bat origin
  3. Receptor recognition by novel coronavirus from Wuhan: An analysis based on decade-long structural studies of SARS. 
  4. COVID-19 virus in a dog: Update
  5. 香港首例寵物犬確診武漢肺炎 飼主為感染女富商

亦刊載於作者部落格《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匠》暨其 facebook 同名專頁

文章難易度
寒波_96
193 篇文章 ・ 1007 位粉絲
生命科學碩士、文學與電影愛好者、戳樂黨員,主要興趣為演化,希望把好東西介紹給大家。部落格《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同名粉絲團《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

0

8
2

文字

分享

0
8
2
快!還要更快!讓國家級地震警報更好用的「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01/21 ・2584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由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 文/陳儀珈

從地震儀感應到地震的震動,到我們的手機響起國家級警報,大約需要多少時間?

臺灣從 1991 年開始大量增建地震測站;1999 年臺灣爆發了 921 大地震,當時的地震速報系統約在震後 102 秒完成地震定位;2014 年正式對公眾推播強震即時警報;到了 2020 年 4 月,隨著技術不斷革新,當時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以下簡稱為地震中心)僅需 10 秒,就可以發出地震預警訊息!

然而,地震中心並未因此而自滿,而是持續擴建地震觀測網,開發新技術。近年來,地震中心執行前瞻基礎建設 2.0「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預計讓臺灣的地震預警系統邁入下一個新紀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連上網路吧!用建設與技術,換取獲得地震資料的時間

「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起源於「民生公共物聯網數據應用及產業開展計畫」,該計畫致力於跨部會、跨單位合作,由 11 個執行單位共同策畫,致力於優化我國環境與防災治理,並建置資料開放平台。

看到這裡,或許你還沒反應過來地震預警系統跟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有什麼關係,嘿嘿,那可大有關係啦!

當我們將各種實體物品透過網路連結起來,建立彼此與裝置的通訊後,成為了所謂的物聯網。在我國的地震預警系統中,即是透過將地震儀的資料即時傳輸到聯網系統,並進行運算,實現了對地震活動的即時監測和預警。

地震中心在臺灣架設了 700 多個強震監測站,但能夠和地震中心即時連線的,只有其中 500 個,藉由這項計畫,地震中心將致力增加可連線的強震監測站數量,並優化原有強震監測站的聯網品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地震中心的評估中,可以連線的強震監測站大約可在 113 年時,從原有的 500 個增加至 600 個,並且更新現有監測站的軟體與硬體設備,藉此提升地震預警系統的效能。

由此可知,倘若地震儀沒有了聯網的功能,我們也形同完全失去了地震預警系統的一切。

把地震儀放到井下後,有什麼好處?

除了加強地震儀的聯網功能外,把地震儀「放到地下」,也是提升地震預警系統效能的關鍵做法。

為什麼要把地震儀放到地底下?用日常生活來比喻的話,就像是買屋子時,要選擇鬧中取靜的社區,才不會讓吵雜的環境影響自己在房間聆聽優美的音樂;看星星時,要選擇光害比較不嚴重的山區,才能看清楚一閃又一閃的美麗星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表有太多、太多的環境雜訊了,因此當地震儀被安裝在地表時,想要從混亂的「噪音」之中找出關鍵的地震波,就像是在搖滾演唱會裡聽電話一樣困難,無論是電腦或研究人員,都需要花費比較多的時間,才能判讀來自地震的波形。

這些環境雜訊都是從哪裡來的?基本上,只要是你想得到的人為震動,對地震儀來說,都有可能是「噪音」!

當地震儀靠近工地或馬路時,一輛輛大卡車框啷、框啷地經過測站,是噪音;大稻埕夏日節放起絢麗的煙火,隨著煙花在天空上一個一個的炸開,也是噪音;台北捷運行經軌道的摩擦與震動,那也是噪音;有好奇的路人經過測站,推了推踢了下測站時,那也是不可忽視的噪音。

因此,井下地震儀(Borehole seismometer)的主要目的,就是盡量讓地震儀「遠離塵囂」,記錄到更清楚、雜訊更少的地震波!​無論是微震、強震,還是來自遠方的地震,井下地震儀都能提供遠比地表地震儀更高品質的訊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震中心於 2008 年展開建置井下地震儀觀測站的行動,根據不同測站底下的地質條件,​將井下地震儀放置在深達 30~500 公尺的乾井深處。​除了地震儀外,站房內也會備有資料收錄器、網路傳輸設備、不斷電設備與電池,讓測站可以儲存、傳送資料。

既然井下地震儀這麼強大,為什麼無法大規模建造測站呢?簡單來說,這一切可以歸咎於技術和成本問題。

安裝井下地震儀需要鑽井,然而鑽井的深度、難度均會提高時間、技術與金錢成本,因此,即使井下地震儀的訊號再好,若非有國家建設計畫的支援,也難以大量建置。

人口聚集,震災好嚴重?建立「客製化」的地震預警系統!

臺灣人口主要聚集於西半部,然而此區的震源深度較淺,再加上密集的人口與建築,容易造成相當重大的災害。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許多都會區的建築老舊且密集,當屋齡超過 50 歲時,它很有可能是在沒有耐震規範的背景下建造而成的的,若是超過 25 年左右的房屋,也有可能不符合最新的耐震規範,並未具備現今標準下足夠的耐震能力。 

延伸閱讀:

在地震界有句名言「地震不會殺人,但建築物會」,因此,若建築物的結構不符合地震規範,地震發生時,在同一面積下越密集的老屋,有可能造成越多的傷亡。

因此,對於發生在都會區的直下型地震,預警時間的要求更高,需求也更迫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震中心著手於人口密集之都會區開發「客製化」的強震預警系統,目標針對都會區直下型淺層地震,可以在「震後 7 秒內」發布地震警報,將地震預警盲區縮小為 25 公里。

111 年起,地震中心已先後完成大臺北地區、桃園市客製化作業模組,並開始上線測試,當前正致力於臺南市的模組,未來的目標為高雄市與臺中市。

永不停歇的防災宣導行動、地震預警技術研發

地震預警系統僅能在地震來臨時警示民眾避難,無法主動保護民眾的生命安全,若人民沒有搭配正確的防震防災觀念,即使地震警報再快,也無法達到有效的防災效果。

因此除了不斷革新地震預警系統的技術,地震中心也積極投入於地震的宣導活動和教育管道,經營 Facebook 粉絲專頁「報地震 – 中央氣象署」、跨部會舉辦《地震島大冒險》特展、《震守家園 — 民生公共物聯網主題展》,讓民眾了解正確的避難行為與應變作為,充分發揮地震警報的效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雖然地震中心預計於 114 年將都會區的預警費時縮減為 7 秒,研發新技術的腳步不會停止;未來,他們將應用 AI 技術,持續強化地震預警系統的效能,降低地震對臺灣人民的威脅程度,保障你我生命財產安全。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196 篇文章 ・ 300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找回擁有食物的主導權?從零開始「菇類採集」!——《真菌大未來》
積木文化
・2024/02/25 ・4266字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菇類採集

在新冠肺炎(COVID-19)大流行後,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裡的食品與安全在眾目睽睽下被抽離出來,變成後疫情時代最重要的兩個元素。對食物的焦慮點燃人們大腦中所有生存意志,於是大家開始恐慌性地購買,讓原本就已經脆弱、易受攻擊的現代糧食系統更岌岌可危。

值得慶幸的是,我們的祖先以前就經歷過這一切,留下來的經驗值得借鏡。菇類採集的興趣在艱難時期達到顛峰,這反映了人類本能上對未來產生的恐懼。1 無論是否有意,我們意識到需要找回擁有食物的主導權,循著古老能力的引導來找尋、準備我們自己的食物,如此才能應付食物短缺所產生的焦慮。

在新冠肺炎大流行後,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裡的食品與安全在眾目睽睽下被抽離出來,變成後疫情時代最重要的兩個元素。圖/pexels

我們看見越來越多人以城市採集者的身分對野生菇類有了新的品味,進而找到安全感並與大自然建立起連結。這並不是說菇類採集將成為主要的生存方式,而是找回重新獲得自給自足能力的安全感。此外,菇類採集的快感就足以讓任何人不斷回歸嘗試。

在這個數位時代,菇類採集是讓我們能與自然重新連結的獨特活動。我們早已遺忘,身體和本能,就是遺傳自世世代代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菇類採集者。走出現代牢籠、進入大自然從而獲得的心理和心靈滋養不容小不容小覷。森林和其他自然空間提醒著我們,這裡還存在另一個宇宙,且和那些由金錢、商業、政治與媒體統治的宇宙同樣重要(或更重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這個數位時代,菇類採集是讓我們能與自然重新連結的獨特活動。圖/unsplash

只有願意撥開遮蓋的落葉並專注尋找,才能體認到菇類的多樣性和廣泛分布。一趟森林之旅能讓人與廣大的生態系統重新建立連結,另一方面也提醒我們,自己永遠屬於生命之網的一部分,從未被排除在外。

腐爛的樹幹不再讓人看了難受,而是一個充滿機遇的地方:多孔菌(Bracket Fungi)──這個外觀看起來像貨架的木材分解者,就在腐爛的樹幹上茁壯成長,規模雖小卻很常見。此外,枯葉中、倒下的樹上、草地裡或牛糞上,也都是菇類生長的地方。

菇類採集是一種社會的「反學習」(遺忘先前所學)。你不是被動地吸收資訊,而是主動且專注地在森林的每個角落尋找真菌。不過度採集、只拿自身所需,把剩下的留給別人。你不再感覺遲鈍,而是磨練出注意的技巧,只注意菇類、泥土的香氣,以及醒目的形狀、質地和顏色。

只有願意撥開遮蓋的落葉並專注尋找,才能體認到菇類的多樣性和廣泛分布。圖/unsplash

菇類採集喚醒身體的感官感受,讓心靈與身體重新建立連結。這是一種可以從中瞭解自然世界的感人冥想,每次的發現都振奮人心,運氣好的話還可以帶一些免費、美味又營養的食物回家。祝您採集愉快。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計畫

菇類採集就像在生活中摸索一樣,很難照既定計畫執行,而且以前的經歷完全派不上用場。最好的方法就是放棄「非採集到什麼不可」的念頭,持開放心態走出戶外執行這項工作。菇類採集不僅是享受找到菇的滿足感,更重要的是體驗走過鬆脆的樹葉、聞著森林潮濕的有機氣味,並與手持手杖和柳條筐的友善採菇人相遇的過程。

菇類採集很難照既定計畫執行,最好的方法就是放棄「非採集到什麼不可」的念頭。採集過程幾乎就像玩捉迷藏,只不過你根本不確定自己在找什麼,甚至根本不知道要找的東西是否存在。圖/unsplash

你很快就會明白為什麼真菌會有「神秘的生物界」的稱號。真菌無所不在但又難以捉摸,採集過程幾乎就像玩捉迷藏,只不過你根本不確定自己在找什麼,甚至根本不知道要找的東西是否存在。但還是要有信心,只要循著樹木走、翻動一下原木、看看有落葉的地方,這個過程就會為你指路。一點點的計畫,將大大增加你獲得健康收益的機會。所以,讓我們開始吧。

去哪裡找?

林地和草原,是你將開始探索的兩個主要所在。林地底層提供真菌所需的有機物質,也為樹木提供菌根關係。橡樹、松樹、山毛櫸和白樺樹都是長期的菌根夥伴,所以循著樹種,就離找到目標菇類更近了。

林地底層提供真菌所需的有機物質,也為樹木提供菌根關係。圖/pexels

草原上也會有大量菇類,但由於這裡的樹木多樣性和環境條件不足,所以菇類種類會比林地少許多。如果這些地點選項對你來說都太遠了,那麼可以試著在自家花園或在地公園綠地當中尋找看看。這些也都是尋菇的好地方。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澳洲新南威爾斯州奧伯倫

澳洲可以說是真菌天堂。與其他大陸隔絕的歷史、不斷變化的氣候以及營養豐富的森林,讓澳洲真菌擁有廣大的多樣性。澳洲新南威爾斯州(New South Wales)的奧伯倫(Oberon)就有一座超過四萬公頃的松樹林,是採集菇類的最佳地點之一。

在那裡,有廣受歡迎的可食用菌松乳菇(又稱紅松菌),據說這種真菌的菌絲體附著在一棵歐洲進口樹的根部,而意外被引進澳洲。 1821 年,英國真菌學家塞繆爾・弗里德里克・格雷(Samuel Frederick Gray)將這種胡蘿蔔色的菇命名為美味乳菇(Lactarius deliciosus),這的確名符其實,因為「Deliciosus」在拉丁語中意為「美味」。如果想要在奧伯倫找到這些菇類,秋天時就要開始計劃,在隔年二月下旬至五月的產季到訪。

位於澳洲新南威爾斯州的奧伯倫就有一座超過四萬公頃的松樹林,是採集菇類的絕佳地點。圖/unsplash

英國漢普郡新森林國家公園

在英國,漢普郡的新森林國家公園(Hampshire’s New Forest)距離倫敦有九十分鐘的火車車程。它由林地和草原組成,當中有種類繁多的植物群、動物群和真菌可供遊客觀賞,甚至還有野生馬匹在園區裡四處遊蕩。

這片森林擁有兩千五百多種真菌,其中包括會散發惡臭的臭角菌(Phallus impudicus),它的外觀和結構就如圖鑑中描述般,與男性生殖器相似且不常見。還有喜好生長於橡樹上,外觀像架子一樣層層堆疊的硫色絢孔菌(Laetiporus sulphureus ,又稱林中雞)。該國家公園不允許遊客採收這裡的菇,所以請把時間花在搜尋、鑑別與欣賞真菌上。如果幸運的話,該地區可能會有採集團體可以加入,但能做的也僅限於採集圖像鑑別菇類,而非採集食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英國,漢普郡的新森林國家公園由林地和草原組成,當中有種類繁多的植物群、動物群和真菌可供遊客觀賞。該國家公園不允許遊客採收這裡的菇,所以請把時間花在搜尋、鑑別與欣賞真菌上。圖/unsplash

美國紐約市中央公園

甚至紐約市的中央公園也有採集菇類的可能性。雖然在 1850 年代公園建造之時並未刻意引進菇類物種,但這個占地八百四十英畝的公園現已登錄了四百多種菇類,足以證明真菌孢子的影響之深遠。

加里・林科夫(Gary Lincoff)是一位自學成才、被稱作「菇類吹笛人」2 的真菌學家,他住在中央公園附近,並以紐約真菌學會的名義會定期舉辦菇類採集活動。林科夫是該學會的早期成員之一,該學會於 1962 年由前衛作曲家約翰・凱吉(John Cage)重新恢復運作。凱吉也是一位自學成才的業餘真菌學家,並靠自己的能力成為專家。

甚至紐約市的中央公園也有採集菇類的可能性。雖然在 1850 年代公園建造之時並未刻意引進菇類物種,但這個占地八百四十英畝的公園現已登錄了四百多種菇類。圖/wikipedia

進行菇類採集時,找瞭解特定物種及其棲息地的在地專家結伴同行,總是有幫助的。如果你需要一個採集嚮導,求助於所在地的真菌學會會是一個正確方向。

何時去找?

在適當的環境條件下(例如溫度、光照、濕度和二氧化碳濃度),菌絲體全年皆可生長。某些物種對環境條件較敏感,但平均理想溫度介於 15~24 ℃ 之間,通常是正要進入冬季或冬季剛過期間,因此秋季和春季會是為採集菇類作計畫的好季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秋季和春季是為採集菇類作計畫的好季節,但因為菇類受溫度變化模式和降雨量的影響很大,所以每年採菇的旺季時間會略有不同。圖/unsplash

當菌絲體從周圍吸收水分時,會產生一股破裂性的力量,讓細胞充滿水分並開始出菇。這就是菇類通常會出現在雨後和一年中最潮濕月份的原因。牢記這些條件,就可以引導你找到寶藏。但也要記得,因為菇類受溫度變化模式和降雨量的影響很大,所以每年採菇的旺季時間會略有不同。

註解

  1. Sonya Sachdeva, Marla R Emery and Patrick T Hurley, ‘Depiction of wild food foraging practices in the media: Impact of the great recession’, Society & Natural Resources, vol. 31, issue 8, 2018, <doi.org/10.1080/08941920.2 018.1450914>. ↩︎
  2. 譯注:民間傳說人物。吹笛人消除了哈梅林鎮的所有老鼠,但鎮上官員拒絕給予承諾的報酬,於是他就吹奏著美麗的音樂,把所有孩子帶出哈梅林鎮。 ↩︎

——本文摘自《真菌大未來:不斷改變世界樣貌的全能生物,從食品、醫藥、建築、環保到迷幻》,2023 年 12 月,積木文化出版,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積木文化
13 篇文章 ・ 9 位粉絲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至今傳染SARS-CoV-2威脅都來自人類,動物只需稍微注意
寒波_96
・2020/03/11 ・2323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SR值 569 ・九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自己會感染」和「會傳染給別人」是不同的。動物有機會感染這件事,大家必須提高警覺,但是千萬不要棄養寵物、殺害動物,這方面恐懼比病毒的傷殺力更大。與其擔心動物,人類絕對是更需要小心的傳染源。

怕.jpg。圖/Junk DNA

去年底開始源自武漢的傳染病 COVID-19 已經感染超過 9 萬人,蔓延到世界許多地方,病毒被命名為 SARS-CoV-2,意思是類似 SARS 的第二種冠狀病毒,本文之後稱之為「 SARS二世」。這種病毒來自某種未知的動物,能感染人類以外,也有人擔心貓、狗等寵物,以及其他動物是否會被感染

  • 在討論是否會感染以前,有一點概念非常重要:「自己會感染」和「會傳染給別人」是不同的。一種動物即使會被感染,也不一定會再傳染給其他動物。
  • 另一點重要的概念是:感染後不一定有症狀。與人類的狀況一樣,這又有兩種可能:第一,一直都沒有出現症狀;第二,確診的當下沒有,但是一段時間後產生症狀。

假如一種動物會感染,卻不會有症狀,那麼這種病原體對動物本身多半沒什麼影響。但是此一動物有機會成為所謂的保毒宿主(reservoir),也就是本身帶有病原,又有機會傳染給其他動物,像是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大部分鼬獾。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對人類而言, SARS二世是一種非常新的病毒,它從何而來、會感染哪些動物、被感染的動物是否會繼續傳染等等問題,至今所知相當有限。根據已知情報,目前仍不需要特別擔心這方面的問題。

要如何了解一種動物會不會感染病毒?最直接的證據是觀察到動物感染病毒,或是以活體測試。然而即使是比較常見的實驗動物,例如狗,要進行活體實驗也不容易(例如台灣儘管前幾年出現嚴重的狂犬病疫情,仍一直沒有以米格魯進行感染實驗),因此這部分的發現往往來自實際案例。

病毒入侵動物以後,必須進入細胞,所以用各種動物的細胞進行體外測試,也能了解病毒的感染能力。不過體外細胞實驗可以感染,未必等於活體也會感染。

更簡單,參考價值也更低的研究方法是紙上談兵,只要有病原體與動物的遺傳資訊,就能模擬病原與細胞受器的親和性,預測感染能力。此一方法非常普遍,但是結果僅供參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哪些動物會感染 SARS二世,目前研究不多。已經知道感染人類細胞的關鍵,在於病毒的「 S蛋白質」和細胞「 ACE2受器」之間的親和性。一項研究根據不同動物的遺傳序列預測,紅毛猩猩、猴子、鼬獾、豬、貓的細胞受器和病毒的親和性不錯,果子貍不太好,小鼠、大鼠都很差。

藉由模擬親和性,推測動物感染病毒的可能性,圖為果子狸的模擬狀況。圖/ASM

另一項研究以 HeLa 細胞表現不同動物的受器,體外測試病毒的感染能力。結果中華菊頭蝠、果子貍、豬都能感染,小鼠不會。

由已知研究推論,SARS二世很可能可以感染蝙蝠和豬,果子貍也有機會,這些動物應該比較需要注意;而嚙齒目的小鼠與大鼠肯定不會。順帶一提,小鼠與大鼠也不會感染 SARS,導致這兩種常見的實驗動物無法用於研究冠狀病毒,相當可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電腦程式預測,紅毛猩猩、猴子、鼬獾、貓這些動物的細胞與病毒的親和性不錯,似乎有可能感染,不過這只是紙上談兵。貓是一般人比較有機會接觸的動物,飼主們應該提高警覺,但是至今仍沒有更可靠的證據支持貓會感染,不需要過度緊張。

實際觀察方面,會感染穿山甲的冠狀病毒,儘管整體遺傳上和 SARS二世的差異較大,關鍵的 S蛋白質卻非常相似。然而,穿山甲瀕臨滅絕,相當稀有,一般人接觸的機率很低,應該不需要擔心。

比起動物,人才是真正需要小心的傳染源(圖片為示意,非當事狗)。圖/wikipedia

至今討論最多的是狗。香港有一個案例,飼主感染後遭到隔離,狗在隔離的隔天與後天共 3 次測試中,都在口腔與鼻子的樣本偵測到病毒。若是以人類的標準,這隻狗 100% 算是確診,可是狗不是人。我個人看法是,其他的狗不知道,但是這隻狗應該有感染病毒。不過即使這隻狗遭到感染,至今沒有出現症狀,病毒數量也不多,或許類似人類的無症狀感染者。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複習一次,「自己會感染」和「會傳染給別人」是不同的。SARS二世與各種動物的關係,目前資訊嚴重不足,完全不足以做出可靠的推論。

對於動物有機會感染這件事,大家必須提高警覺,但是千萬不要棄養寵物、殺害動物。在這方面,恐懼比病毒的傷殺力更大。而且與其擔心動物,人類絕對是更需要小心的傳染源。

本文轉載自新公民議會〈動物雖會感染,人類仍是最可怕傳染源〉

延伸閱讀

參考資料

  1. COVID-19 virus in a dog?
  2. A pneumonia outbreak associated with a new coronavirus of probable bat origin
  3. Receptor recognition by novel coronavirus from Wuhan: An analysis based on decade-long structural studies of SARS. 
  4. COVID-19 virus in a dog: Update
  5. 香港首例寵物犬確診武漢肺炎 飼主為感染女富商

亦刊載於作者部落格《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匠》暨其 facebook 同名專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寒波_96
193 篇文章 ・ 1007 位粉絲
生命科學碩士、文學與電影愛好者、戳樂黨員,主要興趣為演化,希望把好東西介紹給大家。部落格《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同名粉絲團《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

0

1
1

文字

分享

0
1
1
大棕蝠大陰莖,插不進去仍射精?
胡中行_96
・2023/11/30 ・1880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瑞士洛桑大學(Université de Lausanne)生態暨演化學系的生物學家 Nicolas J. Fasel 博士,收到一封以荷蘭文書寫的電子郵件。[1]裏頭附帶的網址,據說能連結到,在某教堂閣樓裡偷拍的性交影片。[1, 2] Fasel 博士起先懷疑遇到詐騙,然而主旨寫著「大棕蝠陰莖」。他想若是投其所好,未免也太過精準。於是,Fasel 博士冒著風險點開。[1]

大棕蝠。圖/The Netherland’s Naturalis Biodiversity Center on Wikimedia Commons(Public Domain

大棕蝠的陰莖

大棕蝠(Eptesicus serotinus)分佈於歐洲和亞洲,偏好棲息在農田、林地附近的建物,或者直接住在樹上,方便捕捉昆蟲。牠們深褐色的毛髮覆蓋大部份的軀體,口鼻、翅膀與兩隻後腿間的尾膜(uropatagium;見上圖),則光禿無毛。身長 62 到 80 mm左右,翅膀攤開的寬度,大約 320 至 380 mm。成年的雌性就算沒懷孕,體型一般仍比雄性大些。[3]

大棕蝠的陰莖。圖/參考資料6,Figure 1(CC BY 4.0

性器,是雄性大棕蝠威猛之所在。綴飾著幾根短毛的陰莖,勃起時末端的兩團組織,會撐成愛心的形狀,背面中央陷落一個凹窩(上圖C)。此時,全長為 16.4 mm,寬度是 7.5 mm。相較之下,雌性的陰道,只有 2.3 mm 長,1.1 mm 寬,顯得不成比例。換句話說,雄性充血膨大的陰莖,長度約莫是自己身長的 22%;而且長寬均是雌性陰道的7倍。[4]「這個物種勃起的陰莖真是太驚人了」,Fasel 博士客觀評論:「超級長。」[5] 讚嘆之餘,他也承認:「我們覺得它實在很難插進任何東西。」[2]

在實驗室裡,研究團隊能用麻醉劑,刺激雄性大棕蝠的陰莖勃起。[5, 6] 然而牠們晝伏夜出,生性隱蔽,拍攝困難。要弄清實際上如何運用陰莖,並不容易。[4]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直到那天,一封神秘的電子郵件降臨。[1, 2]

交配影片

2023 年 11 月《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期刊上,名列大棕蝠論文第二作者的 Jan Jeucken,[4] 是一名荷蘭的蝙蝠愛好者。[1, 2] 他在住家不遠的聖馬提亞教堂(St Matthias Church),架設了 18 台攝影機。[2, 6] 2016 年 10 月 25 日至 2022 年 3 月 22 日期間,近距離拍攝一個大棕蝠聚落的作息。[6] 取景的角度直接,包括由正下方捕捉進行中的性交畫面。[2]

Fasel 博士的團隊,從他那裏取得 93 段大棕蝠的交配影片,再加上 4 段來自烏克蘭蝙蝠復育中心(Ukrainian Bat Rehabilitation Center)。[2, 6] 分析了數小時的錄像之後,大棕蝠陰莖的功能,總算真相大白。[1]

交配中的雄性(上)和雌性(下)大棕蝠。圖/參考資料 6,Figure 5(CC BY 4.0

大棕蝠交配

蝙蝠後腿間的尾膜,平常用來飛翔。[7]親密互動的時候,雌性大棕蝠也會拿它來「擋煞」。因此,雄性想要與牠共赴巫山雲雨,就必須揚起巨砲,撥雲見日。活動正式開始前,雌性會叫個幾聲。雄性一柱擎天,用陰莖上的短毛,感覺雌性外陰的位置。一旦陰莖抵住外陰,前者兩團肉球間的凹窩,便發揮吸盤般的作用,協助鞏固與雌性的肉體連結。同時嘴也沒閒著,緊緊咬住對方的後頸不放。正當雙方難分難捨,陰莖卻點到為止,從頭到尾都沒插入。短則不到 53 分鐘,長至 12.7 小時,努力確保精子泳渡 8.6 mm,深長的子宮頸,安然達陣。[4, 6] 完事之後,雌性腹部可見被精液弄濕的毛髮。[4]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大棕蝠這種如同鳥類「泄殖腔之吻」(cloacal kiss),僅止於表面接觸的交配方式,在哺乳類動物身上前所未見[4] Fasel 博士希望未來能建立一個「蝙蝠情色影片箱」(bat porn box),從各個角度裝設直播鏡頭,讓研究人員觀賞交配實況,發掘更多性癖。[5]

大棕蝠高清無碼交配實錄。影/參考資料 6,Supplementary File(CC BY 4.0

  

參考資料

  1. Smith B. (21 NOV 2023) ‘Bat species uses oversized penis like an arm during ‘contact mating’ — not penetrative sex’. ABC News, Australia.
  2. Vaidyanathan G. (20 NOV 2023) ‘Serotine bats are the first mammals found to have non-penetrative mating’. Nature.
  3. Elliott M. (2022) ‘Eptesicus serotinus’. Animal Diversity Web, University of Michigan, U.S.
  4. Fasel NJ, Jeucken J, Kravchenko K, et al. (2023) ‘Mating without intromission in a bat’. Current Biology, 33, 22, PR1182-R1183.
  5. Jacobs P. (20 NOV 2023) ‘How big is too big? Bat’s enormous penis makes penetration impossible’. Science.
  6. Fasel N, Jeucken J, Kravchenko K, et al. (2023) ‘No intromission is involved in the mating of Eptesicus serotinus, a novel copulatory pattern in mammals.’ Research Square.
  7. Gardiner JD, Dimitriadis G, Codd JR, Nudds RL (2011) ‘A Potential Role for Bat Tail Membranes in Flight Control’. PLOS ONE, 6(3): e18214.
胡中行_96
169 篇文章 ・ 65 位粉絲
曾任澳洲臨床試驗研究護理師,以及臺、澳劇場工作者。 西澳大學護理碩士、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士(主修編劇)。邀稿請洽臉書「荒誕遊牧」,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