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該如何在充滿批評和爭論的家庭中,解救感到不幸的自己?——《親情,也需要界限》下

大好書屋_96
・2020/01/05 ・4133字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SR值 518 ・六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前一篇《該如何在充滿批評和爭論的家庭中,解救感到不幸的自己?——《親情,也需要界限》上》,介紹了充滿批評和爭論的家庭,然而在面對這些批評時,我們還能夠怎麼做呢?本篇,讓我們繼續探討在受到批評的狀況下,應該如何因應。

面對批評時,保持調適能力

要怎麼做,才能更有效地面對他人的批評呢?

第一個策略是長出一層厚厚的皮膚,讓批評可以從你身上彈開。如果你的皮膚非常敏感,一定立刻就能察覺到癢和溫度變化的狀況;想要長出更厚的皮膚,從改變態度和認知著手,就能承受最粗暴的批評。

第二個策略是避免自我批評。別人的批評是一回事,如果你對自己已經保持嚴苛的態度,外界的批評只會放大並加劇你的自我負面評價,這時情況就會更糟。你無法控制別人說的話,但是你至少可以停止過於嚴苛地對待自己。

我們或許無法阻止別人對我們的批評,但我們可以讓這些批評無法傷害我們!圖/GIPHY

有效地處理批評,有三個關鍵:動力(dynamic)、正念和全方位。

第一個動力的關鍵是,變成可以駁斥批評的人。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包括有意識地擺脫過去注意並消除對你無益的念頭和行為模式,以及從羞愧及內疚和其他心理障礙的影響中痊癒。我稱第一個為動力的關鍵,是因為它吸收了心理學領域中的「心理動力論」(psychodynamics),這其中涉及了童年經歷、人格形成和長久以來的心理問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第二個關鍵是學著了解恐懼、憂慮、懷疑和消極的自我對話等情緒,是如何在腦海中成形並持續,你就能開始練習如何讓意識控制思緒。這是正念的關鍵,結合了認知療法的見解與東方的思維方式,包括辨識和否認消極的自我對話學習何時以及如何超然,以及採用促進沉著冷靜的正念技巧

第三個關鍵是了解你的使命,並致力於按照這些目標生活,這是全方位的關鍵。你是個完整的人,有意志力、渴望、夢想和目標;容易受到批評刺痛和受傷,並不能代表全部的你。允許外來的批評及詆毀只會讓你偏離人生的道路,無論有形或無形,都會變成自我糟蹋。越是了解自己的使命,就越不可能因批評而受到傷害或走偏。

簡而言之,透過掌控自己的個性和思緒,你能有效地學會面對批評,就能過著你想要過的生活。當你朝著自己想要的方向前進,就能學會更多有效處理批評的新方法。

掌控自己的個性與思緒

按著我的方法來做,效果如何呢?

我的當事人史蒂芬是世界知名的音樂家,他想把自己的音樂事業轉往新的方向發展,卻仍在猶豫。因為他知道自己如果改變了風格會招致多少批評,而且也覺得自己還應付不來 ── 周圍的人、他的觀眾和媒體評論家的批評都會迎面而來。這也是他找我諮詢的主因。事實上,在我輔導他的過程中,他已經成長非常多;他勇於以流行音樂來突破,但是這種變化對他而言仍然是全新的挑戰,甚至有些可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都同意,在此事上,他別無選擇。為了音樂的突破與發展,招致批評在所難免,他必須面對這些恐懼,甚至需要發展出新的工具來應付。他不能只是隨手寫封信給想像中的評論家 ── 這是我在著作《惡意批評》(Toxic Criticism,暫譯)中教的一種策略;或是在他的自我談話中添加肯定詞,為新冒險做好準備。他明白自己面對批評時要有新的轉變:比現在的他更勇敢、更超然、更具全方位的智慧。

史蒂芬做了件事,激發了這次轉變。

「我的新口號是『歡迎批評』」。圖/GIPHY

大約一個月後,我們在電話裡聊天,他說已經準備好和業務經理及一些知心好友透露他的全新音樂計畫。我問他為什麼終於下定決心這麼做了呢?

是否可以告訴我? 他立刻回答說:「我的新口號是『歡迎批評』,而且我是說真的。如果我一直把批評當成遇見惡魔一樣害怕,我永遠只能原地踏步。這次我不下定決心冒險,我就死定了。但如果我真的冒險這麼做了,人們最多就是提出許多負面意見。這些我早就料想過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他的聲音中,你可以聽見一股新的力量;從他的用字遣詞中,你也可以聽出他真的有一番新領悟及智慧。

面對挑戰的回應方式

這份工作對你來說,有從事的價值嗎?例如,你選擇成為藝術家,你的家人是否會有諸多批評?

在過去三十年裡,我一直在指導創意和表演藝術家,我明白他們面臨的各種挑戰,包括他們的家庭挑戰。創作藝術很難,要靠藝術維生更難,而如果你的家人不支持你、甚至打擊你的自信及努力,那就更難了,藝術家一直都在面臨這種挑戰。

為什麼不能支持我?氣氣氣氣氣氣氣!圖/GIPHY

為什麼家人會用這種方式中傷你?也許你的伴侶正向你施壓,要你賺錢,為家庭的生計有所貢獻;也許你的孩子對你長時間都窩在工作室裡忙著工作不是滋味;也許你父母嘲笑你的努力、取笑你一定會賠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些家人可能有幾分道理,但是他們表達的方式呈現出「不支持」的態度,只會讓你對創作和未來的經濟情況更不安。

如果家裡某個人,對你決定成為藝術家感到憤怒並批評(或是你選擇了其他讓他們不滿意的道路),你就會陷入困境,甚至面臨衝突場面。該怎麼處理呢?以下一些反應,只會產生反效果:

  • 生氣、氣沖沖地離去。
  • 感覺受到傷害、被貶低,然後退縮。
  • 以「合理」的理由及反證,或舉出一些成功藝術家的趣聞,來捍衛你的立場。
  • 無視家人和情況。
  • 開始酗酒、吸毒、沉迷於性事或購物,及其他具療癒性質(無論有形無形)的物質或活動。
  • 攻擊其他家人的選擇。
  • 要求他們支持你,因為家人「應該」忠誠和支持。

相反的,你可以使用本書中所有的新技巧 ── 你可以有智慧、保持堅強的意志力、冷靜、清楚、覺察、勇敢、專注當下以及運用適應力。

你可以這樣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同意大多數藝術家賺的錢不夠過活,我正在努力做這些事情(請填上你預計將做的任何事情),希望成為成功的特例,但,這些努力需要時間才能有成果,我希望在 N(例如兩年)年內,成為賺錢的罕見藝術家之一。我想知道,你們是否能在這段時間內給予包容,甚至可能站在我這邊?

我想告訴大家的是,想要看到藝術家的光榮場面,就得先明白藝術家如何才能做到。我想你們都能明白,對吧?

以上情況當然僅適用於你確實想成為藝術家的狀況,你接著要做的就是採取行動,最終也達到確實賺錢謀生的目的。所以,你一定要仔細思考未來的目標。如果你確實是以成為藝術家為志向,以上就是很好的回應;如果不是,你需要的是另一種回應。

堅定自己的立場

如果連自己都懷疑自己,那就更無法說服別人了!圖/GIPHY

如果,實際上,你不在意錢,或是你確實無法從藝術這行賺大錢,你該怎麼面對家人的指控呢?如果他們一再指責你無法從藝術事業中賺到大錢,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回覆:

  • 如果某人(如父母)不會直接因為你從藝術事業中賺錢的多寡而受影響,可以對他說:「我的藝術是很重要、有意義的工作,我從其他地方努力賺的錢已足夠生活了。我需要的不多,而且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方式。我不需要靠藝術事業來賺錢,就像和尚不需要靠禱告來賺錢。你能接受我的想法嗎?」
  • 如果家人(例如賺錢養家的伴侶)直接受到你從藝術事業中賺錢多寡的影響,可以對他說:「我確實想為家裡貢獻,而且我知道要有貢獻才公平。但是,我可以透過金錢以外的方式為家裡貢獻嗎?我可以透過當你的好朋友、愛你、在你身旁,做一些需要完成的事情來為家裡貢獻嗎?我們有機會這樣搭配嗎?」

上述是兩種合理的說法。還有其他的說法嗎?你可以自己再想想,找出你的論點,好好處理這類家庭情況。

練習思考對你有益的念頭

如果你在苛刻、批評和爭論的家庭中長大,或者現在正生活在這樣的家庭中,你的自我對話幾乎可以保證也會變得嚴厲、苛刻、充滿批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練習性的提醒自己:你希望只想到有益的念頭,這樣才能真正對不幸的現實有所幫助。

這與你可能已經知道的認知治療相關想法不同。這裡的重點不在於念頭理性與否、積極或消極、是真或是假,重點是你的念頭是否對你有益。如果對你無益,就沒有理由去想它!

「念頭」是由用字遣詞所構成,但主因還是來自於背後的意向。當你有強烈的動機想要表現出色地活下去,自然就會出現對你有助的念頭。當你感到悲傷、憤怒、挫敗或自我批評的情緒,或者是受到驚嚇,自然就會出現不好的念頭。這兩種念頭的用詞可能完全相同,但是它們的涵義及影響卻截然不同。第一種念頭對你有益,第二種念頭卻對你有害。

別讓無益的念頭打倒你!圖/GIPHY

如果這個念頭透露出的訊息是打敗你、嘲笑你或批評你,這個念頭就對你無益。許多看似真實、合理的念頭,有時只會適得其反,例如:「你現在知道害怕了吧!」、「別那麼做!」和「一點機會也沒有!」然而,像是「哇,有很多人試著要達到我想達到的目標」,這種想法就可能出現不同的解讀。

如果對你而言,你覺得是「我一定要更聰明、更有活力、更無畏」,這樣很好;但,如果意思是「我絕對沒有機會」,這個念頭就對你無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要只因為一連串既定的話語聽起來似乎合理或很真實,就讓自己認同那個念頭,而是要去辨別為什麼你把這些字給串在一起。如果你創造的念頭對自己有害,千萬不要認可。相反的,請認真與自己談一談,究竟背後發生了什麼事。

今天,如果你認為心裡出現的念頭感覺起來「不對勁」,不要問自己「這是真的嗎?」或「這樣合理嗎?」,相反的,用沉著、認真、練習性的方式問自己,「這個念頭從何而來?」和「這是對我有益的念頭嗎?」看看你是否能開始辨別有害的思緒源頭。

我們的思緒事出有因,包括自我糟蹋(self-sabotage)、適得其反的想法,都是其來有自。

從今天開始,就思考只對自己有益的念頭吧。

心靈補給站

  1. 在你的家庭裡,苛刻、批評或爭論的程度有多嚴重?
  2. 如果你的原生家庭是苛刻、批評或爭論的類型,對你有什麼影響?

——本文摘自《親情,也需要界限:認清 10 種家庭問題 ╳ 8 種告別傷害的方法,找回圓滿的自己》,2019 年 7 月,大好書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大好書屋_96
7 篇文章 ・ 8 位粉絲
「大好」是一種期許,期盼生活中有更多美好。「大好」也是一種力量,讓我們相信閱讀可以帶來改變。「大好書屋」四個字搭起了一個家,期盼這份溫暖的力量能持續傳遞下去。大好書屋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人與 AI 的關係是什麼?走進「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透過藝術創作尋找解答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10/24 ・3176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與財團法人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合作。 

AI 有可能造成人們失業嗎?還是 AI 會成為個人專屬的超級助理?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AI 與人類之間的關係,成為社會大眾目前最熱烈討論的話題之一,究竟,AI 會成為人類的取代者或是協作者?決定關鍵就在於人們對 AI 的了解和運用能力,唯有人們清楚了解如何使用 AI,才能化 AI 為助力,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與生活品質。

有鑑於此,目前正於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 展出的「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特別將展覽主題定調為奇異點(Singularity),透過多重視角探討人工智慧與人類的共生關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C-LAB 策展人吳達坤進一步說明,本次展覽規劃了 4 大章節,共集結來自 9 個國家 23 組藝術家團隊的 26 件作品,帶領觀眾從了解 AI 發展歷史開始,到欣賞各種結合科技的藝術創作,再到與藝術一同探索 AI 未來發展,希望觀眾能從中感受科技如何重塑藝術的創造範式,進而更清楚未來該如何與科技共生與共創。

從歷史看未來:AI 技術發展的 3 個高峰

其中,展覽第一章「流動的錨點」邀請了自牧文化 2 名研究者李佳霖和蔡侑霖,從軟體與演算法發展、硬體發展與世界史、文化與藝術三條軸線,平行梳理 AI 技術發展過程。

圖一、1956 年達特茅斯會議提出「人工智慧」一詞

藉由李佳霖和蔡侑霖長達近半年的調查研究,觀眾對 AI 發展有了清楚的輪廓。自 1956 年達特茅斯會議提出「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一詞,並明確定出 AI 的任務,例如:自然語言處理、神經網路、計算學理論、隨機性與創造性等,就開啟了全球 AI 研究浪潮,至今將近 70 年的過程間,共迎來三波發展高峰。

第一波技術爆發期確立了自然語言與機器語言的轉換機制,科學家將任務文字化、建立推理規則,再換成機器語言讓機器執行,然而受到演算法及硬體資源限制,使得 AI 只能解決小問題,也因此進入了第一次發展寒冬。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二、1957-1970 年迎來 AI 第一次爆發

之後隨著專家系統的興起,讓 AI 突破技術瓶頸,進入第二次發展高峰期。專家系統是由邏輯推理系統、資料庫、操作介面三者共載而成,由於部份應用領域的邏輯推理方式是相似的,因此只要搭載不同資料庫,就能解決各種問題,克服過去規則設定無窮盡的挑戰。此外,機器學習、類神經網路等技術也在同一時期誕生,雖然是 AI 技術上的一大創新突破,但最終同樣受到硬體限制、技術成熟度等因素影響,導致 AI 再次進入發展寒冬。

走出第二次寒冬的關鍵在於,IBM 超級電腦深藍(Deep Blue)戰勝了西洋棋世界冠軍 Garry Kasparov,加上美國學者 Geoffrey Hinton 推出了新的類神經網路算法,並使用 GPU 進行模型訓練,不只奠定了 NVIDIA 在 AI 中的地位, 自此之後的 AI 研究也大多聚焦在類神經網路上,不斷的追求創新和突破。

圖三、1980 年專家系統的興起,進入第二次高峰

從現在看未來:AI 不僅是工具,也是創作者

隨著時間軸繼續向前推進,如今的 AI 技術不僅深植於類神經網路應用中,更在藝術、創意和日常生活中發揮重要作用,而「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第二章「創造力的轉變」及第三章「創作者的洞見」,便邀請各國藝術家展出運用 AI 與科技的作品。

圖四、2010 年發展至今,高性能電腦與大數據助力讓 AI 技術應用更強

例如,超現代映畫展出的作品《無限共作 3.0》,乃是由來自創意科技、建築師、動畫與互動媒體等不同領域的藝術家,運用 AI 和新科技共同創作的作品。「人們來到此展區,就像走進一間新科技的實驗室,」吳達坤形容,觀眾在此不僅是被動的觀察者,更是主動的參與者,可以親身感受創作方式的轉移,以及 AI 如何幫助藝術家創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五、「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展出現場,圖為超現代映畫的作品《無限共作3.0》。圖/C-LAB 提供

而第四章「未完的篇章」則邀請觀眾一起思考未來與 AI 共生的方式。臺灣新媒體創作團隊貳進 2ENTER 展出的作品《虛擬尋根-臺灣》,將 AI 人物化,採用與 AI 對話記錄的方法,探討網路發展的歷史和哲學,並專注於臺灣和全球兩個場景。又如國際非營利創作組織戰略技術展出的作品《無時無刻,無所不在》,則是一套協助青少年數位排毒、數位識毒的方法論,使其更清楚在面對網路資訊時,該如何識別何者為真何者為假,更自信地穿梭在數位世界裡。

透過歷史解析引起共鳴

在「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規劃的 4 大章節裡,第一章回顧 AI 發展史的內容設計,可說是臺灣近年來科技或 AI 相關展覽的一大創舉。

過去,這些展覽多半以藝術家的創作為展出重點,很少看到結合 AI 發展歷程、大眾文明演變及流行文化三大領域的展出內容,但李佳霖和蔡侑霖從大量資料中篩選出重點內容並儘可能完整呈現,讓「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觀眾可以清楚 AI 技術於不同階段的演進變化,及各發展階段背後的全球政治經濟與文化狀態,才能在接下來欣賞展區其他藝術創作時有更多共鳴。

圖六、「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分成四個章節探究 AI 人工智慧時代的演變與社會議題,圖為第一章「流動的錨點」由自牧文化整理 AI 發展歷程的年表。圖/C-LAB 提供

「畢竟展區空間有限,而科技發展史的資訊量又很龐大,在評估哪些事件適合放入展區時,我們常常在心中上演拉鋸戰,」李佳霖笑著分享進行史料研究時的心路歷程。除了從技術的重要性及代表性去評估應該呈現哪些事件,還要兼顧詞條不能太長、資料量不能太多、確保內容正確性及讓觀眾有感等原則,「不過,歷史事件與展覽主題的關聯性,還是最主要的決定因素,」蔡侑霖補充指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舉例來說,Google 旗下人工智慧實驗室(DeepMind)開發出的 AI 軟體「AlphaFold」,可以準確預測蛋白質的 3D 立體結構,解決科學家長達 50 年都無法突破的難題,雖然是製藥或疾病學領域相當大的技術突破,但因為與本次展覽主題的關聯性較低,故最終沒有列入此次展出內容中。

除了內容篩選外,在呈現方式上,2位研究者也儘量使用淺顯易懂的方式來呈現某些較為深奧難懂的技術內容,蔡侑霖舉例說明,像某些比較艱深的 AI 概念,便改以視覺化的方式來呈現,為此上網搜尋很多與 AI 相關的影片或圖解內容,從中找尋靈感,最後製作成簡單易懂的動畫,希望幫助觀眾輕鬆快速的理解新科技。

吳達坤最後指出,「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除了展出藝術創作,也跟上國際展會發展趨勢,於展覽期間規劃共 10 幾場不同形式的活動,包括藝術家座談、講座、工作坊及專家導覽,例如:由策展人與專家進行現場導覽、邀請臺灣 AI 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以「人工智慧與未來藝術」為題舉辦講座,希望透過帶狀活動創造更多話題,也讓展覽效益不斷發酵,讓更多觀眾都能前來體驗由 AI 驅動的未來創新世界,展望 AI 在藝術與生活中的無限潛力。

展覽資訊:「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2024 Future Media FEST-Singularity 
展期 ▎2024.10.04 ( Fri. ) – 12.15 ( Sun. ) 週二至週日12:00-19:00,週一休館
地點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圖書館展演空間、北草坪、聯合餐廳展演空間、通信分隊展演空間
指導單位 ▎文化部
主辦單位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0

2
2

文字

分享

0
2
2
分手心理學:分手後還當朋友,怎樣才能過得好?──依附理論系列(十八)
貓心
・2020/08/05 ・5130字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SR值 484 ・五年級

我們每個人,都和生命中重要的人們,有著不同程度的依附關係。而分手後與前任的聯繫,更是有可能剪不斷理還亂,依附系統不會那麼快就善罷甘休的!分手後如果跟前任保持互動,對於生活或情緒是好事嗎?跟依附又有怎麼的關聯呢?本篇文章就要來介紹我研究論文的主題!

在此感謝眾位填寫量表的人,以及教授們的協助,我的畢業論文終於產出來了。這一篇論文的主題,可想而知圍繞在依附理論,而且還出現了前所未見的分手後與前任依附關係的調查!

分手還保持聯繫,你說奇怪不奇怪。圖/giphy

有些人可能會直覺反應:分手後,還與前任有所聯繫,聽起來不是怪怪的嗎?別著急,在國外的文獻上早就發現,有許多人在分手之後還會和對方當朋友,甚至是繼續維持著性愛的關係。

但國內呢?很抱歉,在我做這篇研究之前,國內的資料數是 0。所以,欲知國內情況如何,請看下面敘述分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分手後能不能繼續聯絡,與「交往時」的逃避程度有關?

交往時的依附風格,會影響「分手後會不會持續聯繫」。我們無法鐵口直斷說事情就是這樣,只能說在研究結果上,有著這樣的傾向。

在我的研究中,用了所謂的 ANOVA,透過分手後的關係類型,來回推交往時的依附分數是否有所差異。由於我的樣本收集的緣故,因此懂研究方法的人就知道,這不能推論說交往時的依附風格會影響分手後的關係類型。用個簡單一點的比喻就是:

我今天走進一座果園,A 果園的橘子比較多,B 果園的芒果比較多,但我不能保證說,A 果園的土壤一定比較適合種橘子,B 果園的土壤比較適合種芒果。(聽不懂統計方法的就跳過這句話吧!)

總而言之就是呢,我把分手後與前任的關係分成了四種:

  • 無聯繫型:在分手之後,彼此幾乎或完全不再有聯絡。
  • 被迫聯繫型:當事人無意願繼續連繫,但因為一些外力因素(如上課、社團),使得彼此被迫有所交集。
  • 分手後友誼型(post-dissolutional friendship):在分手之後,彼此成為普通朋友。
  • 似戀關係型:分手後彼此的互動仍然和情侶很類似,例如會接吻、牽手、擁抱、做愛等等。

在我收集到的樣本裡面,有 494 人和前任毫無聯繫,87 人屬於被迫聯繫,還是朋友的高達 161 人,而似戀關係的也有 20 人。

結果呢,根據分析發現,不同分手後的類型,在交往的時候,他們的焦慮分數平均值分別是:3.45、3.36、3.43、3.78,在統計上不具有顯著的差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看到這邊,你或許會想問:「欸~不是應該交往的時候越焦慮,分手之後越會去跟對方勾勾迪嗎?怎麼分手後有聯繫的人,焦慮分數和沒有聯繫的一樣呢?」這是因為,你要勾勾迪,也要對方願意配合你演出啊!如果只有你單方面想跟對方保持聯絡,對方卻不想的話,那也連絡不下去啦!

至於不同分手後類型的人,在交往時的逃避分數,就有明顯的差異了:無聯繫型的平均逃避分數是 3.15,被迫聯繫型是 3.26,分手後友誼型是 2.74,似戀關係型是 2.50,很顯然的,前面兩組看起來就比後面兩組高。

聯繫或是不聯繫。圖/pixnio

如果精確一點的用事後比較來看,確實,無聯繫型跟被迫聯繫型的逃避分數,都比分手後友誼型跟似戀關係型來得更高。也就是說,老子、老娘在交往的時候就越不想跟你親近、越是逃避,分手後自然就不會想跟你做朋友或糾纏不清啦!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唉!俗話說的好,交往是兩個人的事情,分手是一個人的事情,分手後能不能聯繫下去,也得雙方都願意才行!

排除分手時間超過一年的結果:還是一樣

欸~等等,我剛剛好像忘了說一件事情,這份問卷裡面,與前任分手時間的範圍居然有 0 個月到 104 個月啊!天啊,有些人分手不到一個月,心還在淌血的寫我這份問卷,有的人分手 104 個月……那就是快 9 年了,這樣的資料真的準嗎?順便提一下平均數跟標準差吧,這群人平均分手了 24.74 個月,標準差則是 22.42 個月。

沒關係,那我就把所有分手超過 12 個月的人全部刪掉,再重新跑一次,看看結果會不會有所不同吧!

結果發現,刪掉了分手超過 12 個月的資料之後,比例上幾乎沒有變化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好,沒關係,我們再來看看分手後的關係類型跟交往時的焦慮分數與逃避分數有沒有關係呢?

分析顯示,焦慮分數還是沒有顯著差異,而逃避分數有著顯著差異。無聯繫、被迫聯繫、分手後友誼、似戀關係的平均值分別為 3.05、3.23、2.66、2.59,前三者的逃避平均差異就沒有篩選前的數據那麼顯著了,而似戀關係和前兩者則沒有顯著結果。當然,如果用嚴謹一點的統計來看,14 個人的似戀關係組,樣本過小,要顯著本來就有一定的困難度,所以參考價值也就沒有那麼高嘍。

同性戀和異性戀的差異?

啊,說到這裡,好像又該討論一件事情:樣本包含同性戀和異性戀,這兩者會不會有所差異?

在我收到的樣本之中,有 663 名異性戀,99 名同性戀(更精確的來說,應該說是前任是同性或異性)。四種類型對應到同異性戀的人數與平均數如下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異性 逃避平均 同性 逃避平均
無聯繫 438 3.17 56 3.02
被迫聯繫 69 3.29 18 3.15
分手友誼 136 2.78 25 2.51
似戀關係 20 2.50 0

有些謠傳認為同性戀的關係比較糾纏不清,結果事實上卻顯示:所有的似戀關係都來自於異性戀呀!

結果顯示,不同分手後關係類型,在交往時的逃避分數上有所差異;至於同性戀/異性戀,則不會影響逃避分數的差異的啦!

以後別做朋友?分手後做朋友真的會過得比較差嗎?

如果只是把研究問題放在交往時的依附關係與分手後的關係類型,這篇論文未免也太無聊。

事實上,我更好奇的是,分手之後跟對方當朋友,到底好不好?我相信這也是許多人的困惑:既然有 20% 的人在分手後和對方做了朋友,那麼周興哲苦苦相勸要我們「以後別做朋友,朋友不能牽手」不就白搭了嗎?(誤)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那就來看看,不同分手後關係類型的人,在情緒適應生活適應上的差別吧!

分手後的適應可以分為情緒適應與生活適應。圖/giphy

咦,適應就適應,還有分情緒適應跟生活適應的喔?

是阿,情緒適應指的是「經歷分手事件之後,各式負面情緒出現的頻率」,得分越高代表情緒適應越差(邏輯上應該要再做轉換,姑且讓我偷懶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生活適應指的則是「在經歷分手之後,能夠回歸日常生活、如平時一般面對日常生活的程度,或是將生活重心轉移至感情之外的其他層面的程度」,生活適應得分越低,代表在經歷分手後,在生活中適應得越好。

好吧,就讓我們來看看分手後的情緒適應吧:

人數 平均數 標準差
無聯繫 494 2.78 1.28
被迫聯繫 87 3.04 1.21
分手友誼 161 2.83 1.21
似戀關係 20 3.77 1.07

從統計結果可以看到,分手後和對方斷絕聯繫的人,情緒適應的平均分數是 2.78、被迫聯繫的人則是 3.04、分手後做朋友的人是 2.83、分手後和對方勾勾迪的人則是 3.77。很明顯的,似乎只有似戀關係的人,在情緒適應上來得比較差!在經過事後比較之後,也確實顯示了前三者的情緒適應沒有顯著差異,但前三者都比似戀關係適應得來得更好。

所以說,周興哲,你錯了!分手後也是可以好好做朋友的!

再來看看生活適應吧!生活適應呈現了同樣的結果:

人數 平均數 標準差
無聯繫 494 4.63 0.89
被迫聯繫 87 4.62 0.90
分手友誼 161 4.55 0.86
似戀關係 20 3.97 1.17

前三者的生活適應沒有顯著差異,但前三者都比似戀關係適應得來得更好。

所以,周興哲,你又錯了!分手後也可以做朋友的,只要不是曖昧不明的關係,做朋友跟斷絕聯絡可以過得一樣好的!

分手後維持聯繫,依附關係差在哪?

不過,事情沒有這麼簡單。為了針對那些分手後還有聯繫的人,與前任之間的關係品質到底如何,於是我創造出世界上第一個奇妙的名詞:「分手後依附關係」。既然依附量表可以以爸爸為對象、媽媽為對象、朋友為對象、曖昧關係為對象、伴侶為對象,那又有甚麼原因不能以「前任伴侶的現行互動狀況為對象呢?」

於是啦,我就讓這些分手後和對方仍然有聯繫的人,填了所謂的「分手後依附關係量表」,來看看他們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純友誼與似戀關係差在哪?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分手後純友誼跟分手後勾勾迪之間,他們的「分手後依附關係」有何差別吧!

首先先看他們在分手之後,與對方互動的焦慮程度。在那些分手後和前任是普通朋友的人身上,他們的焦慮程度只有 2.20 分,但和前任仍然類似於情侶的人,則有 3.22 分,有著顯著的差異存在。也就是說,分手後和對方維持聯繫的人,如果你在聯繫的過程中,對對方的焦慮感越高,你就越有可能跟對方糾纏不清!

比較有趣的是,還記得前面說的嗎?這些人在交往時的焦慮分數相差不大──前者是 3.43 分,後者則是 3.78 分,是沒有顯著差異的。

但是,如果把交往時的焦慮分數,與分手後的焦慮分數,丟到皮爾森相關來跑的話,卻會發現兩者之間居然高達 0.437 的相關,且相關的顯著性高達.00,也就是說,那些交往時越焦慮的人,分手後與對方維持聯繫時,也會是高焦慮的那群人!

交往時既以感受到焦慮,那麼分手仍保持聯繫,可能還會是高焦慮的族群。圖/giphy

那麼,我們再來看看交往時的逃避分數和分手後的逃避分數是否有關連性吧!如果把交往時的逃避分數,與分手後的逃避分數,丟到皮爾森相關來跑的話,會發現兩者之間居然高達 .485 的相關,且相關的顯著性高達 .00,也就是說,交往時越逃避的人,分手後若與對方維持聯繫,也恰巧會是分手後越逃避的人!

而總結上面的這些話來說,當你在分手後與對方維持聯繫,若你的焦慮越高、逃避越低,你們的聯繫就越有可能變成勾勾迪的關係;反之,則比較有可能真的當普通朋友。

分手前的依附關係,將影響你的分手適應

但是,與前任有所聯繫,到底會對分手適應造成什麼樣子的影響呢?

前面提到,如果你是屬於普通朋友的聯繫,那麼你的情緒適應跟生活適應程度,和沒有在聯繫的人相比,是沒有差別的。但是,與前任有所聯繫這件事情,其實代表著你和她之間依然存在著某種羈絆,只要有羈絆在,就一定會有依附關係。

於是,我把依附量表改寫成適合測量受試者分手後與對方的互動情形的形式,來測量他們在分手後的依附關係,是否會影響分手調適呢?或是只有交往時的依附關係,能夠預測他們的分手調適?

透過回歸分析,可以發現,如果是會和前任做朋友的人,交往時的焦慮程度會影響分手後的調適情形(β=.555,p<.001,△R2=.334),但交往時的逃避程度則不會。這代表說,交往的時候越是焦慮,分手後的情緒適應會越差。但我的研究重點並不是交往時的依附分數,而是分手後的依附情形。

分手後和對方做朋友,這真的行的通嗎?這值得我們好好的來思考。圖/giphy

根據統計結果顯示,分手後和對方做朋友的人,他們和前任互動的焦慮程度如果越高,那她們在分手後的情緒適應會越差(β=.473,p<.001),而與前任互動的逃避程度如果越高,他們的情緒適應也會越差(β=.132,p=.035),整體而言,分手後的焦慮與逃避程度,在預測分手後情緒適應的模型當中,增加了 0.181 的解釋率。

至於在分手後的生活適應上,交往時的焦慮分數,對於生活適應不具有顯著的預測力;但交往時的逃避程度越高,反而越能預測分手後的生活適應越好(β=.221,p=.011,△R2=.067)。這一點蠻有趣的,其中可能的原因是,交往的時候本來就比較獨來獨往的逃避依附,在分手之後要恢復日常作息是比較容易的;不過,我的重點依然不在這裡,而是分手後的依附情形。

迴歸分析顯示,分手後與對方互動上越是焦慮的人,他們的生活適應也會越差(β=-.288,p=.001,△R2=.070),但分手後的互動逃避程度則沒有影響,也就是說,如果妳在分手後和對方做朋友,那麼,如果你和對方的關係依然很焦慮的話,那麼你要恢復日常作息的可能性就越低。

看不懂上面的統計沒關係,總結來說就是,如果你在分手後和前任做朋友,也不一定是件壞事,而是得看你和她做朋友之後,你和她的互動關係,焦慮程度與逃避程度有多高:如果越焦慮,那你就會有比較多的負面情緒,也比較難回歸日常生活;如果越逃避,你要恢復日常生活步調的可能性也會比較低。

因此,分手後想要調適自己的心情與回歸日常生活作息,並不一定得和對方切斷關係,做朋友,也可以是一個選擇,但得看你是不是純友誼。如果是純友誼的話,那得看你的焦慮程度與逃避程度有多少,你在分手後和對方做朋友時,你們的互動關係,依然會影響到你的分手適應。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追蹤粉專 Psydetective-貓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貓心
76 篇文章 ・ 122 位粉絲
心理作家。台大心理系學士、國北教心理與諮商所碩士。 寫作主題為「安全感」,藉由依附理論的實際應用,讓缺乏安全感的人,了解安全感構成的要素,進而找到具有安全感的對象,並學習建立具有安全感的對話。 對於安全感,許多人有一個想法:「安全感是自己給自己的。」但在實際上,安全感其實是透過成長過程中,從照顧者對自己敏感而支持的回應,逐漸內化而來的。 因此我認為,獲得安全感的兩個關鍵在於:找到相對而言具有安全感的伴侶,並透過能夠創造安全感的說話方式與對方互動,建立起一段具有安全感的關係。 個人專欄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psydetective/ 個人攝影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psyphotographer/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該如何在充滿批評和爭論的家庭中,解救感到不幸的自己?——《親情,也需要界限》上
大好書屋_96
・2020/01/05 ・2785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SR值 491 ・五年級

  • 作者/艾瑞克.梅西爾;譯者/黃庭敏

避免尖銳和挖苦的中傷話語

家人很可能對彼此要求很多、不斷批評、處於永無止境的爭吵中。在以離婚收場的婚姻裡,有百分之五十的比例在離婚前就已經常出現相互批評、針鋒相對、意見不合的情形。

在人生的每個階段中,親子間會爆發爭執的時期為:父母和兩歲小孩、青少年或成年子女之間,或成年子女和年邁父母之間。如果你是在苛刻、批評和爭論的家庭中長大,或者如果你發現自己現在的家庭就是這樣,你就會知道這類情況是多麼沉重。

明明愛著對方,卻總是在爭吵時,用惡毒的言語傷害了彼此。圖/GIPHY

如今,常見的要求是希望兒童盡可能有優秀的表現、不斷追求卓越的成就。這種壓力當然也有好處,就是孩子確實很可能會成功,只是往往伴隨著微妙或刺耳的批評和不停的命令(「去練習你的小提琴!」);缺點則是,孩子的心理可能會受到傷害。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種尋求外在的表現、優秀和成功的壓力,可能會導致小孩最終取得物質上的成功,但是也可能會對小孩產生奇怪的推力,讓他們走向失敗。因為有時成功的壓力太大了,孩子反倒只想失敗!實際上,處於這種壓力下的孩子可能會開始陷入失敗之境。

小說家霍華德.雅各布森(Howard Jacobson)曾描述這種心境:

我一出生就失敗了。我是個晚產寶寶,讓我媽等了很久,不只是過了預產期,還胎位不正,讓媽媽的分娩過程痛苦,也使爸爸失望。他原本希望自己的第一個孩子能以更輕鬆的方式來到這個世界───儘管要到多年後,我才逐漸明白這一點。因為每次去莫克姆(Morecambe)小鎮度假,他都會幫我登記參加才藝表演;或者在觀賞聖誕童話劇結束時,會把我推上去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站在台上;或者在魔術師要求志願者時,他會指著我大喊「這邊」。

即使小說家可能採用了反諷的寫法,但,想像一下吧:你一出生就讓人失望了,這是什麼樣的感覺?

傑克遜的爭吵家庭

傑克遜是我的一名年輕當事人,成長在吵鬧、緊張的家庭中,在家中六個孩子裡排行倒數第二。他們家的每個人都是走大吼大叫的路線,就算在晚餐傳遞豆子和馬鈴薯也不得安寧,不是東西被打破就是有人被撞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他們標準的溝通音量是用喊的,而且每個人似乎總是對某位家人有所怨言,無論男女。媽媽和妹妹的嗓門也和爸爸及兄弟們一樣大,有幾次情況失控的時候,甚至嚴重到鄰居打電話去報警。

家人的行為令他覺得丟臉極了,他想要遠離火線。傑克遜幾乎是靠著戴耳機阻擋噪音,但還是有人會把他的耳機從頭上扯下來。媽媽會因為他沒有把房間弄整齊而對他大吼大叫;爸爸會因為幾週或幾個月前發生不滿的事而對他大吼大叫;妹妹會因為晚餐時他沒有幫她說話而對他大吼大叫;哥哥則是先賞他一個巴掌然後對他咆哮,只因為傑克遜選擇穿去上課的衣服在學校讓他丟臉。

不只是大吼大叫,哥哥還會對傑克遜動手。圖/GIPHY

傑克遜會胃痛和頭痛;他吃不胖;雖然他無法說清楚自己的感受,但他顯然是很絕望了。我問他,是否還能想到任何有幫助的事情再去試一試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他搖搖頭。他甚至被禁止將自己的房門上鎖 ── 他還能做什麼?有一次他試圖用椅子卡住門,好能有點隱私,但最後若不是他把椅子猛力拉開,他爸真會把門給撞破。

傑克遜說,沒有,他看不出還有任何可以嘗試的事情。我在想,是否還有其他家人可以跟他一起住,或者至少可以讓他喘口氣,結果都沒有。我又想,這個家中是否可能有一名未來能與他站在一起的盟友,也都沒有。

不過,傑克遜此刻忽然停了下來,像是在思考什麼。「我大哥就要從海軍陸戰隊退伍,很快就要回家了。他並不像家裡其他人那樣霸道⋯⋯也許,說不定。」我給他時間思考,他說:「你知道嗎?如果我邀請大哥和我共用房間,而且他答應的話,絕對沒有人敢再闖進我的房間,根本沒人敢招惹他,沒有人敢!」

「甚至你父親也不敢?」我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甚至連我父親也不敢。」傑克遜微笑著回答。

傑克遜寫電子郵件向他哥哥求援,解釋了情況,邀請他一起共用房間,他大哥答應了他。傑克遜說:「這就像電影《捍衛家園》(Walking Tall)裡的劇情,就像巨石強森(Dwayne Douglas Johnson)回到家鄉一樣,為家鄉父老挺身而出。」

很少人能夠如此幸運,有巨石強森或是坐著火車退伍返鄉的海軍陸戰隊軍人來拯救他們。其他人該怎麼辦?圖/IMDb

我知道那部電影,所以點點頭。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傑克遜高興得不得了,但是,很少人能夠如此幸運,有巨石強森或是坐著火車退伍返鄉的海軍陸戰隊軍人來拯救他們。

其他人,應該怎麼辦?

釐清事情,專注當下

假設你的婚姻很辛苦,伴侶對你所做的一切都很挑剔(從摺衣服到煮義大利麵),要求事情非得怎麼做,而且每次談話都變成你絕對贏不了的爭論。有鑑於你沒有要結束這段婚姻(至少,現在還沒有),你可以怎麼使用家庭求生工具箱來熬過這種傷人的關係?

關係中,對於一直不斷地指責已經感到無助與無奈,我們還能怎麼做?圖/GIPHY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你需要固定使用的工具是:釐清事情。

清楚的溝通就是例如「義大利麵沒問題」或「你來摺自己的衣服」。使用簡明扼要、強而有力的陳述句,會讓你說話更有力量 ── 如果這樣做會激怒你的伴侶,那麼,事情就非得改變不可。

此外,你還需要使用「專注當下」這件工具。

如果你先生發火是因為你忘了買芥末,你可以為自己辯護。找個藉口,責怪他說是他讓你太焦慮了,事事都得記牢也太強人所難;或者請他不要把如此雞毛蒜皮的小錯說得這麼嚴重。但是,以這些方式回應,真的能解決問題嗎?還是引來更多的批評?

相反的,這是專注當下的機會:注意你的呼吸,保持冷靜,處在當下;在你沉著冷靜下來和恢復明智之後,對先生說:「對,我是忘了買芥末。」從你的觀點來看,這就是事情的結局 ── 如果對他而言不是,事情還沒完。如果他覺得有必要重複指控,並做出厭惡的表情,懷疑你辦事不力,你只需維持原本專注的情緒:態度健康地停頓一會兒後,說:「對,我是忘了買芥末。」。

如果你時常需要處理苛刻、批評和爭論的家庭問題,這種情況勢必會逐步殘害你的身心健康。可能的話,務必在家庭系統中推動改變,盡可能避免惡意的互動來保護自己,使用工具箱中寶貴的工具來面對現實。
為了你的身心健康,你需要這麼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傳送門:要怎麼做,才能更有效地面對他人的批評呢?請見《該如何在充滿批評和爭論的家庭中,解救感到不幸的自己?——《親情,也需要界限》下

——本文摘自《親情,也需要界限:認清 10 種家庭問題 ╳ 8 種告別傷害的方法,找回圓滿的自己》,2019 年 7 月,大好書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大好書屋_96
7 篇文章 ・ 8 位粉絲
「大好」是一種期許,期盼生活中有更多美好。「大好」也是一種力量,讓我們相信閱讀可以帶來改變。「大好書屋」四個字搭起了一個家,期盼這份溫暖的力量能持續傳遞下去。大好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