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圓人類的太空探索夢, 1957 年蘇聯將狗狗「萊卡」放在太空艙中,測試它對太空環境的耐受度,結果狗兒在進入太空後不久就中暑死亡。
在今年四月中國科學家將人類大腦發育基因植入恆河猴的腦部,試圖解開人腦的思考奧秘,但這個研究飽受各界質疑。生物倫理學家 Jacqueline Glover 更表示「不該創造一個在任何情況下都沒有生命意義的活體」。
講到動物實驗,你想到的是否都是以上的有倫理爭議的實驗?甚至浮現畫面,在蒼白的實驗室中、驚惶的小鼠逃竄……事實上,在越來越強調動物權利的現代,我們對於保障動物福利的要求已經越來越嚴格。那麼如何確保動物在實驗過程中不會承受過多苦痛?尊重實驗動物的福祉呢?這是個重要的問題。
本次我們專訪了今年剛剛新居落成的國家生技研究園區實驗動物中心,來一起看看,在第一線「養動物」的國研院動物中心,如何兼顧實驗需求與動物福祉吧!
要健康快樂實驗才可靠:實驗動物的五項基本權利
目前國際在動物實驗的進行與飼養皆有共識,以實驗動物經典書籍《人道實驗技術之原則》(The Principles of Humane Experimental Technique)為準繩,農委會在 1998 年訂定《動物保護法》。國研院動物中心飼育實驗動物與開發基因改造鼠,為生技與醫藥研究奠下基礎,並以推動台灣實驗動物福祉與教育努力。
國研院動物中心主任余俊強博士表示,讓動物身心健康,實驗結果才會可靠。目前國際上的共識,必須保障實驗動物五項基本權(5F):
- 充足的食物和水(Freedom from Hunger and Thirst)
- 安穩的棲息空間(Freedom from Discomfort)
- 自由的表現本能(Freedom to Express Normal Behaviour)
- 放鬆的無憂生活(Freedom from Fear and Distress)
- 即時的醫療照顧(Freedom from Pain,Injury or Disease)
5F 與動物的生活品質息息相關,簡言之,飼養需考量到動物的「食、住、行、育、樂」。在居住空間上,每種體型的動物都有適當的生活空間,並有同伴一起住維持群居的特性。以掌心大小的小白鼠來說,牠們是住在鞋盒大小的飼育籠內,最多有五隻小鼠同伴當室友。
國研院動物中心目前的設計,每個飼育籠就如同一間間套房,除了飲水器、食物槽、吸濕的墊料外,還有「獨立空調」,能長年維持攝氏 22 度、濕度 50% 的恆定環境。動物房內對於照明、開關燈時間、噪音控制也有要求,確保動物能安穩的生活,也助於動物的繁殖。
維持動物房穩定並不是容易之事,需設置許多備援系統。國研院動物中心企劃推廣組組長秦咸靜博士表示,新的台北動物中心雖在今年一月完工,但為了測試系統對防水、防震與停電的應變就花了六個月,直至最近才將動物移過去,正式啟用設施。她說:「動物中心的系統絕對不能出錯,一出大錯就可能造成小動物的犧牲。」
在基礎設施完備下,國研院動物中心也準備玩具,如:提供棉花讓小鼠做小窩、給予木棒讓大鼠磨牙。對於膽小的動物,如:天竺鼠、兔子,則會播音樂讓牠們習慣有聲音的環境,盡可能滿足其本性,避免動物無聊到在籠子繞圈圈。
每天國研院動物中心的人員也會值班,視察每隻動物的狀況。一發現動物不理毛、傷口癒合慢,出現違反動物常態的行為,便會請獸醫來幫動物檢查,確保動物的身心健康。
動物房內最「髒」的是人類
「動物房內最髒的就是人類!」秦咸靜博士解釋,人類身上常帶有機會性病源,機會性病源不是什麼厲害的角色,大都是在你免疫力弱時,對你發動攻擊讓你長口角皰疹、痘子;但為了動物的健康,人類進入動物房需要「滅菌」。
台北中心的動物房設計分為兩個隔離區,一是動物飼養區,二是備料區,準備動物食材與用品區。動物飼養區的要求比較高,工作人員需要洗澡,換掉內衣褲和衣服才能進動物房,實驗做到一半去廁所後,就要再洗澡進去。由於來回進出相當麻煩,工作人員常一進房就待上半天,相當辛苦呢!
所有小動物要進動物房前,要在外面的保溫箱內做檢疫,確認沒問題才能進去。動物房設計為「正壓」房,也是為了降低病菌流入。
動物備料區的要求則沒那麼高,工作人員吹塵就可以進去,這區主要是協助動物籠具的清洗,還有實驗設備的消毒,工作人員大約一週為動物換籠一次。
此外,細看動物房內裝潢,可發現地板相當光滑、一點接縫都沒有,這是為了避免細菌滋生。動物房天花板上的燈是不能在動物房內直接更換,工程人員必須走動物房上方的特別設計的「貓道」,由上而下換燈管。這樣的設計讓一般的檢修建築無需進入動物房,降低動物暴露在病菌中的機會。
老鼠房內大都是木屑墊料的味道,一點都不臭呢!動物房內的空調系統,會高空排放動物房的氣體,所以國研院動物中心外什麼味道都沒有,而外面的氣體進入也要層層過濾。
人道實驗三原則:替代、減量、精緻化
許多人在高中生物課都有解剖青蛙的經驗,留下了動物實驗人人可以執行的印象。但其實,目前依據《動物保護法》規定,高中以下學校不得進行課綱外足以使動物受傷害或死亡的教學,而為研究所執行的動物實驗,更是需要經過審核才可以執行。
實際上執行動物實驗的規劃,必須符合人道實驗的 3R 原則:替代(Replacement)、減量(Reduction)、精緻化(Refinement)。
- 替代(Replacement)分為直接或間接替代。直接替代就是不要做動物實驗,除了醫學和研究等必要實驗外,許多實驗是有替代方案,像是化妝品能用體外培養的皮膚細胞來做敏感測試,測試功效的保健食品也可用人類做實驗。間接替代則是使用「更有效率的方式」來做實驗,余俊強表示,以往都用一般鼠來做實驗,但實驗效果未必反映在人身上,因此,國研院動物中心開發「擬人鼠」,藉由移植人類基因或特定癌細胞到老鼠上,讓實驗能對症下藥,使得動物的犧牲更有價值。
- 減量(Reduction)顧名思義就是減少實驗動物的使用,每年台灣約有 100 萬隻動物為實驗奉獻,以往為了減少實驗成本,國研院動物中心會希望量產小鼠,但這造成實驗的浪費,現行則依客戶的實驗數量再生產小鼠。此外,國研院動物中心同仁也是許多大學動物實驗委員會的委員,審核實驗動物的合理數量。
- 精緻化(Refinement)強調動物實驗進行的品質,如果實驗者技術好,動物在抽血和縫合時所承受的痛苦就少一點。今年國研院動物中心將打針、抽血等七項核心實驗技術編成課程,提升研究者的實驗技巧。
規劃實驗不能只考慮到結果,還要重視動物權
實驗過程中動物難免會不舒服,就像人生病去醫院打針、治療,可能產生副作用或疼痛一樣,因此確保動物實驗的終止時間,及早人道介入緩解動物痛苦,就非常重要。
以癌症的藥物測試為例,研究人員會將人的腫瘤細胞移植到小鼠的皮下細胞,並分成三組:一組投以有效藥物、一組為測試藥、另一組不治療。可想而知,不治療或測試藥的小鼠可能因腫瘤長大,而承受相當的痛苦。
「動物實驗時不能只考量實驗結果、便利性,還要重視動物權!」秦博士表示,對動物傷害越大的實驗,實驗審查就會更嚴格,研究者必須指出實驗過程中動物可能發生的症狀,包含:非預期的副作用,並明確說明人道介入的時間點。
人道介入的時間通常是實驗足以影響動物的正常生活時,例如:腫瘤超過一公分讓小鼠無法行走、小鼠腹痛蜷縮在角落、傷口癒合不佳等。此時研究者就要介入,並終止讓小鼠繼續實驗。
安樂死是人道介入的方式之一,秦博士說:「很多人會覺得犧牲小鼠很殘忍,但若將小鼠救活後也不能送養或做二次實驗,因此由實驗動物角度來看,最快結束痛苦才是最好的結局。」
建立人道動物實驗文化
余俊強博士表示,實驗人道守則除了 3R 外,還應該外加 1 R: responsibility。在動物福祉的維護上,國研院動物中心的所有同仁,包括司機、廠務都扮演了重要角色。他笑道,國研院動物中心的就連司機在運送過程中也需要對動物給予以無微不至的照顧,選在夜間開車、車速平穩,盡可能不驚擾動物。
余俊強博士期許人道實驗的精神能內化在國研院動物中心的同仁心中,中心因此特地比照獸醫、醫生的宣誓,擬出「動物實驗人員宣誓誓詞」讓研究人員公開表白,為實驗動物福祉努力的決心。
秦咸靜博士表示,她之前也想過可不可以不做動物實驗,但現階段動物實驗仍有必要性,她認為國研院動物中心的同仁是最顧及動物、實驗技巧優異的一群,如果他們不做,那麼還有誰能勝任呢?她勉勵自己和同仁繼續為動物與人類醫學努力。
近年國研院動物中心致力向各大專院校、生技公司宣導這些原則,配合今年台北動物中心搬遷至國家生技園區內,廠房擴大至 8000 坪,動物中心有更多空間推出新型態的服務。
余俊強博士表示,醫療與生技產業是台灣重要的一塊,對實驗動物的品質與福祉要求會越來越高。設備良好的動物房搭建成本相當高昂,所以國研院動物中心也開始推出動物房租用、代業主照顧動物與實驗等服務,也希望藉此更有效改善台灣所有實驗動物的福祉。
我們日常生活中從吃的食品到醫病使用的藥品,都可能有實驗動物的一份貢獻。考量人體的生理機制複雜,現今尚無體外全器官支持系統能替代動物做藥物測試,因此動物實驗仍是醫學發展的必要手段。人們的持續關注與努力,才是讓人類醫藥發展過程中盡可能減少苦痛唯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