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1

文字

分享

0
0
1

英國Gardom’s Edge巨石可能具天文意義

臺北天文館_96
・2012/04/10 ・1150字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SR值 487 ・五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英國諾丁漢特倫特大學(Nottingham Trent University)的研究者Daniel Brown等人組成的研究團隊發表研究成果,認為知名的Gardom’s Edge巨石(monolith)可能具有天文用途。

這塊Gardom’s Edge巨石年齡約4000年左右,外形約成直角三角形,高約2.2公尺,位在英國曼徹斯特附近的峰區國家公園(Peak District National Park)內,根據測量結果,發現其三角形不僅向地理南方傾斜,而且這塊石頭的朝向和斜面傾斜角度恰好指向仲夏時的太陽高度。因此,這些研究者相信:這塊巨石擺置此處可能是希望透過隨季節變換而使被陽光照射面隨之改變的現象來顯示某些象徵意義。

這個研究團隊已經針對巨石周圍地表進行微地形勘查(microtopography survey),調查結果顯示這塊巨石的基底處有石質填料,或稱填石(packing stone),證明它是被小心放置在此處,而不是隨意的石塊。Brown等人也利用電腦3D模擬,看看過去4000年間,地球傾斜角相對於黃道面的改變下,巨石被陽光照射面隨季節而改變的狀況。

這塊巨石的周圍有許多古老遺跡,例如青銅器時代圓屋(Bronze Age roundhouses),是個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圓形建築,而其他遺跡也都顯示此處曾長期有人類居住的痕跡。因此Brown等人相信這塊巨石應該也是新石器時代晚期設立的,大約建於西元前2000年左右。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Brown等人認為:鑑於這塊位在國家公園內的遺址非常敏感,這個研究團隊無法直接探查巨石下方的土壤。不過透過微地形勘查,已經發現巨石一側有高密度填石,所以這塊巨石顯然是刻意朝向某個特定方向的。

Illustration of solar positions and a seasonal sundial (Daniel Brown et al.)  3D模擬結果顯示在冬季的那半年內,巨石的斜面方向始終處在陰影下,在夏季那半年內,僅早晨和下午可被陽光照射,只有在仲夏前後,才能整天都被陽光照亮。這個研究團隊目前正在收集相關的樹影資料來做驗證。

Brown表示:「這塊巨石應該是個季節性社交聚會的標記物,但並不是用在精確計時這方面,所以跟日晷不同,而比較類似紀念碑。我們認為這塊巨石應該用在標示它的所在位置,就像是某些宗教建築會向某一特定方向對齊,以彰顯其宗教上的意義。

這個研究團隊希望這個新證據能支持在此地進行更全面的考古工作。因為在這個時期,利用紀念碑的陰影做某些用途的案例非常稀少,不過並非完全無前例,例如愛爾蘭的New Grange古墓,或是蘇格蘭東北方的一些石頭陣(Clava cairn)等,現在都已證明是故意建立,取其陰影做特別用途。這兩處遺址都是利用循環不已的光與影變化,來彰顯墓地主人的永恆不朽。由於鄰近有新石器時代圓屋,而這片區域又可能具有重要的儀式性質,那麼說Gardom’s Edge巨石是另一個類似的場所或許也不足為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資料來源:KLC

  1. Evidence stacks up that monolith at Gardom’s Edge is astronomically aligned, 2012.03.27
  2. Researchers Say Gardom’s Edge Monolith Is Astronomical Marker, 2012.03.29

轉載自台北天文館之網路天文館網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臺北天文館_96
482 篇文章 ・ 43 位粉絲
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是國內最大的天文社教機構,我們以推廣天文教育為職志,做為天文知識和大眾間的橋梁,期盼和大家一起分享天文的樂趣!

0

4
1

文字

分享

0
4
1
為什麼會被陽光曬傷?光有能量的話,為什麼照日光燈沒事?
PanSci_96
・2024/05/05 ・3185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唉!好曬呀!前兩集,一些觀眾發現我曬黑了。

在臺灣,一向不缺陽光。市面上,美白、防曬廣告亦隨處可見,不過,為什麼我們會被陽光曬傷呢?卻又好像沒聽過被日光燈曬傷的事情?

事實上,這也跟量子力學有關,而且和我們今天的主題密切連結。

之前我們討論到量子概念在歷史上的起點,接下來,我們會進一步說明,量子概念是如何被發揚光大,以及那個男人的故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光電效應

在量子力學發展過程中,光電效應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轉捩點。

光電效應指的是,當一定頻率以上的光或電磁波照射在特定材料上,會使得材料發射出電子的現象。

在 19 世紀後期,科學家就已經發現某個奇特的現象:使用光(尤其是紫外線)照射帶負電的金屬板,會使金屬板的負電消失。但當時他們並不清楚背後原理,只猜測周遭氣體可能在紫外線的照射下,輔助帶負電的粒子從金屬板離開。

光電效應示意圖。圖/wikimedia

於是 1899 年,知名的英國物理學家 J. J. 湯姆森將鋅板放置在低壓汞氣之中,並照射紫外線,來研究汞氣如何幫助鋅板釋放負電荷,卻察覺這些電荷的性質,跟他在兩年前(1897 年)從放射線研究中發現的粒子很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它們是比氫原子要輕約一千倍、帶負電的微小粒子,也就是我們現在稱呼的電子。

1902 年,德國物理學家萊納德發現,即使是在抽真空的玻璃管內,只要照射一定頻率以上的光,兩極之間便會有電流通過,電流大小跟光的強度成正比,而將光線移除之後,電流也瞬間消失。

到此,我們所熟知的光電效應概念才算完整成型。

這邊聽起來好像沒什麼問題?然而,若不用現在的量子理論,只依靠當時的物理知識,很難完美解釋光電效應。因為根據傳統理論,光的能量多寡應該和光的強度有關,而不是光的頻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果是光線把能量傳給電子,讓電子脫離金屬板,那為什麼需要一定頻率以上的光線才有用呢?比如我們拿同樣強度的紫外線跟紅外線去照射,會發現只有照射紫外線的金屬板才會產生電流。而且,當紫外線的頻率越高,電子的能量就越大。

另一方面,若我們拿很高強度的紅外線去照射金屬板,會發現無論如何都不會產生電流。但如果是紫外線的話,就算強度很低,還是會瞬間就產生電流。

這樣難以理解的光電效應,使得愛因斯坦於 1905 年一舉顛覆了整個物理學界,並建立了量子力學的基礎。

光電效應的解釋

為了解釋光電效應,愛因斯坦假設,電磁波攜帶的能量是以一個個帶有能量的「光量子」的形式輻射出去。並參考先前普朗克的研究成果,認為光量子的能量 E 和該電磁波的頻率 ν 成正比,寫成 E=hν,h 是比例常數,也是我們介紹過的普朗克常數。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愛因斯坦的詮釋下,電磁波的頻率越高,光子能量就越大,所以只要頻率高到一定程度,就能讓電子獲得足以逃脫金屬板的能量,形成電流;反過來說,如果電磁波的頻率不夠高,電子無法獲得足夠能量,就無法離開金屬板。

這就像是巨石強森一拳 punch 能把我打昏,但如果有個弱雞用巨石強森百分之一的力道打我一百拳,就算加起來總力道一樣,我是不會被打昏,大概也綿綿癢癢的,不覺得受到什麼傷害一樣。

而當電磁波的強度越強,代表光子的數目越多,於是脫離金屬板的電子自然變多,電流就越大。就如同我們挨了巨石強森很多拳,受傷自然比只挨一拳要來得重。

雖然愛因斯坦對光電效應的解釋看似完美,但是光量子的觀點實在太過激進,難以被當時的科學家接受,就連普朗克本人對此都不太高興。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對普朗克來說,基本單位能量 hν,是由虛擬的「振子」發出的;但就愛因斯坦而言,電磁波本身的能量就是一個個光量子,或現在所謂的「光子」。

然而,電磁波屬於波動,直觀來說,波是綿延不絕地擴散到空間中,怎麼會是一個個攜帶最小基本單位能量的能量包呢?

美國物理學家密立根就堅信愛因斯坦的理論是錯的,並花費多年時間進行光電效應的實驗研究。

到了 1914 年,密立根發表了世界首次的普朗克常數實驗值,跟現在公認的標準數值 h=6.626×10-34 Js(焦耳乘秒)相距不遠。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論文中,密立根更捶心肝(tuî-sim-kuann)表示,實驗結果令人驚訝地與愛因斯坦那九年前早就被人拋棄的量子理論吻合得相當好。

這下子,就算學界不願相信愛因斯坦也不行了。愛因斯坦也因為在光電效應的貢獻,獲得 1921 年的諾貝爾物理獎。

1921 年,愛因斯坦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之後的官方肖像。圖/wikimedia

光電效應的應用

在現代,光電效應的用途廣泛。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太陽能發電板,利用的就是光電效應的一種,稱為光生伏打效應,材料內部的電子在吸收了光子的能量後,不是放射到周遭空間,而是在材料內部移動,形成正負兩極,產生電流。

而會不會曬傷也跟光子的能量有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曬傷是皮膚受到頻率夠高的太陽光,也就是紫外線裡的 UVB 輻射造成的損傷。這些光子打到皮膚,會讓 DNA 分子裡構成鍵結的電子逃逸,引起皮膚細胞中 DNA 的異常變化,導致細胞損傷和免疫反應,這就是為什麼曬傷後皮膚會出現紅腫、疼痛和發炎的原因。

而頻率較低的光線,因為光子能量偏低,所以就不太會造成傷害,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沒聽過被日光燈曬傷這種事。

結語

從 17 世紀後半,惠更斯和牛頓各自提出光的波動說和微粒說開始,人們就聚焦於光到底是波動還是粒子的大哉問;19 世紀初,湯瑪士.楊用雙狹縫干涉實驗顯示了光的波動性,而到 19 世紀中後期,光屬於電磁波的結論終於被馬克士威和赫茲分別從理論和實驗兩方面確立。

經過約莫兩百年的研究發展,世人才明白,光是一種波動。

怎知,沒過幾年,愛因斯坦就跳出來主張光的能量由一個個的光量子攜帶,還通過實驗的檢驗——光又成為粒子了。

物理學家不得不承認,光具有波動和粒子兩種性質,而會呈現哪一種特性則依情況而定,稱為光的波粒二象性。

愛因斯坦於 1905 年提出的光量子概念,顛覆了傳統認為波動和粒子截然二分的觀點,將光能量量子化的詮釋也被實驗印證,在那之後,除了光的能量之外,還有其他物理量被發現是「量子化」的,像是電荷。

我們現在知道,電荷也有個基本單位,就是單一電子攜帶的電荷大小。

儘管之後又發現組成原子核的夸克,具有 -1/3 和 +2/3 單位的基本電荷,但並沒有改變電荷大小是不連續的這件事,並不是要多少的電量都可以。

如果你覺得很奇怪,不妨想想,我們用肉眼看會覺得身體的每一個部位都是連續的,但其實在微觀尺度,身體也是由一個個很小的原子和分子組成,只是我們根本看不出來,才覺得是連續的。

光子的能量和電荷的大小,其實也是像這樣子,細分下去就會發現具有最基本的單位,不是連續的。

事實上,量子力學在誕生之後,一直不斷地為人們帶來驚喜,簡直就是物理學界突然闖進一隻捉摸不定的貓。我們下一個故事,就要來聊量子力學發展過程中,打破世間常識的某個破天荒假說,而假說的提出者,是大學原本主修歷史和法律,擁有歷史學士學位,但後來改念物理,並憑藉博士論文用 5 年時間就拿到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德布羅意。

歡迎訂閱 Pansci Youtube 頻道 獲取更多深入淺出的科學知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討論功能關閉中。

0

6
10

文字

分享

0
6
10
如果天空少了月亮,地球會怎麼樣?——《有趣的天文學》
麥浩斯
・2022/04/25 ・1477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果天空少了月亮?文學家應該會很難過,音樂家也會少了創作的題材,沒有中秋節就少了月餅,也沒有烤肉。不過夜晚少了一個大光害,天文學家絕對會很高興!

潮汐變小、一天變短

地球上的潮起潮落,主要是月球繞地球運行造成的。太陽也會影響地球的潮汐,不過對地球的潮汐力只有月球的 46%。如果沒有月球的話,造成地球潮起潮落就只剩下太陽,滿潮和乾潮的幅度就會變小。

月球讓地球產生的潮汐,使地球愈轉愈慢。數十億年前,地球剛形成時,地球自轉的速度比現在快許多;因為月球的潮汐力,讓地球自轉的速度漸漸變慢,慢到現在的一天 24 小時。如果沒有月球,地球的一天可能不到 10 小時。

月球讓地球產生的潮汐,使地球愈轉愈慢。圖/Pexels

左搖右晃的地球

月球就像是走鋼索的人握的平衡桿,讓地球自轉軸保持穩定,如果少了月球這個平衡桿,地球自轉軸左搖右晃的幅度就會變大。

目前地球自轉軸相對於公轉平面的傾斜角是 23.4 度,因為月球的存在,這個傾角的變化幅度不大,大約在 22.1 度和 24.5 度之間。傾角讓太陽直射地球的位置在北回歸線和南回歸線間移動,讓地球出現四季變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果沒有月球,地球的自轉軸變動的幅度就會變大,自轉軸的變動會對我們有什麼樣的影響?假設兩個極端的例子,地球的自轉軸傾角是 0 度和 90 度。

如果地球傾角是 0 度,太陽永遠直射赤道,地球上不會有北回和南回歸線,地球將不再有四季變化。

如果地球傾角是 90 度,太陽直射的區域會從北極到南極,也就是北回歸線位在北緯 90 度(也就是北極點),而南回歸線在南緯 90 度(南極點)。這種情況下,地球四季變化會非常劇烈,北半球夏天時,北極不會結冰,溫度比現在還高,南半球冰凍的區域比現在還大,這種極端氣候絕對不利現在地球上生物的生存。

未來人類可能先在月球建立基地,作為人類前進火星的跳板,在月球上測試火星裝備和訓練太空人,準備完成後再前往火星。如果少了月球的整備演練,要一步登陸火星將會困難重重。圖/麥浩斯出版

月球替地球擋子彈

月球是地球的衛星,一直以來它都保護著我們的地球。用望遠鏡看月球,會發現月球上有許多坑洞,這些坑洞幾乎都是隕石撞擊後形成的隕石坑,表示月球在早期受到許多的撞擊。如果少了月球擋下這些隕石,這些隕石可能就會撞上地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隕石撞擊對地球的生命影響很大。6600 萬年前,一顆 10 公里左右的隕石撞擊地球,造成恐龍滅絕。恐龍滅絕後,哺乳類才能興起,人類才有機會出現在地球上。

那些沒有被月球擋下的隕石,如果撞上地球,可能會改變地球物種的演化,人類說不定就不會出現在地球! 最後,如果沒有月亮,阿姆斯壯和另外 11 名阿波羅太空人也就無法登陸月球。人類少了探索月球的寶貴經驗,要直接踏上其他行星表面(例如火星),難度會高許多,甚至變得不可能!

——本文摘自《噢!原來如此 有趣的天文學》,2022 年 3 月,麥浩斯出版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0

4
4

文字

分享

0
4
4
如果月亮消失了,對地球會有什麼影響?
言蓁
・2020/07/22 ・1189字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SR值 519 ・六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月亮時圓時缺,抬頭望去初一十五不一樣,偶爾也有隱沒的時候,但你能想像有朝一日,月亮真的「消失」會怎樣嗎?

地球北半球所見,剛過滿月的月球。圖/WIKI

可能影響一:潮汐變弱!漲退潮不再洶湧

地球上之所以有潮汐漲退,主要便是由月球引力再加上一點點太陽的引力所造成的。地球繞太陽公轉所產生的離心力,和月球引力配合地球自轉相互消長之後的合力,成就了潮汐。

而潮汐變化中,大潮和小潮的更迭也會受月亮相對位置的影響而改變。如果月亮消失,潮汐便會一同衰微,一來人類生活習慣必得隨之改變,二來也可能增加陽光對地表生物的傷害。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球不同區域下,受月球影響的重力方向、與自身地心引力圖示。箭頭指向處為月亮的位置。圖/WIKI

可能影響二:自轉速度加快!一天不再有二十四小時

在很古早很古早的過去,地球自轉的速度比現在快很多,一天的存在甚至不到 6 個小時。

那為什麼地球現在的速度慢了這麼多呢?罪魁禍首便是我們今天的主角──月球。月亮的潮汐力消耗了很多地球自轉時的能量,因而降低了地球自轉的速度。

所以說,如果月亮消失了,少了個扯後腿的傢伙,地球自轉可能會加快許多,人類的一天也就會少於 24 個小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另一方面,月球現在的公轉速度其實在慢慢加快,讓地球越來越抓不住它,每一年,月球都以 3.8 公分左右的速度離我們遠去,所以說,現在的地球,正在越轉越慢喔。

時間變得好快好快,一天不到 24 小時啦!圖/GIPHY

可能影響三:地軸傾斜改變!四季變得混亂不明

地球之所以有春夏秋冬四個季節,是因為地球自轉的軸心傾斜。

目前,地球自轉和公轉的平面之間,夾了一個約 23.5 度的角度。這個角度可不是固定的,它可能會隨時間推移、太陽系間的作用而改變。那麼,為什麼現在會是這個剛剛好能創造出四季的角度呢?這是因為月球將地球牽制住了,才能讓地球的傾斜角度保持穩定,不至於產生巨大偏移。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果月亮消失,那麼,南極或許會陷入永晝,北美、歐洲則會陷入永夜,四季就此變得紊亂也不一定。

春分時,從太陽出發所見到的地球軸心、傾角和軌道平面。圖/WIKI

以上種種情境聽起來十分驚人,難道月亮一旦消失,地球的季節、計時標準就會馬上崩潰嗎?並不是!

上述的效應可能都需要長達十億年才能發揮作用。如果明天月亮就消失了,二十四小時和春夏秋冬四季的現況,依然會保持原狀很長時間,只有潮汐的改變會明顯一些。所以,也不用過於擔心喔!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資料來源

本文編譯自 Paul Sutter 所撰寫之科普報導 What If the Moon Disappeared Tomorrow?,刊載於 Live Science ( July. 23, 2016)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言蓁
7 篇文章 ・ 212 位粉絲
喜歡貓但不敢紮實去摸,像對所有喜愛的事物,嚮往也懼怕。依賴文字,生存於不被看好的文組,走著忽焉變成資訊的雜食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