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鉑萊出處為 H.G.Wells 1901 年的小說《The First Men in the Moon》(編按:裡面出現了反重力物質叫 cavorite )
我們不清楚凱鉑萊的作用範圍,但以動畫中的畫面,可以推測出這個範圍約有 2 公尺。如下圖,假設在綠球的空間內無重力,而外部重力加速度為 g,那麼綠球外頂部 A 點的壓力如果是 P,則底部 B 點壓力將為 P+ρgH (ρ 為氣體密度,g 為重力加速度,H 為高度差 2 公尺)。而綠球內外的空氣互相碰撞,因此球內部空氣壓力差的最大值就是A與B的壓力差 ρgH,這壓力差作用在身高158公分安潔的截面積上,造成的上升力 F = ρx g x H x A ≈ ρ x g x 1.5V,V 是安潔的體積。安潔的身高約 158 公分,標準體重約 50 kg。依人體密度 1.07g/cm3,空氣密度 1.2kg/m3來算,V約為 0.047 m3。
這樣可算出上升力最大約為 0.12 公斤重。
在倫敦隨地球自轉的切線速度將是赤道的切線速度乘以緯度 q 的餘弦(如下左示意圖)。赤道的切線速度約為 465 m/s,安潔所在位置倫敦北緯 51 度,可算出在倫敦切線速度為 290 m/s
因為失去重力後,人沒有作圓周運動所需的向心力,所以會依當時的速度作等速直線運動(牛頓第一運動定律)。所以從北極往下看(如上右示意圖),在一秒鐘內會飛過藍色箭頭的距離,這與地球表面將有紅色線段的高度差。而一秒中地球轉過的角度 φ將是360/(24x60x60)=1/240 度,這是一個很小的角度。所以紅色線段長可近似為 = R/(cosφ) – R = 1.7 cm
1950 年,美國德州布魯克斯空軍基地(Brooks Air Force Base)空軍航空醫學院(Air Force School of Aviation Medicine)的哈伯(Fritz & Heinz Haber)博士兄弟就提出利用「拋物線飛行」(parabolic flight)來模擬「無重力」的建議。
早在 1988 年物理學家 Larry Shaw 就在舊京山的科學探索館舉辦了第一次的「π」對,人們吃派和討論關於π的事物。圖/Wikipedia。
什麼是π語言呢?
π語言(Pilish),是一種特殊的書寫格式,每個單詞中的字母數與π的對應數字匹配。第一個單詞包含三個字母,第二個單詞包含一個字母,第三個單詞包含四個字母,依此類推。舉例來說:How I need a drink, alcoholic in nature, after the heavy lectures involving quantum mechanics! 就是典型的π語言,How 由三個字母組成,I 由一個字母組成,並接續下去。人們利用這個格式創作 π 文章或是 π 詩,其中最有名的是邁克爾·基思(Michael Keith)發表的一首以 π 為主題的詩《piku》:
It’s a moon,
A wheel revolving on golden earth, and lotus blossoms.
Mountains embrace windmills, and it all reflects this number, 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