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1

文字

分享

0
0
1

「甲醇」假酒中毒能用真酒治療?真的假的!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毒物及化學物質局_96
・2017/11/10 ・2924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SR值 559 ・八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由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毒物及化學物質局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撰文/楊朝源│自由寫手

圖/Stevepb @Pixabay, CC0

2017 年八月,中國重慶市石柱縣一名男子誤喝假酒後,感到頭昏無力,本以為只是喝多了,但後來開始劇烈嘔吐,最後竟然雙眼看不見東西,送醫後醫生卻指示病人繼續喝酒,莫非是要「以毒攻毒」?假酒為何會使人中毒?中毒了真的可以用真酒來治療嗎?且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冒充酒精的甲醇

酒精又稱為乙醇(ethanol),而「假酒」之所以使人中毒,是因為裡面加入了和乙醇相似、卻較容易取得且便宜的甲醇(methanol),通常是不肖商人用以降低成本的手段。這樣的行為在二十世紀之前相當常見,直到 1923 年甲醇的毒性才被世人承認。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甲醇的化學式是 CH3OH,和乙醇(C2H5OH)都是由碳原子接上一個氫氧基(OH)的醇類。甲醇又稱為工業用酒精或木精,無色透明且氣味與酒精相似,沸點低、具有揮發性,工業方面常被用來當作有機溶劑。

甲醇中毒會出現包含了嗜睡、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嚴重者會導致永久性失明,甚至死亡。1951 年在美國亞特蘭大,當時商人為了降低成本,將含有甲醇重量百分濃度 35~40% 的冒牌威士忌流入市面,在僅僅五天之內導致了 323 人中毒、41 人死亡,是歷史最大的假酒危害事件之一。

甲醇變身,甲醛與甲酸

在知道是誰在作祟後,我們進一步來看看甲醇的中毒機制,首先要帶來一個令人驚訝的事實:甲醇本身並不具毒性。

但是,當甲醇被喝下或吸入後,會在消化道和肺臟透過擴散作用吸收進入血液中,然後被人體轉化為甲醛(Formaldehyde, CH2O),也就是我們常聽到的福馬林。不過,甲醛雖具有毒性,但仍不是最可怕的敵人。甲醛形成之後,會再被轉化成甲酸(Formic acid, CHOOH),此時真正的大魔王才要等登場。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甲酸又被成為蟻酸,因螞蟻、蜜蜂等生物以其為化學武器而得名,毒性比甲醛更強,也是甲醇中毒最主要的原因。甲醛被轉化為甲酸之後會在身體裡累積,抑制粒線體的呼吸作用、使細胞壞死,破壞神經系統進而導致失明,此症狀稱為代謝性酸中毒(metabolic acidosis)。

以酒剋酒?酵素的爭奪戰

回到開頭新聞中的中國男子,當時他雖然感到不適卻仍持續喝了數杯假酒,隔日中午便頭昏、無力,開始嘔吐、視力模糊。被診斷出是甲醇中毒後,轉往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急救部進行急救,生命垂危。

醫生在診斷後作出了一個令人不解的決定:請家屬買烈酒來給患者服用。「醫生要我們買酒,說要買五、六十度的高濃度酒,用來解毒!」傅國林的妻子也覺得這辦法聞所未聞,「本來就是喝酒中毒,還要繼續喝?」但在醫生的堅持下,家屬仍然半信半疑地照做了。酒一喝就是好幾天不中斷,最後,患者的病情好轉,血液中的甲醇濃度降低,終於康復出院,並說再也不敢這樣喝酒了。

真酒之所以可以減緩甲醇中毒,是靠搶走酵素來辦到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前面提過,甲醇中毒主要是因為甲酸的強烈毒性。而要形成甲酸,就必須讓甲醇在肝臟被酒精分解酵素(alcohol dehydrogenase, ADH)分解形成甲醛,再讓甲醛跟甲醛去氫酵素 (aldehyde dehydrogenase, ALDH) 反應形成甲酸。

從甲醇到甲酸的代謝過程。

還好,酒精分解酵素並不是只會對甲醇作用,它也會將乙醇轉化成乙醛(acetaldehyde, CH3CHO),更幸運的是,酒精分解酵素對於乙醇的親和性較高。故當血液中的乙醇濃度夠高時,酵素與乙醇的反應達到飽和,就不能將甲醇轉化為毒性較高的甲醛,讓甲醇直接被排出體外,等到一開始生成的甲酸被人體所代謝,形成無害的水與二氧化碳之後,才算是治療完成。

「乙醇療法」聽起來雖然令人疑惑,卻是現今對於甲醇中毒相當重要的療法之一。但是,大家千萬別為了想喝酒就故意讓自己中毒喔。

如何避免喝到假酒?

紅標米酒曾經被不肖商人回收酒瓶並加入假酒賣出,造成一時的假酒風波。攝影:楊朝源

喝到假酒很難過,喝到加了甲醇的假酒更是危險,雖然臺灣自 2002 年後不曾再傳出使用甲醇偽造假酒的案例,但違法包裝、製造假酒的例子依然層出不窮,而這些假酒中含有毒物質(甲醇或其他重金屬等)的風險相當高,值得注意,但是要怎麼樣才能避免買到假酒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 購買合法安全的品牌商品

許多甲醇中毒的事件,都是因為喝了來路不明、低價的酒所導致的,選擇合法的製造廠商或進口商,可以有效減少喝到假酒的危險。

  1. 檢查外觀

若無法得知飲品來源,飲用之前先檢查外觀,例如標籤是否印刷清晰、標示是否明確、瓶蓋瓶身是否完整等因素,也都可以協助辨認假酒。2008 年臺灣曾發生過的黑心假酒事件,超過兩萬瓶假酒流入市面[1],當時的分辨方式之一就是透過「瓶蓋商標是否脫落」來判斷。

  1. 味道判斷

若喝酒時覺得有異味或不適,便應該立刻停止繼續飲用,以免增加中毒的危險,前面提到事件中的傅姓男子,在康復後也表示其實他早已覺得奇怪,卻仍持續喝酒,才導致如此嚴重之後果。

甲醇中毒了,怎麼辦?

除了停止飲用,在喝下酒一小時內也能以催吐、洗胃方式來減少甲醇進入血液中,另外,應用布條等物品遮住中毒者的眼睛,以免視覺神經受到刺激,並且盡速送醫急救。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最後,雖然透過「乙醇療法」確實可以達到減少甲醇中毒傷害的效果,但如果服下錯誤的乙醇劑量,還是會對於患者產生危險,所以如果沒有經過醫護人員的指示,一般民眾在遇到狀況時仍不建議輕易嘗試。

註解

  1. 在 2008 年發生的假酒事件中,不肖商人向資源回收業者取得空酒瓶、清洗並重新製作酒瓶,以真酒、乙醇、水與香料等調配出假酒,其中清洗空瓶的氫氧化鈉(俗稱片鹼)若有殘留恐對人體造成傷害。在這個案例中雖然不是本篇介紹的物質「甲醇」在作祟,但當時判斷是否為假酒的「瓶蓋識別法」倒是值得參考。

參考資料

  • 張錦文, 陳逸鴻, 文士祺, 蔡明凱, 薛肇文, & 項正川. (2008). 甲醛家族中毒二案例報告-假酒與福馬林. 中華職業醫學雜誌, 15(2), 157-162.
  • Bansal, H., Chaparia, Y., Agrawal, A., & Koka, P. S. (2015). Reversal of Methanol-Induced Blindness in Adults by Autologous Bone Marrow-Derived Stem Cells: A Case Series. Journal of stem cells, 10(2), 127.
  • BENNETT Jr, I. L., Cary, F. H., MITCHELL Jr, G. L., & Cooper, M. N. (1953). Acute methyl alcohol poisoning: a review based on experiences in an outbreak of 323 cases. Medicine, 32(4), 431-463.
  • Önder, Feyza, et al. “Acute blindness and putaminal necrosis in methanol intoxication.” International ophthalmology 22.2 (1998): 81-84
  • Pappas, STEPHEN C., and M. Silverman. “Treatment of methanol poisoning with ethanol and hemodialysis.” 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 126.12 (1982): 1391.
  • Suit, P. F., & Estes, M. L. (1989). Methanol intoxication: clinical feature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Cleveland Clinic journal of medicine, 57(5), 464-471.

 

文章難易度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毒物及化學物質局_96
52 篇文章 ・ 8 位粉絲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毒物及化學物質局,落實毒物及化學物質之源頭管理及勾稽查核,從源頭預防管控食安風險,追蹤有害化學物質,維護國民健康。 網站:https://www.tcsb.gov.tw/

0

3
0

文字

分享

0
3
0
最理想的元素週期表?其實元素週期表有很多種!——《元素週期表:複雜宇宙的簡潔圖表》
日出出版
・2023/06/10 ・2017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前面幾章都在談元素週期表,但還有一個重要面向沒有提到。為什麼有這麼多元素週期表出版,而且為什麼現在的教科書、文章、網路,提供這麼多種元素週期表?有沒有「最理想的」元素週期表?追求最理想的元素週期表有意義嗎?如果有,我們在找出一份最佳週期表的過程中取得那些進展?

種類數量可觀的元素週期表

愛德華.馬蘇爾斯(Edward Mazurs)關於週期表歷史的經典著作中,收錄自一八六○年代首張元素週期表繪出以來,大約七百張的元素週期表。

馬蘇爾斯的書本出版已過了四十五年左右;之後,期間至少又有三百張週期表問世,如果再加上網路上發表的就更多了。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元素週期表,這件事情需要好好解釋。當然,這些元素週期表中,許多並沒有新的資訊,有些從科學的觀點來看甚至前後矛盾。但即使刪除這些具有誤導性的表,留下的數量還是非常可觀。

元素週期表的變體:有圓形的還有立體的?

我們在第一章看過元素週期表的三個基本形式:短元素週期表中長元素週期表長元素週期表。這三類基本上都傳達差不多的訊息,但相同原子價(編按:原子的價數,金屬為正價、非金屬為負價)的元素,在這些表中有不同的分族。

此外,有些週期表不像我們一般認識的表格那樣四四方方。這種變體包括圓形橢圓的週期系統,比起長方形的元素週期表,更能強調元素的連續性。不像在長方形的表上,在圓形或橢圓形的系統中,週期的結尾不會中斷,例如氖和鈉、氬和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是,不像時鐘上的週期,元素週期表的週期長度不同,因此圓形元素週期表的設計者需要想辦法容納過渡元素的週期。例如本菲(Benfey)的元素週期表(圖 37),過渡金屬排列的地方從主要的圓形突出來。也有三維的元素週期表,例如來自加拿大蒙特簍的費爾南多.杜福爾(Fernando Dufour)所設計的(圖 38)。

圖 37/本菲(Benfey)的圓形元素週期表。圖/《元素週期表:複雜宇宙的簡潔圖表
圖 38/費爾南多.杜福爾(Fernando Dufour)的三維元素週期表。圖/《元素週期表:複雜宇宙的簡潔圖表

但我認為,這些變體都只是改變週期系統的描繪形式,它們之間並無根本上的差異。稱得上重要變體的,是將一個或多個元素放在和傳統元素週期表中不同的族。討論這點之前,我先談談元素週期表一般的設計。

元素週期表的概念好像很簡單,至少表面上是,因此吸引業餘的科學家大展身手,發展新的版本,也常宣稱新的版本某些地方比過去發表的更好。

當然,過去有過幾次,化學或物理學的業餘愛好者或外行人做出重大貢獻。例如第六章提過的安東.范登.布魯克,他是經濟學家,也是首先想到原子序的人,他在《自然》等期刊發展這個想法。另一個人是法國工程師夏爾.雅內(Charles Janet),他在一九二九年發表「左階式元素週期表」(Left-step periodic table),後來持續受到週期表的專家和業餘愛好者的關注(圖 39)。

圖 39/夏爾.雅內(Charles Janet)的左階式元素週期表。圖/《元素週期表:複雜宇宙的簡潔圖表

「理想」的追求

那麼,追求最理想的元素週期表真的有意義嗎?我認為,這個問題的答案取決於個人對週期系統的哲學態度。一方面,如果一個人相信,元素性質近似重複的現象是自然世界的客觀事實,那麼他採取的態度是實在論。對這樣的人而言,追求最理想的元素週期表非常合理。最能代表化學週期性事實的就是最理想的元素週期表,即便這樣的表還沒制訂出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另一方面,工具論者或反實在論者看待元素週期表,可能會認為元素的週期性是人類強加給自然的性質。若是如此,就不必熱切尋找最理想的元素週期表,畢竟這種東西根本不存在。對約定俗成論者或反實在論者來說,元素究竟如何呈現並不重要,因為他們相信我們處理的,不是元素之間的自然關係,而是人造關係。

——本文摘自《【牛津通識課10】元素週期表:複雜宇宙的簡潔圖表》,2023 年 4 月,日出出版,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日出出版
13 篇文章 ・ 7 位粉絲

0

1
1

文字

分享

0
1
1
寫在起司工廠邀請函背面的曠世巨作:元素週期表出現的這一天——《元素週期表:複雜宇宙的簡潔圖表》
日出出版
・2023/06/09 ・1127字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雖然門得列夫一直思考著元素、原子量、分類,但是足足想了十年之久,才終於迎來「我發現了!」這個時刻,就是一八六九年二月十七日這一天,也許可以訂為「我發現了!」紀念日。這一天,他取消了以顧問身分視察起司工廠的行程,決定投入研究他日後最膾炙人口的代表作——元素週期表

真正的發現

首先,他在起司工廠邀請函的背後,把幾個元素的符號列成兩行:

接著,他列出一個稍微更大的陣列,包括十六個元素:

當天晚上,門得列夫就把整個元素週期表都畫了出來,包括六十三個已知元素。此外,這張表還留了幾個空格給當時未知的元素,甚至預測這些未知元素的原子量。

他將這張表複印兩百份,寄給整個歐洲的化學家。同年三月六日,門得列夫的同事在俄羅斯化學學會一場會議上宣布這項發現。一個月內,這個新成立的學會就在期刊上刊登了一篇文章,另一篇更長的則在德國發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多數關於門得列夫的大眾讀物和紀錄片會說他在夢中想到他的元素週期表,或在玩紙牌接龍時把牌當成一個個元素。這兩個故事,尤其後者,現在已經被許多門得列夫的傳記作者視為是杜撰的,例如科學史家麥克.戈爾丁(Michael Gordin)。

原則的堅持

還是回來討論門得列夫的科學方法吧。他和對手洛塔爾.邁耶爾很大的不同是,他不相信所有物質的統一性,也不支持普洛特關於元素具有複合性質的假說。門得列夫也刻意與三元素組的想法保持距離。例如,他提出氟應該和氯、溴、碘放在一起,形成一個至少四個元素的族。

洛塔爾.邁耶爾專注於物理原則,主要關注元素的物理性質,而門得列夫則非常熟悉元素的化學性質。然而,說到分類元素最重要的標準時,門得列夫堅持以原子量排序,不容許有任何例外。當然,許多在門得列夫之前的人,例如尚古多、紐蘭茲、奧德林,以及洛塔爾.邁耶爾都承認原子量的重要性,儘管程度不一。但是門得列夫對原子量與元素的本質有更深層的哲學理解,得以一探尚未被人發現的元素,進入這個未知領域

——本文摘自《【牛津通識課10】元素週期表:複雜宇宙的簡潔圖表》,2023 年 4 月,日出出版,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日出出版
13 篇文章 ・ 7 位粉絲

1

3
2

文字

分享

1
3
2
狗用來標記地盤,老鼠用來求偶,但人類很可能沒有?神奇的化學分子費洛蒙——《完美歐姆蛋的化學》
日出出版
・2023/01/01 ・1841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可以傳染的「興奮感」:費洛蒙

費洛蒙是一種非常大的分子,會從動物體內散發出來並影響其他動物身體的行為。

這種物質當初是在 1959 年由德國生物化學家阿道夫.布特南特(Adolf Butenandt)發現, 這位科學家在二十年前就因為首次合成出性激素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說他是化學界的搖滾巨星都還不足以形容他的貢獻。

阿道夫.布特南特首次合成出性激素。圖/wikipedia

他的研究發現,費洛蒙的功能和激素一樣,但是只對附近的相同物種個體有效。

舉例來說,如果動物 A 在動物 B 附近釋放出性費洛蒙,動物 B 的身體會吸收這些分子,整體行為也會受到影響。這其實代表動物 A 具有像丘比特的能力,只不過用的不是箭,而是分子。

基於以上的原因,費洛蒙有時會被稱為「環境激素」(eco-hormone),因為這類分子的運作方式就像是體外的激素。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和激素相同的是,費洛蒙有各式各樣的結構。有些分子非常小,有些則相當大,不過全都是揮發性分子,這表示分子在特定條件下會輕易蒸發。揮發性物種通常很好辨識,因為會帶有強烈的氣味(像是汽油或去光水)。

汽油帶有強烈的氣味。圖/pixabay

研究人員決定把這種分子命名為費洛蒙(pheromone),是因為字面上的意思是「轉移興奮感」,而這正是費洛蒙的功能。

動物間的費洛蒙功用

強大的費洛蒙分子可以傳送幾種不同主題的訊號給附近的同類,例如食物、安全狀況或者性。舉例來說,螞蟻會在巢穴和食物之間的路徑散發費洛蒙,來通知彼此食物來源在哪裡。

狗在散步時對消防栓撒尿是為了標示自己的領域,這時釋放的就是領域費洛蒙。就連雄鼠也會散發出性相關的費洛蒙來吸引雌鼠,同時也會導致附近的雄鼠變得更有攻擊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狗在散步時對消防栓撒尿是為了標示自己的領域,這時釋放的就是領域費洛蒙。圖/pixabay

那麼人類呢?

人也會散發出任何一種類型的性費洛蒙嗎?

出乎意料的,人類不會散發任何一種形式的性費洛蒙。不過我們自以為有費洛蒙的原因在這裡:1986年,溫尼弗雷德.卡特勒(Winnifred Cutler)發表的研究宣稱,她成功分離出第一種人類性費洛蒙。

在這項研究計畫中,她蒐集、冷凍並解凍來自幾位不同對象的性費洛蒙。一年之後,她將這些分子塗在許多女性受試者的上唇,接著便宣稱她觀察到和大自然的動物類似的結果。

事實上,卡特勒的研究完全是一派胡言。她根本沒有分離出人類性費洛蒙;而只是把奇怪的氣味塗在隨機受試對象的上唇,其中包括——請做好心理準備——腋下的汗水。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與其說是分離出純費洛蒙,不如說她蒐集的是人流汗時排出的電解質,而且還抹在別人的臉上。

與其說是分離出純費洛蒙,不如說她蒐集的是人流汗時排出的電解質,而且還抹在別人的臉上。圖/pixabay

直到今天,卡特勒的噁心科學研究還流傳在網路上的各個角落,這表示如果有人在 Google 上搜尋「人類性費洛蒙」,就會和得到一堆錯誤資訊。有些研究人員堅信我們總有一天會發現性費洛蒙,不過在這本書出版的當下,科學界尚未找到任何人類性費洛蒙。

一直以來有不少相關研究在執行和重複進行,也盡可能針對各種變數進行調整,而所有的研究團隊都得出相同的結論:二十一世紀的人類大概沒有性費洛蒙。

但人類有史以來就是這樣嗎?如果大多數的其他哺乳類都有性費洛蒙,包括兔子和山羊,為什麼我們沒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答案其實意外簡單:人類學會了溝通。

我們可以用語言(和蠟燭……還有性感內衣……)告訴伴侶我們有興趣滾床單,而雪貂則必須往理想交配對象的方向散發性分子。

——本文摘自《完美歐姆蛋的化學》,2022 年 12 月,日出出版出版,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所有討論 1
日出出版
13 篇文章 ・ 7 位粉絲